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系介紹

發布時間:2018-12-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貴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系介紹

貴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系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貴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系介紹 正文

中醫醫史文獻碩士點學科簡介

  貴陽中醫學院醫史文獻碩士點1983年由國家學位委員會批準設立(當時名稱是中醫各家學說碩士點),1984年招生,是當時全國最早的幾個中醫各家學說碩士點之一,專業點的設立符合貴州實際,具有中醫特色和地域特色,學科特色明顯,尤其是中醫各家學說易水學派學術思想的研究、古代著名醫家代表方劑和治法的研究、少數民族醫學史研究。迄今有27年的歷史,在國內該學科領域處于中等水平,辦學質量良好。近年來參加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及其授權省級學位委員會和有關組織的三次評估,均全部通過。醫史文獻碩士點最早的領銜導師是國家級名老中醫、原醫史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王祖雄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俞才鈞主任醫師、黃建業教授、劉尚義教授參與培養。90年代后以譚學林教授、吳元黔教授、吳志剛教授、郭秀琴教授等為主要研究生導師。目前,本碩士點研究生導師共4人,已完成學業并授予學位的研究生共18余人,現在讀研究生5人。專業點教學科研人員共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3人,碩士4人。教學科研人員中45歲以下者占80%。指導教師均有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1997年以來本碩士點科研成果計24余項,其中獲獎成果3項(省部級1項,院級2項),在醫學權威期刊和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8篇,醫學核心期刊13篇,共61篇。近五年來承擔的科研課題17項,通過鑒定的課題有5項。出版教材及教學參考書3部,其他學術專著10部。本專業研究生教育有完整的培養方案,能保證培養目標完成,方案設計合理,符合學科特點,根據研究生情況因材施教,著重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中醫醫史文獻是獨具中醫特色的學科,其涵蓋了中醫各家學說、中醫文獻學、中國醫學史及法醫學等具體專業及學科。我們在本學科領域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 歷代名醫學術思想及臨證特色的研究。
  在中醫學發展過程中,歷代名醫或承師說,或自我感悟,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與經驗,紛紛提出新的學術觀點、或闡發補充前人理論、或總結臨證治療經驗、或與前賢爭鳴,促進了中醫學發展與進步。全面、客觀、準確地評價歷代名醫學術特色及臨床經驗,將有力于挖掘中醫學寶庫,總結整理繼承歷代名醫的學術思想,提高臨床水平,達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并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開闊學術視野,拓寬用藥思路與方法,取得創新成果。對此本碩士點有較多的課題研究成果及學術論文發表。
  二、 專題文獻、專科文獻及內科方劑文獻的研究。
  幾千年來中醫的學術理論與經驗均記載在大量的中醫文獻之中,以圖書、專著為主的文獻具有學術性、真實性、實用性的重要特征。中醫文獻研究與整理主要是研究歷代中醫文獻的概況,考鏡各類中醫文獻的源流,探討中醫文獻整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古代文獻的整理和現代文獻的處理),揭示中醫文獻的利用價值并分析文獻利用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總結利用規律等。本教研室中醫文獻研究與整理的特色是本著對中醫藥偉大寶庫的繼承與發掘,從專題文獻、專科文獻以及內科方劑文獻角度進行大量研究,旨在開發利用中醫文獻,發現知識點,找出規律性,并針對應用性強的專題,特別是內科臨床文獻和方劑文獻的研究,整理出中醫文獻的相關成果,服務于教學、臨床與科研,旨在指導現代臨床、提高臨床療效。
  
  現有招生導師及方向:
  吳志剛教授:法醫史研究方向
  陳瑤教授:民商法、醫事法律研究方向
  朱星副教授:中醫各家學說研究方向
  葉瑜副教授:中醫各家學說研究方向
貴州中醫藥大學

添加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貴州中醫藥大學報錄比、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群、貴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貴州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貴州中醫藥大學排名、貴州中醫藥大學保研、貴州中醫藥大學公眾號、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貴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gyzyxy/yjsy_1648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