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正文

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所屬學科專業創建于1960年,于1961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東南大學傳統優勢學科之一。1981年和1984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先后批準設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和“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990年被批準設立“精密儀器及機械”博士學位授權點。1992年5月為了適應學科發展需要,精密儀器專業和檢測技術及儀器專業從自動控制系分出成立了儀器科學與工程系,2006年9月成立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
我院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199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本學院現建有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導航、制導與控制”,以及“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并設有“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院建有“微慣性儀表與先進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遠程測控技術”江蘇省重點實驗室、“土地實地調查監測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農業物聯網感知與系統控制”江蘇省工程實驗室;并參與共建“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建造與運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精密儀器及機械二級學科1994年入選江蘇省首批重點學科,2005年入選江蘇省“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017年3月,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信息傳感及系統技術”、“導航制導與控制”兩個學科入選國防科工局國防特色學科。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先后入選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和江蘇省優勢學科,目前也是東南大學“雙一流”建設重點建設的學科。
本學科的學術水平、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在國內同類學科中位于前列。在2016年的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評估中,我院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A-”學科,排名并列全國第四位。在2015年12月江蘇省“十二五”一級重點學科驗收評估中,我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江蘇省153個參評學科中評為優秀(全省共9個學科驗收評估為“優秀”)。

二、組織架構
學院由院機關、一個教學實驗中心和六個研究所組成,測控技術教學實驗研究中心、先進導航技術研究所、微慣性系統及器件研究所、信息導航與智能測控研究所、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空間信息與導航定位研究所、汽車安全技術與虛擬現實研究所。
  
三、學術隊伍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基地建設為保障,通過精心規劃和努力建設,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專家以及一批國家級、省部級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77人,其中專職教師68人。專職教師隊伍中教授23人(含博士生指導教師26人)、副教授29人。具有國內外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95%。教師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1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3人、中青年學術帶頭人4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3人、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12人。其中“機器人傳感與控制技術”科研團隊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

四、科研工作
本學科面向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主戰場,以解決我國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和關鍵技術為目標。學院科研綜合實力強,五年來,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防重點型號項目、國防預研項目、國防創新特區項目、921載人航天工程項目、省部項目等300多項,以及橫向合作項目90多項,近三年來,年均科研經費到款5000萬元以上,其中近70%為縱向科研經費到款。
本學科科研特色顯著,為我國艦船導航技術、硅微慣性儀表技術、海洋與空間探測技術、衛星定位與土地測量技術、遙操作機器人技術、康復助殘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后研制成功艦船撓性陀螺儀、磁浮陀螺儀、硅微加速度計以及艦載捷聯慣導系統,并裝備在我國海軍各類先進戰艦上與航母上;攻克了隧道、山地情況下的衛星高精度定位問題,研制成功基于GPS/PDA技術的國土資源調查監測系統,解決了我國土地實時高精準監測的難題,在全國十三個省市的土地管理部門推廣應用,為各級政府實現對國土資源精細化實時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針對我國核化反恐的急需,突破了大范圍復雜環境下移動機器人實時遙操作控制的難題,研制成功高機動小型核化探測遙操作機器人,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和封鎖,并裝備我國防化部隊、秦山核電站、核反應堆工程等,并先后承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3年亞青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等重大活動的安保任務,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軍事應用價值,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軍事頻道、科技頻道和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廣泛報道;研制的航天員在軌操作力測量系統安裝于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并于2016年9月發射升空,在軌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我國助老助殘公益事業,經過近十年的攻關,研制成功多種力觸覺感知肌電控制智能假肢與遠程化的肢體康復訓練機器人,在我國丹陽假肢廠有限公司、錢景康復器械有限公司等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近五年來,本學科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2項、銀獎2項,等。

五、人才培養
我院的“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江蘇省品牌專業,本專業人才培養重基礎強實踐,是教育部首批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實施專業之一。本學院在“儀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招收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點招收工程型博士研究生,在“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招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
本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好,其中“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入選國家教學名師1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1人、優秀獎1人。
學院開設有通識教育基礎課、電類平臺基礎課、學科專業主干課和方向課、大型實驗課和集中實踐環節等。具有規范化、系列化和內容現代化的特點,既為學生奠定寬厚的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面、又反映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中的新思想、新技術、新手段。學院重視人才培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11項,建立了“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學習與研究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課外研學、網絡助學”的多方位人才培養特色,建設了兩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電綜合工程訓練中心”、“機電綜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以及一個江蘇省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物聯網技術工程訓練中心”和一個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測控技術與儀器學科綜合訓練中心”。近三年,出版教材8本,其中國家規劃教材5本。“傳感器技術”和“檢測技術”兩門課程分別于2009年和2010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傳感器技術》2015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學院結合學科特點為學生課外研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優秀生培養方面具有顯著特色。近五年來,本學科的本科生先后獲國際數模競賽一等獎8人次,國際Robcup機器人比賽一等獎3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活動競賽一等獎2組、二等獎3組、三等獎2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3組、二等獎5組,全國機器人創新大賽特等獎6組、一等獎4組等一批重要獎勵。30%以上的本科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學科競賽上獲獎。
學生就業適應面寬,多年來畢業生供不應求,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不少畢業生已成為各個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高級管理人員,如美國微軟公司副總裁沈向洋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房建成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朱向陽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成良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李建清教授等。
本學院先后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學成果,獲2018年和2009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17年和2004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1年和2000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

六、國際交流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馬里蘭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瑞士核子中心、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先后參加了丁肇中教授領導的國際重大合作項目“阿爾法磁譜儀-C”的研究任務,以及中歐國際重點合作項目“伽利略衛星導航技術”的研究。近五年,共選派教師60余人次出國進修交流或進行合作研究,還組辦了“國際導航技術會議”、“中歐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研討會”、“IEEE國際測量與儀器年會”、“中日國際傳感技術研討會”、“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人機協作分會”、“2018年第七屆生物醫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國際學術會議”等一批國際學術會議。
通過學校途徑,每年均有本科學生到國外高校進行交流與聯合培養,如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法國巴黎高科、美國密西根大學迪爾伯分校、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每年約有15%的本科畢業生出國攻讀研究生學位。此外,學院重視學生的國際化培養,每年都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高校的著名學者應邀擔任我院客座教授,并定期進行學術交流、講座。在日常授課中,開設了一批由外籍教師以及國外留學教師擔綱授課的全英文授課課程,為學生的國際化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東南大學

添加東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南大學報錄比、東南大學考研群、東南大學學姐微信、東南大學考研真題、東南大學專業目錄、東南大學排名、東南大學保研、東南大學公眾號、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dongn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522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