為使關注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和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推免工作的廣大學子能盡早了解相關信息,特發布《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預通知》(下稱《預通知》)。本次夏令營由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和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聯合舉辦,包括國際法學、國際關系兩個專業,此次夏令營將作為2022年接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重要參考依據。本夏令營的推免條件與甄選程序等細節,均以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院相關規定及《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招生簡章》為準。
一、“極地研究團隊”簡介
中國海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極地研究團隊”是我校重點研究團隊,成果斐然,綜合實力居學校前列。2009年,中國海洋大學正式設立“極地法律與政治研究所”,依托于原法政學院(現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和政治學兩個一級學科,開展對于南北極的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交叉研究。2017年“極地法律與政治研究所”升格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極地研究中心”。目前,其已擁有全國高校中“編制”最大、橫跨南北兩極問題的研究團隊,研究實力贏得國內外同行的認可。極地團隊的國際交流獲得學校的大力支持,團隊成員活躍于各大國際極地高端會議,高頻次接待來自北極國家的訪問者,合作研究成果豐碩,為學生創造了優越的交流環境。
中國知網“北極”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政治中文文獻發表機構分布示意圖
極地團隊是國內極地領域最重要的團隊之一,參與了中國北極白皮書以及國家多項極地方面的立法及規劃的編寫,創立了中俄學術界唯一的常規化和制度化交流平臺——中俄北極論壇,是國內最早加入北極大學聯盟的高校,設有“國際極地與海洋門戶”網站(www.polaroceanprotal.com),吸引了中國和北極國家絕大部分一流的北極學者(參見網站“研究團隊”和“顧問團隊”)。
舉辦中俄北極論壇
舉辦極地與海洋研究生論壇
十年來,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團隊依托學校極地研究的跨學科聯合創新優勢和業已建立的國家極地戰略決策和規劃、立法等重要咨議智囊平臺優勢,充分利用國際交流層次高、密度大的特長,打造了國家極地立法與政策制定的核心智庫團隊,目前正向著建設成為國家級極地戰略核心智庫、國家海洋與極地管理事業人才培養基地、國際一流的極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極地問題國際交流中心和橋頭堡的目標不斷邁進。
二、極地團隊學生培養
極地研究團隊長期致力于人才培養,為學生搭建了優秀的學習平臺,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團隊學生成果斐然、未來可期。
在國際層面,在中國海洋大學的支持下,極地研究團隊學生多次前往北極國家開展國際交流或實地調研,參加“北極圈論壇”、“中國——北歐北極合作研討會”、“北極前沿大會”、“北極:對話之地”、“中俄北極論壇會議”等國際性會議以及“國際北極夏令營”,與國內外極地研究領域的杰出學者、政要以及優秀青年進行交流。目前,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團隊已與俄羅斯、北歐地區多所北極研究單位或高校搭建了制度化的合作平臺,未來將會派出更多學生前往俄羅斯、北歐地區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海洋大學與俄羅斯北極科學研究中心合作的“國際北極夏令營”已經制度化,并陸續派出了學生參營。2018年8月,李曉偉、宋晗、鄒琪三名研究生前往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地區參加“國際北極夏令營”。2019年1月,鄒琪前往挪威特羅姆瑟參加“北極前沿”大會及其他參訪活動。2019年9月,極地研究團隊朱剛毅、王叢叢、厲召卿、耿嘉輝等7名研究生再次前往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地區參加了“國際北極夏令營”。目前,極地研究團隊基本實現了“國際北極夏令營”參與的“全方位,全覆蓋”。
團隊成員赴俄羅斯參與“國際北極夏令營”(左:2018年;右:2019年)
在國內層面,在學校與兩個學院的支持下,團隊學生在第九屆中俄北極論壇、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第五屆全國俄羅斯--歐亞研究高級研修班 、第五屆全國國際關系研究生學術論壇、國際關系學院學術論壇、現代國際關系青英論壇、中國海洋大學“極地與海洋研究生論壇(2021)”等學術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極地團隊各位老師的指導下,團隊學生在《國際問題研究》、《現代國際關系》、《東北亞研究》、《太平洋學報》、《國際論壇》、《俄羅斯研究》、《東岳論叢》等知名中文核心期刊發文多篇;并多次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學術獎學金等。
在優秀的學習環境中,極地研究團隊的學生戮力同心、互幫互助、奮發有為、干霄凌云,受到各大高校以及用人單位的青睞。畢業生的升學及就業率達100%,其中大多數畢業生考入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進一步深造;其余研究生則進入中宣部、外交部、自然資源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等單位繼續實現人生價值。他們普遍反饋,在極地研究團隊中收獲的研究經歷和實踐經驗為其進一步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此,我們真摯地向各位學子發出誠懇的邀請,歡迎前來參與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極地問題研究”夏令營,歡迎前來認識海大、報考海大、加入海大,與優秀的海大師生和極地團隊共事!
三、營員基本要求
1. 報名參加夏令營的對象為高校全日制三年級本科生(2022年夏季應屆畢業生)。
2. 本科學校需有保送推免資質,其他條件無限制,唯才是舉。
3. 學科背景無限制。
4. 成績優異,預計能獲得所在學校的推薦免試資格。
5. 對極地問題研究有濃厚興趣,并具有研究創新潛質。
6. 具有科研經歷,且研究能力出色者,以上標準可適當放寬。
四、可提前準備的申請材料
1.研究設計:申請者可在意向專業(國際法、國際關系)領域內任選研究議題,格式不做統一要求。
2.本人自述(3000字左右,重點包括學術經歷、專業理解、未來學習計劃和個人未來目標)。
3.本科階段成績單原件1份,前三年(或前5學期)總評成績排名證明(雙學位學生同時附雙學位成績單及排名),各類成績單及排名均需加蓋有責任人簽字的教務公章。
4.獲獎證書復印件各1份。
5.體現英語水平的證明材料(CET-4/CET-6、TOEFL、GRE/GMAT等)1份。
6.能夠證明自身研究經歷和研究能力的材料,如發表在期刊、報紙、網絡上的文章;國際國內會議上的發言稿(須有參會證明)等。
7.學信網的《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1份。
注:以上材料請在正式通知下發之后,分別寄送紙質版與電子版。(參營人員遴選以紙質版材料為準)
國際關系:該專業意向同學請將電子版材料做成單獨壓縮文件,以“姓名-學校-國際關系”命名(例:張三-某某大學-國際關系)發送至posummercamp2021@163.com;紙質版材料請通過順豐快遞寄送至以下地址:山東省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學院院辦227室,王老師收。聯系電話 17854212162。
國際法學:該專業意向同學請將電子版材料做成單獨壓縮文件,以“姓名-學校-國際法”命名(例:張三-某某大學-國際法學)發送至helloymn@126.com;紙質版材料請通過順豐快遞寄送至以下地址:山東省青島市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法學院105-5辦公室 姜老師收。聯系電話15704608938。
五、關于夏令營的其他說明
具體日程請以夏令營正式通知為準。
在此期間,如有咨詢事項,
國際關系專業:請致信郵箱posummercamp2021@163.com或電話17854212162;
國際法學專業:請致信郵箱hdfxyjdxly@163.com或電話1570460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