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復旦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復旦大學720量子力學考研資料 | ¥78 | ¥120 | ![]() |
復旦大學836普通物理考研資料 | ¥48 | ¥80 | ![]() |
復旦大學878電路與系統基礎考研資料全套 | ¥528 | ¥729 | ![]() |
復旦大學880光學考研資料全套 | ¥308 | ¥600 | ![]() |
復旦大學882半導體器件原理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18 | ¥59 | ![]() |
復旦大學956信號與信息系統考研資料全套 | ¥249 | ¥500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復旦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復旦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復旦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復旦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復旦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復旦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復旦大學考研難嗎]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復旦大學考研群]
[復旦大學研究生學費]
[復旦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以下是2020年的錄取名單,成績從高到底,供準備報考該專業研究生的同學參考: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聯系方式
聯系方法:招生工作:021-55664458 mexy@fudan.edu.cn
培養工作:021-55665580 itme@fudan.edu.cn
學位工作:021-55664458 021-55665580 meng@fudan.edu.cn
地 址:復旦大學科學樓416室(邯鄲路220號)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的聯系方式
復旦大學信息學院光源與照明工程系
電光源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
郵編:200433
電話: 021-65642771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研究生招生指南
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研究生招生考試指南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指南
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碩士學位授予點:
該專業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
主要研究方向:
1.現代光電計測技術
光電測試技術涉及光學工程,電氣工程,控制技術,電路與系統和儀器儀表技術等多個二級學科。其研究 領域現已擴展到生物,環保,食品,藥品,工業制造等領域.
2.現代照明與控制技術
照明設計計方法、綠色照明與照明節能、節能建筑采光與照明、光源應用與人的生理健康的影響機理研究、視覺科學及其在照明設計中的應用、照明效果可視化模擬、燈具光學設計CAD技術、汽車照明CAD設計等。
3.控制技術與應用
本研究方向為工業控制、商業物流控制、照明控制、移動機器人規劃、傳感器目標識別與跟蹤、移動激勵傳感網絡、RFID等,其研究領域涉及生物,環保,食品,藥品,工業制造等領域。
近年主要科研項目:
1.多通道紅外光譜儀
2.多通道近紅外光譜儀器的研制及其在食品藥品行業的應用
3.智能型海洋化學/生物毒物檢測系統研制
4. HID汽車反射器設計
5.山東濱州市府大樓夜景
6.投影光源
7.35w汽車金鹵燈
8.電磁感應燈的研究
9.上海科委嵌入式專項重礦機械控制器子項
10.上海科委臨港新城異構環境下信息集成課題-應用集成子課題
11.福建長樂永莊運輸有限公司零擔運營信息系統開發
12.MP-184雷達備件研制
13.MP-123雷達備件測試設備研制
主要成果:
1. LED顯示屏顯示單元罩殼結構(2004年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二等獎)劉木清
2.高品質緊湊型熒光燈(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方道腴
3.“寶鋼冷軋連續退火爐張力模型建設” (上海寶鋼集團2002年鑒定)
主要課程設置
現代光電測試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色度學、光學系統設計、專業照明設計、現代信息處理理論
畢業生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合資企業從事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的教學、科研及應用開發工作。
代號 | 070204 | 080901 | 080921 | ||||
專業名稱 | 等離子體物理 | 物理電子學 | 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 | ||||
研究方向 | 低溫等離子體及其應用 | 氣體放電等離子體及其應用 |
1.光電計測技術與應用 2.現代照明及其控制技術 3.控制技術與應用 |
||||
考試科目 |
101英語 202政治(理) 327量子力學 427普通物理 |
101英語 202政治(理) 301數學(一) 427普通物理 |
101英語 202政治(理) 301數學(一) 427光電測試技術及自動控制原理 |
||||
口試內容 | 氣體放電物理及物理綜合知識 | 氣體放電物理及物理綜合知識 | 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的綜合知識 | ||||
參考書目 |
大學本科普通物理用書 | 大學本科普通物理用書 |
大學本科光電測試技術及 自動控制原理 |
||||
《量子力學》 | 蘇汝鏗 | 復旦大學出版社 |
光電測試技術 |
浦昭邦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
《量子力學導論》 | 曾謹言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自動控制原理》上冊 | 吳麒主編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碩士學位授予點:
該專業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
主要研究方向:
1.現代光電計測技術
光電測試技術涉及光學工程,電氣工程,控制技術,電路與系統和儀器儀表技術等多個二級學科。其研究 領域現已擴展到生物,環保,食品,藥品,工業制造等領域.
2.現代照明與控制技術
照明設計計方法、綠色照明與照明節能、節能建筑采光與照明、光源應用與人的生理健康的影響機理研究、視覺科學及其在照明設計中的應用、照明效果可視化模擬、燈具光學設計CAD技術、汽車照明CAD設計等。
3.控制技術與應用
本研究方向為工業控制、商業物流控制、照明控制、移動機器人規劃、傳感器目標識別與跟蹤、移動激勵傳感網絡、RFID等,其研究領域涉及生物,環保,食品,藥品,工業制造等領域。
近年主要科研項目:
1.多通道紅外光譜儀
2.多通道近紅外光譜儀器的研制及其在食品藥品行業的應用
3.智能型海洋化學/生物毒物檢測系統研制
4. HID汽車反射器設計
5.山東濱州市府大樓夜景
6.投影光源
7.35w汽車金鹵燈
8.電磁感應燈的研究
9.上海科委嵌入式專項重礦機械控制器子項
10.上海科委臨港新城異構環境下信息集成課題-應用集成子課題
11.福建長樂永莊運輸有限公司零擔運營信息系統開發
12.MP-184雷達備件研制
13.MP-123雷達備件測試設備研制
主要成果:
1. LED顯示屏顯示單元罩殼結構(2004年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二等獎)劉木清
2.高品質緊湊型熒光燈(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方道腴
3.“寶鋼冷軋連續退火爐張力模型建設” (上海寶鋼集團2002年鑒定)
主要課程設置
現代光電測試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色度學、光學系統設計、專業照明設計、現代信息處理理論
畢業生去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合資企業從事光電系統與控制技術的教學、科研及應用開發工作。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的介紹
復旦大學信息學院光源與照明工程系
復旦大學的電光源研究工作始于1960年。當時由蔡祖泉教授帶領的電光源研究小組,克服科研設備簡陋、技術資料缺乏等困難,制成我國第一只高壓汞燈。隨后又研制成功了碘鎢燈、長弧氙燈、超高壓球形氙燈等十余類照明光源和儀器光源,揭開了中國電光源科技水平從白熾燈向氣體放電燈飛躍的序幕。自1973年起,復旦大學開始培養電光源專業的學生,在為中國的電光源行業輸送人才的同時也為隨后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的成立奠定了人才基礎。
1978年為了適應我國電光源事業的發展,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了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進行氣體放電、光源化學、光源電器、照明設計和光源測試等研究,同時建立了中試車間,開始較大規模的電光源研制工作。先后成功研制了大功率水冷電極超高壓氙燈、電影外景攝影鏑鈥燈等十多類新光源,成功研制復合式大型自動分布光度計、紫外輻照度計、核爆炸亮度儀等測試設備。特別是緊湊型熒光燈研究工作的開展,標志著中國電光源科技水平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即從直管型到緊湊型熒光燈的飛躍。
隨著我國電光源產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198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了“光源與照明工程系”,設立特色專業“光源與照明”,使原電光源研究所成為教學、科研一體化的機構,同時光源系又被批準為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人才培訓中心。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充分發揮高校的綜合優勢,形成教學、研究、開發、推廣一體化的研究機制,在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需要,推動“綠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實施,本著拓寬專業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材、增強學生工程技術和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準將光源系原有的“光源與照明專業”拓寬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并保留光源與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2009年1月,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并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9年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獲教育部批準籌建先進照明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12月通過教育部驗收。中心將加強先進照明相關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提升我國照明產品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電光源技術水平的第三次飛躍。
1978年為了適應我國電光源事業的發展,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立了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進行氣體放電、光源化學、光源電器、照明設計和光源測試等研究,同時建立了中試車間,開始較大規模的電光源研制工作。先后成功研制了大功率水冷電極超高壓氙燈、電影外景攝影鏑鈥燈等十多類新光源,成功研制復合式大型自動分布光度計、紫外輻照度計、核爆炸亮度儀等測試設備。特別是緊湊型熒光燈研究工作的開展,標志著中國電光源科技水平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即從直管型到緊湊型熒光燈的飛躍。
隨著我國電光源產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198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了“光源與照明工程系”,設立特色專業“光源與照明”,使原電光源研究所成為教學、科研一體化的機構,同時光源系又被批準為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人才培訓中心。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充分發揮高校的綜合優勢,形成教學、研究、開發、推廣一體化的研究機制,在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為了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需要,推動“綠色照明工程”的深入實施,本著拓寬專業口徑、培養復合型人材、增強學生工程技術和工程實踐能力的目的,教育部于2003年3月批準將光源系原有的“光源與照明專業”拓寬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并保留光源與照明工程研究方向的特色。
2009年1月,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并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09年光源與照明工程系獲教育部批準籌建先進照明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3年12月通過教育部驗收。中心將加強先進照明相關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提升我國照明產品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電光源技術水平的第三次飛躍。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的聯系方式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的聯系方式地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計算中心樓信息學院通信系 200433
電話(傳真):021-65642761

Email:cse@fudan.edu.cn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基本信息 | |||||
培養方案名稱 | 通信與信息系統(學歷碩士生) | ||||
適用培養 單位 |
072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適用年級 | 2018 | ||
一級學科名稱 |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 一級學科代碼 | 0810 | ||
專業/領域 |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 |
專業/領域 代碼 |
081001 | ||
研究方向 |
培養方案編 碼 |
20810011 | |||
適用培養 層次 |
碩士 |
適用學位 類型 |
科學學位 |
適用培養 方式 |
非定向 |
適用入學 方式 |
— — |
是否適用 國內學生 |
是 |
是否適用 國際學生 |
是 |
是否全英文 項目 |
否 |
是否雙學位 項目 |
否 | 學制 | 3 |
培養目標 | |||||
(一) 學科與專業概括 2010 年設立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光纖通信、移動通信、數據通信、信號處理等研究方向,培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很強的系統設計、技術開發的能力、與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能把握研究方向的最新科技發展動態,高水平綜合素質的信息與通信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 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通信與信息系統學科培養的研究生不僅應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而且要求學風嚴謹,實事求是,艱苦奮斗,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合作精神,在學術上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動手能力。 掌握數字、現代數字通信理論、信號處理理論、移動通信、光纖通信、數據通信與網絡協議及多媒體通信技術,熟練掌握軟、硬件開發工具。在本研究方向上具有系統和較深入的專門知識與實驗技術,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碩士學位獲得者能勝任科研,科技開發及教學工作。 (三) 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碩士學位獲得者能勝任科研,科技開發及教學工作。 (1) 對所從事的研究項目(方向)應具有開題報告,文獻檢索和綜述,研究方 法、路線、結果內容的書面、完整的總結記錄; |
(2) 在一個學期內,應有一次以上有關項目的學術交流(報告),有總結并把握科研進程的能力; (3) 至少在 A 類權威期刊(復旦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國內期刊指導目錄) 上發表一篇與碩士論文題目相關的第一作者論文; (4) 研究生參加的研究項目獲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獲獎情況均可作為該研究生能力和水平的一種體現。 |
||||
培養方案學分數要求 | ||||
最低總學分要求(包含課程與必修環節) | 37 學分 | |||
課程分類 | 課程子分類 |
最低 學分 |
最少門數(非 必填) |
|
1 |
學位公共課 |
政治理論課 | 3 | 2 |
第一外國語 | 4 | 2 | ||
專業外語課 | 1 | 1 | ||
2 |
學位核心課 | 學位基礎課 | 9 | 3 |
學位專業課 | 6 | 2 | ||
學分小計 | 15 | |||
3 |
選修課 |
專業選修課 | 8 | 3 |
公共選修課 | 0 | 0 | ||
跨一級學科選修課 | 2 | 1 | ||
學分小計 | 10 | |||
必修環節學分數 | 4 | |||
其他說明: 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學位課、學位基礎課、學位專業課、專業選修課、跨一級學科課程、實踐和學術活動。 跨一級學科課程須修相關理工類學科課程。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研究生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基本信息 | |||||
培養方案 名稱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歷碩士生) | ||||
適用培養 單位 |
072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適用年級 | 2018 | ||
一級學科名稱 |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可授工學、理學學位) | 一級學科代碼 | 0809 | ||
專業/領域 | 080904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專業/領域 代碼 |
080904 | ||
研究方向 | 培養方案編碼 | 20809041 | |||
適用培養 層次 |
碩士 |
適用學位 類型 |
科學學位 |
適用培養 方式 |
非定向 |
適用入學 方式 |
— — |
是否適用 國內學生 |
是 |
是否適用 國際學生 |
是 |
是否全英 文項目 |
否 |
是否雙學 位項目 |
否 | 學制 | 3 |
培養目標 | |||||
2.1 學科與專業概括 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研究對象是電子運動規律、電磁場與波、電子和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電子線路及其系統。關注的核心內容是微粒子(例如電子和光子) 的運動規律及其傳播載體(即器件集成與線路構造)和方式(即電磁場與電磁波) ,以及包括信息領域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各種應用問題。從微觀視角研究微粒子運動及其產生的場和波,為信息的獲取表征、計算、傳播、存儲提供了電子化手段,為電子能量傳播提供了新途徑,使得人類進入電子信息時代,也使得電子科學與技術成為了現代各類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 自歐姆定律和克希荷夫定律奠定電路分析、電路計算理論基礎以來,以及麥克斯韋在安培、法拉第實驗基礎上創立電磁場理論體系以來,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展已有近 200 年的歷史,一直沿著以電路為代表的"路"和以電磁場為代表的"場"兩條路線發展。其研究方向可以概括為:以粒子與波的運動規律為基礎,探索電磁場與波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以新型電子材料和集成器件為依托,構建電子系統,實現電子能量與信息的存儲和傳播。 由于新型半導體材料、納米材料、有機和無機的功能材料的創新成就,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電子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的革命性進步、新一代光電子器件和微電子器件的創新、研究與開發,計算機技術、通信與網絡、顯示及其他消費類電子技術得到了爆炸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微電子機械和微納結構器件的發展,以及光電子器件與芯片制造技術功能和規模的革命性進展,又一次推動了新的技術革命。以電子科學與技術為基礎的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正在向高速化、綠色化、集成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 展。 |
2.2 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1. 學術素養
|
||||
培養方案學分數要求 | ||||
最低總學分要求(包含課程與必修環節) | 34 學分 | |||
課程分類 | 課程子分類 |
最低 學分 |
最少門數(非 必填) |
|
1 |
學位公共課 |
政治理論課 | 3 | 2 |
第一外國語 | 4 | 2 | ||
專業外語課 | 1 | 1 | ||
2 |
學位核心課 | 學位基礎課 | 6 | 2 |
學位專業課 | 6 | 2 | ||
學分小計 | 12 | |||
3 |
選修課 |
專業選修課 | 8 | 3 |
公共選修課 | 0 | 0 | ||
跨一級學科選修課 | 2 | 1 | ||
學分小計 | 10 | |||
必修環節學分數 | 4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通信科學與工程系的介紹
本系簡介
- 概況介紹
目前,通信系包括4個學科分支:無線與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和網絡、毫米波與可見光通信、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開設通信工程本科專業,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兩個研究生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博士專業,擁有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上海)、復旦-Intel多媒體通信技術中心等先進研究中心和實驗室。
根據國家戰略需要,我系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在國家重大工程如探月工程、雷達衛星等發揮重要作用,獲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功臣獎、IEEE遙感學會杰出成就獎、青年成就獎等國內外獎勵。
- 教學科研基本情況
碩士點2個:通信與信息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博士點1個: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科研中心3個:電磁大數據與遙感智能研究所、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上海)、復旦-Intel多媒體通信技術中心
實驗中心1個:通信教學實驗中心
- 科研平臺
- 教師隊伍
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余少華院士)
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
國家萬人計劃1名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
教授(研究員)11名
博士生導師9名
副教授(副研究員)16名
青年副研究員2名
講師2名
- 研究方向
- 學生培養
- 畢業去向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科學與工程系的聯系方式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光科學與工程系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中國上海市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光科學與工程系
郵政編碼:200433
電話: +86-21-6564-2374
傳真: +86-21-6564-1344
辦公地址: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興業光學樓101室
添加復旦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復旦大學考研分數線、復旦大學報錄比、復旦大學考研群、復旦大學學姐、復旦大學考研真題、復旦大學專業目錄、復旦大學排名、復旦大學保研、復旦大學公眾號、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復旦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