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由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維護,整理發布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信息和研招數據,加學姐微信,可免費咨詢
我們還提供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都可加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微信溝通。
2024成都體育學院考研分數線(研究生
2023成都體育學院考研分數線(研究生復試分數線)...[查看全文]
成都體育學院怎么樣

1.中醫骨科系是成都體育學院最好的專業,下來是新聞系,學校不亂,學校的管理是很規范的 。在成都武侯區,市中心,離武侯祠很近。學校面積不大,環境非常好。
2.可以,我家在體育學院月亮灣分校區這里,這里除了能接收到很好的教育,而且環境很好。這里地處郊區,交通便利,周圍購物方便....總之,你來考察一下!
3.名師出高徒這句話聽說過吧,師資力量不錯,培養的學員自然也不錯,那就業率當然也就高羅,光谷校區近三年來的平均就業率是97.3%,很高了哦!
4.成都市西二環,學校環境還是不錯的在武侯祠邊上周邊有百花潭、浣花溪、青羊宮走路都不會超過10分鐘到天府廣場也近。
5.發展還不錯,每年都在修新東西,還在新辦新的專業,申請新的碩士點
6.成都體育學院航空港寢室男生的還不錯,雖然設備部高端,但是單衛,單洗漱池,還是有的,每人兩個柜子,還是可以,跟高中的差不多,普遍的標準吧 女生就有點悲劇了,是老的賓館改建的宿舍,有點舊,有點潮濕,具體的情況我就不知道了哈,我沒進去過,呵呵
7.中醫和武術是成體的兩朵金花,專業還不錯,但是現在就業大多數專業都是一樣,關鍵還是看自己的。學醫是個好專業,中醫現在也很受歡迎,而且醫生時永不失業,就不了業自己有本事開個醫療所也是不錯的選擇,醫生是越老越值錢
8.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學生和其他學校的比起來比較活潑,還要看你讀的哪個專業,成體的專業科系就不說了,至于文科系的還是運動醫學系和新聞系比較好!
9.就我個人感覺很好,各種吃的很全,種類很多,我吃了半年了,感覺還是很好吃的
10.體育教育好就業,進高校當老師都沒問題!
11.有四人間的,上面鋪,下面桌子。有六人間的,分校那邊是六人間。本部大多是四人間。如果是體育專業的,我覺得宿舍稍微要好點哈!
12.本校的醫校專業還是可以的。如果考了,我建議還是要來讀的。在校期間,就以在學校的附屬醫院實習,如果導師強的話。還可以到省體育醫院。此外,在學校可以學到很相關知識。該校的本科學生也有強人的。如果你之前就學的醫,我感覺你來之后發展空間還是很大地。
官方介紹
成都體育學院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體育學府。學校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四川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全建制轉為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更為現名。學校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劃轉地方,實行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經過70余年的積淀發展,學校現已成為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 在全國廣有影響的體育院校。當前,學校正朝著建設“體育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闊步前行。
學校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武侯祠。占地總面積48萬平方米,現有各類在崗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260余人,國際和國家級裁判、運動健將各100余人。學校涌現出不少蜚聲體育界的專家、學者,有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國家體育總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共70余人、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40余人。
經過70余年的辦學積淀,學校構建了涵蓋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層次的辦學體系。現有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100余人。設有4個學院(足球運動學院、運動醫學與健康學院、武術學院、藝術學院)、7個系(體育教育訓練一系、體育教育訓練二系、體育教育訓練三系、經濟管理系、新聞系、外語系、休閑體育系)等14個教學單位,4個研究機構(體育史研究所、運動醫學與康復研究所、鄭懷賢骨傷研究所、鄭懷賢武學研究所)。開設有21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藝術學、歷史學等8大學科門類。學校現有1項國家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2項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4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專業、3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淬煉形成了“以體為本,體醫滲透、體文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
學校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擁有體育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體育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新聞傳播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同時擁有體育、新聞與傳播、中醫和藝術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附屬體育醫院為四川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和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體育學在78所參評高校中位居Aˉ,為四川省省屬高校中進入A級學科的3所學校之一。
學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和優秀后備人才的任務。是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全國舉重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全國武術套路青少年培訓基地和全國田徑短跑、跨欄后備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已在舉重、藝術體操、武術、田徑、水球等競技項目上形成了優勢與特色。近五年來,學校師生在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世界杯、亞運會、全運會五大賽事中,共獲得金牌25枚、銀牌20枚、銅牌25枚。其中,在第13屆全運會上,我校共有優秀運動員47人次參加了6個大項22個小項的比賽,獲得11枚金牌、7枚銀牌和11枚銅牌的優異成績。
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400余項,形成了以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獲得了包括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內的多項省部級科研獎勵。學校發揮運動醫學專業優勢,承擔了包括國家短道速滑隊、網球隊、射擊隊、女子水球隊等多支國家隊以及四川省多支代表隊備戰奧運會、全運會等重大賽事的科技攻關與服務工作。學校編輯出版學術刊物《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來源期刊。
學校積極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開展服務社會工作,主導成立了全國學校體育排球聯盟、四川省運動舞蹈協會、四川省校園足球協會、四川省大學生網球協會、四川省搏擊運動協會和四川省體育產學研促進會等一系列行業協會。
學校重視文化建設和傳承,形成了一批具有成體特色的優秀成果。建有目前國內唯一以中國古代體育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根植于鄭懷賢老先生的武醫思想,成立了鄭懷賢骨傷研究所、鄭懷賢武學研究所。創編了一系列優秀文化作品,在全國、全省大學生藝術節等活動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先后與20個國家和地區30余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與美國、英國、愛爾蘭、丹麥、澳大利亞、泰國、港澳臺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余所世界知名大學構建了“2+2”、“3+1”和“3+1+1”學士、碩士學位學生聯合培養體系。學校是教育部具有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資格的高等院校。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體院路2號
郵 編:610041
電 話:+86/028- 85092752 85098011
傳 真:+86/028- 85092752
網 址: http://www.cdsu.edu.cn
-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cdsu.edu.cn/
- 研究生院網址:yjs.cdsu.edu.cn
- 聯系電話:028-85096075
- 郵箱:cdgaojg@163.com
- 通訊地址:成都市武侯區體院路2號
- 成都體育學院VR全景航拍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