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干操操操_www日本高清视频_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av成人免费

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渤海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渤海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渤海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工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工學院現有專任教師 62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教授 15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43 人,在讀博士 5 人。擁有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1 人、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1 人、第四屆 Scopus 青年科學之星信息領域銀獎 1 人、遼寧省攀登學者 1 人、遼寧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1 人、第十屆遼寧青年科技獎十大英才 1 人、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 6 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杰出青年學者 1 人、省級教學名師 1 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7 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 2 人,同時還擁有省級科研創新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

一、培養目標

1、掌握堅實的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2、了解本學科的前沿,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
3、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學風。
4、具有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2、人工智能理論與應用
3、機器視覺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總學分為36分)

1、學位公共課(計7學分):第一外語、科學社會主義、自然辯證法
2、學位基礎課(計9學分):數值分析、矩陣分析 、線性系統理論、隨機過程
3、學位方向課(計6學分):模式識別理論與應用、機器人原理與應用、計算機控制理論與設計。
4、非學位課(計10學分):設定2個專業選修模塊。模塊1包括前沿問題研究與論文寫作、人工智能導論、機器人技術、系統辯識與自適應控制、機器視覺、數字信號處理、系統建模與仿真;模塊2包括現代傳感器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分布式智能、數據挖掘概論、 智能優化方法、非線性系統理論、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
5、必修教學環節(計4學分):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的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碩士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考試、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參加考試、考查時,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緩考,經主管研究生教學副院長、研究生學院院長批準,方能緩考。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不合格者,須進行重修。擅自不參加考試、考試作弊、以及重修仍不合格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1、成績考核分為考試與考查兩種形式。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其中外語達到60分以上為合格,專業課程達到75分以上為合格。非學位課程為考查課程,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與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及課程論文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成績考核不合格者,需進行重修,重修不合格者,則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2、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等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為考查。考查成績一律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查結果,成績合格方能取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省級及以上專業學術刊物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要求至少在2版以上),或者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專業學術期刊上以第二作者身份(要求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本人的導師,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至少發表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5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至少修滿36學分,完成學位論文,符合學校各項規定,經導師同意后,由研究生本人申請論文答辯。
2、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聘請至少2位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職稱的專家評審(以校發文件要求為準)。評審通過,方可進行論文答辯。
3、學位論文由研究生本人提交答辯委員會,由答辯秘書分送答辯委員。
4、答辯委員會由5名與選題有關教授、副教授組成。答辯委員會推舉1名答辯主席,答辯人的導師和副導師不能擔任答辯委員,答辯后由答辯委員會投票表決,答辯主席在答辯決議書上簽字。
5、論文在獲三分之二以上答辯委員通過后,經院學位分委會表決,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獲得通過者,按程序授予相應碩士學位。答辯未通過者,可于第二年補答,按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一、培養目標

1、掌握堅實的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2、了解本學科的前沿,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
3、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學風。
4、具有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

二、研究方向

1、智能控制與濾波
2、復雜過程建模與優化控制
3、網絡控制系統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總學分為36分)

1、學位公共課(計7學分):第一外語、科學社會主義、自然辯證法
2、學位基礎課(計9學分):數值分析、矩陣分析 、線性系統理論、隨機過程
3、學位方向課(計6學分):計算機控制理論與設計、最優控制理論及應用、穩定性理論及其應用。
4、非學位課(計10學分):設定2個專業選修模塊。模塊1包括前沿問題研究與論文寫作、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系統辯識與自適應控制、嵌入式系統、非線性系統理論、魯棒控制、DSP應用系統設計;模塊2包括網絡控制系統的分析與綜合、現代電氣傳動與控制、非線性系統逆解耦控制、隨機控制與濾波、計算機接口技術、控制系統仿真、智能優化方法、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
5、必修教學環節(計4學分):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的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碩士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考試、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參加考試、考查時,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緩考,經主管研究生教學副院長、研究生學院院長批準,方能緩考。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不合格者,須進行重修。擅自不參加考試、考試作弊、以及重修仍不合格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1、成績考核分為考試與考查兩種形式。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其中外語達到60分以上為合格,專業課程達到75分以上為合格。非學位課程為考查課程,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與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及課程論文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成績考核不合格者,需進行重修,重修不合格者,則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2、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等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為考查。考查成績一律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查結果,成績合格方能取得學分。

七、中期考核與開題報告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省級及以上專業學術刊物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要求至少在2版以上),或者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專業學術期刊上以第二作者身份(要求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本人的導師,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至少發表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5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至少修滿36學分,完成學位論文,符合學校各項規定,經導師同意后,由研究生本人申請論文答辯。
2、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聘請至少2位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職稱的專家評審(以校發文件要求為準)。評審通過,方可進行論文答辯。
3、學位論文由研究生本人提交答辯委員會,由答辯秘書分送答辯委員。
4、答辯委員會由5名與選題有關教授、副教授組成。答辯委員會推舉1名答辯主席,答辯人的導師和副導師不能擔任答辯委員,答辯后由答辯委員會投票表決,答辯主席在答辯決議書上簽字。
5、論文在獲三分之二以上答辯委員通過后,經院學位分委會表決,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獲得通過者,按程序授予相應碩士學位。答辯未通過者,可于第二年補答,按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一、培養目標

1、掌握堅實的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工作的能力。
2、了解本學科的前沿,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
3、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學風。
4、具有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

二、研究方向

1、智能檢測與預測預警方法
2、現代測控技術與裝置
3、智能儀器儀表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總學分為36分)

1、學位公共課(計7學分):第一外語、科學社會主義、自然辯證法
2、學位基礎課(計9學分):數值分析、矩陣分析、線性系統理論、隨機過程
3、學位方向課(計6學分):現代檢測理論及應用、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計算機控制理論與設計。
4、非學位課(計10學分):設定2個專業選修模塊。模塊1包括前沿問題研究與論文寫作、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模式識別、魯棒控制、系統辯識與自適應控制、非線性系統理論、智能優化方法;模塊2包括計算智能理論與應用、測控網絡與通訊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網絡數據庫技術、數字圖像處理、現代電氣傳動與控制、虛擬儀器技術及應用、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
5、必修教學環節(計4學分):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的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碩士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考試、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參加考試、考查時,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緩考,經主管研究生教學副院長、研究生學院院長批準,方能緩考。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不合格者,須進行重修。擅自不參加考試、考試作弊、以及重修仍不合格者,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1、成績考核分為考試與考查兩種形式。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其中外語達到60分以上為合格,專業課程達到75分以上為合格。非學位課程為考查課程,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與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及課程論文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成績考核不合格者,需進行重修,重修不合格者,則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處理。
2、教學與專業實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與預答辯、學術活動等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為考查。考查成績一律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查結果,成績合格方能取得學分。

七、中期考核與開題報告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省級及以上專業學術刊物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要求至少在2版以上),或者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專業學術期刊上以第二作者身份(要求第一作者為研究生本人的導師,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至少發表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5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至少修滿36學分,完成學位論文,符合學校各項規定,經導師同意后,由研究生本人申請論文答辯。
2、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須聘請至少2位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職稱的專家評審。評審通過,方可進行論文答辯。
3、學位論文由研究生本人提交答辯委員會,由答辯秘書分送答辯委員。
4、答辯委員會由5名與選題有關教授、副教授組成。答辯委員會推舉1名答辯主席,答辯人的導師和副導師不能擔任答辯委員,答辯后由答辯委員會投票表決,答辯主席在答辯決議書上簽字。
5、論文在獲三分之二以上答辯委員通過后,經院學位分委會表決,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獲得通過者,按程序授予相應碩士學位。答辯未通過者,可于第二年補答,按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渤海大學工學院是渤海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幾年來,工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不斷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院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工程等 5 個本科專業,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教職工 82 人,其中專任教師 62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教授 15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43 人,在讀博士 5 人。學院高層次人才還包括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遼寧省攀登學者、省級教學名師、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等,同時還擁有省級科研創新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有本科生 1418 人,研究生 18 人。有先進的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電氣工程專業實驗室,其下設 27 個實驗分室,設備總值 1500 余萬元,還擁有遼寧省電工電子實驗示范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生鮮農產品貯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光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與裝備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等。
工學院共承擔科研項目百余項,其中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3 項(含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教育部跨世紀 / 新世紀優秀人才基金 2 項,遼寧省特聘教授項目 2 項,主持遼寧省部級項目 15 項,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 4 項,國家級及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項目 4 項,遼寧省教育廳、省市社科基金等項目近 20 項。科研總經費達到 2000 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 370 余篇,其中有 4 篇論文入選 2014 年及 2015 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力國際學術論文”,被 SCI、EI 和 ISTP 檢索 230 余篇,出版專編著 15 部、教材 5 部,授理及獲批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及軟件著作權 186 項;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Scopus 青年科學之星獎、省級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等獎項 19 項。ESI 全球高校排名前 1%。現有遼寧省級精品教材 1 部,遼寧省級精品課 1 門,遼寧省精品資源共享課 1 門,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 3 項。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被評為遼寧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遼寧省王牌學科。
學院注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競賽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大賽、“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挑戰杯、畢昇杯、數學建模等大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 81 項,其中在第九屆“飛思卡爾”杯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二等獎,2015 年獲中國機器人大賽暨 RoboCup 公開賽二等獎 2 項、獲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一等獎 1 項;2016 年在世界機器人大會水球 2V2、搶球博弈、水中角力和仿真花樣游泳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3 項、二等獎 1 項。在第五屆“挑戰杯”遼寧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獲特等獎,有 60 余人次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獎,50 余人次在 ACM-ICPC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及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活動中獲獎。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
2. 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環境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分析化學,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納米修飾電極的設計與制備、性能表征、檢測條件優化,及其在環境污染物催化降解、電化學檢測等應用方面研究。
2. 生物分析化學
主要從事生物大分子與有機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利用光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等多種方法和手段探索在小分子作用下生物大分子在結構和功能方面的變化,深入了解生物大分子與小分子作用的配位本質。
3. 先進化學電源材料
主要從事能源化學、能源材料方向的研究,利用電化學、電分析化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電極過程的基本動力學性質、電極/電解質界面的基本結構、電化學分析測試技術等基礎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汪爾康. 21世紀分析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9.
2. 汪爾康. 分析化學新進展[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3. 鞠熀先. 生物分析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4. 李建平. 高等分析化學[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7.
5. 陳培榕, 李景虹, 鄧勃.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與技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6. 姚守拙. 化學與生物傳感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
7. 劉豐茂等. 農藥質量與殘留實用檢測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8. 朱國念.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
9. 張祥民. 現代色譜分析[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10. 傅若農. 色譜分析概論[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11. 單德忠. 環境分析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12. 陳海生. 現代光譜分析[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13. 陳慧蘭.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4. 史密斯, 馬奇. 高等有機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
(二)期刊:
1.《分析化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2.《分析科學學報》,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三校共同主辦,CSCD來源期刊,雙月刊。
3.《分析試驗室》,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和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4.《色譜》,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5.《光譜學與光譜分析》,中國光學學會主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6.《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學科綜合性學術刊物、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月刊。
7.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8. 《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9. 《LC GC-Magazine of Separation Science》,SCI期刊,半月刊。
10. 《Analytical Bio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11. 《Chromatographia》,SCI期刊,月刊。
12. 《Analyst》,SCI期刊,月刊。
13. 《Analytica Chimica Acta》,SCI期刊,周刊。
14. 《Talanta》,SCI期刊,月刊。
15. 《Trac-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月刊。
16.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SCI期刊,半月刊。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化學化工專門人才。
2. 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新型催化劑和催化反應過程設計、開發的能力,能夠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關化工企業和其他單位的教學、科研和生產與技術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先進的表征測試技術。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催化劑工程:主要從事催化劑的設計開發、組成結構、制備生產的研究。
2. 催化材料:主要從事催化劑制備方法、催化劑材料結構設計、催化材料性質與反應性能方面的研究。
3. 精細化學品催化合成:主要從事精細化學品合成過程的新型催化劑設計、綠色催化過程、催化劑回收再利用等研究。

三、學習年限

1.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 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參考書目
1. 甄開吉. 催化作用基礎(第三版)[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2. 王延吉, 趙新強. 綠色催化過程與工藝[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
3. 王尚弟, 孫俊全. 催化劑工程導論(第二版)[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4. 韓維屏. 催化化學導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
5. 趙建宏. 催化劑的結構與分子設計[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1998.
6. 辛勤. 現代催化研究方法[J].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9.
7. 吳越, 楊向光. 現代催化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8. 趙地順. 催化劑評價與表征[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9. 李玉敏. 工業催化原理[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2.
10. 曹聲春. 催化原理及其工業應用技術[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1.
11. 趙九生, 時其昌, 馬福善. 催化劑生產原理[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6.
12. 朱炳辰. 催化反應工程[M].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1.
13. 孫錦宜. 環保催化材料與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2.
14. 黃仲濤. 工業催化劑手冊[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15. 田部浩三, 鄭祿彬. 新固體酸和堿及其催化作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1992.
16. 陳誦英. 吸附與催化[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二)參考期刊
1.《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學工程類權威期刊,周刊。
2.《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3.《Journal of Catalysis》,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學工程類權威期刊,周刊。
4.《Chemical Reviews》,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5.《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6.《催化學報》,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催化類權威期刊,月刊。
7.《有機化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有機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8.《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學術綜合性刊物,月刊。
9.《應用化學》,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化學會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0.《合成化學》,四川省化學化工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1.《化學通報》,中國化學會和中科院化學所聯合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12.《化學學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編輯室出版,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13.《化工進展》,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主辦,綜合性科技期刊,月刊。
14.《化學進展》,中國科學院基礎科學局、化學部、文獻情報中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共同主辦,學術性期刊,月刊。
15.《化工學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

一、培養目標

渤海大學全日制化學工藝碩士專業學位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的化學工藝專門人才。
具體要求是:
1. 堅持立德樹人為本,化工工藝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牢固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化學工藝碩士要掌握化學工藝的基本知識,同時側重于企業應用。
3. 掌握化學工藝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化學工藝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熟悉所從事研究領域的研究動態。
 4.形成基本學術能力。培養成為講的出口、寫的出來、干的出手,具有從事科學研究、獨立擔任專業技術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化工新材料開發:針過化學合成工藝的手段生產的新材料,以及部分以化學合成的
化工新材料為基礎通過二次加工工藝生產的復合材料。
2. 綠色化學工藝技術:利用化學工藝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
3. 化工污染物的資源化及標準化:對化工、輕工產生的 “三廢”進行資源化工藝的
開發及標準化利用。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年。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錢建華. 精細化學品化學[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0.
2. 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 材料科學基礎[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 汪秋安. 高等有機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4. 王敏,宋志國. 綠色化學化工技術[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5. 許淳淳. 化學工業中的腐蝕與防護[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6. 何開元. 功能材料導論[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
7. 梁文杰. 石油化學[M]. 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1995.
8. 胡會利,李寧. 電化學測量[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9. 劉琳,邢錦娟,錢建華. 薄膜材料的制備及應用[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1.
10. [美]P.T.阿納斯塔斯,[美]J.C.沃納 著,李朝軍,王東 譯. 綠色化學理論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二)期刊:
1.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2.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4. 《Chemistry of Materials》,美國化學會主辦,材料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5.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愛思唯爾出版公司主辦,材料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6. 《化工學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7. 《化工進展》,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化工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8. 《石油化工》,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9. 《精細化工》,《精細化工》編輯部出版,大連化工研究設計院、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和遼寧省化工研究院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10. 《石油煉制與化工》,《石油煉制與化工》雜志社出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共同主辦,化工類權威期刊,月刊。


一、培養目標

1.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
2. 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功能配合物材料:主要從事金屬-有機框架、多酸基配合物等功能配合物材料的設計、開發、合成及在光、電、磁、催化、藥物緩釋、光電轉換、氣體存儲和分離等應用方面研究。
2. 無機材料化學:主要從材料的合成、工藝和技術等角度出發,把固體物理、固體化學、相關理論、相關應用等有關無機材料的研究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從材料的設計、合成,到分析及綜合性能的過程。
3. 多酸基超分子材料:主要從事基于不同類型多酸、表面活性劑以及有機功能分子的超分子等材料的設計和開發,并深入研究其光、電、磁等性能。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年。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或及格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成績以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記錄,主要依據課堂表現、完成作業情況、期末測試及讀書報告撰寫水平等評定成績。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陳慧蘭.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吳慶銀. 現代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3. 王茹. 高等無機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4. 王恩波. 多酸化學概論[M].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5. 季惠明. 無機材料化學[M].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7.
6. 孫為銀. 配位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7. 張小舟. 高分子化學[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
8. 鄧芹英. 波譜分析教程[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9. 穆勁. 高等無機化學[M].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10. 羅勤慧. 配位化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11. 曾兆華. 材料化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12. 陳榮. 無機化學學科前沿與展望[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二)期刊:
1. 《中國科學:化學》,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2. 《無機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3.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和南開大學主辦,化學類主要期刊,月刊.
4. 《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6. 《Chemical Communications》,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7.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約翰威立出版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8.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約翰威立出版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半月刊.
9. 《Inorganic Chemistry》,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雙周刊.
10. 《Dalton Transactions》,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11. 《Rsc Advance》,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周刊.
12. 《Crystal Growth & Design》,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13.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英國化學會主辦,化學綜合類權威期刊,月刊.

一、培養目標

物理化學專業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緊跟科學前沿,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物理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使之成為高級專業人才。
具體要求是: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事業心,能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服務的研究型和應用型高層次化學專門人才。
2.掌握系統的化學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其現狀及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從事本學科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具有運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中、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催化化學:深入了解催化化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最新發展動向,提高化學和化工領域的環境友好的意識,主要包括催化作用基礎、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和表征以及各種新興催化技術的應用等。
2.膠體與界面化學:膠體與界面化學鼓勵利用理論化學與先進實驗技術,深化對膠體與界面體系本質的認識,重視新型表面活性劑、分散體系和納米顆粒的設計與構筑,深入理解界面吸附與組裝和浸潤行為,加強不同領域中膠體化學的基礎研究。
3.理論化學與應用:掌握理論化學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研究成果和該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包括電子結構理論、動力學理論和分子光譜、非平衡統計理論、功能材料理論設計、催化理論以及生物酶催化等。

三、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6個學期)。最長修業年限(含休學)為六年。前四個學期以課程學習為主,后兩個學期進行課題研究和學位論文撰寫。從事學位論文工作的時間應不少于一年。
2.提前畢業與延期畢業
學習成績和科研成果均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在達到畢業要求時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學習年限最低不能少于兩年。因客觀原因不能在規定學習年限內完成論文者,可以申請延期畢業,但不得超過最長修業年限的規定。申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提前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通過后,且論文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論文答辯程序。申請延期畢業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請,填寫《研究生延期畢業審批表》,經導師及所在學院同意,報研究生學院審批。研究生學院受理延期和提前畢業申請的時間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畢業研究生的學費應按學制規定基本年限(三年)繳納。

四、培養方式

1.培養過程堅持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訓練并重。
(1)通過經典文獻閱讀夯實碩士研究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研究生入學后,指導教師應按照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與研究生共同制訂其個人培養計劃。個人培養計劃應對課程學習的總學分、必修課和選修課、每學期的學分分配、學習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文獻閱讀、科研工作、學位論文選題范圍等做出總體安排。個人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學習計劃應在研究生入學后3個月內完成。
(3)課程學習注重碩士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碩士研究生應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學習時間,在申請論文答辯前完成規定的全部學分。
(4)強化科研訓練,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需要在省級及以上學術刊物上至少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篇,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資格論文必須在答辯前刊出,否則不允許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2.采用導師個人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在充分發揮導師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注重發揮專業導師組集體智慧,拓寬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3.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讓學生深入實踐領域,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和扎實的實踐問題解決能力。

五、課程設置與學分

研究生培養實行學分制,碩士研究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方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和盲審等環節。研究生可在導師指導下跨學科和專業選修相關的課程。在同一一級學科內跨專業選修課程,可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跨一級學科選修的課程不計入研究生培養方案要求的基本學分。本專業課程設置詳見課程計劃表(附后)。

六、成績考核

課程學習與教學環節,按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進度進行成績考核。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形式。考試課程以百分制計算,且應采取閉卷考試方式。所有的學位課程均為考試課程,且學位課程的成績達到75分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國語課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非學位類型課程成績達到60分為合格。學位課程的考試必須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應的學分。非學位類型課程可以采取閉卷方式或開卷方式或課程論文方式進行。教學實踐、專業實踐、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預答辯、學術活動等培養環節采取考察方式進行。考察成績按合格、不合格評定,由導師及有關教師寫出評語和考察結果,進而確定所得學分。

七、開題報告與中期考核

1.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初進行。這一環節重點考查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開題報告中應該呈現課題研究和撰寫的意義、文獻綜述、研究設計、核心觀點、內容框架、創新之處等內容。
2.中期考核在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第四學期期末進行。在學院學位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長負責,所長(教研室主任)、導師、思想政治工作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對碩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科研能力進行全面考核。由審核小組按優秀、合格、不合格評定成績。
3.預答辯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五學期期末,考核結果為優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進行學位論文撰寫等后續工作。對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組提出,經院學位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報研究生學院,主管校長批準可中止學習,按肄業處理。

八、科研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

1.科研訓練
碩士研究生必須學完所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完成教育實踐活動,總學分不少于36學分(含36學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須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專業類學術期刊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以標準16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2版;若以標準32開為基本單位,版面原則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所收錄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來源期刊(以發表論文年度的最新版本為準)、SCI及EI收錄的專業學術期刊(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項,相當于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1篇)上至少發表1篇與其專業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至少1篇國際會議論文被CPCI-S收錄(第一作者必須為研究生本人或導師,如導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為第二作者,且署名單位為渤海大學),作為參加學位論文答辯的資格論文。學位論文送審前,資格論文如未刊出,必須提供用稿通知,否則不允許參加論文外審。
2.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經專家評議修改后,可以正式進入學位論文撰寫環節。碩士研究生投入到學位論文撰寫工作的時間不少于1年半。碩士研究生在撰寫學位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和指導小組作進展報告,至少接受導師組的兩次審核第一次為第五學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為在第六學期的前三周。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應恪守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學位論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萬字。論文格式參照《渤海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1.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的審議和答辯安排在第六學期,按《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規定》執行。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評審通過后方可進行答辯。答辯委員會需要由5人(或7人)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單位專家。一個學科內應盡可能統一組成一個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成員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當職稱(含具有導師資格)的專家擔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導師,答辯委員會主席應為外單位專家。答辯人的導師可以列席但不能擔任答辯委員會委員(導師在論文答辯過程中可向答辯委員會介紹論文作者的情況,但不能代替論文作者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由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查,答辯會由學院組織且應公開舉行。
2.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報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應專業的碩士學位。學位論文未通過者,經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進行一次答辯,并按有關規定收取相關費用。
十、專業書籍與期刊
(一)著作:
1. 辛勤,徐杰.現代催化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2. 劉洪國,孫德軍,郝京誠.新編膠體與界面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3. 陳敏伯.計算化學:從理論化學到分子模擬[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4. 陳誦英.催化反應動力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5. 趙振國.界面膜原理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二)期刊:
1.《中國科學:化學》,中國科學院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2.《物理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3.《高等學校化學學報》,吉林大學南開大學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4.《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權威期刊,月刊。
5.《Angew. Chem. Int. Ed.》,德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半月刊。
6.《J. Am. Chem. Soc.》,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7.《Science》,美國先進科學協會主辦,自然科學類國際頂級刊物,月刊。
8.《J. Phys. Chem. C》,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旬刊。
9.《Chem. Commun.》,英國皇家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10.《Langmuir》美國化學會主辦,化學類頂級期刊,月刊。

添加渤海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渤海大學考研分數線、渤海大學報錄比、渤海大學考研群、渤海大學學姐、渤海大學考研真題、渤海大學專業目錄、渤海大學排名、渤海大學保研、渤海大學公眾號、渤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渤海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渤海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渤海大學工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资源速度 | 欧美视频三区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高潮好爽受不了了夜夜做 | 超碰91在线 | 91亚洲一区 | 亚洲品质自拍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 | 欧美二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 | 看av电影| 日韩在线不卡 | 在线a视频 | 五月花丁香婷婷 | 最近中文字幕第一页 | 成年人黄色免费视频 | 欧美天堂在线 | 久久综合香蕉 | 精产国产伦理一二三区 | 成人av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一贰佰 | 免费高清av | 久久久久久免费毛片精品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 精品久久网 | 中文字幕视频网 | 人人操日日干 | 网址黄 | 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 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 综合天天久久 | 黄频免费| 国外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日本福利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