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管玉霞

發布時間:2021-10-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管玉霞

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管玉霞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管玉霞 正文


  姓名:管玉霞  
  性別:女  
  職稱:副研究員
  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研究方向:微生物代謝控制


  個人簡歷
  
  管玉霞,山東蓬萊人 博士 副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1973.09-1977.04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生化工程系 大學本科
  1979.09-1982.10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碩士
  1982.10-1988.03   山東省醫藥工業研究所 工程師
  1988.03-1995.04   廈門大學生物系 教師/科研人員廈門大學研究生院 博士
  2003.10 -至今    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1.《低成本、高效率生產慶大霉素新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
  其優勢在于正在生產慶大霉素的企業,幾乎不用投入或很少投入便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發酵周期短——由原工藝130小時左右縮短到70~80小時;生產成本低——每十億(1十億≈1.67kg)可降低生產成本300~400元;產素效率高——發酵指數較原工藝提高30~80%(因菌種生產能力不同而異);產量大——月產量及年產量大大增加;質量好——符合最新版本的美國藥典,英國藥典,中國藥典,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已成功應用于生產。本專利方法,除成功應用于慶大霉素發酵生產外,尚可應用于其他發酵周期長、產素率低、成本高的抗生素發酵生產進行工藝改造,對于抗生素行業具有普遍增效意義。
  2.將國家發明專利技術應用到其他抗生素發酵生產中,特別是成本高、效率低的素種,旨在降低成本,增加產量,提高國際競爭力,如:小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等。
  3. “新一代低毒、抗耐藥新型抗生素——福大米星”的研制:
  福大米星是將慶大霉素中毒性最大、療效最差的C2+C2a組分通過生物轉化生成毒性最低、療效最好的C1和C1a組分的新一代低毒、抗耐藥氨基糖甙類廣譜抗生素,是國家一類創新藥。本課題獲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資助,填補了國內外抗生素領域的空白, 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本項目研制成功必將為人類的健康帶來福音。目前,小試已基本結束,正在擴大實驗。
  4.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單孢菌遺傳性狀,旨在選育慶大霉素高產菌株、生產慶大霉素B組份的菌株和探索新藥物:
  小單孢菌產素率低,慶大霉素發酵單位國內外均在1200~1800u/ml,較鏈霉菌、青霉菌幾萬~十幾萬單位/ml相差甚遠,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單孢菌遺傳性狀提高產量迫在眉睫。
  臨床上使用的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乙帕米星,我國無法生產的瓶頸在于無優良的生產乙帕米星合成前體—慶大霉素B組份的菌株。采用基因工程改造小單孢菌遺傳性狀,選育生產慶大霉素B組份菌株,為我國生產乙帕米星創造條件。
  改造小單孢菌遺傳性狀探索新藥物。
  5.絳紅小單孢菌磷酸果糖激酶的研究:
  探索小單孢菌代謝途徑中關鍵酶——磷酸果糖激酶的調控方式,旨在為微生物代謝控制發酵奠定基礎.試圖在理論上能有所創新,以便推動發酵工業生產。
  6.研究開發生物新能源:
  采用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新方法將廢木屑、廢秸稈等含纖維素的原料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生產生物新能源,旨在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教授課程
  承擔大本《氨基酸發酵工藝學》《生命科學導論》《現代生物學概論》等課程,
  研究生《微生物代謝控制》課程教學任務。

  論著成果
  1、 慶大霉素產生菌原生體融合高產株與發酵罐試產的研究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9年第8期
  2、 幾種氨基酸在慶大霉素生產中的作用 《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7年第12期
  3、慶大霉素產生菌GntB基因的克隆與轉化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9.vol.31 №3
  4、甘氨酸、賴氨酸、酪氨酸、蛋氨酸在小單孢菌中的作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9. vol.39. №1
  5、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慶大霉素效價方法的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9.vol.31 №4
  6、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磷酸果糖激酶的研究 《分析科學學報》2009.vol.25 №2
  7、幾株生產用小單孢菌質粒DNA的分離、鑒定和功能的研究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8、幾種氨基酸對慶大霉素生物合成的影響 《福州大學學報》2007. NO.1
  9、慶大霉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基因在E.coli中的克隆與表達 《福州大學學報》2007. NO.6
  10、增加新霉素產量的研究 《鄭州大學學報 》2006.№2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福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福州大學考研分數線、福州大學報錄比、福州大學考研群、福州大學學姐微信、福州大學考研真題、福州大學專業目錄、福州大學排名、福州大學保研、福州大學公眾號、福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福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福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福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fuzhoudaxue/daoshi_50772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