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簡章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簡章

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簡章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簡章 正文

物理與光電工程_學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宣傳簡章


 

一、學院簡介
     學院擁有材料物理與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和光學工程三個學位授予點。材料物理與化學隸屬的一級學科為省攀峰重點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電子科學與技術為省優勢重點學科。學院有碩士生導師約45名,其中博士生導師6名,校級“百人計劃”人才5名,“青年百人”計劃人才14名。近五年科研經費平均年增長率達到40%。2018年到校經費578萬元,連續13年完成學校要求的指標。學術成果質量顯著提升,2018年申請專利153件,其中發明專利91件,實用新型專利62件;授權發明專利83件,授權發明專利18件,實用新型專利65件。2018年發表索引論文92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6篇,EI收錄論文4篇,學院擁有光電材料與器件、射頻通信技術等科學實驗室,還擁有光電技術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二、導師風采
       胡義華教授: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教育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電子科學與技術“優勢學科”學術負責人。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 主持或參與省、市等科研課題10余項。在固態發光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地研究,在國際、國內權威刊物發表論文180多篇,其中130多篇被國際權威索引SCI收錄。
       何  苗教授: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微納光學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微納光學器件的設計和制作。他作為項目(或子課題)負責人已成功主持科研項目19項(包括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4件。
     唐新桂教授: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硅酸鹽學會溶膠凝膠分會理事。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0項,參與完成國家、省市項目20多項。是國際Chem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f,J Mater Chem C, J Am Ceram Soc等20幾種國際刊物的特邀審稿人。近年來與合作者一起在Chem Mater, Acta Mater, Appl Phys Lett, Scri Mater等國際刊物已經發表SCI收錄論文140多篇。愛思唯爾出版社與科學網2015年2月9日新聞報道、2016年1月29日報道。唐新桂教授多年入選物理與天文學領域的“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林福民教授: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本科,復旦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碩士,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物理電子學專業博士。曾主持國家、省市和企業橫向等科研項目,參加過國家863-807重大專項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四十幾篇,其中SCI或EI收錄三十幾篇,申請發明專利6件,已獲授權的發明專利2件,獨立編寫1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目前主要從事大功率微波和THz波源、微波濾波器、射頻天線與電路等方面的研究。
      周金運教授: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光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光學學會理事,廣東省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之“激光與光電技術”學科方向帶頭人。 近年來,從事光刻技術研究工作,發表SCI、EI收錄論文7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市科研項目9項,有7件授權專利。
   董華鋒教授: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近年來,主持國家、省部科研項目4項,參與完成國家項目3項。是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 J APP Phys, 中國科學等國際刊物的審稿人。近年來與合作者一起在Phys Rev B, Nano Lett, Chem Mater, Appl Phys Lett等國際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30多篇。曾獲得“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和清華大學物理系吳有訓獎。
 
三、科研團隊
       發光材料團隊
      從事熒光材料及其應用的研究,包括長余輝材料、LED照明用熒光材料及相關器件。團隊擁有完善的材料合成和熒光性能測試設備,包括單光子計數器、熒光光譜儀、熒光壽命測量系統、熱釋光光譜儀等。近年來,團隊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近三年發表SCI收錄論文近120篇;申請專利30件。培養的研究生質量高,近五年獲得省優秀碩士論文兩篇,優秀博士研究生一名,優秀碩士研究生一名。其中團隊培養的博士生吳浩儀同學作為百人計劃引進我校,成為團隊的一個標志性成果。
      光電技術團隊
本團隊從事“微納光學與光刻技術”(省內高校獨特方向)研究,在國內率先對大面積投影掃描式激光光刻進行研究,經專家評審為 “國內原創性工作,屬國內領先”。并對光刻制造專用設備、數字光刻關鍵技術和微納光子器件設計與加工等進行研究,近五年來,主持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中3項面上、3項青年和1項物理專項)和其它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8項;獲授權專利13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9件);發表科研論文8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65篇)。
      射頻技術與器件團隊
      主要從事大功率微波和THz波源、微波濾波器、射頻天線與電路、無線通信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承擔了國家、省市和企業橫向等科研課題30多項,到校研究經費達400多萬。共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其中SCI或EI收錄20多篇,申請專利和著作權等十幾件,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5件、著作權1件,出版教材5部,其中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還有3項產業化成果,為合作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千多萬。
      電子信息材料與能源器件團隊
      主要從事半導體存儲器材料及應用、壓電材料與傳感器、能源材料與儲能器件研究。涉及憶阻器材料與存儲特性,包括CMOS器件、隧道電子器件、閃存(Flash)器件、壓電電聲器件、壓電厚膜與生物醫學傳感器器件、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材料與器件、鐵電(反鐵電)厚膜及其儲能器件、環境保護與生物降解材料等。近五年承擔了國家、省市和科研項目2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到校研究經費達600多萬元。共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10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十幾件。
     計算物理團隊
   主要從事超硬材料、二維柔性電子材料、新能源材料的預測與合成,聲超常材料特性、聲學超表面設計及聲波操控技術、聲輻射力研究,螢光發光材料的機理研究。近五年承擔了10項國家項目、5項省市科研項目,研究經費達460多萬。共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7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15件。
 
四、特色培養
        1. 個性關懷和培養:關注學生心理和思想動態。備有研究生心理互助隊員,并參加學校組織的心理互助隊員培訓。密切關注研究生思想動態,教育、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導師與研究生保持密切聯系,導師對研究學術上個性化培養,生活中也有父母般關懷愛。
       2. 學術交流活動踴躍。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講學。課堂教學中注重討論和交流。
       3. 研究生培養質量高。積極開展以研究能力培養為宗旨的研究生教育,提升學術成果。近幾年,研究生生均發表SCI論文、研究生獲省級獎勵的比例、研究生就業率等指標都居學校前列。
 
五、研究生成果/品牌活動
近三年來,研究生發表三大索引收錄論文29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超過181篇,包括近80篇的一區和二區的論文。多年來,研究生人均發表的SCI收錄論文數在全校名列前茅。此外,近三年申請專利超過250件。
“精彩廣州,研途有你!”。學院組織研究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包括學術講座,光電講堂;組織拔河、籃球、羽毛球、校運動會等體育活動;舉辦迎新及畢業晚會、郊游等活動使同學們彼此了解,增進友誼。
 
六、研究生就業
研究生培養符合廣東省產業需求,四年總體就業率達到100%,12%左右的學生進入985、211的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其他學生的就業單位涵蓋了高校、研究所、機關和企業等。平均薪酬超過6500元/月,高于廣東省碩士研究生的收入。
 
廣東工業大學

添加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工業大學報錄比、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群、廣東工業大學學姐微信、廣東工業大學考研真題、廣東工業大學專業目錄、廣東工業大學排名、廣東工業大學保研、廣東工業大學公眾號、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guangdonggongyedaxue/yanjiushengyuan_26060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