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中央美術學院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中央美術學院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中央美術學院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中央美術學院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目錄]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分數線]
[中央美術學院王牌專業排名]
[中央美術學院考研難嗎]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
[中央美術學院考研群]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學費]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人文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概況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概況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成立于2003年10月28日,現在下設四個專業系:美術史系、文化遺產學系、藝術管理學系和美術教育學系,兩個教學中心:外語教學中心、人文社科基礎課教學中心;此外還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信息資料中心。尹吉男教授為院長,劉軍副教授、李軍副教授、余丁副教授為副院長。靳連營副教授為黨總支書記。
2002年4月,人文學院的美術史學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擁有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組成的學術集體。人文學院的教學分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個層次,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每年都招收港、澳、臺學生和外國留學生。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
人文學院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在中國佛教美術史、中國文人畫史、中國古代畫論、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學、中國民間美術史、中國美術文獻學、中外美術交流與比較、西方現當代美術史、中國古代書畫修復、藝術管理與策劃、文化遺產與考古美術等方面已經具有明顯的優勢。
人文學院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先后得到王森然先生、張安治先生家屬的捐贈,按照二位先生的遺囑,設立了"王森然獎"和"張安治獎"。多年來,已經有許多學生和教師等到了此項榮譽和資助。
人文學院與國內外的同行有著廣泛的聯系,先后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院、斯坦福大學、堪薩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德國的海德堡大學,英國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日本的東京大學,韓國的漢城大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國的國家文化遺產學院,俄羅斯的列賓美術學院等國際著名大學都保持著良好的學術交流和聯系。
人文學院的本科生一、二年級為人文基礎學習階段,不分專業,主要有古代漢語、考古學、中國通史、世界通史、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中外美學史等基礎課程。三年級進入各專業系繼續學習。
人文學院:美術史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是新中國第一個美術史系,它是集研究、教學和學術交流為一體的專門機構,多年來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的美術史、藝術品鑒定、美術理論和美術批評方面的特殊人才。2002年4月,人文學院的美術史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是由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組成的學術集體。
2003年10月28日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成立之后,美術史系成為人文學院下屬的一個系。美術史系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助教1人。根據學科特點,按專業分為中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美術理論教研室。由三個教研室分別編寫的《中國美術簡史》、《外國美術簡史》和《美術概論》,作為人文學院美術史論教學的基本教材,也在國內兄弟院校中被廣泛選用。
人文學院成立之后,在本科教學階段,美術史系承擔的教學工作是:一、中央美院全院的理論基礎課,即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二、人文學院本科生一、二年級美術史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三、美術史系三、四年級的專業課教學和學士學位論文的指導。
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社會和文化的變遷,美術史系在教學與學術研究上也正在經歷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美術史系除繼續保持已有的學科優勢、推進其發展之外,也在根據國際學術發展的態勢,主動擴充和拓展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研究領域。近幾年來,美術史學系在視覺文化,西方女性主義美術史,新中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的研究和教學上,已初顯其成就。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作為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全國開設的第一個美術史論專業,在美術史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學術傳統。我們將以此為基礎,再結合中央美術學院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資源優勢,盡職盡責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的美術史論人才,如大專院校的美術史論教師,出版社、報刊、雜志的美術編輯,電視臺、電臺的美術編導,美術館、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等。2007年本系在北京成功主辦"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并率先倡導年會制度。
人文學院:美術理論教研室
美術理論教研室成立于1957年。主要講授美術理論、美學、中外美學史、美術批評和視覺文化理論。現任教研室主任是鄒躍進副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成立初期,著名美學家蔡儀、王朝聞曾在本院講授美學和藝術理論課,對美術理論教研室成立之后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六十年代初期,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師馮湘一、李樹聲、孫美蘭參與了文化部《藝術概論》的教材編寫工作,佟景韓參與了王朝聞主編的《美學概論》教材的編寫工作。改革開放后,王宏建主持美術理論教研室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與袁寶林主編的《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為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使用最廣的美術理論教材之一,該教材在1997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王宏建受文化部委托主編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的教材《藝術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取代了六十年開始編寫,八十年代唯一指定的高校《藝術概論》教材。
美術理論教研室承擔著本系和全院美術理論的教學工作,它由基礎理論和專題講座兩大部分組成。基礎理論課程有《藝術概論》、《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美術理論與美術批評》;專題講座有《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講座》、《美學系列專題講座》、《美術理論系列專題講座》、《中西美術比較》、《中國古代畫論研究》、《視覺文化理論研究》、《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等。美術理論教學的目的是系統地傳授中外的美學和藝術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理論思考的能力。
除了承擔美術理論教學工作之外,美術理論教研室還承擔相應的教學與學術方面的研究任務。現在美術理論教研室承擔的國家研究課題有《中西美術觀念比較研究》(遠小近主持)、《毛澤東時代美術研究》(鄒躍進主持)。
美術理論現任主講教師有:王宏建教授(兼);鄒躍進、遠小近副教授;王浩講師、李軍副教授(兼);皮力講師(兼)。特聘教師:吳雪杉講師。
人文學院:中國美術史教研室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是在原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任教研室主任為杜娟講師。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自1957年我國第一個美術史系成立之際就開始了教學與研究工作,經過王遜、張安治、金維諾、薄松年、李樹聲、湯池、李松濤、張同霞、王瀧、杜哲森等前輩學者與現任的薛永年、羅世平、尹吉男、賀西林、鄭巖、趙力、杜娟、史玲、邵彥、曹慶暉等學者教師的不斷努力,已在中國佛教美術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壁畫墓、中國文人畫史、宋元明清繪畫史、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2002年4月,美術史論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
目前,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的教學與科研隊伍是一個擁有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的學術集體。專業任課教師主要有:金維諾教授(返聘)、薛永年教授(兼)、羅世平教授(兼)、尹吉男教授、姜斐德教授(美籍,特聘),賀西林教授(兼),鄭巖教授(兼),趙力副教授(兼),杜娟講師,史玲講師,曹慶暉講師,邵彥講師(兼)。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的教學任務主要面向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進修生和訪問學者,本科學制4年,碩、博士學制3年,進修生、訪問學者學制一年。本科生的主干課程有: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研究專題、中國美術史名著選讀、中國美術考古學、美術考古研究、中國古代書畫鑒定、中國工藝美術史等。碩、博士研究生主干課程有:中國美術史方法論、中國文人史畫、海外中國美術研究、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繪畫、文化研究、中國美術知識學、中國佛教美術、中國古代墓室壁畫研究、明清地方畫派等。
目前中國美術史招收的碩士和博士專業方向主要有中國繪畫史、佛教美術、漢唐美術、宋元明清繪畫史、中國近現代美術、中國現當代美術等。
中國美術史專業主要培養目標是為文博系統、高校、美術研究院所、出版社、專業雜志社等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教師和編輯。
人文學院:外國美術教研室
外國美術教研室是美術史系的主要構成部門之一,擔任著人文學院各系和美術學院 共同課的外國美術史教學工作。教研室主任為邵亦揚副教授。
該教研室由50年代留學前蘇聯歸來的學者創立,并在近 年由留學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中青年學者組成的教學隊伍,教學和研究的領域包括 從原始、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到近代和現當代美術史和美術思潮,教師們均發表有 各自的專著和論文。本教研室教師合作完成 的《外國美術簡史》(1990,高教出版社,2007,中國青年出版社)是受國 家教委委托、為衛星教育美術專業外國美術史課程編寫的教材、國家教育計劃的重點教材。
除本科教學之外,該教研室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數十名、博士研究生十名左右。
任課教師:邵大箴教授(博士生導師),易英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庸研究員(特聘);李建群教授,高火副教授,邵亦揚副教授;余丁副教授(兼),王云講師,于潤生助教。
主要開設的課程有:
本科:
世界美術史,世界古代美術專題,世界現當代美術研究專題,西方美術史名著選讀,東方美術史;
研究生:
后現代主義美術批評,外國美術史方法論,西方現代美術思潮,西方女性藝術研究,西方當代藝術的視覺文化研究等
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
最古老的事業 最年輕的學科: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簡介
文化遺產的傳承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證。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身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文化遺產從戰略的角度引起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文化遺產學學科應運而生。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創建于2004年,是以原美術史系和原民間美術研究室(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為基礎,由原美術史系部分教師、原民間美術研究室的教師、外派留學歸國人員和適當引進的高級人才四部分人員構成,形成了文化遺產理論和管理、美術考古、書畫鑒定、書畫修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五個專業方向。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目前在上述專業方向都占據著前沿位置。
作為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學系,她的學科范圍以視覺文化遺產為中心,覆蓋了文化遺產的發現、發掘、研究、鑒定,到保管、推廣和修復的整個流程,形成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精英藝術與傳統民間藝術、西方文化遺產先進理念與傳統文化寶貴經驗為一體的鮮明特色。
文化遺產學系提倡在具體文化環境(空間)和人類歷史傳承(時間)雙重視野中考察視覺文化遺產的價值、功能和意義,強調從藝術作品的視覺實物、相關文化觀念和實際操作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相應的審美感受、文化傳承和文化推廣以及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
文化遺產學系主要為國家教育、文化、文博、考古、民間美術以及新聞出版機構等文化遺產相關部門,培養具備現代文化遺產基本理念,了解文化遺產流程,具有一定美術修養、實踐能力的文化遺產專門人才,適合從事文化遺產的教學、研究、管理、保護、教學、策劃、展示及藝術修復、鑒定和實踐等方面的基本工作。現有本科生49人,碩、博士生30人,普通進修生10余人。《中國文物鑒定》碩士研究生課程班50人。
文化遺產學系還積極探討與國外文化遺產機構合作辦學的模式,目前已與法國國家文化遺產學院成功合作,舉辦《中法合作中國博物館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七期,培訓中國(包括港臺)博物館和文化機構高級管理人員200余人。
本系現有教師10人,為薛永年、馮鵬生、李振球、鄭巖、喬曉光、賀西林教授;李軍副教授;邵彥、魏為講師;石東玉助教。現任系主任為李軍副教授,副系主任喬曉光、賀西林教授。
人文學院:藝術管理學系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創建于2003年,是中國第一個有關視覺藝術管理的專業系科, 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新學科建設"重點扶持項目。 現任負責人是余丁博士。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以人文學院為基礎,充分利用中央美術學院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資源優勢,在幾年內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立了一套學科配套較完善的教師隊伍。其中,中國美術館館長、原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范迪安教授作為研究生導師組負責人,與余丁和趙力副教授共同組成導師組,同時聘請了國內外教授和專家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授和特聘教師,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學的課程體系,并不斷完善。針對中國文化產業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發展,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主要為文化行政管理部分、藝術博物館、藝術基金會、拍賣行、畫廊等贏利性和贏利性機構培訓人才,包括藝術品經紀人、藝術策劃人和藝術機構的行政管理者等等。在與產業密切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藝術管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的模塊化課程系統。
在教材建設方面,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與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合作出版"中央美術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書系",引進"哥大"藝術管理系五本教材,并合作編撰一本教材,將由知識產權出版社于2007年上半年逐步推出。同時,擬自編的6本教材中,4本已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報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也將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陸續出版。
在科研方面,除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紀新學科建設"項目的既定目標外,余丁博士的"西方藝術管理學研究"獲得國家藝術科學年度課題資助。同時,趙力博士主持的"中國藝術市場數據分析中心"所提供的分析數據,已經成為研究中國藝術市場和藝術品投資的重要參照。
目前,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有研究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要課程班學員100人左右,同時,三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畢業的學員、兩屆本科畢業生以及研究生已經分布在國內重要的美術館、拍賣行、畫廊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工作,逐步成為藝術市場與行政管理的中堅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在注重與藝術產業緊密結合的同時,還致力于藝術管理學科建設,先后與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城市大學、佳士德教育學院、索斯比學院以及許多國際著名藝術管理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保證該學科在起步階段就能與國際接軌,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管理教育體系。
人文學院:美術教育學系
美術教育學系于2002年建立,現任系主任由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教授兼任,曹慶暉任常務副主任。目前任職教師有5人,分別是尹吉男教授,陳淑霞副教授,曹慶暉、孟沛欣、鄭勤硯講師。
美術教育學系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的新學科"計劃扶持的專業之一。自建系以來,按照教育部、學院批準的學科建設精神,并借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課程設置的經驗,構建起以美術教育研究為中心的歷史、方法、心理、博物館、藝術實踐等多層面交叉而又循序漸進的課程結構,開設出美術教育學方法論、中西方美術教育史、藝術發展心理學、博物館與美術教育、藝術實踐與教學轉換等6門主干課程,主要培養對象為碩士研究生、助教進修班、研究生主要課程班。
美術教育學系非常重視學科建設,注意吸納國內外美術教育發展的有益經驗,在院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積極開展與美國、中國港臺地區的交流,曾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美術與美術教育專業合作,舉辦"全國高等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研修班",亦曾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舉辦"義務教育美術教師研修班",并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朱迪斯?博頓(Prof. Judith Burton)教授、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郭禎祥為客座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成立于2003年10月28日,現在下設四個專業系:美術史系、文化遺產學系、藝術管理學系和美術教育學系,兩個教學中心:外語教學中心、人文社科基礎課教學中心;此外還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和信息資料中心。尹吉男教授為院長,劉軍副教授、李軍副教授、余丁副教授為副院長。靳連營副教授為黨總支書記。
2002年4月,人文學院的美術史學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擁有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組成的學術集體。人文學院的教學分為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三個層次,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每年都招收港、澳、臺學生和外國留學生。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了博士后流動站。
人文學院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在中國佛教美術史、中國文人畫史、中國古代畫論、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學、中國民間美術史、中國美術文獻學、中外美術交流與比較、西方現當代美術史、中國古代書畫修復、藝術管理與策劃、文化遺產與考古美術等方面已經具有明顯的優勢。
人文學院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先后得到王森然先生、張安治先生家屬的捐贈,按照二位先生的遺囑,設立了"王森然獎"和"張安治獎"。多年來,已經有許多學生和教師等到了此項榮譽和資助。
人文學院與國內外的同行有著廣泛的聯系,先后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院、斯坦福大學、堪薩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德國的海德堡大學,英國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日本的東京大學,韓國的漢城大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國的國家文化遺產學院,俄羅斯的列賓美術學院等國際著名大學都保持著良好的學術交流和聯系。
人文學院的本科生一、二年級為人文基礎學習階段,不分專業,主要有古代漢語、考古學、中國通史、世界通史、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中外美學史等基礎課程。三年級進入各專業系繼續學習。
人文學院:美術史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是新中國第一個美術史系,它是集研究、教學和學術交流為一體的專門機構,多年來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的美術史、藝術品鑒定、美術理論和美術批評方面的特殊人才。2002年4月,人文學院的美術史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是由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組成的學術集體。
2003年10月28日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成立之后,美術史系成為人文學院下屬的一個系。美術史系現有教師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助教1人。根據學科特點,按專業分為中國美術史教研室、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美術理論教研室。由三個教研室分別編寫的《中國美術簡史》、《外國美術簡史》和《美術概論》,作為人文學院美術史論教學的基本教材,也在國內兄弟院校中被廣泛選用。
人文學院成立之后,在本科教學階段,美術史系承擔的教學工作是:一、中央美院全院的理論基礎課,即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二、人文學院本科生一、二年級美術史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三、美術史系三、四年級的專業課教學和學士學位論文的指導。
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社會和文化的變遷,美術史系在教學與學術研究上也正在經歷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美術史系除繼續保持已有的學科優勢、推進其發展之外,也在根據國際學術發展的態勢,主動擴充和拓展相關的教學內容和研究領域。近幾年來,美術史學系在視覺文化,西方女性主義美術史,新中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的研究和教學上,已初顯其成就。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作為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全國開設的第一個美術史論專業,在美術史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學術傳統。我們將以此為基礎,再結合中央美術學院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資源優勢,盡職盡責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的美術史論人才,如大專院校的美術史論教師,出版社、報刊、雜志的美術編輯,電視臺、電臺的美術編導,美術館、博物館的研究人員等。2007年本系在北京成功主辦"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并率先倡導年會制度。
人文學院:美術理論教研室
美術理論教研室成立于1957年。主要講授美術理論、美學、中外美學史、美術批評和視覺文化理論。現任教研室主任是鄒躍進副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成立初期,著名美學家蔡儀、王朝聞曾在本院講授美學和藝術理論課,對美術理論教研室成立之后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六十年代初期,中央美術學院的教師馮湘一、李樹聲、孫美蘭參與了文化部《藝術概論》的教材編寫工作,佟景韓參與了王朝聞主編的《美學概論》教材的編寫工作。改革開放后,王宏建主持美術理論教研室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與袁寶林主編的《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為全國高等美術院校使用最廣的美術理論教材之一,該教材在1997年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二等獎。王宏建受文化部委托主編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的教材《藝術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取代了六十年開始編寫,八十年代唯一指定的高校《藝術概論》教材。
美術理論教研室承擔著本系和全院美術理論的教學工作,它由基礎理論和專題講座兩大部分組成。基礎理論課程有《藝術概論》、《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美術理論與美術批評》;專題講座有《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講座》、《美學系列專題講座》、《美術理論系列專題講座》、《中西美術比較》、《中國古代畫論研究》、《視覺文化理論研究》、《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等。美術理論教學的目的是系統地傳授中外的美學和藝術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理論思考的能力。
除了承擔美術理論教學工作之外,美術理論教研室還承擔相應的教學與學術方面的研究任務。現在美術理論教研室承擔的國家研究課題有《中西美術觀念比較研究》(遠小近主持)、《毛澤東時代美術研究》(鄒躍進主持)。
美術理論現任主講教師有:王宏建教授(兼);鄒躍進、遠小近副教授;王浩講師、李軍副教授(兼);皮力講師(兼)。特聘教師:吳雪杉講師。
人文學院:中國美術史教研室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是在原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教研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任教研室主任為杜娟講師。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自1957年我國第一個美術史系成立之際就開始了教學與研究工作,經過王遜、張安治、金維諾、薄松年、李樹聲、湯池、李松濤、張同霞、王瀧、杜哲森等前輩學者與現任的薛永年、羅世平、尹吉男、賀西林、鄭巖、趙力、杜娟、史玲、邵彥、曹慶暉等學者教師的不斷努力,已在中國佛教美術史、兩漢魏晉南北朝壁畫墓、中國文人畫史、宋元明清繪畫史、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2002年4月,美術史論專業經北京市學位委員會正式認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北京市重點學科,現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規范學科。
目前,美術史系中國美術史的教學與科研隊伍是一個擁有國際著名學者和國家級專家的學術集體。專業任課教師主要有:金維諾教授(返聘)、薛永年教授(兼)、羅世平教授(兼)、尹吉男教授、姜斐德教授(美籍,特聘),賀西林教授(兼),鄭巖教授(兼),趙力副教授(兼),杜娟講師,史玲講師,曹慶暉講師,邵彥講師(兼)。
中國美術史教研室的教學任務主要面向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進修生和訪問學者,本科學制4年,碩、博士學制3年,進修生、訪問學者學制一年。本科生的主干課程有: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研究專題、中國美術史名著選讀、中國美術考古學、美術考古研究、中國古代書畫鑒定、中國工藝美術史等。碩、博士研究生主干課程有:中國美術史方法論、中國文人史畫、海外中國美術研究、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繪畫、文化研究、中國美術知識學、中國佛教美術、中國古代墓室壁畫研究、明清地方畫派等。
目前中國美術史招收的碩士和博士專業方向主要有中國繪畫史、佛教美術、漢唐美術、宋元明清繪畫史、中國近現代美術、中國現當代美術等。
中國美術史專業主要培養目標是為文博系統、高校、美術研究院所、出版社、專業雜志社等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教師和編輯。
人文學院:外國美術教研室
外國美術教研室是美術史系的主要構成部門之一,擔任著人文學院各系和美術學院 共同課的外國美術史教學工作。教研室主任為邵亦揚副教授。
該教研室由50年代留學前蘇聯歸來的學者創立,并在近 年由留學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中青年學者組成的教學隊伍,教學和研究的領域包括 從原始、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到近代和現當代美術史和美術思潮,教師們均發表有 各自的專著和論文。本教研室教師合作完成 的《外國美術簡史》(1990,高教出版社,2007,中國青年出版社)是受國 家教委委托、為衛星教育美術專業外國美術史課程編寫的教材、國家教育計劃的重點教材。
除本科教學之外,該教研室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數十名、博士研究生十名左右。
任課教師:邵大箴教授(博士生導師),易英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庸研究員(特聘);李建群教授,高火副教授,邵亦揚副教授;余丁副教授(兼),王云講師,于潤生助教。
主要開設的課程有:
本科:
世界美術史,世界古代美術專題,世界現當代美術研究專題,西方美術史名著選讀,東方美術史;
研究生:
后現代主義美術批評,外國美術史方法論,西方現代美術思潮,西方女性藝術研究,西方當代藝術的視覺文化研究等
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
最古老的事業 最年輕的學科: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簡介
文化遺產的傳承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保證。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身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文化遺產從戰略的角度引起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文化遺產學學科應運而生。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創建于2004年,是以原美術史系和原民間美術研究室(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為基礎,由原美術史系部分教師、原民間美術研究室的教師、外派留學歸國人員和適當引進的高級人才四部分人員構成,形成了文化遺產理論和管理、美術考古、書畫鑒定、書畫修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五個專業方向。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目前在上述專業方向都占據著前沿位置。
作為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學系,她的學科范圍以視覺文化遺產為中心,覆蓋了文化遺產的發現、發掘、研究、鑒定,到保管、推廣和修復的整個流程,形成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精英藝術與傳統民間藝術、西方文化遺產先進理念與傳統文化寶貴經驗為一體的鮮明特色。
文化遺產學系提倡在具體文化環境(空間)和人類歷史傳承(時間)雙重視野中考察視覺文化遺產的價值、功能和意義,強調從藝術作品的視覺實物、相關文化觀念和實際操作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相應的審美感受、文化傳承和文化推廣以及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
文化遺產學系主要為國家教育、文化、文博、考古、民間美術以及新聞出版機構等文化遺產相關部門,培養具備現代文化遺產基本理念,了解文化遺產流程,具有一定美術修養、實踐能力的文化遺產專門人才,適合從事文化遺產的教學、研究、管理、保護、教學、策劃、展示及藝術修復、鑒定和實踐等方面的基本工作。現有本科生49人,碩、博士生30人,普通進修生10余人。《中國文物鑒定》碩士研究生課程班50人。
文化遺產學系還積極探討與國外文化遺產機構合作辦學的模式,目前已與法國國家文化遺產學院成功合作,舉辦《中法合作中國博物館高級管理人員培訓班》七期,培訓中國(包括港臺)博物館和文化機構高級管理人員200余人。
本系現有教師10人,為薛永年、馮鵬生、李振球、鄭巖、喬曉光、賀西林教授;李軍副教授;邵彥、魏為講師;石東玉助教。現任系主任為李軍副教授,副系主任喬曉光、賀西林教授。
人文學院:藝術管理學系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創建于2003年,是中國第一個有關視覺藝術管理的專業系科, 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新學科建設"重點扶持項目。 現任負責人是余丁博士。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以人文學院為基礎,充分利用中央美術學院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資源優勢,在幾年內得到了迅速發展,建立了一套學科配套較完善的教師隊伍。其中,中國美術館館長、原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范迪安教授作為研究生導師組負責人,與余丁和趙力副教授共同組成導師組,同時聘請了國內外教授和專家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授和特聘教師,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學的課程體系,并不斷完善。針對中國文化產業在視覺藝術領域中的發展,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主要為文化行政管理部分、藝術博物館、藝術基金會、拍賣行、畫廊等贏利性和贏利性機構培訓人才,包括藝術品經紀人、藝術策劃人和藝術機構的行政管理者等等。在與產業密切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藝術管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的模塊化課程系統。
在教材建設方面,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與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合作出版"中央美術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書系",引進"哥大"藝術管理系五本教材,并合作編撰一本教材,將由知識產權出版社于2007年上半年逐步推出。同時,擬自編的6本教材中,4本已經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報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也將于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初陸續出版。
在科研方面,除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紀新學科建設"項目的既定目標外,余丁博士的"西方藝術管理學研究"獲得國家藝術科學年度課題資助。同時,趙力博士主持的"中國藝術市場數據分析中心"所提供的分析數據,已經成為研究中國藝術市場和藝術品投資的重要參照。
目前,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有研究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要課程班學員100人左右,同時,三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畢業的學員、兩屆本科畢業生以及研究生已經分布在國內重要的美術館、拍賣行、畫廊以及各級政府部門工作,逐步成為藝術市場與行政管理的中堅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學系在注重與藝術產業緊密結合的同時,還致力于藝術管理學科建設,先后與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城市大學、佳士德教育學院、索斯比學院以及許多國際著名藝術管理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保證該學科在起步階段就能與國際接軌,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管理教育體系。
人文學院:美術教育學系
美術教育學系于2002年建立,現任系主任由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教授兼任,曹慶暉任常務副主任。目前任職教師有5人,分別是尹吉男教授,陳淑霞副教授,曹慶暉、孟沛欣、鄭勤硯講師。
美術教育學系是教育部"面向21世紀的新學科"計劃扶持的專業之一。自建系以來,按照教育部、學院批準的學科建設精神,并借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課程設置的經驗,構建起以美術教育研究為中心的歷史、方法、心理、博物館、藝術實踐等多層面交叉而又循序漸進的課程結構,開設出美術教育學方法論、中西方美術教育史、藝術發展心理學、博物館與美術教育、藝術實踐與教學轉換等6門主干課程,主要培養對象為碩士研究生、助教進修班、研究生主要課程班。
美術教育學系非常重視學科建設,注意吸納國內外美術教育發展的有益經驗,在院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積極開展與美國、中國港臺地區的交流,曾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美術與美術教育專業合作,舉辦"全國高等院校美術教育專業研修班",亦曾與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聯合舉辦"義務教育美術教師研修班",并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美術教育系主任朱迪斯?博頓(Prof. Judith Burton)教授、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教授郭禎祥為客座教授。
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招生復試要求
關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專業研究報告”提交及面試答辯要求
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復試采用提交“專業研究報告”和“面試答辯”的方式進行。復試要求如下:
一、專業研究報告要求及體例格式
1.要求:專業研究報告是針對考生所報考專業方向來撰寫相關內容,如報考人文學院“01中國美術史(早期)”方向,須提交與該方向相關的研究報告打印稿。
2.專業研究報告的格式體例
A格式:
封面信息: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復試專業研究報告
報考方向及代碼
考生姓名及準考證號碼
字 體:封面字仿宋體四號字
內正文字仿宋體小四號字、單倍行距
字數要求:不超過2000字
B體例:
[1]選報該研究方向的目的,內容包括個人本科學習背景簡述,以及選報該方向的原因。
[2]該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概述.
[3]描述在你未來研究生學習中,準備在該研究方向中做哪方面的研究工作,你覺得自已在未來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學習和訓練,以提高研究能力。
二、面試答辯要求
1.參加復試的考生在提交“專業研究報告”(10份)時,同時提交該報告的PPT演示文件電子版,以供答辯時使用。
2.答辯時,考生將配合PPT的播放,作10分鐘的報告陳述,在陳述之后回答考官提出的問題。(注:請考生嚴格把握10分鐘陳述時間,不得超過)
3.PPT制作要求簡潔明了,通過圖像文字等資料,呈現所要陳述的報告核心內容。
三、其他須知
獲得復試資格的考生復試時間:2012年4月5日下午2:00 開始 開始地點:北區14號樓(請留意人文學院布告欄)。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2012年3月30日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招生復試
關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專業研究報告”提交及面試答辯要求 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復試采用提交“專業研究報告”和“面試答辯”的方式進行。
復試要求如下:
一、專業研究報告要求及體例格式
1、要求:專業研究報告是針對考生所報考專業方向來撰寫相關內容,如報考人文學院“01中國美術史(早期)”方向,須提交與該方向相關的研究報告打印稿。
2、專業研究報告的格式體例
A 格式:
封面信息:2013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復試專業研究報告
報考方向及代碼
考生姓名及準考證號碼
字 體:封面字仿宋體四號字
內正文字仿宋體小四號字、單倍行距
字數要求:不超過2000字
B 體例:
(1)選報該研究方向的目的,內容包括個人本科學習背景簡述,以及選報該方向的原因。
(2)該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概述.
(3)描述在你未來研究生學習中,準備在該研究方向中做哪方面的研究工作,你覺得自已在未來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學習和訓練,以提高研究能力。
二、面試答辯要求
1、參加復試的考生在提交“專業研究報告”(10份)時,同時提交該報告的PPT演示文件電子版,以供答辯時使用。
2、答辯時,考生將配合PPT的播放,作10分鐘的報告陳述,在陳述之后回答考官提出的問題。(注:請考生嚴格把握10分鐘陳述時間,不得超過)
3、PPT制作要求簡潔明了,通過圖像文字等資料,呈現所要陳述的報告核心內容。
三、其他須知
獲得復試資格的考生復試時間:2013年4月2日下午2:00 開始 開始地點:北區14號樓(請留意人文學院布告欄)。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
2013年3月29日
中央美術學院2015年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考試面試名單
考生編號 | 姓名 |
100475006331203 | 陳哩爾 |
100475006021018 | 萬伊 |
100475006121070 | 石榴 |
100475006021014 | 石涵 |
100475006131072 | 孫崢 |
100475006031028 | 曲康維 |
100475006171089 | 徐政 |
100475006261127 | 葛奕禎 |
100475006111068 | 劉爽 |
100475006291147 | 陳前 |
100475006131076 | 黃嘉儀 |
100475006031023 | 張冠蘭 |
100475006021013 | 孔斯琪 |
100475006281139 | 孫李蕊 |
100475006251113 | 章震宇 |
100475006251125 | 廖鐘敏 |
100475006321181 | 肖晨穎 |
100475006351218 | 喬鶯歌 |
100475006201096 | 李孟彧 |
100475006041030 | 楊帆 |
100475006011007 | 杜一雪 |
100475006321182 | 苗普 |
100475006111063 | 王婧博 |
100475006321188 | 王凡 |
100475006211098 | 王安倫 |
100475006311167 | 高宇 |
100475006151081 | 黃迪 |
100475006011003 | 王姝 |
100475006261130 | 汪欣 |
100475006361233 | 杜慧珍 |
100475006251115 | 鄒豐陽 |
100475006321187 | 劉進 |
100475006261128 | 駱雪 |
100475006241105 | 張冬萍 |
100475006301157 | 林路 |
100475006281141 | 馮翰林 |
100475006321184 | 汪錦雯 |
100475006351225 | 陳鏡暄 |
中央美術學院2015年人文學院復試基本信息表
姓名 |
性別 | 民族 |
正面免冠照片 (小2寸) |
|||||||||||||
出生日期 | 婚否 | |||||||||||||||
證件類型 | 證件號碼 | |||||||||||||||
政治面貌 | 報考類別 | 外語語種 | ||||||||||||||
畢業學校 | 畢業專業 | |||||||||||||||
最后學歷 | 獲最后學歷年月 | |||||||||||||||
最后學位 | 最后學位證書編號 | |||||||||||||||
學習工作單位 | 是否現役軍人 | |||||||||||||||
通訊地址 | 郵政編碼 | |||||||||||||||
聯系電話 | 電子信箱 | |||||||||||||||
個 人 簡 歷 |
起止年月 | 在何地、何部門、任何職務(從中學開始填寫) | ||||||||||||||
獎勵 情況 |
|
|||||||||||||||
|
中央美術學院2016年人文學院考研復試名單及通知
據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消息,2016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院考研復試名單及工作辦法已經公布,詳情請到學校官網查看添加中央美術學院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中央美術學院考研分數線、中央美術學院報錄比、中央美術學院考研群、中央美術學院學姐、中央美術學院考研真題、中央美術學院專業目錄、中央美術學院排名、中央美術學院保研、中央美術學院公眾號、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央美術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