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2-10 16:27:5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東北農業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東北農業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東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東北農業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東北農業大學官網來自東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東北農業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東北農業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官網: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簡介:
資源與環境學院是2000年12月在原土壤與農業化學和農業環境保護專業,以及生態學、微生物學和農業氣象學等學科的基礎上成立的。學院依托“土壤農化”(現為農業資源與環境)具有近六十于年辦學歷史的傳統專業,以及現代社會發展普遍關注的“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應用生物科學”、 “應用氣象學”等五個新興的學科專業,形成了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本碩博多層次的綜合性辦學特色,也是學校發展較快的學院之一,學院辦學特色和優勢正逐步顯現。
六十多年來,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創建并發展了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和5個二級學科,其中,農業資源與環境為省級重點學科。學院現有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博士后流動站各1個,包括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保護與修復、生態工程與農業氣象和資源環境微生物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學院現有教職工82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教師中教授18人,副教授23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57人。院長張穎教授現“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并榮獲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龍江學者特聘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為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學院現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大氣科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黑龍江省新世紀人才2人、黑龍江省教育廳骨干教師5人。博士生導師12人,外聘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38人,外聘碩士生導師11人。在讀本科生1019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35人,博士研究生25人。
學院有黑龍江省 “土壤保護與修復” 重點實驗室、省高校“寒地黑土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教育廳新型肥料研發工程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另外還有學校“211工程”建設的“植物營養與生長調控工程中心”、“農業生態與環境工程中心”。擁有萬元以上設備210余臺,設備總價值達1464萬元。硬件基本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可以滿足教學、科研對儀器設備的需要,并已基本實現大型儀器的共享。
近五年,學院共主持國家級項目54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承擔歐盟、聯合國等國際項目10余項;承擔省部級項目83項,其他項目204項;共獲得科研、教學各類獎項135項,科研經費達六千多萬(不含教學經費);共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58項;發表學術論文971篇,其中四大檢索收錄的論文301篇;國家出版社出版專著教材70余部。
2010年,我院農業資源科學系何萬云教授連同我校王金陵教授、蔣亦元院士、駱承庠教授、佟明耀教授與全省有關農業專家共11人榮獲“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功勛獎”。農業資源科學系劉元英教授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別獎。
科技共建工作一直是學院的強項和特色。擁有校企合作研發中心7個。近幾年,學院充分利用與綏化、密山、樺川、五常、拜泉、海倫、訥河、尚志、蘿北、雙城、牡丹江等市縣共建的平臺,加強科技成果推廣力度,進一步密切產學研合作,并已逐步成為學校在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第一線服務最為活躍的學院之一。
學院非常重視對外交流工作,先后與美國、日本、俄羅斯、以色列、意大利、荷蘭、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先后派出十余位教師出國訪問及短期進修,接待日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著名的專家學者50人次。出國訪問和參加國際會議近30人次,參加國內組織的大型會議及各類對外學術交流百余人次。派出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出國學習,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歐盟、以色列等重大國際合作項目10余項。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聯系方式:
姓名 職務 聯系方式
徐文越 辦公室主任 0451-55191170
馮云龍 教務科科長 0451-55191173
楊潤清 科研學科管理科科長 0451-55190720
馬立偉 科研秘書 0451-55191356
 
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科設置: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095103)
學位點簡介(農業資源利用方向)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領域(農業資源利用方向)專業學位碩士點依托農業資源與環境黑龍江省重點一級博士授權學科,以及黑龍江省科技廳“土壤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黑龍江省教育廳“寒地黑土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等10余處校內外實驗實習基地,形成與農業、農村經濟結構、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趨勢相適應的專業學位學科體系。現有研究生導師43人。
近5年來,本學科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黑龍江省重點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00余項,總經費5千余萬元;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30余篇,其中SCI收錄文章148余篇;獲得授權專利22項;出版國家教材類著作9部;獲國家、省部級獎等科研獎勵11項;共計培養研究生226人。
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本學位點在黑土資源利用與土壤改良、寒地作物養分管理、農業環境保護與修復、農業生態、應用微生物和農業氣象等方面,形成了比較穩定并具有寒地區域特色的研究方向。特別是在逆境條件下作物養分資源綜合管理與優化體系建立、黑土資源利用與鹽堿土改良、農業污染修復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北方寒地農區富集重金屬菌株篩選、植物與微生物互作消除重金屬危害技術、堆肥氮素循環及“發酵隧道技術”、雙孢蘑菇栽培技術、秸稈炭化及生物炭改良中低產田和生態修復研究、寒區蚯蚓高效處理畜禽糞便生產高值化有機肥技術、松嫩平原不同類型鄉村農業產業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新農村建設生態技術工程及配套技術示范、黑土區小流域土壤養分空間分異規律及其主要驅動機制研究、稀土及硅肥的作物效用研究、黑土氣候生產潛力與黑龍江省積溫帶變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鮮明寒地區域特色,且部分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推進黑龍江省農業資源持續利用、農業環境保護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突出貢獻。
資源環境微生物(0903Z3)
學科簡介
資源環境微生物學科主要研究微生物在農業固體廢棄資源利用以及農業環境修復領域的應用技術及原理,本學科是建立在微生物生理學、微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微生物生態學等理論基礎上的生命科學,其研究內容不僅涉及微生物學,而且與環境科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學科理論相互交叉。該學科包括以下三個研究方向:
1、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向:以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生物質資源的微生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為突破口,形成多種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微生物技術和微生物產品。研究內容包括畜禽糞便及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食用菌栽培和育種。
2、黑土微生態修復技術方向:通過對除草劑及其他土壤污染物的生物修復原理的研究及技術的開發,形成具有北方寒地特色的生物修復技術體系和產品。
3、應用微生態方向:以微生態理論為基礎,深入探討微生物在清除土壤重金屬方面的依據和應用技術,在北方寒地農區富集重金屬菌株篩選、植物與微生物互作消除重金屬危害技術等方面形成研究優勢。
本學科成員共計12人,其中正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7人,11人具有博士學位,且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良好。
近年來本學科主持國家、省市各級科研項目21項,科研經費5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50余篇。
植物營養(090302)
學科簡介
植物營養學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開始招收博士。本學科立足黑龍江省現代農業區,以作物豐產、優質、高效和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重點研究主要作物科學施肥原理與技術及其生態環境效應,并提出應對低溫等逆境的各種調控手段。形成了植物營養原理與調控、施肥與環境安全和新型肥料與養分資源綜合管理3個研究方向;學科團隊在高寒地區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營養調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研發的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學科現有教師9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導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9人。近十年,共獲得省部級以上項目30多項,科研經費近2000萬元,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省長特別獎各1項,發表科研論文150余篇。出版論著10多部。
環境保護與修復學科簡介
學科簡介
環境保護與修復學科隸屬于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是集環境科學、土壤學、生物學、農學等多學科專業體系組成的新興學科及交叉學科。環境保護與修復學科針對以生態系統變化與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環境問題,著力探索有助于實現人類發展與環境演化和諧統一的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技術措施和環境保護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學科充分依托東北農業大學以及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學科在農學、土壤學領域中的優勢,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層面對于生態安全以及糧食安全領域的發展布局,以東北黑土區農業環境污染物防治與土壤修復為特色研究方向,在典型農業污染物土壤環境行為與效應、污染農田土壤原位生物修復、基于農業固體廢棄物的新型功能材料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積累大量的成果與經驗。
學科現有教授4名(其中1名教授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萬人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副教授6名,講師6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9人,另有外聘導師5人。近5年,依托土壤保護與修復重點實驗室,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近20余項,總經費達到26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79篇,出版教材和專著15部。申請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20余項。研究成果先后獲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科技獎二等獎等科研獎勵9項。

添加東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東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北農業大學報錄比、東北農業大學考研群、東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東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東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東北農業大學排名、東北農業大學保研、東北農業大學公眾號、東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東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