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干操操操_www日本高清视频_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av成人免费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

廈門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廈門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廈門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廈門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環境與生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院 環境與生態學院 培養類別 博士、碩士
一級學科名稱 環境科學與工程 學科代碼 0830
適用年級  2019級開始適用 修訂時間  2019  8
覆蓋二級學科 環境科學(083001);環境工程(083002);環境管理(0830Z1)
學制 碩士: 3 年;博士(含碩博連讀博士階段): 4 年;本直博 5
學分 碩士:總學分≥ 24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21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3 學分
1.普通博士:總學分≥ 12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9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3 學分
2.碩博連讀/本直博:總學分≥ 28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24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4 學分
培養目標 1.思想品德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愛國主義思想,擁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具有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具有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誠實誠信;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職業道德,具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實踐、艱苦奮斗、止于至善的優秀品質。
2.學術能力要求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掌握有關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備應用外語開展學術交流的能力。
學術型博士研究生應掌握有關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學術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績;具備較寬的國際學術視野和較強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3.學術誠信要求
恪守學術道德、崇尚學術誠信,熱愛科學研究,具有嚴謹的科研工作作風和勇攀科學高峰的鉆研精神。
科研能力及素質等要求 一、基本素質要求:
1.學術素質:秉持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技能或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學術思想活躍,能追蹤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應用前景;熟悉國家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等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產權、環境倫理、環境經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使用英語(或其他外語)進行資料查詢、文獻檢索、論文撰寫和學術交流。
2.學術道德:具有嚴謹、求實的學術品德,嚴格遵守學術規范。開展研究前,首先應全面檢索有關文獻,了解并尊重他人的工作基礎。認真如實地做好嚴格的實驗原始記錄,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不得偽造、篡改事實和數據。不得剽竊他人研究成果,在論文中引用他人成果應加注明,不得直接襲用他人的作品框架與文字。學術評審、獎項申報和簡歷填寫中要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
二、基本能力要求:
1.知識獲取與學術鑒別能力: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能主動獲取開展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領域研究所需要的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規劃與管理、水和大氣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有效地使用數據庫檢索、篩選、處理信息資料,獲得相關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動態。對研究領域的學術爭論有自己的見解和評判;能根據研究目標和研究基礎進行選題論證,設計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取得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
2.科學研究與學術創新能力:具備較強的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及環境管理等領域的科研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能夠提出有關的科學問題及應用問題,為解決問題設計并實施必需的實驗室研究和野外調查工作,并對所獲得的結果進行客觀評價。具體包括: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調查方法和實驗技術,了解相關技術的原理、儀器設備的原理和操作以及研究中應注意的事項等;對調查、觀測和實驗中的質量控制有良好的理解,對數據能進行實事求是的統計處理;并對所獲得的調查觀測和實驗結果進行合理分析與適當評價,嘗試揭示其中的客觀規律和深層次內涵。博士生應開展具有原始創新意義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發表的主要研究成果論文能夠為SCI/EI/SSCI收錄;碩士生的研究成果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3.學術交流和教學能力:碩士生應具備的基本學術交流的能力包括清晰的演講和答辯、有邏輯的寫作和表達等。博士生還應能夠較熟練地運用英語等發表論文、做學術報告和交流研討,并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為此,研究生應定期開展文獻報告和研究進展匯報,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在國內外學術交流場合做口頭發言或展報,展示自己的研究結果。此外,研究生還應當作為教學助理參與一定的教學過程,拓展自己在研究論文內容之外的興趣空間,培養與他人合作、指導他人從事科學探索的能力。
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中文名稱
開課
學期
 碩士 博士 碩博連讀/本直博 備注
公共課:
碩士5學分
博士2學分
碩博連讀/本直博5學分
000010101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2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240010003 馬列經典著作選讀 1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201 第一外國語 2 秋/春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1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秋/春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104 自然辯證法 1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必修課程:
碩士≥ 13學分
博士≥ 7 學分
碩博連讀/本直博≥ 13學分
10001 專業外語 2 春、春 必選 必選 必選 學院通修課程
11001 環境科學與工程前沿與進展 3 必選 必選 必選 一級學科課程
11002 數據分析與論文寫作 2 必選 必選 必選 一級學科課程
21001 環境科學理論與方法 6 秋、春 環境科學專業必選   環境科學專業必選 二級學科課程
21002 環境管理理論與方法 6 秋、春 環境管理專業必選   環境管理專業必選 二級學科課程
21003 環境工程理論與方法 6 秋、春 環境工程專業必選   環境工程專業必選 二級學科課程
選修課程 31002 環境評價案例與實踐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03 環境規劃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04 水文與水環境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06 高級氧化技術及其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07 土壤污染與修復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09 環境地球化學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31010 近岸環境法醫學 2 任選 任選 任選 方向性課程
10002 數據統計分析與處理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3 環境與生態信息系統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4 環境與生態組學技術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5 海洋環境生態學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6 儀器分析及其實驗技術 3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其他要求 1.課程成績≥60分方能獲得相應課程的學分。
2.本校外院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程、短學期認定的研究生課程經導師和學院同意后可作為本專業的選修課學分。
3.博士階段是否補休碩士階段未休的必修課由導師確認(主要針對從外校錄取的博士生)。
4.國際學生必修漢語(2-4學分)和中國概況(2學分)課程,具體要求詳見選課通知。
其他培養環節及要求
其他培養環節 是否必修 學分 內容或要求 考核時間及方式
學術講座 碩博必修 1 在學期間應至少要參加20次以上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學術論壇。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學術講座”;論文答辯申請前提交學術報告登記卡審核。
中期考核 博士必修 1 對博士生重點考察其是否具備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確定其是否具備開展本領域方向科研的能力,提出博士生分流的具體意見,考核合格者進入論文階段。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中期考核”;第二學年春季學期(直博生為第三學年春季學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過后可獲得學分。
文獻綜述與科研報告   1 重點考察研究生的文獻綜述與科研報告寫作的能力。 由導師或導師組考核。
開題報告 碩博必修 1 1、研究生在了解國內外研究動態及預實驗的基礎上,向導師組提出開題報告申請,填寫《廈門大學研究生開題報告審核表》,內容包括:① 開題論文題目;② 選題依據;③ 研究目標與內容;④ 研究計劃。
2、導師組聽取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并進行可行性論證,對該生的選題尤其是研究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研究生根據論文選題報告會的意見,修改研究方案,提出完整的研究計劃(包括進度及預期成果等)。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開題報告”;第二學年春季學期(直博生為第三學年春季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研究生開題報告審核表》應提交研究生秘書進行審核。導師召集導師組成員召開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
社會實踐 碩士必修(2選1) 1 在學期間,至少參與一項導師的科研課題或學校、學院、其他相關團體或機構組織的社會調查。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教學實踐(含社會實踐)”;按規定完成教學或社會實踐,《研究生實踐活動報告表》應提交研究生秘書進行審核。
教學實踐 1 在學期間,作為助教、實習指導教師或實驗課助理至少參與一門本科或研究生課程或實習的教學指導工作。
校外學習、交流經歷   1 鼓勵研究生到境內外其他高校、研究所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近專業單位,進行學習和交流。  
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① 基本論點、結論和建議應有理論意義或實際價值;② 論文內容應能反映作者已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③ 應能反映作者已掌握本研究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④ 應有新的見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博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① 基本論點、結論和建議應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② 論文內容應能反映作者已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③ 應能反映作者已掌握本研究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④ 應有創造性的見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本學科主要文獻、目錄及刊物(選填)
序號 著作或期刊名稱 作者 考核方式 備注(選讀/必讀)
1 環境化學 大衛·E.牛頓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2 環境生態學 曲向榮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3 環境工程原理 胡洪營等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4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導論 馬光等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5 儀器分析 方惠群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6 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應用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Rittmann等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8 Water Research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9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10 Nature 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11 Science 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文獻閱讀考核方式:1.課程考核:將此文獻作為課程考核的考試范圍;
                2.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3.撰寫讀書報告;
4.其他,請注明。
審核意見
學院(或系所)意見(加蓋公章) 同意上報。
 
院長(簽名):                                           
                                         年   月   日
一級學科培養指導委員會意見 同意上報。
 
一級學科培養指導委員會主席(簽名):                  
                                         年   月   日
 
1. 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生總學分至少應修滿28學分,其中包括公共必修課5學分,其它培養環節至少4學分。公共必修課包括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自然辯證法概論(1學分)和外語課程(2學分),碩士階段已修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不計入5學分當中。
2. 碩博連讀生在碩士階段修讀的課程學分和成績對照培養方案可認定為博士階段的課程學分和成績。
3. 中期考核不合格的直博生、碩博連讀生,由學院議定或學生本人申請轉為碩士生培養的,經學校批準后,學生應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繼續完成碩士階段學習。學生轉碩之前修讀的課程學分和成績應對照培養方案認定為碩士階段的課程學分和成績。
生態學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院 環境與生態學院 培養類別   博士、碩士
一級學科名稱 生態學 學科代碼   0713
適用年級  2019級開始適用 修訂時間    2019 年 8  月
覆蓋二級學科 生態學(0713) (目前國家尚未確定生態學二級學科)
學制 碩士: 3 年; 博士(含碩博連讀博士階段): 4 年;本直博 5
學分 碩士:總學分≥ 24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21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3 學分
1.普通博士:總學分≥ 12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9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3 學分
2.碩博連讀/本直博:總學分≥ 28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 24 學分,其他培養環節 4 學分
培養目標 1.思想品德要求
擁護中國共產黨,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愛國主義思想,擁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責任和擔當意識,具有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具有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誠實誠信;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職業道德,具有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實踐、艱苦奮斗、止于至善的優秀品質。
2.學術能力要求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應掌握有關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備應用外語開展學術交流的能力。
學術型博士研究生應掌握有關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在學術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績;具備較寬的國際學術視野和較強的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3.學術誠信要求
恪守學術道德、崇尚學術誠信,熱愛科學研究,具有嚴謹的科研工作作風和勇攀科學高峰的鉆研精神。
科研能力及素質等要求 一、基本素質要求:
1.學術素質: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掌握現代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實驗技能或生態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并了解生態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的同時,具有一定的與本學科相關的知識產權、社會倫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
2.學術道德: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德,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杜絕任何剽竊他人成果、捏造和歪曲數據資料等不當學術行為。
二、基本能力要求:
1.知識獲取與學術鑒別能力:有能力獲得在生態科學、生態工程、生態管理領域開展研究所需要的生物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生態設計、生態規劃、自然保護與管理等方面的背景知識,能夠有效地使用數據庫檢索、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獲得生態學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熟悉某一特定生態學研究領域的文獻,掌握該領域國內外研究動態,能夠判斷研究領域現有學術爭論,并根據已有研究基礎進行選題論證,并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取得新的成果。
2、科學研究與學術創新能力:應該在生態科學、生態工程技術或生態管理的某一專門領域獲得較強的專業理論研究、工程應用能力。能夠提出有關的科學、應用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設計和實施所需要進行的實驗室研究和野外調查工作,并對所獲得的結果進行客觀評價。具體包括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調查方法和實驗技術,了解相關技術的原理、研究中使用的必要儀器設備的構造原理、研究中應注意的事項;對調查、觀測和實驗方法中的質量控制有良好的理解,在研究方案中設置有效的對照與重復,對數據進行必要的統計處理;并對所獲調查、觀測和實驗結果及其意義進行合理分析與適當評價。博士生應開展具有原始創新意義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能夠發表在SCI/EI/SSCI收錄的本專業領域國際期刊上;碩士生的主要研究成果應該具有創新性并能夠發表在國內有影響的中文核心期刊上。
3.學術交流和教學能力:碩士生應具備學術交流的基本能力,包括清晰地演講、寫作、符合邏輯的辯論等;博士生還應具備熟練地應用英語發表國際論文、和學術報告和進行學術交流與研討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為培養這些能力,應在研究計劃的準備階段定期進行文獻報告、研究進展匯報、參加文獻討論會和學術報告會,并進行與論文相關的研究方向的學術交流,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作口頭發言或以墻報展示自己的研究結果。此外,應具備團隊精神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還應當參與對本科生的教育過程(作為助教、指導教師或實驗課教師),擴大自己在研究論文內容之外的廣泛興趣,培養指導他人從事科學探索的能力。
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課程
編號
課程中文名稱
開課
學期
 碩士 博士 碩博連讀/本直博 備注
公共課程:
碩士5學分
博士2學分
碩博連讀/本直博5學分
000010101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2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240010003 馬列經典著作選讀 1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201 第一外國語 2 秋/春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1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 秋/春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000010104 自然辯證法 1 必選   必選 研究生院統一
必修課程:
碩士≥ 12學分
博士≥ 6 學分
碩博連讀/本直博≥ 12學分
 
10002 專業外語與論文寫作 3 秋、春 必選 必選 必選 學院通修課程
12001 生態學進展 3 任選 必選 必選 核心課程
12002 高級生態學 3 必選 任選 任選 核心課程
12003 生態學研究方法 3 必選 任選 任選 核心課程
12004 濱海濕地生態學 3 2選1 任選 2選1 一級學科課程
12005 生態工程原理與方法 3 任選 一級學科課程
選修課程 32001 污染生態學專題 2 任選 任選 任選 研究方向性課程
32002 群落與生態系統 2 任選 任選 任選 研究方向性課程
32003 分子生態學專題 2 任選 任選 任選 研究方向性課程
32004 高級海洋生態學 2 任選 任選 任選 研究方向性課程
32005 生態設計與規劃 2 任選 任選 任選 研究方向性課程
10002 數據統計分析與處理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3 環境與生態信息系統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4 環境與生態組學技術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5 海洋環境生態學 2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10006 儀器分析及其實驗技術 3 任選 任選 任選 院內統一
其他要求 1.課程成績≥60分方能獲得相應課程的學分。
2.本校外院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程、短學期認定的研究生課程經導師和學院同意后可作為本專業的選修課學分。
3.博士階段是否補休碩士階段未休的必修課由導師確認(主要針對從外校錄取的博士生)。
4.國際學生必修漢語(2-4學分)和中國概況(2學分)課程,具體要求詳見選課通知。
其他培養環節及要求
其他培養環節 是否必修 學分 內容或要求 考核時間及方式
學術講座 碩博必修 1 在學期間應至少要參加20次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學術論壇。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學術講座”;論文答辯申請前提交學術報告登記卡審核。
中期考核 博士必修 1 對博士生采用筆試(撰寫非學位論文選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和面試(模擬基金申請答辯)形式,重點考察是否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確定其是否具備開展本領域方向科研的能力,提出博士生分流的具體意見進入論文階段。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中期考核”;第二學年春季學期(直博生為第三學年春季學期)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過后可獲得學分。
文獻綜述與科研報告   1 重點考察研究生文獻綜述與科研報告的寫作能力。 由導師或導師組考核。
開題報告 碩博必修 1 1、研究生在了解國內外研究動態及預實驗的基礎上,向導師組提出開題報告申請,填寫《廈門大學研究生開題報告審核表》,內容包括:① 開題論文題目;② 選題依據;③ 研究目標與內容;④ 研究計劃。
2、導師組聽取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并進行可行性論證,對該生的選題尤其是研究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研究生根據論文選題報告會的意見,進行修改研究方案,提出完整的研究計劃(包括進度及預期成果等)。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開題報告”;第二學年春季學期(直博生為第三學年春季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審核表》應提交研究生秘書進行審核。導師召集導師組成員召開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會。
社會實踐   1 在學期間,至少參與一項導師的科研課題或學校、學院其相關團體或機構組織的社會調查。 按要求登錄研究生系統選修“教學實踐(含社會實踐)”;按規定完成教學或社會實踐,《研究生實踐活動報告表》應提交研究生秘書進行審核。
教學實踐 碩士必修 1 在學期間,作為助教、實習指導教師或實驗課助理至少參與一門本科或研究生課程或實習的教學指導工作。
校外學習、交流經歷   1 鼓勵研究生國(境)內外其他高校、研究所的生態學及相近專業進行學習和交流。但無硬性規定。  
學位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①基本論點、結論和建議應有理論意義或實際價值;②論文內容應能反映作者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③表明作者已掌握本研究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④應有新的見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博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① 基本論點、結論和建議應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② 論文內容應能反映博士生已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③ 應能反映博士生已掌握本研究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④ 有創造性的見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本學科主要文獻、目錄
序號 著作或期刊名稱 作者 考核方式   備注(選讀/必讀)
1 紅樹林生態系 林鵬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2 動物生態學原理 孫懦泳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3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 Mitsch WJ & Jørgensen SE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4 Ecology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5 Advances in Ecological Research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6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必讀
7 Current Advances i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8 Ecological Engineering 專業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9 Nature 綜合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10 Science 綜合期刊 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選讀
 
文獻閱讀考核方式:1.課程考核:將此文獻作為課程考核的考試范圍;
                2.結合開題報告或學科綜合考試進行;
                3.撰寫讀書報告。
審核意見
學院(或系所)意見 同意上報。
院長(簽名):                                           
年    月     日
一級學科指導委員會意見 同意上報。
一級學科指導委員會主席(簽名):                  
                                                          年    月    日
說明:
1. 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生總學分至少應修滿28學分,其中包括公共必修課5學分,其它培養環節至少4學分。公共必修課包括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自然辯證法概論(1學分)和外語課程(2學分),碩士階段已修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不計入5學分當中。
2. 碩博連讀生在碩士階段修讀的課程學分和成績對照培養方案可認定為博士階段的課程學分和成績。
3. 直博生、碩博連讀生因中期考核未通過,由學院議定或學生本人申請轉為碩士培養的,經學校批準后,學生應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繼續完成碩士階段學習。學生轉碩之前修讀的課程學分和成績應對照培養方案認定為碩士階段的課程學分和成績。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系列教師7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28人,助理教授3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萬人計劃”入選者3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廈門大學特聘教授5人、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福建省教學名師1名、福建省百人計劃4人、福建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3人、福建省特支人才“雙百計劃”入選者3人、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福建省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在科研團隊方面,學院擁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支,與海洋與地球學院聯合組成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和教育部創新團隊各1支。學院行政管理團隊16人(含團委),工程技術人員25人,科研助理35人,博士后25人。
雙聘院士:唐啟升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白敏冬、黃邦欽、王大志、史大林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史大林、林曉鳳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白敏冬、于鑫
“閩江學者”特聘教授:黃邦欽、林曉鳳
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史大林、王大志、曹文志、鄭海雷、于鑫
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王大志、史大林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黃邦欽、葉勇、曹文志、王大志、陳能汪
國家級教學名師:陳小麟
福建省教學名師:袁東星
福建省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白敏冬
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嚴重玲
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白敏冬、王大志、史大林
福建省特支人才“雙百計劃”入選者:白敏冬、王大志、黃邦欽
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林坤德、朱旭東、張原野、張彥隆
福建省新世紀優秀人才:曹文志、黃凌風、李權龍、黃曉佳、王明華、黃金良、陳鷺真、吳水平、孫萍、馬劍、李楊帆
(數據統計截止日期:2020年4月)


  •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聯系方式
  • 地址: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 / 廈門市翔安南路
  • 電話: 0592-2186558 2189838 傳真: 0592-2185889
  • 郵編: 361102 郵箱: cee@xmu.edu.cn
環境與生態學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在原海洋與環境學院的環境學科和生命科學學院的生態學科基礎上整合組建起來的學院。“學院雖新,但學科歷史悠久”,我院的生態學科可追溯至1922年,環境學科可追溯至1982年。
經過多年建設,環境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生態學和環境工程為福建省重點學科。2017年9月,我院的生態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根據ESI統計,我校環境與生態學科從2012年起進入全球排名前1%,2019年最新位次率已提升至前0.431%。
學院平臺及支撐體系建設成效頗豐,擁有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海洋與地球學院共建)、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4個省級科研平臺(福建省海陸界面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濱海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環境健康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海岸帶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2019年8月,獲批建設臺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目前已被推薦申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學院以培養開拓、創新、國際型本碩博、博后人才為中心,為環境美好、生態文明提供廣泛社會服務;以濱海濕地、海岸帶、流域的環境、生態及科學管理研究為重點,為保護與修復、合理利用、防災減災服務。特別是在研究方面,瞄準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多重壓力下近海-流域與濕地生態系統演變機制的重大科學前沿,同時針對國家與地方對近海-流域-濕地生態安全和防災減災的重大需求。本學科群(環境與生態學科)以亞熱帶水域生態系統(流域-河口-近海)和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主攻水域和濕地生態系統與環境演變過程與機理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建立生態系統水平的海陸統籌管理的理論體系,同時大力發展環境工程、生態工程和環境評價等相關應用類學科的發展。
學院擁有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大樓,為學院的科學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和發展空間。


根據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和《廈門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意見》的精神,結合我院實際,現制定我院2016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實施細則。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和科學選拔的原則,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選拔,確保質量,按需招生,寧缺毋濫;堅持選拔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及潛力、具有特殊學術專長及潛力的人才的原則;堅持在復試錄取過程中,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尊重考生,服務考生的原則。
  二、組織管理
  學院(研究院)的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由各學院(研究院)院長、書記和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長、副書記、學院(研究院)負責紀檢工作的院領導以及院系相關領導組成。由院長任組長,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長任副組長。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成立若干復試小組。復試小組具體實施對每位考生的復試考核。每個復試小組應由不少于5名辦事公正和責任心強的教師(研究生導師一般不少于3人)組成,并設立組長一名。
  為了加強復試錄取的巡視和監督工作,各學院(研究院)須成立復試錄取工作巡視督查小組,由院系相關領導組成。復試錄取工作巡視督查小組由黨委書記任組長,負責紀檢工作的院領導(或指定其他院領導)任副組長,負責全程巡視監督本院內的復試錄取工作。
  三、復試
  1、復試基本分數線和復試名單
  根據廈門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基本分數要求,在不低于學校各學科復試基本分數線(單科和總分都不能低)原則下,進一步確定各專業復試分數線。復試比例控制在1:1.2—1:1.5之間。
  2、復試資格審查
  復試前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考生復試時須攜帶本人以下材料到學院接受檢查:(1)填寫完整并密封完好的《廈門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政治表現情況審查表》;
  (2)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應屆生為學生證)及復印件;
  (3)大學期間成績單(加蓋教務部門或檔案單位紅色/藍色公章);
  (4)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5)準考證(遺失者可免交);
  (6)考生自述(主要包括考生本人的政治表現、外語水平、業務和科研能力、研究計劃等方面內容;
  (7)體檢表(前往體檢需攜帶一張近期1寸免冠彩照
  (8)結業及同等學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還必須提供大專畢業證書原件及復印件、英語水平證書原件及復印件和本科6門以上本科專業課程成績證明。
  注:政審表一般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填寫、簽字并蓋章;若考生檔案由工作單位寄掛在人才市場,則由考生工作單位填寫、簽字并蓋章。
  凡未進行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一律不予錄取。
  3、復試實施辦法
  (1)推免生之前已經復試,不再參加此次復試;其他進入復試名單的考生(含已參加我院2015年夏令營的統考生)必須參加此次復試。
  (2)同等學歷考生,除統一規定的復試內容之外,還需加試兩門專業課。加試科目為所報考專業的兩門本科主干課程,且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的方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每門3小時,每門課程滿分為100分。加試課程成績不計入總成績,但任何一門加試科目成績達不到60分者,視為整個復試不及格。
  (3)復試內容和方式:
專業名稱 復試內容(各項均為百分制) 復試方式及占復試成績權重 備注
環境科學
環境工程
環境管理
環境科學綜合知識及環境案例分析 筆試(20%) 復試均不指定參考書目
實驗能力考核 實驗操作(35%)
綜合素質面試 按專業分組面試(30%)
英語能力考核 面試,含口語、聽力等(15%)
生態學 專業英語 筆試(15%) 復試均不指定參考書目
實驗能力考核 實驗操作(30%)
綜合素質面試 面試(40%)
英語能力考核 面試,含口語、聽力等(15%)
  注:復試成績占錄取總成績的權重為50%。
  4、復試體檢:所有取得復試資格的考生都必須在復試期間前后參加體檢(推免生如在推免階段未提供體檢報告的需盡快補交體檢報告;保留錄取資格生不管是否已經體檢,都必須參加此次體檢),考生自行安排時間到廈大醫院體檢,體檢報告最遲需于3月23日前交至學院A208。
  5、成績計算方法
  (1)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管理專業:
  復試成績=環境科學綜合知識及環境案例分析×20%+實驗能力考核×35%+綜合素質面試×30%+英語能力考核×15%
  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百分制)×50%
  (2)生態學專業:
  復試成績=專業英語×15%+實驗能力考核×30%+綜合素質面試×40%+英語能力考核×15%
  錄取總成績=初試成績÷5×50%+復試成績(百分制)×50%
  四、錄取
  1、環境科學(生物方向)、環境科學(化學方向):
  〔1〕、各方向按照考生錄取總成績排名;
  〔2〕、根據錄取總成績按方向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3〕、復試總成績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4〕、復試實驗能力考核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5〕、復試綜合素質面試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2、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管理專業、生態學專業:
  〔1〕、各專業按照考生錄取總成績排名;
  〔2〕、根據錄取總成績按專業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3〕、復試總成績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4〕、復試實驗能力考核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5〕、復試綜合素質面試不及格(低于60分),不予錄取。
  研究生擬錄取名單經學院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報校研究生招生領導小組審核批準,并報省招生辦和教育部審批最終確定。
  五、關于調劑
  1.調劑復試需同時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生源有缺口的專業應優先從校內相同或相近專業的考生中調劑。
  (2)校內調劑考生必須符合我校相應專業基本復試線,校外調劑至我校考生必須同時達到相應專業國家復試線和我校基本復試線。
  (3)除參加管理聯考的專業學位之外,調劑考生必須同時達到原報考專業相對應的分數線和調入專業所對應的分數線。由于參加管理類聯考的各專業學位初試科目完全相同,因此,調劑考生只需達到調入的管理類聯考專業學位分數線且符合相關調劑政策即可,無需達到原報考專業學位分數線。
  (4)調劑原則上應在同一個一級學科里進行,原則上要求有一門相同的專業考試科目。國家線一般在3月20日左右公布。
  (5)除醫學類、藝術類和體育類專業外,從校外調劑到我校全日制研究生(含學術型和專業學位)的考生原則上本科畢業院校必須是國家“985”工程(含分校)或“211”工程或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
  (6)在職專業學位生的調劑除符合我校相應專業基本分數線外,還需符合畢業年限的要求。
  (7)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為調劑生。
  (8)調劑生與第一志愿報考我校的考生持同一標準進行復試。
  2.調劑程序
  第一步符合我校調劑要求的考生請到我校招生辦網頁下載我校統一的調劑申請表,填妥后交送至或郵寄至或傳真至我校相關院系;
  第二步院系對材料進行初審;
  第三步招生辦復審;
  第四步相關院系通知通過復審的考生參加復試;
  第五步考生到教育部網上調劑平臺(網址:http://yz.chsi.com.cn/tjxx/)上補填調劑申請,以便我校通過調劑網履行復試和錄取的相關網上程序。
  六、復試錄取工作日程安排
  1、考生報到(聯系具體復試事宜、接受資格審查)
  〔1〕報到時間:2016年3月17日9:00-11:00
  〔2〕報到地點: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環境與生態學院A209聯系人:何老師
  注:未按時報到的視為放棄復試資格。
  2、3月17日上午11:30,環生院B103全體考生開會、通知相關事項。
  3、3月17日—3月18日,各專業進行復試,具體時間、地點和流程待定,以報到時現場通知為準。
  七、其他說明
  1、考生如對復試成績或復試過程有任何疑問,可直接向學院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或巡視督查小組反映,聯系電話:0592-2189829。
  2、本實施細則中的規定如與教育部、學校相關規定有沖突,則以教育部、學校相關規定為準;本實施細則解釋權歸環境與生態學院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
  3、其他未盡事宜,參照《廈門大學2016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意見》。
學 院 職務或部門 辦公電話
環境與生態學院 秘書 2189825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介紹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是在原海洋與環境學院的環境學科和生命科學學院的生態學科基礎上重新組建。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生態學、環境與生態工程、環境科學研究中心四個系(中心)。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學科,生態學和環境工程省級重點學科。
  本學科群擁有1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和海洋與地球學院共建: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陸界面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濱海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1個校級多學科交叉研究平臺(海洋與海岸帶發展研究院),并擁有國家環保部頒發的甲級環境影響評價證書。 
  學院瞄準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多重壓力下近海-流域與濕地生態系統演變機制的重大科學前沿,同時針對國家與地方對近海-流域-濕地生態安全和防災減災的重大需求。本學科群(環境與生態學科)將以亞熱帶水域生態系統(流域-河口-近海)和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主攻水域和濕地生態系統與環境演變過程與機理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建立生態系統水平的海陸統籌管理的理論體系,同時大力發展環境工程、生態工程和環境評價等相關應用類學科的發展。
  2012年9月,學院即將搬遷至翔安校區,新校區內建有占地面積為2萬平方米的環境與生態學院大樓,為學院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和更廣闊的空間。

添加廈門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廈門大學考研分數線、廈門大學報錄比、廈門大學考研群、廈門大學學姐、廈門大學考研真題、廈門大學專業目錄、廈門大學排名、廈門大學保研、廈門大學公眾號、廈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廈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廈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色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一区 |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99久久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蛮挑 | 久国产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毛片吞精 |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 | 一级黄在线观看 | 在线成人精品视频 | 日本视频免费观看 | 超碰在线人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 97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在线免费看最新的电影 | 日韩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播放 | 久久久精 | 色婷婷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一级片 | 开操网| 黄网站涩免费蜜桃网站 |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 | 91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 | 日日干日日色 | 国产精品一区2区 | 日本久久精品视频 | www操操| 色婷婷久久久久swag精品 | 欧美久久久网站 | av超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