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0 14:13: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西南石油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西南石油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西南石油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西南石油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西南石油大學官網來自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西南石油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西南石油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官網: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簡介:
體育學院前身是西南石油大學體育軍事教學部,為適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服務和促進地方體育文化事業,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具有二級教學管理職能的體育系,設置體育教育專業并實現招生。2010年7月更名為體育學院,體育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教學辦公室、團總支、公共體育第一教研室、公共體育第二教研室、體育教育專業教研室、體育理論與健康促進教研室、群體競賽教研室。
體育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9人。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人,碩士學位的教師35人;教師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9人,其他副高7人,講師及助教30人。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學院教師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相對比較集中,部分學科的教師數量較少。
體育學院成立以后,根據學校的定位和發展,依托學校的優勢和特色,在圓滿完成學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努力辦好本科體育教育專業。目前該專業招生形勢良好,生源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深造率逐年提高,其特色項目花樣跳繩在成都市、四川省具有較大影響力。
近年來,學院在做好本科教學的同時,以信息化為抓手,積極推動教學改革。目前已形成體育教學管理、體質健康測試管理、課外400公里健身跑管理三大系統,實現了體育課從課內到課外,從線上到線下的“立體化”教學和管理,初步構建起一套完整的高校體育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并在多所高校推廣應用。2015年12月,我院與西南交通大學共同成立“體育科學與健康大數據實驗室”,2017年7月,我院建立智慧體育與健康研究中心,在體育信息化建設和健康大數據應用上不斷深入前行。
在群體和競訓工作上,我院自1995年起連續24年舉辦全民健身體育節,2017年獲得第九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獎。2010年我校通過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綜合評估,順利獲得網球高水平運動隊資質,成為四川省第四所獲得該項目高水平運動招生資格的學校。同時,各支校代表隊在教練員和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刻苦訓練,積極備戰,在各級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2014-2018年,我校運動隊獲得國際級獎項10項,國家級獎項124項,省級比賽獎項270項。
體育學院教師在認真抓好教學、群體工作的同時,積極從事科學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2014年至今,我院教師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級及其他各級科研、教改項目60余項。
一、辦學定位: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建成公共體育教育成效卓著,體育專業特色鮮明,體育競賽亮點突出,體育文化內涵豐富的體育學院。
二、發展方向
以體育教學為核心,以群體活動為基礎,以運動競賽為亮點,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建成在省內領先、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共體育教育體系,使學生體質顯著增強,體育素養明顯提高;突出體育專業的辦學特色,加強體育碩士點規劃與建設工作,提升學院的辦學水平與辦學層次。
三、人才培養目標
公共體育教育的培養目標為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共五大目標。
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人文素養,具備較強的從事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科研工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熟練運用專業技能,獨立承擔工作任務,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作出貢獻。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大道8號 
聯系方式:028-83032151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工作委員會)學科設置:
體育教育專業:
西南石油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是根據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在四川省的直接關心、支持下設立。學制四年,畢業頒發教育學學士學位。                  
體育教育專業以培養各級各類學校體育師資為目標、輻射體育其它相關領域。結合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立德樹人,突出專項技能,全面發展專業素質”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強化學生專項技能。在課程設置中體現科學性、靈活性、針對性,并利用學院的教育見習基地、教育實習基地,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高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多年來,我院畢業生就職于中、小學校、體育職能部門、社會體育機構,以及軍、警單位;也有部分學生進一步深造后就職于高等院校,取得了良好的職業成就,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人文素養,具備較強的從事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科研工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能熟練運用專業技能,獨立承擔工作任務,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做出貢獻。
(二)培養要求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比較系統地掌握體育學、教育學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與方法,了解學科知識前沿和發展動態,熟悉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與手段,掌握從事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社會體育指導工作、體育科研的基本能力。
(三)專業特色
突出培養中、小學體育師資的目標、輻射體育其它相關領域。結合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需要,根據“一專多能”的指導思想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拓寬專業口徑與學生知識面,加強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增強課程的靈活性,利用我院的教育見習基地、教育實習基地,重視實踐能力培養,提高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在人才培養上重點突出以下特點:
1、重視體育技術課程的普及與提高,力求理論與技術課程的并重與均衡發展。
2、增強專項運動技能的能力,真正實現“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目標。
3、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要,結合我院學生規模和辦學實際,設置相應的專項模塊課程,以適應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
(四)專業技能實踐:教育見習與實習
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在新都區及成都市其它區域與多所著名小學、國家級示范高中簽有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基地協議,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將在一定時期前往教育見習、實習基地,進行規范的專業技能實踐操作。確保學生在校期間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聯系實際,熟悉小學、中學的學校體育工作開展,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迅速熟悉相關業務。
(五)專業技能拓展:個性課程
依托我校綜合性大學的優勢,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可以學習我校其它專業,如:石油工程、油氣儲運、化工、工商管理、法學、外語等專業,學習合格者,可獲得相關證書,從而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人才綜合素質,在就業競爭中多了一份優勢。
(六)專業深造
依據學校政策,我院每年推薦一定數量的優秀應屆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學校包括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使人才培養多元化、深入化。
(七)主干學科
教育學、體育學
(八)核心課程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田徑運動、體操運動、游泳運動、籃球運動、足球運動、排球運動、網球運動、羽毛球運動、乒乓球運動。
(九)就業去向
中小學體育教師、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教練員、體育經營管理人員、體育專業進一步深造等。    
我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歷年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兩年后達98%。歷屆優秀畢業生中,就業途徑寬廣,有任教于四川大學、重慶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成都七中、成都嬌子小學等優秀學校;有任職于瀘州市體育局、成都市青白江區體育局、重慶市公安局、成都市大邑縣公安局等職能部門;有任職于中石油、中海油、中國銀行、阿里巴巴、四川工人日報、成都建工集團等企、事業單位,擔任體育教練員或管理人員;也有繼續深造,推薦免試或考入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  
(十)優秀畢業生事例
王莉莉同學在教育見習中帶領小學生一起做運動
王莉莉,女,中共黨員,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0級學生,四川省2014屆優秀畢業生,西南石油大學2014屆優秀畢業生。曾獲國家獎學金一次;中石油獎學金一次;國家勵志獎學金一次;校一等獎學金七次;優秀三好學生稱號三次;全國第一屆瑜伽大賽單人第三;全國億萬青少年啦啦操大賽技巧啦啦操第一名; 全國健美操三亞總決賽五級三等獎;全國健美操三亞總決賽六級二等獎;成都市高校健美操、啦啦操、體育舞蹈大賽啦啦操項目榮獲專業組第一名等榮譽和獎項。東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碩士畢業,現為東華理工大學體育學院教師。
(十一)體育學院其他信息
網址:http://tyx.swpu.edu.cn/      
聯系電話:(028)83032674劉雨鑫老師       (028)83032671彭丹老師  

添加西南石油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石油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石油大學報錄比、西南石油大學考研群、西南石油大學學姐微信、西南石油大學考研真題、西南石油大學專業目錄、西南石油大學排名、西南石油大學保研、西南石油大學公眾號、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石油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石油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