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科大學校外聯合培養單位導師:羅微

發布時間:2021-11-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廣東醫科大學校外聯合培養單位導師:羅微

廣東醫科大學校外聯合培養單位導師:羅微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廣東醫科大學校外聯合培養單位導師:羅微 正文

羅微,女,1981年4月生,免疫學博士,生物技術研究員。2007年至2015年在南方醫科大學任教,2015年引進到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任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2019年獲批成立佛山市免疫組庫醫學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任中心負責人。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人選、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佛山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佛山市醫學杰出青年人才。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醫學細胞生物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精準醫學與分子診斷學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醫學科研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學分會常委, Cancer Sci、Oncoimmunology等雜志評審專家。
扎根細胞免疫識別與活化及腫瘤免疫治療的轉化醫學研究十余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佛山市科技創新平臺2項。作為第二負責人,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2項,省高層次人才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自主建立免疫組庫檢測分析技術平臺,率先開展外周血免疫組庫分析的臨床意義研究,發現鼻咽癌、肝癌、胃癌等腫瘤患者的外周血T細胞克隆組成和分布明顯不同于健康人和疾病對照。依據各組人群TRBV基因使用特征,建立了TRBV-Score模型,可將腫瘤患者與對照區分開來。研究發現免疫組庫相關分析指標在腫瘤早期無創診斷和預后中具有潛在應用價值。在利用自主發明的免疫組庫檢測技術篩選腫瘤抗原特異性TCR的基礎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建立腫瘤抗原特異性TCR儲備庫的思路,解決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過程中難以獲得合適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難以生產足夠數量的T細胞等國際公認的技術瓶頸問題,有利于促進TCR-T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發表SCI論文四十余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100,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研究受到國際同行普遍關注。
聯合培養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生3名;培養博士后3人,其中1人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I類資助,另2人獲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已有一名博士后出站。
導師鏈接:https://www.fsyyy.com/
廣東醫科大學

添加廣東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東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廣東醫科大學報錄比、廣東醫科大學考研群、廣東醫科大學學姐微信、廣東醫科大學考研真題、廣東醫科大學專業目錄、廣東醫科大學排名、廣東醫科大學保研、廣東醫科大學公眾號、廣東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東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廣東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guangdongyik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6627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