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還在家里睡懶覺、打游戲?不如來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學篆刻、修古籍、識本草、逛博物館……
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建設始于1957年,是全國建設最早的中醫醫史文獻研究機構之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現在建設有中醫醫史文獻國家重點學科、中醫文化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山東省首個科學技術史一級學科、中醫藥經典理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醫學術流派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山東省高校中醫藥文化示范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扁鵲文化研究中心等;同時是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史文獻分會主任委員單位、中醫學博士后流動站設站單位、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崗位設崗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優勢學科繼續教育基地、全國高端科普人才培養聯合體成員、全國科學技術史學科點聯席會成員;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古籍保護與利用能力建設項目辦公室、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項目管理辦公室依托單位,尤其是當前備受矚目的《中華醫藏》編纂出版項目學術辦公室依托單位。
http://sd.iqilu.com/share/video/4909282【山東新聞聯播】【牢記囑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山東:深入挖掘古籍資源打造中醫藥文化高地
2022年,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將在中醫醫史文獻(醫學科學學位)、科學技術史(理學學位)兩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中醫醫史文獻專業限本科為中醫、中藥相關專業,科學技術史不設專業限制(具體報考要求請參考山東中醫藥大學往年招生簡章)。現擬面向全國各高校,選拔有志于從事中醫醫史文獻和科學技術史研究的2022屆本科畢業生攻讀我院碩士研究生,歡迎各位優秀學子參加我院2021暑期夏令營。現將有關內容公布如下:
一、活動時間
7月11-14日,為期4天。具體安排如下:
7月11日:全天報道
7月12日:上午:中醫醫史文獻學科導師學術講座;
下午:研究生導師、在讀研究生與營員互動交流。
7月13日:上午:科學技術史專業導師學術講座;
下午:研究生導師、在讀研究生與營員互動交流。
7月14日:主題工作坊參觀學習
1.山東省中醫藥博物館參觀(指導老師:劉川)https://museum.sdutcm.edu.cn/
2.圖書館八樓“磚”室參觀學習磚(篆)刻藝術(指導老師:劉更生)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21/03-13/9431384.shtml【中國新聞網】山東高校教授“磚刻”《黃帝內經》 “拓”出中醫文化傳播之路
3.山東中醫藥大學百草園參觀學習本草辨識(指導老師:步瑞蘭)
4.圖書館八樓古籍修復工作室參觀學習中醫古籍修復(指導老師:孫艷輝)
7月15日:離會
二、活動地點
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大學路4655號)。
三、申請條件
1.范圍:全國相關院校2022屆本科畢業生;
2.名額:擇優選拔正式學員30人,其中有志于中醫醫史文獻學科15人(限中醫、中藥相關專業),有志于科學技術史學科15人(不限專業)。
四、申請流程
1.材料提交:①申請表(見附件下載);②個人簡歷;③就讀學校教務處出具的本科階段成績單;④英語CET-4、CET-6或雅思、托福、GRE成績單等相關證明材料;⑤其他獲獎證書、學術論文等體現自身學術水平成果材料。
報名截止時間6月10日,請將上述報名材料掃描成PDF文檔,打包發送至531051378@qq.com(郵件主題請注明:夏令營+姓名+就讀學校;所有材料按照上述提交序號分別注明),聯系人:劉老師0531-89628266。
2.我院將組織專家對所有報名材料進行審核。并將于6月30日前通知入選夏令營人員。
五.注意事項
1.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必須真實、準確,一經發現弄虛作假,即取消參營資格;
2.學員前來我院參加夏令營活動,須征得所在學校及父母同意,報名時留下緊急聯系電話,并注意出行安全;
3.活動期間學員須嚴格遵守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相關規定,入營后不得擅自離營,如有突發事件須及時與主辦方聯系。
六、其他說明
1.本次夏令營不收取任何費用,并為所有學員提供住食宿(食宿地點在校內);
2.所有學員請自行預定往返車票,并以紙質車票為憑證,我院將報銷往返車票(僅限高鐵二等座及以下)。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
2021年5月20日
附件: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科學技術史學科2021暑期夏令營申請表.docx
附:學科導師名錄
中醫醫史文獻學科
姓名 |
性別 |
導師類別 |
專業 |
方向 |
王振國 |
男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古籍整理與經典理論詮釋、中藥藥性理論研究 |
劉桂榮 |
男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歷代醫家臨床學說研究 |
田思勝 |
男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臨床文獻研究 |
楊金萍 |
女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傷寒論》文獻研究、歷代本草方劑文獻研究;中醫文化與古代疾病史 |
宋詠梅 |
女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臨床文獻研究、中醫心病的研究 |
張效霞 |
男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基礎與臨床文獻整理研究、中醫藥文化與醫學史研究 |
李玉清 |
女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傷寒論》文獻研究、歷代醫家學術思想及臨床文獻研究;宋金元醫療社會史研究 |
張樹劍 |
男 |
博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針灸文獻與學術史研究 |
米 鸝 |
女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文獻整理與應用研究;中醫藥文獻信息挖掘與應用研究 |
臧守虎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醫史文獻研究;中醫文化研究 |
周 揚 |
女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古籍整理與利用;中醫文獻信息化研究 |
付先軍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藥信息知識發現及名老中醫經驗挖掘、中藥藥性理論研究、經方及含海洋中藥方劑網絡藥理學研究 |
張豐聰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藥古籍文獻傳承與保護利用 |
王春燕 |
女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文獻整理與應用研究;科學技術傳播研究 |
何 永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基礎與臨床文獻研究;醫學信息資源管理 |
王瑞祥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臨床文獻信息化 |
劉巨海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經典理論的現代詮釋研究;經方藥理機制研究 |
李學博 |
男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藥信息化;中醫藥數據分析與自然語言處理 |
張 蕾 |
女 |
碩士生導師 |
中醫醫史文獻 |
中醫文獻整理與應用研究 |
科學技術史學科
姓名 |
性別 |
導師類別 |
專業 |
方向 |
張樹劍 |
男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針灸學術史、醫療社會史、中醫圖像史、科學文化傳播等 |
李玉清 |
女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傷寒論》文獻研究、宋金元醫療社會史研究、中醫藥臨床文獻研究 |
崔瑞蘭 |
女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科技發展問題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 |
王文姮 |
女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中醫藥文化史研究;中國醫學史 |
范 磊 |
女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藥物傳播史、藥物技術史與哲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中藥制劑傳統工藝史 |
陳 戰 |
男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中醫藥海外傳播史;中醫藥文化 |
劉 兵 |
男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科學技術史、科學編史學、科學文化與傳播、科學哲學 |
劉士永 |
男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當代醫學與醫療史;二十世紀公共衛生及國際衛生史 |
閔凡祥 |
男 |
碩士生導師 |
科學技術史 |
醫療社會文化史;中外醫學發展比較史;醫學史;中醫外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