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科學院大學普通地質學碩士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1-09-0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2中國科學院大學普通地質學碩士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2中國科學院大學普通地質學碩士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中國科學院大學普通地質學碩士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普通地質學》主要講授地質學入門知識體系,是地質學各二級學科或專業所必備的基礎理論課程。本課程介紹地質學的基本原理、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包括地球的層圈構造及各層圈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常見礦物和巖石、各種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的主要特征、巖石圈運動的一般規律及其演變歷史、地質歷史上地球生物演化概況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考生應準確掌握地球的時空演化,尤其要深刻理解巖石圈在空間上、時間上的四維動態演化過程。本考試大綱適用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地質學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考生應關注我國乃至全球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和最新研究進展,學會運用基礎數理知識分析重要地質現象和過程。
一、考試內容
(一)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特點
1.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及發展歷史
2.地質作用的特點和地質學研究方法
2. 中國地質學研究優勢
(二)地球的基本知識
1.地球的形態和大小
2.地球的物理性質
2. 地球的結構和物質組成、地球層圈構造及各層圈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
(三)礦物
1.定義及主要性質
2.常見造巖礦物
(四)巖漿作用和巖漿巖
1.巖漿作用的基本概念
2.火山與火山活動
3.侵入巖的基本特征
4.巖漿巖的結構、構造特征
5.巖漿巖的基本類型及其代表性深成巖與噴出巖
6.常見巖漿巖的肉眼鑒定
(五)外動力地質作用和沉積巖
1.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類型
2.沉積巖類型
3.沉積構造及其地質意義
4.常見沉積巖的肉眼鑒定
(六)變質作用和變質巖
1.變質作用的基本概念及變質作用的方式
2.變質巖的結構、構造
3.四類變質作用類型及其代表性巖石
4.常見變質巖的肉眼鑒定
(七)地質年代學
1.相對地質年代
2.標準化石
3.同位素地質年代、常見同位素測年方法與新進展
4.地質年代表
5.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和切割律的含義及其地質意義
(八)地震及地球內部構造
1.地震基本概念與地震波
2.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及其劃分依據
3.地球內部主要的地震不連續面
4.巖石圈與莫霍面
5.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
(九)構造變形與地質構造
1.巖石變形與地質構造
2.褶皺與斷層
3.脆性斷層與韌性斷層
4.地層或地質體的接觸關系及其地質意義
(十)板塊構造學基礎
1.大陸漂移
2.海底擴張
3.板塊構造基礎知識
(十一)風化作用
1.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
2.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
3.風化作用的產物
4.古風化殼與殘積物
5.夷平面
(十二)河流及其地質作用
1.河流的形成
2.階地的成因分類
3.河流的侵蝕作用
4.河流的搬運作用
5.河流的沉積作用
(十三)海洋及其地質作用
1.海洋概況
2.海水運動及其地質作用
3.海底沉積物
(十四)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
1.湖泊概述
2.湖泊的沉積作用
3.沼澤及其地質作用
(十五)冰川、地下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1.冰川地質作用
2.地下水地質作用
3.風的地質作用
(十六)塊體的地質作用
1.崩塌
2.滑坡
3.泥石流
(十七)地球的演化
1.地球的天文時期
2.隱生宙時期
3.顯生宙時期
(十八)人類社會和地質環境
1.城市興衰與地質環境
2.人體健康與地質環境
3.廢物處理的地質環境
4.人為地質作用
(十九)常見地質圖件的制作和解譯
1.地質圖的制作和解譯
2.地質剖面圖的制作和解譯
3.綜合地層柱狀圖的制作和解譯
二、考試要求
(一)地質學的研究方法和特點
1.了解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及發展歷史。
2.掌握地質作用的特點和地質學研究方法。
3.了解中國地質學研究優勢。
(二)地球的基本知識
1.了解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態、大陸和大洋地形特征、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的基本特征。
2.掌握地球的物理性質、結構和物質組成、地球層圈構造及各層圈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
(三)礦物
1.掌握礦物的定義、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礦物的形態、光學性質及力學性質。
2.掌握常見造巖礦物的一般特征及肉眼鑒定方法。
(四)巖漿作用和巖漿巖
1.掌握巖漿和巖漿作用、侵入作用、噴出作用、巖漿類型、鮑文反應系列等內容。
2.掌握火山活動的主要現象及火山活動的產物、火山噴發的基本類型、全球現今火山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
3.掌握深成侵入體和淺成侵入體的基本特點。
4.掌握巖漿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特征。
5.熟悉常見巖漿巖的肉眼鑒定。
(五)外動力地質作用和沉積巖
1.了解外動力地質作用特征。
2.掌握沉積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特征。
3.熟悉常見沉積巖的肉眼鑒定特征。
(六)變質作用和變質巖
1.掌握變質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響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
2.了解變質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
3.熟悉變質巖主要的結構、構造特征。
4.了解各種主要的變質作用類型及其特點。
5.熟悉常見變質巖的肉眼鑒定特征。
(七)地質年代學
1.掌握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標準。
2.掌握放射性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見同位素年代學分析方法及其應用。
3.掌握地質年代表、地質年代與地層單位的關系、巖石地層單位的概念。
(八)地震及地球內部構造
1.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類、成因分類。
3.掌握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確定方法。
4.掌握全球現今地震分布規律。
5.掌握地震波的基本特征。
6.通過地震波掌握地球內部構造、地球內部主要界面、地球的基本圈層構造、各圈層的基本特征。
7.掌握大陸地殼的雙層結構特征、大洋地殼的基本結構特征。
8.掌握地殼均衡概念及相關計算方法。
(九)構造變形與地質構造
1.掌握巖層產狀的要素。
2.掌握褶皺的幾何要素、常見褶皺類型及特點、褶皺的識別及形成時代判別。
3.掌握斷裂構造的基本特征,常見斷層類型及特點、斷層的識別標志、確定斷層形成地質時代的方法。
4.掌握地層的接觸關系的特點及其地質意義。
(十)板塊構造學基礎
1.了解大陸漂移學說的基本思想和證據。
2.了解大洋中脊、洋脊地震帶、洋脊沉積物分布特征、兩種大陸邊緣、洋底海山及火山島鏈、熱點等。
3.掌握海底擴張的證據,包括古地磁學(地磁場轉向、海底地磁異常條帶)、海底年齡、轉換斷層。
4.掌握板塊構造的含義、板塊劃分的依據、板塊邊界類型、全球板塊劃分、板塊運動可能的驅動力、威爾遜旋回。
5.了解板塊構造與地震作用、巖漿作用、變質作用、造山運動、成礦作用等之間的關系。
(十一)風化作用
1.掌握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包括物理風化作用、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作用。
2.掌握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巖石特征。
3.掌握風化作用的產物,包括風化產物的類型、殘積物、風化殼剖面、古風化殼、土壤。
(十二)河流及其地質作用
1.掌握河流侵蝕作用的方式、侵蝕作用方向。
2.掌握河流搬運作用的方式、搬運能力和搬運量。
3.掌握河流沉積作用的一般特點、沉積的主要類型。
4.掌握階地的成因分類。
(十三)海洋及其地質作用
1.了解海水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海洋生物基本特征。
2.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濁流及其地質作用。
3.掌握海洋沉積物的來源。了解濱海沉積、淺海沉積、半深海沉積、深海沉積的基本特點。
(十四)湖泊和沼澤的地質作用
1.掌握湖水的來源、排泄及其化學成分、湖泊的成因類型等基本知識。
2.掌握湖泊的機械沉積作用、不同氣候區湖泊的化學沉積作用特點。
3.掌握沼澤的成因、沉積作用及其礦產。
(十五)冰川、地下水和風的地質作用
1.掌握冰川地質作用相關概念、過程、產物和特征。
2.掌握地下水地質作用相關概念、過程、產物和特征。
3.掌握風的地質作用相關概念、過程、產物和特征。
(十六)塊體的地質作用
1.掌握崩塌發生的因素和崩積物的組成和特點。
2.掌握滑坡的基本形態、形成因素和發育過程。
3.掌握泥石流的特征、形成條件及其地質作用。
(十七)地球的演化
1.了解地球的起源假說。
2.了解隱生宙時期大氣圈和水圈成分演化、陸核和地盾的形成情況。
3.掌握顯生宙時期特征生物的演化發育歷史及特點。
4.了解地球顯生宙時期古地理變遷特點。
(十八)人類社會和地質環境
1.了解城市興衰、人體健康與地質環境的關系。
2.了解廢物處理的地質環境。
4. 了解人為地質作用及其后果。
(十九)常見地質圖件的制作和解讀
1.掌握地質圖和地質剖面圖的構成和制作。能夠從地質圖或地質剖面圖上讀出區內地層、構造、巖石等主要特點,通過讀圖能夠總結出研究區區域地質發展史的信息。
2.了解綜合地層柱狀圖的一般內容、地層單位及其相互關系、地層之間的相互關系、巖漿巖與沉積巖層的相互關系等。
三、主要參考書目
《普通地質學》,吳泰然、何國琦等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普通地質學》,舒良樹主編,地質出版社,2010
《動力地質學原理》,李叔達主編,地質出版社,1994
中國科學院大學

添加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科學院大學報錄比、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群、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姐微信、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真題、中國科學院大學專業目錄、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中國科學院大學保研、中國科學院大學公眾號、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科學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guokeda/cankaoshumu_46194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