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導師:楊文越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導師:楊文越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導師:楊文越 正文
[導師姓名]楊文越
[所屬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楊文越
性別:男
人氣指數:1069
所屬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所屬院系: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職稱:副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
招生專業:風景園林碩士、風景園林學
研究領域:領域: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與人文地理的交叉學科研究、城市發展與區域規劃、城市交通地理;
[通訊方式]
電子郵件:yangwenyue900780@163.com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個人簡述]
楊文越,漢族,1988年生,廣東韶關人。2010年6月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工學);2012年6月于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獲人文地理碩士學位(導師:周素紅教授);2016年6月于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獲人文地理博士學位(導師:曹小曙教授)。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發展、城市地理與城鄉規劃、人文地理與風景園林的交叉學科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2020年12月至今,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城鄉規劃專業 副教授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學者(合作導師:范穎玲教授)
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城鄉規劃專業 青年副教授
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城鄉規劃專業 講師
獲獎榮譽
1. “美麗鄉村.幸福藍圖”碧桂園杯南粵村莊整治規劃設計競賽三等獎,韶關市湞江區犁市鎮大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村整治規劃,2018年
2. 2018年度“園冶杯”國際競賽優秀指導老師
3. 2019年度“園冶杯”國際競賽優秀指導老師
4. 2019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排名第五)、二等獎1項(排名第四)
5. 2019-2020學年“優秀班主任”
6. 2021年校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主持)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1. Applied Geography(SSCI)、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SSCI)、Habitat International(SSCI)、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SSCI/SCI)、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Ecological Indicators(SCI)、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地理科學進展》等國內外期刊審稿人。
2. 國際中國規劃學會(IACP)、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3. 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技術委員會委員(2017-2018)。
4. 廣東省鄉村規劃技術指導服務專家。
科研項目
縱向科研課題
※主持: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701169):多尺度建成環境對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響機理研究——以廣州為例,2018.01-2020.12.
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1YJC840032):城市綠地使用公平與社會效應研究,2021.08-2023.12.
3.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GD17YSH01):中國大城市社區步行適宜性對居民肥胖的影響研究——以廣州為例,2018.01-2020.06.
4. 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2019GZGJ49):廣州多尺度綠地可達性及其公眾健康影響效應,2019.03-2020.03.
5.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202102021041):通勤出行碳排放的非線性影響機理研究,2021.04-2023.03.
6. 廣州市哲學社科規劃2021年度課題(2021GZGJ210):廣州城市綠地使用公平性研究,2021.05-2023.05.
參與: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078222):粵港澳大灣區水陸交錯帶權衡/協同關系及韌性景觀調控網絡機制研究,2021.01-2024.12.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871156):供需視角下城市更新對公共空間社會公平的影響及其演變過程,2019.01-2022.1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601151):碳排放約束下的城市空間模式優化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為例,2017.01-2019.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01190):人口外流地區鄉村轉型發展的類型、演進機制及空間優化重組研究——以廣東省非珠三角地區為例,2015.01-2017.12.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71139):城市公共交通可達性對小汽車交通使用決策的影響研究,2012.01-2015.12.
6. 廣東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2020ZDZX1033):珠江三角洲水網地區鄉村“三生”空間配置及功能區劃“紅線”研究,2020.09-2023.12.
7.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21A1515011186):城郊休閑旅游空間的分異、福祉效力及其增益研究——以廣州從化、增城為例,2021.01-2023.12.
8.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GD18XGL47):老舊社區微更新全周期多元協作模式研究——以廣州為例,2019.03-2020.12.
9.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6A030310149):城市空間形態與城市碳排放績效的關聯機理及調控政策研究,2016.01-2018.12.
10.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5A070703004):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港口物流體系公共信息技術研究,2015.01-2017.12.
橫向科研課題
※主持:
1. 促進廣州市快遞業發展的行動方案研究,2016.12-2017.06
2. 韶關市湞江區犁市鎮大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村整治規劃,2017.08-2018.02
3. 從化區溫泉鎮石坑、新南、南平村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工程總體規劃(2018規37005A),2018.04-2019.04.
參與:
1. 增城特色的規劃管理與實施研究,2018.12-2019.06
2. 廣州市村莊風貌提升和微改造專項規劃現狀調查和設計指引,2017.10-2018.03
3. 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鶴亭村舊村改造規劃,2017.06-2017.09
4. 陽山縣太平鎮三個全域兩大攻堅縣級示范片總體規劃,2017.10-2018.10
5. 陽山縣嶺背鎮三個全域兩大攻堅縣級示范片總體規劃,2017.10-2018.10
教改課題
※主持:
1. 2019年度華南農業大學教改項目(青年專項類重點資助):公眾健康導向下的《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多形式教學改革研究,2019-2021
參與:
1. 2017年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工程(粵教高函[2017]214號-15)
2. 2018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鄉村振興背景的城鄉規劃信息技術簇群與實踐教學優化研究,2018-2020
發表論文
英文文章 * corresponding author
16. Yang W, Zhen X, Zhou S. 2021. How Does Neighborhood Walkability Affect Obes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mmute Mode[J]. 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Land Use, 14(1): 737-759.
15. Li T, Wang J, Huang J, Yang W, et al. 2021. Exploring the Dynamic Impacts of COVID-19 on Intercity Travel in China[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95: 103153.
14. Smith M K, Searle K M, Yang W, et al. 2021.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11 Year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Data From Southern China[J].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11: 100143.
13. Yang W, Zhou S. 2020. Using Decision Tre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s’ CO2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Trips: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77: 124071. (SCI,JCR 1區,IF=7.246)
12. Yang W, Chen H, Wang W. 2020. The Path and Time Efficiency of Residents' Trips of Different Purposes with Different Travel Mod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88: 102829.(SSCI,JCR 1區)
11. Yang W, Zhen X, Gao W,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act of neighbourhood walking environments on the likelihood of residents of dense urban areas becoming overweight or obese[J].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2020.(SSCI,JCR 2區)
10. Yang W., Wang W., Ouyang 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CO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133900.(SCI,JCR 1區,IF=5.589)
9. Cao X., OuYang S., Liu D., Yang W.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Energies, 2019, 12(11): 2171. (SCI,JCR 3區,IF=2.707)
8. Cao X., Ouyang S., Yang W., et al.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Spatial Connections of Citi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19-1034-2. (SCI,JCR 4區,IF=1.464)
7. Yang W., Cao X.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neighborhood built environment on CO2 emissions from different residential trip purposes: A case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 Cities, 2018, 81: 24-34.(SSCI, JCR 1區)
6. Yang W., Wang S., Zhao X. Measuring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neighborhood-built environments on travel-related CO2 emission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Sustainability, 2018, 10(5): 1372.(SSCI,JCR 3區)
5. Cao X., Yang W.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ial self-selection on commuting trips and the related CO2 emissions: An empirical study in Guangzhou,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17, 52, Part B: 480-494.(SCI/SSCI,JCR 2區)
4. Yang W., Chen B. Y., Cao X., et al.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dal accessibility gaps: A case study for Guangzhou, Chin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7, 60: 21-32.(SSCI,JCR 1區)
3. Li T., Yang W., Zhang H. and Cao X.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ransport investment on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s in China. Transport Policy, 2016. 45: 66-76. (SSCI,JCR 1區)
2. Li T., Cao X., Yang W.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in China: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Periodica Polytechnica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6, 44(1): 23-34(EI)
1. Yang W., Li T. and Cao X. Examining the impact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urban form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n CO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A panel data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 49: 212-220.(SSCI,JCR 1區)
中文文章 *通訊作者
31. 楊文越,甄新瑜. 2021. 多尺度步行環境對居民肥胖的影響機理——以廣州為例[J]. 地理科學,已錄用
30. 楊文越,李昕,范穎玲. 2021. 美國自行車交通規劃的經驗借鑒與啟示——以明尼阿波利斯為例[J]. 現代城市研究,已錄用
29. 楊如玉,楊文越*. 2021. 美國公園體系規劃管理的特點與啟示[J]. 中國園林, 37(6): 82-86.
28. 甄新瑜,楊文越*. 2021. 世界級步行適宜城市的規劃與建設經驗借鑒[J]. 上海城市規劃,已錄用
27. 楊文越,李昕,陳慧靈,曹小曙. 2021. 基于多出行模式兩步移動搜索法的廣州多尺度綠地可達性與公平性研究[J]. 生態學報,41(15):6064~6074.
26. 王武林,林瑤,林多多,楊文越*. 2021. 福建省貧困縣交通優勢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47-54.
25. 王婷, 黎文婷, 楊文越. 2021. 融合PBL的翻轉課堂在城市規劃原理課程中的教學實踐[J]. 高等建筑教育, 30(2): 113-119.
24. 鄧毛穎,袁南華,劉文成,李昕,楊文越. 2021. 現代化生態新城開發建設的實踐研究——以廣州增城荔湖新城為例[J]. 城市觀察,71(1): 56-67.
23. 楊文越,李昕,莫櫻梅,陳慧靈. 2021. 社區公園空氣污染暴露特征及其居民感知——以廣州市中心城區為例[J]. 熱帶地理,41(1): 45-54.
22. 楊文越, 楊如玉, 范穎玲. 2020.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公園綠地規劃經驗及其借鑒[J]. 規劃師,(17): 83-89.
21. 楊文越, 梁斐雯, 曹小曙. 2020. 多尺度建成環境對居民通勤出行碳排放的影響— —來自廣州的實證研究[J]. 地理研究, 39(7): 1625-1639.
20. 王武林, 楊文越, 曹小曙. 2019. 武陵山區公路交通優勢度與縣域經濟水平協調度研究[J]. 人文地理, 34(6): 99-109.
19. 楊文越, 曹小曙. 2019. 多尺度交通出行碳排放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 地理科學進展, 38(11): 1814-1828.
18. 楊文越, 李昕, 趙建華. 2019. 風景園林專業GIS技術類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J]. 中國林業教育, 37(4): 43-47.
17. 楊文越, 李昕, 葉昌東. 2019.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規劃師, 35(9): 71-76.
16. 楊文越, 甄新瑜, 歐陽世殊, 梁斐雯. 長三角城市群土地存量優化倒逼機制下的產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8~2019).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7:116-139.
15. 楊文越, 李昕, 王武林. 中國城市群空間格局與結構優化.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7~2018).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3:60-84.
14. 楊文越, 曹小曙. 2018. 居住自選擇視角下的廣州出行碳排放影響機理[J]. 地理學報, 73(2): 346-361.
13. 楊文越, 劉冬妮, 趙曉銘, 葉昌東. 東北地區資源型城市轉型與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2017).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11:243-268.
12. 楊文越, 李濤, 曹小曙. 2016. 中國交通CO2排放時空格局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00~2012年30個省(市)面板數據的分析[J]. 地理科學, 36(4): 491-501.
11. 李濤, 曹小曙, 楊文越. 2016. 珠江三角洲客貨運量位序—規模分布特征及其變化[J]. 地理科學進展, 35(1): 108-117.
10. 楊文越, 李濤, 曹小曙. 2015. 廣州市社區出行低碳指數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的空間異質性[J]. 地理研究, 34(8): 1471-1480.
9. 楊文越, 李濤, 曹小曙. 2015. 基于碳排放-位置分配模型的公共中心規劃支持系統設計與應用研究[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47(5): 119-125.
8. 楊文越, 周素紅, 古杰, 等. 2015. 廣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區居民遷居特征及機制——以棠下小區為例[J]. 熱帶地理, 35(4): 1.
7. 曹小曙, 楊文越, 黃曉燕. 2015. 基于智慧交通的可達性與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論與實證[J]. 地理科學進展, 34(4): 418-429.
6. 曹小曙, 李濤, 楊文越, 等. 2015. 基于陸路交通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可達性與城市空間聯系[J]. 地理科學進展, 34(6): 657-664.
5. 王武林, 楊文越, 曹小曙. 2015. 中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公路交通優勢度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 地理科學進展, 34(6): 665-675.
4. 李濤, 曹小曙, 楊文越, 等. 2015. 中國區域綜合運輸效率的測度及其時空演化[J]. 地理科學, 35(2): 168-175.
3. 李濤, 楊文越, 楊中慶, 等. 2014. 全球戰略背景下中國海外區域開發新模式及實踐——以墨西哥 Tehuantepec 沿線交通基礎設施與土地空間一體化開發為例[J]. 土地經濟研究, 2: 8.
2. 周素紅, 楊文越. 2012. 廣州市跨江大橋建設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影響[J]. 現代城市研究,(1): 72-78.
1. 周素紅, 楊文越. 廣州市無障礙設施建設與保障機制,中國廣州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0).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1:192-205.專著教材
1.楊文越 著. 2020. 《城市交通出行碳排放及其影響機理》. 北京:商務印書館.
參編:
1. 編委會成員, 《城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
2. 編委會成員, 《產業用地后評估技術及應用研究》
教學活動
研究生課程:風景資源與旅游規劃
本科生課程:城市交通與道路系統規劃(城鄉道路與交通規劃)、城市地理學、國外城市規劃理論與實踐(雙語)
指導學生
1. 指導學生獲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2017年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評優佳作獎1項(第一指導老師)、三等獎1項(第三指導老師)。
2. 指導學生獲2017“筑工杯”第一屆城鄉規劃專業社會調研競賽一等獎1項(第一指導老師)、二等獎1項(第三指導老師)。
3. 指導學生獲2018“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畢業論文類(城鄉規劃與城市設計、建筑設計類)一等獎1項(題目:廣州社區綠地服務重疊度與可達性研究;作者:李昕;指導老師:楊文越)、榮譽獎1項。
4. 指導學生獲2018“筑工杯”第二屆城鄉規劃專業創新項目競賽三等獎1項(第一指導老師)。
5. 指導學生獲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學科2019年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評優佳作獎1項(第二指導老師)。
6. 指導學生獲2019“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畢業論文類(城鄉規劃類)一等獎1項(題目:社區公園綠地對減緩交通空氣污染的影響研究;作者:莫櫻梅;第一指導老師)、二等獎1項(第二指導老師)、三等獎1項(第一指導老師)、榮譽獎1項(第一指導老師)。
7. 指導學生獲“艾景杯”第九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優秀獎1項(第二指導老師)。
8. 2019年“丁穎杯”發明創意大賽社會科學調研類一等獎。
9. 2020廣東省風景園林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評選優秀獎2項。
10. 指導學生獲2020“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畢業論文類(城鄉規劃類)三等獎2項、榮譽獎1項。
我的團隊
招生專業:風景園林學(083400)(學術型)、風景園林(095300)(專業型)
歡迎校內外的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園林)、地理學、土地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生態學(資源環境科學)等專業的優秀學生推免保送或報考!
歡迎咨詢?。撓捣绞剑簓angwenyue900780@163.com)
[教育背景]
2012.9-2016.6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人文地理 博士(理學)
2010.9-2012.6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人文地理 碩士(理學)
2006.9-2010.6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 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 城市規劃 本科(工學)
華南農業大學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