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四川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四川大學801生理學考研資料全套 | ¥208 | ¥416 | ![]() |
四川大學869電路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89 | ¥400 | ![]() |
四川大學870信號與系統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80 | ¥560 | ![]() |
四川大學871自動控制原理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158 | ¥200 | ![]() |
四川大學872模數電子技術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28 | ¥436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四川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四川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四川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四川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四川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四川大學考研難嗎]
[四川大學研究生院]
[四川大學考研群]
[四川大學研究生學費]
[四川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氣信息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院系簡介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組建于1998年,由原成都科技大學電力工程系、自動化系、應用電子技術系合并組建而成。學院淵源和發展變革可追溯到1944年,其核心實體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程。
學院以建設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學院、培養高層次人才為目標,設有6個教學研究單位:電氣工程系、自動化系、通信工程系、醫學信息工程系、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和電氣信息工程專業實驗中心;擁有一個智能電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已形成本科、碩士、博士等多層次的辦學體系。建立了省級電氣信息科學與工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校級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教學基地。學院現有博、碩士授權點12個,本科專業4個,覆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四個一級學科。
電氣工程系由原成都工學院電機系,成都科技大學電力工程系演變而來。現有1個博士點(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4個碩士點(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1個工程碩士點(電氣工程),1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師資力量雄厚,每年不斷引進年輕博士人才,以老帶新,完成了大量的教學工作,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電網公司重大工程研究項目等多項縱向課題,以及多項橫向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電網、電力市場、電力系統分析與控制、靈活交流輸電系統、安全穩定控制、調度自動化及配電網自動化、電氣設備故障診斷及控制、光電子圖像處理、電磁分析、電力系統高壓工程信號處理、電能質量控制技術、高頻開關電源、特種電源、電力傳動控制、電力電纜絕緣修復技術、超特高壓電網瞬變過電壓監測和電纜局部放電監測、絕緣微弱信號測量、可再生能源發電、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技術等。
電氣工程系每年招收約200名本科生和90名左右博、碩士研究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主干課程:電機學、電力系統分析、電力電子技術、發電廠電氣部分、自動控制原理、繼電保護原理、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電力市場,以及其它大電網運行類和智能電網類專業課程。
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主要走向電網公司、發電廠、科研院、設計院、裝備企業、教學培訓等電力行業相關單位,以及大中型電力用戶和電氣生產企業。目前,有大量杰出校友在各自崗位上為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在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自動化科學和技術始終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以自動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為主要工具,面向工業生產過程、能源、加工制造、交通物流、信息與管理等各行業實現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一門科學和工程技術。它具有“控(制)管(理)結合,強(電)弱(電)并重,軟(件)硬(件)兼施”鮮明的專業特點,是理、工、文、管多學科交叉的寬口徑工科專業。川大自動化系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2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在我院)和控制工程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一個自動化本科專業。
自動化系經過多年師資建設,逐漸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富有經驗和創新精神的教學科研團隊,成果斐然。研究方向特色鮮明,包括先進控制理論及應用、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控制、傳感器與智能檢測技術、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特種機器人研究與開發、嵌入式技術、新能源與智能電網中的控制研究等。
自動化本科專業主干課程: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變流技術、電機及拖動基礎、過程控制及儀表、運動控制系統、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DSP原理及應用、PLC原理及應用、智能儀器儀表、嵌入式技術、軟件工程、系統辨識、人工智能、系統優化控制等以及各種專業實驗/實踐環節、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電力相關企業、IT企業、科研單位、制造型企業等單位從事設計、研發等工作。
通信工程系源于1972年成立的遠動通信專業,1978年更名為信息工程專業,1988年調整為通信工程專業,通信工程系設有1個碩士點(信號與信息處理),1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專業),目前每年招收近100名本科生和20余名研究生。
通信工程系依托統一的科研教學平臺,與國內科研院、運營公司等在傳統通信信息領域、智能電網通信信息領域的,相關理論研究、科技支撐技術、工程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研究方向有:現代信號處理、智能電網信息通信技術、智能光網絡、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等。
通信工程系利用統一的科研教學平臺為教學提供前沿的大學生科研訓練、工程設計以及卓越工程師培訓和認證。
通信工程專業主干課程:通信系統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移動通信系統、光纖通信、現代交換技術、智能電網通信體系與實現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信息論與信息編碼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具有現場環境的傳送網、軟交換、數據通信的卓越工程師實踐訓練,電力通信工程設計,現場通信工程項目測試和優化、大學生科研訓練,電子工藝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大學生科研訓練等。主要專業實驗:光纖通信實驗、交換系統實驗、無線傳感器網絡實驗、移動通信實驗、通信原理實驗、數據通信實驗、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實驗、通信系統仿真實驗等。
畢業走向:在國內通信、信息相關的政府部門、企業、公司(包括運營商、設備制造和設計院所、國防及部隊、電力行業、石化、上市公司、開發公司。
醫學信息工程是電子、計算機、通信、智能儀器、傳感檢測儀器等在醫學中的應用與融合,是研究新型醫療電子儀器、醫學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生物醫學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處理、顯示、分析等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本學科利用電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手段探索生命科學,解決醫學診斷、治療、預防、健康、醫療信息化和生命現象探索中的原始信息獲取與分析等問題。
醫學信息工程本科是于2003年申辦,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率先面向全國招生的專業,是教育部批準的第7批特色專業之一。研究特色及研究內容:
1.生物醫學電子學:應用電子技術來研究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處理、顯示與分析等的理論、方法與手段。
2.醫學信號與圖像處理:應用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進行醫學信號的檢測及計算機仿真、醫學圖像分割、醫學圖像配準與融合、醫學信號與圖像的特征提取、醫學信息的分類與決策。
3.醫學儀器:設計研究用于病人信息采集的集成傳感器以及適用于社區診所和家庭的具有聯網通訊能力的便攜式診斷、治療、監護、分析儀器。
4.醫學信息系統及網絡:設計開發醫學信息數據庫,醫院管理系統,數字醫學影像存儲系統,遠程醫療診斷、監護和教育系統,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系統等。
本專業每年大約25%的本科畢業生攻讀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研究生,其余主要面向全國各級醫院的信息中心(科)與設備科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科研院所、企業公司等單位從事信息技術開發、應用研究、產品設計制造、技術支持、設備維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實驗中心是我校電工電子技術系列基礎課程開展教學、實踐和電子實習的校級平臺中心,也是全校學生開展電工電子科技課外活動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培訓基地,2007年被評為四川省基礎課實驗示范中心。
中心現擁有基礎教學實驗室4個,綜合設計實驗室4個,實習基地2個,創新活動基地1個。實驗室結構初步形成了教學、實踐環節的科學配置,滿足了全校本科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要求。
中心在全校范圍開設了《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子實習》等14門課程教學及配套實驗。現有2門省級重點課程:《電工技術基礎》、《模擬數字電子技術基礎》,有2門校級精品課程《電路原理》、《信號與系統》。
中心有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電網狀態監測、超導儲能理論與應用、微網組網監測與控制。畢業生就業以電力相關企業、IT通訊類企業為主。
電氣信息工程專業中心實驗室成立于2001年,是電氣信息學院以面向本科教學為主的專業實驗教學基地,其前身為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三個專業的二十余個獨立實驗室,從1999年至2001年,電氣信息學院陸續對原來具有建制的3個專業實驗室(含29個功能性實驗室)進行調整,在完成實驗室地理位置的調整和搬遷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全院統一的1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電氣信息工程專業中心實驗室。每年面向本院四大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和醫學信息)兩千多名學生開展本科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綜合實踐、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同時通過電子大賽、創新實驗室等向全校師生開放。
電氣信息學院高電壓實驗室成立于1953年, 曾在西南地區占有重要地位。其串級式250kV試驗裝置曾為西南高校之最,獨立自研的500kV試驗裝置也跨入當時本領域的領先行列。實驗室為國家電力能源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實驗室目前擁有500kV交流、直流和1800kV沖擊電壓實驗平臺及一系列高壓、絕緣測試手段,可為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及工程領域提供服務。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電網設備絕緣狀態監測及壽命管理;電力電纜絕緣修復及壽命擴展技術;電力系統雷電過電壓。
專業中心實驗室建筑面積約4000m2,功能性實驗室14個,各種儀器設備1千三百余臺,設備資產達2420萬元。另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智能電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電能質量及電磁環境學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信息與自動化技術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目前,全院實驗場所、實驗設備、實驗課程、實驗人員等已完全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同時學院先后與美國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北京聞亭公司、日本歐姆龍(OMRON)公司相繼建立了“摩托羅拉單片機實驗及開發中心”、“DSP數字信號處理器實驗及開發中心”、“歐姆龍PLC可編程控制器實驗及開發中心”3個校級共建實驗室。通過強強聯合共同建設的模式,減輕了建設資金壓力,提升了實驗室的硬件水平,也提高了學院的辦學實力和知名度。
近年,學校“985三期專業實驗室建設項目”對我院專業中心投入專項經費,建設智能電網實驗室。該項目抓住國家規劃和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契機,有機整合學院四個電氣信息類寬口徑本科專業資源,凸顯學科交叉優勢,構建一個基于電力、自動化、通信為核心技術的學科交叉綜合性實驗平臺,為社會發展培養和貯備前瞻性人才,強化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近年科研獲獎成果:
序號 | 成 果 名 稱 | 獲獎名稱、等級、時間 |
1 | 建筑電磁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有源電力濾波器 | 建設部科技進步獎(華夏)二等獎, 2004 |
2 | 高速行駛汽車號牌自動識別系統 | 公安部科學技術二等獎2004年 |
3 | 四川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試點建設項目 | 四川省政府進步三等獎, 2004.10 |
4 | 地區電壓無功優化控制系統 |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年 |
5 | 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軟件V1.0 | 四川省政府進步三等獎, 2003.10 |
6 | 警務通(警用手寫掌上電腦) | 四川省政府進步三等獎, 2003.10 |
7 | 多諧波源響應的Morte-Carlo模擬 |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10 |
8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綜合計算及管理智能系統研究 |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10 |
9 | 法院專業管理信息系統2000 | 四川省教委科技進步及人文科學獎三等獎,2002年 |
10 | 勵磁調節器在線參數測試 | 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01年 |
11 | (核潛艇)一體化反應對數字保護系統原理樣機 | 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01年 |
12 | 電氣信息類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 四川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4年 |
近年獲準專利:
序號
|
專利名稱
|
專利類型及編號
|
公布時間
|
01
|
電場效應的高壓帶電指示器 | 發明專利 ZL00113042.0 | 2004.6.2 |
02
|
DC/AC變換器及高頻變壓器傳遞低頻電功率的方法 | 發明專利 ZL01108772.2 | 2005.3.30 |
03
|
無電磁污染的大功率開關電源裝置 | 發明專利 ZL02113329.8 | 2005.10.5 |
04
|
電力信息復用的三相五線制系統 | 發明專利 ZL00132079.3 | 2005.3.30 |
|
|||
01
|
高壓開關柜手車防誤操作警示器 | 實用新型專利 ZL98228852.2 | 2000.11 |
02
|
無線定位的車輛防盜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ZL99231578.6 | 2000.11 |
03
|
電場效應的高壓帶電指示器 | 實用新型專利 ZL00223346.0 | 2001.6 |
04
|
節能型電動車驅動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ZL02223170.6 | 2003.4 |
05
|
直接跟蹤控制的再生能量回饋電網裝置 | 實用新型專利 ZL03250089.0 | 2004.8 |
06
|
新型數字化有源電力濾波器 | 實用新型專利 ZL03250303.2 | 2004.9 |
師資概況:
一、 學院教職工現狀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43人,其中專任教師91人,實驗技術人員27人,行政管理人員19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8人,占19.78%;副教授36人,占39.56%;45歲及以下中青年教師69人,占75.82%。具有博士學位的35人,占38.46%,另有在職攻博的23人;具有碩士學位的50人,占54.95%,另有在職攻碩的3人。
二、 師資隊伍建設
1.為了加強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組成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合理、能適應學院建設和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我院從多渠道引進和培養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 近幾年來,從日本、英國、美國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引進了10多名博士。并鼓勵青年教職工在職攻讀博、碩士學位。 鼓勵教師進修學習、參加培訓及與國內外專家交流,不斷提高在職教師的教學、科研業務水平。 熱情幫助新進教師搞好本科教學,新調入的青年教師培訓期為兩年,第一年進行教學培訓,第二年進行科研培訓,博士畢業生可視情況縮短培訓期。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增強科研實力學院成立了多個課程建設團隊和科研團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電力系統分析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路原理》等課程已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信號與系統》為校級精品課程。各科研團隊近年來共承擔了縱、橫向課題23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4800余萬元.
2. 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與規劃
根據專業建設、學科發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速度,重點圍繞重點發展學科引進高層次學術帶頭人;發揮現有人才優勢,通過內部整合和交叉融合增強團隊競爭力;在未來3-5年時間內,電氣工程學科引進和造就3-5名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10名以上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3-5年時間內,引進造就2-4名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5-10名中青年學術骨干;信號與信息處理、醫學信息工程等各學科引進造就3-5名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10名以上學術骨干;全院各學科形成年齡結構合理,理論基礎扎實,具有豐富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和競爭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術梯隊與研究團隊的建設,實施學科方向帶頭人負責制,各學科方向圍繞學院奮斗目標,結合實際特點和需要提出人才培養和引進方案。
3.加強高層次人才工程建設
對學院內部,重點支持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有希望領導本學科進入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選拔8名左右年齡在45歲以下,有一定數量在35歲以下,有明顯學術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干,根據其科研及學術業績在科研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充分利用學校的有關政策,重點引進5名左右學科建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其中爭取引進兩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等高層次青年杰出人才1名;重點選聘10名高層次人才來校兼職(其中特別注重引進海外優秀教育資源,吸引做出突出成就的留學人員和境外高水平專家),以大幅度提升有關學科的實力,并實踐全方位開放式辦學理念。爭取選聘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著名學者4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6名來校合作研究。一、 學院教職工現狀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43人,其中專任教師91人,實驗技術人員27人,行政管理人員19人。專任教師中教授18人,占19.78%;副教授36人,占39.56%;45歲及以下中青年教師69人,占75.82%。具有博士學位的35人,占38.46%,另有在職攻博的23人;具有碩士學位的50人,占54.95%,另有在職攻碩的3人。
二、 師資隊伍建設
1.為了加強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組成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合理、能適應學院建設和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我院從多渠道引進和培養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 近幾年來,從日本、英國、美國以及國內著名高校引進了10多名博士。并鼓勵青年教職工在職攻讀博、碩士學位。 鼓勵教師進修學習、參加培訓及與國內外專家交流,不斷提高在職教師的教學、科研業務水平。 熱情幫助新進教師搞好本科教學,新調入的青年教師培訓期為兩年,第一年進行教學培訓,第二年進行科研培訓,博士畢業生可視情況縮短培訓期。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增強科研實力學院成立了多個課程建設團隊和科研團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電力系統分析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模擬及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路原理》等課程已建設成省級精品課程;《信號與系統》為校級精品課程。各科研團隊近年來共承擔了縱、橫向課題23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4800余萬元.
2. 師資隊伍建設目標與規劃
根據專業建設、學科發展的需要,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速度,重點圍繞重點發展學科引進高層次學術帶頭人;發揮現有人才優勢,通過內部整合和交叉融合增強團隊競爭力;在未來3-5年時間內,電氣工程學科引進和造就3-5名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10名以上的中青年學術骨干;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3-5年時間內,引進造就2-4名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5-10名中青年學術骨干;信號與信息處理、醫學信息工程等各學科引進造就3-5名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10名以上學術骨干;全院各學科形成年齡結構合理,理論基礎扎實,具有豐富研究經驗和研究能力,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和競爭力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術梯隊與研究團隊的建設,實施學科方向帶頭人負責制,各學科方向圍繞學院奮斗目標,結合實際特點和需要提出人才培養和引進方案。
3.加強高層次人才工程建設
對學院內部,重點支持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有希望領導本學科進入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帶頭人;重點培養選拔8名左右年齡在45歲以下,有一定數量在35歲以下,有明顯學術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干,根據其科研及學術業績在科研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扶持。充分利用學校的有關政策,重點引進5名左右學科建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其中爭取引進兩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等高層次青年杰出人才1名;重點選聘10名高層次人才來校兼職(其中特別注重引進海外優秀教育資源,吸引做出突出成就的留學人員和境外高水平專家),以大幅度提升有關學科的實力,并實踐全方位開放式辦學理念。爭取選聘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著名學者4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6名來校合作研究。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學科介紹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博士點:
主要研究方向:
電力系統穩定與控制,靈活交流輸電系統,電力市場,電能質量,調度自動化及綜合監控等。
主干課程:
電力系統分析,調度自動化及信息系統,高壓直流輸電及靈活交流輸電系統,電力市場,電能質量,配網自動化及綜合監控,電磁暫態過程及數字仿真,微機繼電保護原理與技術等。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碩士點:
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分析及穩定控制、電力系統電壓穩定及電壓無功控制、高壓直流輸電、電力市場、電能質量與電磁兼容、靈活交流輸電系統、調度自動化及計算機信息處理、電力系統微機保護及控制等。
電機與電器碩士點
研究方向:大電機安全分析與臨控、新型電機與CAD研究、同步電機勵磁與控制、電氣設備的智能化故障診斷、光電傳感與圖像技術、電機驅動與控制等;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碩士點
研究方向:高電壓絕緣材料的電氣性能、電力設備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高電壓絕緣結構設計、高電壓技術應用。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碩士點
研究方向:諧振變流技術、有源電力濾波技術、電力電子設備的計算機控制、電力電子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電力電子CAD技術、電氣傳動及其控制等;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專業碩士點
研究方向:智能測控與計算機網絡、電路與系統混合仿真技術、電路理論在生物醫學信號處理中的應用、電子技術應用。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碩士點
研究方向: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大系統建模與優化、計算機控制與管理、現代電氣傳動控制等;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點
研究方向:現代信號處理、圖像與多維信號處理、多媒體信息處理與信息安全、系統監測與網絡管理等;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專業碩士點
研究方向:智能化儀表與可靠性技術、計算機圖像識別系統與人工視覺、計算機測控與現場總線技術等;
醫學信息工程專業碩士點
研究方向:醫學電子學、醫學信號及圖象處理、醫學信息系統、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儀器等。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領導介紹
院黨委書記 | 李華強 教授 |
院長 | 劉俊勇 教授 |
黨委副書記 | 邱曉燕 教授 |
韓 芳 副教授 | |
副院長 | 舒 勤 教授 |
呂 林 教授 | |
雷 勇 教授 |
學院黨政辦公機構聯系電話:
·院長辦公室 85400976
·黨委書記辦公室 85408809
·學院黨政辦 85405614,85405615
·學生科 85405623
·研究生及學科建設科 85460836
·本科教學科 85401450
·非全日制教育科 85405101
學院信箱: seei@scu.edu.cn
學院教學科研單位聯系電話:
·電氣工程系 85405619
·自動化系 85466818
·通信工程系 85406670
·醫學信息工程系 85466088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85990856,85992063,85997039
·電氣信息工程專業實驗中心 85405249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院系信息
地址:四川省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基礎教學大樓 A座二樓
學院電話:028-85405614
學院黨政辦公機構聯系電話:
·院長辦公室 85400976
·黨委書記辦公室 85408809
·學院黨政辦 85405614,85405615
·學生科 85405623
·研究生及學科建設科 85460836
·本科教學科 85401450
·非全日制教育科 85405101
學院信箱: seei@scu.edu.cn
學院教學科研單位聯系電話:
·電氣工程系 85405619
·自動化系 85466818
·通信工程系 85406670
·醫學信息工程系 85466088
·電工電子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85990856,85992063,85997039
·電氣信息工程專業實驗中心 85405249
更多內容可登陸學院官網http://seei.scu.edu.cn/進行查詢。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考研信息
四川大學各院系所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相關通知
下面是各院系所網站上2016年關于復試安排的鏈接(隨時更新增補),具體復試名單及其他詳細信息請訪問所在院系所網站。
101 | 經濟學院 院內調劑 | 404 |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
102 | 法學院 | 405 | 華西藥學院 |
103 | 文學與新聞學院 | 406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 |
104 | 外國語學院 | 407 | 教育部移植工程與移植免疫重點實驗室 |
105 | 藝術學院 | 408 | 循證醫學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
106 | 歷史文化學院旅游學院 | 409 | 再生醫學研究中心 |
201 | 數學學院 | 501 | 公共管理學院 社會工作專業 應用心理專業 MPA |
202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502 | 商學院 全日制專碩 (MBA) |
203 | 化學學院 | 602 | 南亞研究所 |
204 | 生命科學學院 | 604 | 視覺合成圖形圖像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205 | 電子信息學院 | 605 | 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所 |
301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606 | 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 |
302 | 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 607 | 生物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
303 | 電氣信息學院 | 618 | 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
304 | 計算機學院 | 619 | 中美大學戰略規劃研究所/社會發展與西部開發研究院 調劑通知 |
305 | 建筑與環境學院 | 620 | 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 |
306 | 水利水電學院 | 621 | 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 |
307 | 化學工程學院 | 622 | 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 |
308/608 | 輕紡與食品學院 調劑通知 | 623 | 中國西部邊疆安全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調劑通知 |
309 |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研究所 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專業) | 701 | 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學院) |
401 | 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 | 702 | 體育學院 |
402 | 華西臨床醫學院 | 905 | 分析測試中心 |
403 | 華西口腔醫學院 |
|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信息
四川大學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首批認定的14所“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高校之一。學校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校舍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一、招生人數
2016年我校預計招收碩士研究生5570名,其中學術型學位3500名左右,全日制專業學位2070名左右(所有專業代碼中第三位為“5”的學科專業為全日制專業學位類別或領域)。各招生單位招生人數為預計招生人數(包括接收推薦免試生、統考生、單考生等),實際錄取數待國家招生計劃下達后綜合考生報考情況、考試情況方能確定。
各學科專業、領域(除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均可接收應屆本科推薦免試研究生,2016年預計接收推薦免試生2000名左右。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外語通過國家四級(425分以上)或通過在職人員申請學士學位外語考試,以及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文方能報考。復試時須加試(筆試)兩門本科主干課程。復試時應交驗大專畢業證書及同等學力證明材料原件。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1.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2)之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3.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4.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一)中的各項要求。
5.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口腔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只招收符合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規定的應屆或往屆本科畢業生。
(三)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一)中第1、2、3各項的要求。
2.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統考科目中的英語、政治理論、數學和西醫綜合均由我校自主命題。考試科目中的其余統考科目,均使用國家命制的統考科目試題。網報時選擇一組考題,報名結束后,由我校統一修改科目代碼。
學術學位各學科和專業學位中的建筑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林業碩士、臨床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藥學碩士、中藥學碩士等13個專業學位類別可設置單獨考試。
單考初試合格考生與統考考生一并參加復試,依據初試和復試綜合計算后的總入學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四)推免生的報考
經本科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工作資格的高校)選拔并確認資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團”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規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考,不再領取校驗碼、登記表,不再進行現場確認。
具體情況詳見《四川大學2016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章程》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兩個階段。除推免生外的所有考生(包括統考生、單考生、聯考生)必須進行網上報名及繳費后,才能進行現場確認。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區、市)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手續。
(一)網上報名時間
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至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網上報名地址:http://yz.chsi.com.cn/。
(二)現場確認時間
2015年11月8-11日,確認地點為網報時選擇的報名點(現場確認具體安排詳見11月初公布的《2016年報考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四川大學報考點現場確認安排及注意事項》)。
(三)注意事項
1.請仔細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四川大學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息誤填、錯填或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經考生確認的報考信息在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
2.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生源缺額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3.在錄取當年9月1日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頒發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報名現場確認手續。
4.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招生單位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并在考生提交報名信息三天內反饋校驗結果。考生可隨時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通過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及時到學籍學歷權威認證機構進行認證,在現場確認時將認證報告交報考點核驗。
考生持境外獲得的學歷證書報考,須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資格審查時須提交認證報告。
7.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須在現場確認時間截止前將《報考2016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寄送到四川大學研招辦,否則將不被納入本計劃報考。
8.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在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填報本人入伍批準書編號和退出現役證編號。
9.以下考生的報考點必須選擇為5101(四川大學),必須來四川大學進行現場確認和考試:
(1)考試方式為單獨考試、強軍計劃的考生;
(2)報考專業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的考生;
(3)選擇第四單元考試科目代碼為501、502、503、504、505、509、510的考生。由于考點容量有限,請以上考生盡早報名。
四、考試
1.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2.初試時間為2015年12月26日至27日,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8日進行,初試科目詳見《四川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考試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論、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及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04英語二、301數學一、302數學二、303數學三、306西醫綜合、307中醫綜合、312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其余考試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題。
3.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4.初試成績滿足要求的考生必須參加復試。復試地點統一安排在四川大學,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5.復試包括外國語聽力、口語測試和綜合復試。綜合復試將采取面試加專業知識綜合筆試方式進行。
6.同等學力考生,初試成績達到復試分數線后須加試兩門報考專業的本科主干課程,具體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7.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復試時不加試。
五、體檢
體檢時間:考生復試期間,具體時間詳見各招生單位復試通知。
體檢醫院:四川大學校醫院。
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的規定和要求執行。
六、錄取
考生入學考試總成績由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綜合加權計算得出,考生按入學考試總成績排隊錄取。所有擬錄考生必須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擬錄取的非定向就業類別碩士生,須調檔審查合格后,發給錄取通知書;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被錄取為回原單位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錄取考生于2016年秋季入學,報到時須攜帶本人錄取通知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原件。
七、聯系方式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28-85461353(文科、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醫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scu.edu.cn/
各招生單位聯系方式:請查閱《四川大學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聯系方式》
八、其它說明
1.四川大學按照國家及四川省規定向所有研究生收取學費,同時設立獎助學金用于支持學生完成學業。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完備,由國家獎助金和學校獎助金兩部分構成。國家獎助金包括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學校獎助金包括學校學業獎學金和學校“三助”崗位津貼。具體情況請詳見《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方案》(http://gs.scu.edu.cn/newDetail.aspx?ID=1951)。
2.考生報考須符合報考條件,報考資格在復試時進行審查,一經查實不符合報考條件,將取消報考,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有關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動態請密切關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四川大學研究生院主頁http://gs.scu.edu.cn/、四川大學研招網http://yz.scu.edu.cn/。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碩士專業
學科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及研究方向 | 導師姓名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
303 電氣信息學院 |
137 |
招生人數為學院總體預計招生人數(包括推免生) | ||
聯系方式:網址:http://seei.scu.edu.cn/ 電話:028-85460836 辦公/通訊地址:望江校區基礎教學大樓A座222室(610065) |
||||
080801 電機與電器 |
|
科學學位 | ||
01 大電機安全分析與監控 |
|
|
復試科目:電機學 | |
02 電氣設備的智能化故障診斷 |
|
同上 | 同上 | |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
科學學位 | ||
01 電力系統分析計算及穩定 |
|
|
復試科目:電力系統分析 | |
02 電力市場及電能質量 |
|
同上 | 同上 | |
03 調度自動化及計算機信息處理 |
|
同上 | 同上 | |
04 電力系統微機保護及控制 |
|
同上 | 同上 | |
080803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
|
科學學位 | ||
01 電力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 |
|
|
復試科目:高電壓技術 | |
02 高電壓技術應用 |
|
同上 | 同上 | |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
科學學位 | ||
01 電力電子新技術 |
|
|
復試科目:電力電子技術 | |
02 電能質量控制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3 電氣傳動及其控制 |
|
同上 | 同上 | |
04 軟開關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5 電力電子數字控制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6 電力電子CAD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8080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
|
科學學位 | ||
01 智能測控與計算機網絡技術 |
|
|
復試科目:單片機基礎 | |
02 電子技術應用 |
|
同上 | 同上 | |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 |
|
科學學位 | ||
01 現代信號處理 |
|
|
復試科目:微機原理 | |
02 系統監測與網絡管理 |
|
同上 | 同上 | |
03 醫學信號處理 |
|
同上 | 同上 | |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科學學位 | ||
01 先進控制理論及其應用 |
|
|
復試科目:微機原理 | |
02 復雜系統的建模.優化與控制 |
|
同上 | 同上 | |
03 智能控制與自適應控制 |
|
同上 | 同上 | |
04 計算機控制與管理 |
|
同上 | 同上 | |
05 智能機器人 |
|
同上 | 同上 | |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
|
科學學位 | ||
01 自動化裝置及集成化技術 |
|
|
復試科目:微機原理 | |
02 測控網絡管理及信息安全 |
|
同上 | 同上 | |
03 計算機測控與現場總線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4 智能化儀器儀表與可靠性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5 計算機圖像識別系統與人工視覺 |
|
同上 | 同上 | |
06 智能機器人及應用技術 |
|
同上 | 同上 | |
0831Z1 醫學信息工程 |
|
科學學位 | ||
01 醫學電子學 |
|
|
復試科目: 傳感檢測技術或醫學信號處理或解剖生理 | |
02 醫學信號及圖像處理 |
|
同上 | 同上 | |
03 智能醫學儀器 |
|
同上 | 同上 | |
04 醫學信息系統 | 同上 | 同上 | ||
085207 電氣工程 |
|
專業學位 | ||
01 涵蓋電氣工程一級學科下相關專業 |
|
|
復試科目:電力系統分析 | |
085210 控制工程 |
|
專業學位 | ||
01 涵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相關專業 |
|
|
復試科目:微機原理 |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電氣信息學院辦公/通訊地址:望江校區基礎教學大樓A座222室(610065) 電話:028-85460836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