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將于暑期舉辦“中醫基礎理論傳承與創新”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誠邀全國優秀的大學生們一同拉開我院夏令營的帷幕!本項目旨在為有志于深入研究中醫基礎理論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繼續深造的優秀大學生們提供一個開闊學術視野、了解學術前沿的機會,幫助學生了解我院科研實力、師資力量以及學科優勢等相關情況,促進不同高校間的交流和優秀人才的選拔深造。
本次活動涵蓋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生招生的所有專業及專業方向,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醫史文獻、中醫養生學、中西醫結合基礎、基礎醫學等。結合當前實際此次夏令營擬采取線上網絡的形式(屆時視具體情況將考慮部分采取線下)進行,期間將舉辦一系列學科專業介紹、專家學術講座、研究生座談會、科研團隊交流學習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即日起啟動報名。
一、申請條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質,遵紀守法,身心健康。
(2)全國高校2022屆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屆碩士畢業生,所學專業為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藥學類、中藥學類、化學類、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類、生物工程類、基礎醫學類等相關專業。
(3)英語水平良好,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有出色的科研成果學習成績可適當放寬。可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名額者優先。
(4)對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二、申請方式
通過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網站下載《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暑期夏令營申請表》見附件,完成填寫加蓋單位公章后,將申請表及其他證明材料掃描件(PDF格式)發送至官方郵箱gzucmjcyh@stu.gzucm.edu.cn。
夏令營相關信息可通過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網站及官方微信公眾號查看。(網址:https://jcyxy.gzucm.edu.cn/)
三、申請材料
1、《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暑期夏令營申請表》;
2、本科成績單及年級排名(需加蓋教務處或院系公章);
3、英語四/六級成績單復印件或其他能體現自身英語水平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4、本人身份證正反面及學生證復印件;
5、已發表論文首頁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證明的復印件(非必須提供);
6、其他各類等級證書復印件和獎狀、或可體現個人素質和能力的證明材料;
7、自薦信一份。
四、活動時間及形式
1、第一階段:線上會議講座,7月19日-20日
2、第二階段:線下參觀學習(預計暫定8月份開展,具體視疫情防控要求決定)。
3、主要活動內容:
1)專家講座和科研平臺實驗室實習;
2)參觀科研平臺團隊實驗室、廣東省中醫藥博物館等;
3)導師座談和面對面交流等。
五、營員選拔及錄取
1、報名時間:2021年6月23日~7月10日
2、材料審核及營員選拔工作由基礎醫學院暑期夏令營組委會及專家評審小組負責。
3、選拔工作將于7月10日結束。入營名單將于7月12日前公布在基礎醫學院網站主頁。錄取的同學需在7月15日前通過電話或短信確認是否參加,逾期未確認的視為放棄資格。
六、考核評定
1、學院將根據預選拔綜合考核結果評定“優秀營員”。
2、申請人提交的各類信息、材料,必須真實準確。若發現申請材料有虛假成分,一經查實將取消申請人一切由此獲得的利益,并保留追溯的權利。
七、其他事項
1、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屬于非盈利性質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線下活動視疫情防控具體要求決定,如順利開展,營員赴穗期間的食宿、交通費用由主辦方統一承擔(按照學院標準執行,只限30名,擇優選拔)。
2、營員應自覺遵守夏令營期間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遵從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不得從事與夏令營無關的任何活動。
3、其他未盡事宜,請電話咨詢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生辦公室。
聯系人:洪老師
電話:020-39358909
更多相關內容請留意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網頁。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2021年6月23日
附: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及學科簡介
基礎醫學院組建于1984年,原名基礎部,1986年7月設立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1997年正式掛牌成立。基礎醫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崇德遠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篤學精業”的大學精神,恪守“厚德博學、精誠濟世”的校訓,歷經幾代人辛勤耕耘,積淀了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優良傳統。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48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37人,;82人具有博士學位,有博士生指導教師32人,設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2個博士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3個碩士點。
我院于2001年成立了基礎醫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設備總值2300余萬元,承擔全校實驗課程達29門,年均實驗教學工作量約22萬人學時數。創立了中西醫結合基礎科研平臺,作為學校四大基礎研究平臺之一,實驗室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約5000萬元,實驗室功能劃分為: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中醫藥提取純化、形態學、SPF動物房(獲廣東省實驗動物使用許可證)、生物信息室等,涵蓋了整體動物、形態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中藥提取純化等系統研究實驗技術,整體平臺管理規范,技術多樣,設備齊全,具備從分子到細胞到SPF動物實驗的技術條件。2016-2020年共獲得科研經費達2436萬元,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項、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重大項目1項;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230余篇。
中醫基礎理論是我校最早的國家重點學科之一,為我校中醫學2017 年進入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行列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歷次學科建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中醫學以《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為源頭已經傳承發展了兩千多年,基于中醫理論的傳承與創新一直是中醫學術發展的必要基礎,也是中醫學術發展的動力源泉。
中醫基礎理論傳承與創新研究以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醫史文獻、中西醫結合基礎等二級學科研究骨干為團隊成員,其中14位教授(或相當于正高),4位副教授,1位講師,19人全部具有我校或其他國內著名醫學院校博士學位,是一支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隊伍,具有海外進修資歷的有7人。
中醫基礎理論傳承與創新研究以基礎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基礎科研平臺為依托,整合了7個科研團隊,包括中醫證候與客觀化研究團隊、中醫“腎髓”理論研究團隊、中醫情志致病理論研究團隊、腫瘤免疫“扶正祛邪”理論研究團隊、中醫痰濕證候研究團隊、基礎醫學科研團隊和干細胞與中醫再生團隊。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傳承與創新團隊以中醫傳統學科的學術發展為已任,在傳承中醫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中醫基礎理論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深化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研究,為中醫的臨床應用和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