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學院怎么樣

Add河西學院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在填報志愿選專業時,查詢河西學院怎么樣、優勢專業有哪些是必須的,小編為各位同學整理的河西學院院校概況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河西學院王牌專業和大學排名,解決河西學院怎么樣的問題。

環境
簡而言之,本校的環境看起來也會比較像大學,張掖城市化本來就不足,比起蘭州都沒法比,同學們多是周邊縣村的,但是少數人人很好,真誠,很實在,讓人比較欣慰。雖然已經升成二本,但是老師穿的白大褂上印的還是醫專,臨床影像開始招收一本學生和復旦聯合培養,說得好聽,但是只不過是在你結業證書上多蓋一個復旦的章,學歷依舊是河西學院的學歷,拿出去醫院寧可要川北普通本科生。環境很差到不至于,不過好不到哪去,宿舍啊操場啊,硬件設施不過關,發展機會發展面都很狹隘,如果真是想報考二本院校,地域很重要,即便是一個大城市里差的二本,也比一個極小城市的普通二本更值得去,開闊眼界!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張掖一般般吧,玩的地方不少,馬蹄寺是要去的,三十三天石窟值得一看,焉支山,山丹軍馬場是亞洲最大的軍馬長,也值得一看,扁度口的油菜花海,非常漂亮,天也是非常的藍。丹霞地貌很火,因為是三槍拍案的拍攝地之一,彩色的山看起來很好看,還有大佛寺,有全國最大的室內臥佛,很壯觀,還有什么大野口啊,海潮壩啊,康樂草原啊都挺好的,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在市內還有濕地公園也很不錯。
學校環境很好,校園很大,有兩個校區,本校區環境優雅,景色不錯,就是南北區相隔有點遠。住宿條件在同類大學里不算很好,但是教學條件不錯,硬件設施挺好。同時張掖也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城市,消費不高,生活節奏舒緩,周邊有各種旅游景點,城市設施很完善。
校園環境不止在省內,就算放在省外也是數一數二的,校園里有兩個人工湖,小樹林好幾個,操場五六個。上課沒有固定的上課教室,一般在三教、八教和九教,教學樓都配有飲水機,上課離宿舍還是有點距離的,圖書館是全校唯一冬暖夏涼的地方,有空調。

專業
河西學院最牛的專業是教育學和生命科學,以及物理與機電工程類的都是比較好的專業,非師范的農學系的也不錯吧。
學校硬件設施基本齊全,師資方面個人感覺略微欠缺,特別以經管、土木這樣的新興院系,不過好在河西學院是以教師教育聞名的,在這一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河西學院比較好的專業是:教師教育、物電、政法、文學、歷史與旅游等等這樣一些,相對來說這些院系就業率較高,考研率也較高。
河院師范教育類比較好,理科類種工,生科比較好,文科類好的專業偏教育類。

住宿
六人間,上下鋪,就是高中那種鐵架子床。沒有獨立衛生間,沒有熱水供應,沒有空調,沒有電風扇,只有暖氣。每層樓一到兩個大的廁所和洗漱間,洗澡需要到洗浴中心,三元一次,任你洗多久。開水房在洗浴中心旁邊,開水不收費。
宿舍各系有各系的不同,宿舍有12人(很少數)有6人(大多數),上下鋪,每個宿舍會分一張桌子,不過12人宿舍一般是給大一住的,大二會分。宿舍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不斷水,電費有額度,用完了可以用飯卡上的錢充,學校規定宿舍禁止使用違規大功率用電器,比如電吹風,學校會不定期+定期查宿舍。冬天的暖氣夠熱,完全可以不用電熱毯。
本部宿舍一般為六人宿舍,內置一張大桌子,兩把方凳子和三個高低床,每個床靠墻位置有一兩層鐵書架,本部宿舍每一樓層都有一大宿舍,設6個高低床,12個床位,大宿舍多為混合宿舍。醫學院宿舍一般為8人宿舍,有一小陽臺。充值網費后就可用學校無線,輸入學號密碼認證。
南北區男女公寓都是六人間,有些公寓樓有陽臺有些沒有。北區環境好,南區離校門近交通便利,但北區坐校車也挺方便的。宿舍24小時不斷電不斷網,全校園WiFi覆蓋,當然不是免費的。熱水早中晚供應三次,洗浴下午開始。

吃飯
北區食堂位于北區邊緣,一直走一直走就能看得見,一共有三個食堂,三餐和四餐還有清真食堂,三餐只有一層四餐有兩層,食堂味道還不錯。
南區食堂位于南區六號公寓樓北面、南區超市后面。進校門后沿著北邊路往北走方可到達。南區食堂有兩個,分別為一、二號食堂。一號食堂有一層,二號食堂有三層,其中二餐三樓為教職工餐廳。
食堂南區有第一第二餐廳,清真餐廳,第二餐廳是全校最豪華的,北區有三餐四餐,學校食堂飯菜我覺得可以,飯菜價格絕對是省內高校中價格最低的,有四塊錢不到的牛肉面。

學習
由于這所學校,地處張掖市,就一所本科院校,沒有那種相互競爭的勢頭。在學校的學風建設上雖然是大力發展,可是像平時的社團活動只注重于形式,學生的獎學金評定還是依據綜合考評,這樣更加局限了同學的自我發展。學生會、社團不能發揮它的作用,好的一點是,這里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相對于省會城市的同類本科大學生要好,對待學生很負責、很認真。老師的教學水平限于一定的階段,雖然有好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響,不能讓老師得到更為廣泛的交流,教學水平不能得到充分的提升。
軍訓一般會在國慶節結束的第一周開始,軍訓持續時間在兩周,中間可能有機會天氣不好中獎休息一天 ,軍訓完會有一個《新生手冊》(河院生存守則)和《軍事理論》的考試,軍訓時間一般是在早晨8點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半到下午5點半。軍訓內容有稍息、立正、齊步走、跨列立正、走正步、下蹲、起步跑、拉歌,沒有軍體拳,沒有節目匯演,只有一個最后的會操表演。
不同的老師會有各自不同的點名風格,期中的時候和期末的時候一定要去上課,一是因為老師會著重提醒一些東西,二是老師一般會著重點名。每天早晨6點20跑操,有的系晚一點6點35,跑操會由各系學生會紀檢部點名,大一大二跑操,大三點操,大四自由。河院的校園衛生有一部分是學生在做,每周安排一個系,具體的輕松到給花花草草澆水,看自行車,掃掃地,累一點或許會被分去給學校的試驗田施肥打藥。這個是修學分的,是勞動課。
轉專業不是說轉就能轉的,有的系會簡單一些,有的系會麻煩一些,當然普遍的,系內轉比跨系轉要簡單一些。要成績優異(入學成績和大一成績)+ 提出申請 + 各種關系+ 搞不好還有留級,就是下一年重新上大一,學費照交。


官方介紹


河西學院是甘肅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確定的復旦大學對口支援西部高校,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院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李燦任名譽校長,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玉良任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任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傅伯杰任祁連山生態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戰略區位 河西學院位于絲綢之路黃金段、河西走廊中部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掖市,是蘭州至烏魯木齊近2000公里區域內唯一一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服務區域主要面向河西走廊、甘肅及新疆、青海、內蒙、寧夏四個少數民族省區,戰略地位重要,地域優勢獨特,自然資源豐富,文化稟賦深厚,辦學育人空間廣闊。

辦學歷史 河西學院發端于1941年創立的甘肅省立張掖師范學校;1958年成立張掖師范學院;1959年改辦為張掖師范??茖W校;1962年調整為張掖師范學校;1978年恢復張掖師范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張掖師范高等??茖W校;2000年并入原張掖農校和張掖地區職業中專;2001年改制為河西學院;2014年原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張掖市人民醫院并入河西學院,組建新的河西學院;70多年來已累計培養畢業生10萬余人。

辦學定位  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承“立足河西、面向甘肅、輻射周邊”的辦學定位,堅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絲路名校”的發展方向,踐行“以人為本、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治校理念,致力于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民滿意的地方性、應用型河西大學,成為甘肅特別是河西地區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基地、文化傳承創新基地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中心。

辦學條件 學??傉嫉孛娣e近4000畝,校舍面積5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3億元,實驗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0萬冊,電子圖書110萬冊;學校擁有全省最好的學術中心、藝術創意中心、教師發展中心等現代化設施,建有錢學森紀念館、河西走廊生物多樣性館、河西歷史文化館等展館,學校為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成員單位。附屬醫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甘肅省“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和鄉村醫生培訓基地,床位1300多張,年接診60多萬人次。已初步建成美麗校園、智慧校園,被譽為甘肅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

學科專業 學校堅持師、農、醫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設有18個二級學院,59個本科專業,11個醫學??茖I,覆蓋12個學科門類,已形成“教師教育、生態農業、醫療衛生、應用文理、工程技術”5大學科專業群;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種子科學與工程),省級特色專業10個(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旅游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護理學、應用化學、物理學),省級重點學科3個(歷史文獻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教育教學 學校堅持以提高適應性、滿足多樣性、突出特色性為目標, 堅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為重點的教育教學改革,持續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獲多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有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級精品課程18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一大批學生在全國、全省及國際各類競賽中獲獎。學校面向全國18個省、市、區招生,全日制在校本??茖W生2萬余人,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師資力量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大力實施“祁連學者”人才工程,努力培養和造就“師德強、教學強、學術強”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1959人(含附屬醫院),其中專任教師924人,有教授145人(含主任醫師),副教授491人(含副主任醫師),博士139人(含在讀)、碩士625人;有兼職院士6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6人、省級優秀專家14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甘肅省“333”“555”創新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9人、甘肅省領軍人才3人、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9人、甘肅省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12人;聘請1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兼職教授。

學術機構 有43個研究院(所、中心),省級科研團隊4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微藻工程)。已建成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甘肅省微藻工程技術中心、河西史地與文化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15個省級以上科研服務平臺;與復旦大學共建“復旦-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協同發展研究院”,與陜西師范大學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智庫”,與新農創集團共建鄉村振興研究院;中科院院士魏江春、莊文穎和工程院院士李玉領銜設立祁連山菌物保護利用院士工作站。

科研成果 學校始終堅持做河西文章,致力于“產出一批標志性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專家,培養一批服務河西的名人”,在河西種業、沙產業、河西簡牘、敦煌文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等方面已形成鮮明的學科優勢和特色。近5年,先后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0余項,國家部委項目30余項,省市科研項目200多項;出版著作和教材220多部,發表論文3000多篇,其中發表在SCI、SCIE來源期刊上的論文200多篇,近百項成果獲省、市科技進步獎、科技發明獎、社科成果獎, 獲得50余項發明專利。

校園文化 學校堅持以經典文化打“底氣”,以精品活動養“文氣”,以核心價值立“正氣”,實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已成為彰顯河西精神的文化學術高地。近年來,秦大河、楊玉良、李玉等30多名院士和陳平原、陳思和、白巖松、畢飛宇等120多名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祁連山生態與水資源保護論壇”等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先后在學校舉辦;省級院團品牌《大夢敦煌》《絲路花雨》《月上賀蘭》等大型歌舞劇先后來校演出,自創舞劇《裕固風華》被教育廳納入全省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在蘭州高校巡演。學校是省屬高校近年來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最多、來校講學的院士、著名學者最多的學校。

對外交流 學校堅持開門辦學、開放辦學。與美國福特海斯州立大學、布萊恩特大學等國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臺灣首府大學等港臺多所高校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聘請來自美國、英國、新西蘭等國家的文教專家140余人來校工作,有3人獲得甘肅省外國專家“敦煌獎”。 2016年開展留學生教育。設有中西亞青年國際學院。學校被授予“甘肅省引進國外智力先進單位”。

對口支援 復旦大學對口支援學校5年來,兩校真誠合作,不斷豐富支援內容,在教師進修深造、學術交流合作、互派干部掛職、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交流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大密度、高水平”的工作格局和“對口支援+”的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果。 2017年開始實施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

支教援疆  學校多年來堅持支教援疆,已派出18批8000多名師范生到新疆進行頂崗實習,有力地支援了新疆基礎教育,學校支教工作兩次被新疆自治區教育廳表彰;學校鼓勵畢業生到新疆就業,實施“千人進疆計劃”,建立就業創業基地,每年超過一千人到新疆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就業。

發展愿景 面向未來,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加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不斷推進“轉型、提升、發展”戰略,全力打造河西學院升級版,力爭早日建成河西大學。

                                                                                           (2018年8月修訂)

添加河西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河西學院考研分數線、河西學院報錄比、河西學院考研群、河西學院學姐微信、河西學院考研真題、河西學院專業目錄、河西學院排名、河西學院保研、河西學院公眾號、河西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河西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河西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