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簡介 正文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簡介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簡介
 
一、歷史回顧與學科展望
 
華北電力大學公共管理學科的發展始于1994年。行政管理專業1994年開始招生,2006年獲得行政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獲得公共管理專業碩士學位(MPA)授予權。該學科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碩士生導師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9人,形成了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我校公共管理學科開始辦學至今,始終堅持立足電力系統,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方針,為電力系統和社會培養了大批本科和碩士畢業的專門人才,在電力系統和社會中有著良好的社會聲譽。   根據中國科學評價中心發布的《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2007-2008),我校行政管理專業評定等級是B+,位于全國27名,2008-2009《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我校行政管理專業的排名躍升為全國第15名。
 
二、學科特色
 
華北電力大學公共管理學科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了政府管理與改革和社會治理、能源教育與管理、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等幾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1.政府管理與改革和社會治理方向。該方向首先圍繞服務型政府構建、行政改革與發展、政府宏觀調控和微觀規制的原理和方法等理論與實踐、服務型政府的能源監管職能和能源政策的研究。其次,該方向以政府改革、構建合理的社會治理結構、推進社會建設為目標,研究政府改革、非政府組織相關理論和實踐,重點研究行業協會/商會、社會企業、社團等社會組織的管理運作與創新發展的研究。
2.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方向。其特色主要體現為:(1)以比較教育研究為基礎,堅持教育研究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加強了國際國內能源教育研究,為中國實施節能減排戰略提供智力支持;(2)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論為依托,以高等工程教育比較為特色,致力于中國產業結構現代化和整體優化過程中的高等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3)以大學理念、辦學特色等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為基點,以大學管理和評價為標準,加強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下的大學發展規律和大學評價標準和大學人文教育的研究。
3.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方向。其特色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重視社會保險精算、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方面的研究;(2)重視貧困問題及相關社會救助政策研究(3)重視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理論研究。
 
三、科研成果
 
公共管理學科科研非常活躍近五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民政部、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以及其他部委和企業委托項目60余項,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2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發編論文50余篇
政府管理與改革和社會治理研究方向承擔國家社科基金3項,電監會、教育部、民政部、北京市等15項省部級課題。形成了“服務型政府的理念及其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論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政府責任”,“論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的政府責任”。強化社會性規制比較研究、能源及電力規制等領域的研究特色,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如 “我國電力產為結構與國民經濟關聯研究”,“國家電網公司危機管理研究”等成果。《政府改革與制度創新:以北京市為例》獲得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朱小紅的研究成果“發達國家社會組織應用信息技術的經驗及其啟示”獲得民政部研究成果二等獎
能源教育與管理方向的研究圍繞能源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和評價創新開展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為我國實施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效應。該研究團隊以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和能源教育研究所為依托,承擔了國家能源委員會(原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美國能源基金會、教育部等多項能源發展課題。因華北電力大學的能源法和能源教育研究的突出成績,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辦將“中國能源法國際研討會”和“中國農村能源發展國際研討會”交由華北電力大學承辦,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在社會保障研究方向,該學科方向涌現出了姚建平和胡宏偉等青年學者,他們的科研成果在國內產生了重要影響。姚建平博士主要開展了“轉型時期中國城鎮亞貧困及其相關社會政策研究”(國家社會基金青年項目)等課題的研究,參與了“中國農民工問題與社會保護”(香港政府項目)、“流浪兒童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央綜治委項目)等,參與編撰《社會保障職位實訓教程》(國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農民工問題與社會保護》、《中國流浪兒童研究報告》等教材或研究報告。
 
四、人才培養
 
在公共管理碩士點招生以來始終堅持和恪守教學和科研為電力行業和社會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服務的基本宗旨和目標,培養的公共管理研究生中有不少已經成為國內電力行業和國家機關的中層管理干部和高校教學科研骨干。我校畢業生李水金在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負責MPA中心的管理工作,李文釗現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工作,胡萍在國家電網公司英大財險人力資源部工作,邢學成在中國水利科學研究院人事處工作,戚堅軍、靖仕寅在華北電力大學學生處,還有一批研究生已經成為海南電網的中堅力量。
 
五、社會服務
 
華北電力大學公共管理學科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始終堅持教學科研為人才培養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因此在公共管理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中十分重視特色研究和為電力行業發展和政府部門決策服務的方向,注重科研成果的應用和轉化。“電力產業競爭與管制理論研究”,“我國電力產為結構與國民經濟關聯研究”,“國家電網公司危機管理研究”等成果成為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和國家電網公司決策的重要參考。朱曉紅教授的關于非政府組織和社會企業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具有領先優勢,其研究成果“社會組織人事管理政策研究”為民政部采納,作為社會組織人事管理的重要文件,朱曉紅本人也被民政部民間組織局聘為咨詢專家。王偉博士提出的將能源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系列已經在“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得到采納。姚建平博士近年來尤其重視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亞貧困問題研究,在國內首次提出了亞貧困的概念,其研究成果受到民政部的高度重視,已被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所采納。

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簡介

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簡介
一、學科簡況
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于1994年經原國家電力部批準設立。2006年獲得訴訟法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2011年獲得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2012年,訴訟法學入選河北省重點學科。學科點擁有專職教師2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4名,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名,擁有北京市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學科點教師中有7人具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有7人在各級學會擔任理事以上學術職務,其中周鳳翱教授擔任中國法學會能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學科點設有校級研究平臺“法學研究所”、“能源資源環境法律研究中心”、 “能源法研究所”、 “電力企業法律實務中心”、“電力立法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等6個院級研究平臺。北京市依托本學科點設立的“北京能源發展研究基地”是全國首家開展能源決策研究的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科點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課題3項,UNDP等國際組織、美國能源基金會等國外機構、司法部重點課題等省部級課題、橫向課題127項,項目經費1120余萬元;出版專著、教材60余部,發表CSSCI刊源論文一百余篇。
二、學科定位與目標
(一)學科定位
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以優勢學科訴訟法學和特色學科能源法學為龍頭,以國際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為支撐,依托學校的“大電力”學科體系,建設主流研究扎實、特色研究領先,能夠服務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法學學科。
(二)發展目標
法學學科將繼續集中力量發展訴訟法等傳統學科,同時兼顧能源法、電力法等特色學科,協同創新、共同發展。適應依法治國戰略需求,以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和司法改革研究為重點,建設國內有影響的訴訟法學;應對能源全球治理的挑戰,以能源立法研究為主線,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上有影響的能源法學。提升整個法學學科對國家相關立法、司法以及對能源電力行業的理論研究水平、人才培養水平和法律服務水平,促進法學學科整體水平的提升。
三、學科特色
法學學科充分利用行業資源,“強主流、創特色、倡交叉、爭一流”,加快法學學科建設,經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建成優勢鮮明、特色突出、結構合理的學科體系。
(一)行業背景、特色鮮明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唯一以電力為學科特色的大學,這為法學學科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學術資源,加強法學與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交叉和融合,拓展特色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法學學科與國家能源局等政府能源主管部門、中國國電集團等能源企業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加強理論和實務的結合與貫通,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四年來,學科承擔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國電集團等能源電力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課題26項,承擔培訓任務17項、4000余人次。
(二)特色研究融入主流、主流研究重點突出
一方面,結合學校電力能源辦學特色和優勢,強化能源法學特色研究,周鳳翱教授領銜的能源法團隊,在能源法學領域融入主流研究,在能源立法、能源司法、環境與能源執法等方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已然成為我國能源立法研究不可或缺的重鎮。另一方面,堅持法學主流研究,以王學棉教授領軍的訴訟法等傳統法學學科,重點攻堅司法改革、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成績突出,已然成為主流法學研究領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
四、人才培養目標
法學學科以“夯實基礎、突出能力、注重創新、全面發展”作為人才培養指導思想,致力于培養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法學專業知識,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心,具有創新能力和獻身精神,掌握本學科內堅實的基礎性知識、專業性知識和工具性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承擔法律實務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學術素養,養成良好的法律職業倫理,能夠恪守學術規范、崇尚學術道德;熟練掌握法學研究所需的基本研究方法,具備獲取知識的良好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的法學基礎理論功底,同時精通訴訟法、能源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保護法、民商法,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高層次、高素質的法學專門人才。
五、學科方向設置
(一)訴訟法學
(二)國際經濟法學
(三)國際能源法學
(四)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五)民商法與經濟法學
六、國內外影響
(一)智庫服務成果突出,國際交流成果顯著。
多年來,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夯實科研基礎、鼓勵學術交流、加強社會服務,影響力逐步擴大。30余項課題研究成果被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國家能源局、國務院國資委、河北省委、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等采納或受到主要領導批示。學科點邀請國際氣候變化與能源法律政策研究領域知名學者、美國紐約大學Shakeel Kazmi教授為研究生主講“美國可再生能源法律與政策”課程;全球第六大律師事務所英國CMS金馬倫麥堅拿律師事務所與學科開展高端法律服務戰略合作,華北電力大學法學學科已經開始走向世界。
(二)傳統訴訟法學學科優勢明顯,影響逐步擴大。
在傳統學科領域,訴訟法學科學為河北省重點學科,在河北省居于領軍位置。訴訟法學團隊先后獲得河北省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保定市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第三屆河北法治論壇一等獎;中央政法委、中國法學會優秀獎;河北省法學會2014年度法學研究課題一等獎;中國法學會三等獎3項。王學棉教授領銜的訴訟法學教學團隊是華北電力大學重點教學團隊支持對象,團隊成功申報華北電力大學第一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生活中的糾紛與解決”,并正在承擔建設國家級精品慕課的制作任務。
(三)特色能源法學科國內領先,行業內高度認可。
在特色學科領域,能源法學理論研究水平與立法實踐成果居于國內先進水平,提出的許多立法建議與意見得到了有關立法機關的肯定與采納,已在立法、司法、行政部門、法學界、企業界得到廣泛認可和一致好評。周鳳翱教授兼任中國能源法研究會副會長,先后擔任《原子能法(草案)》立法工作專家組副組長、《電力法》等法律修改立法專家,其所領銜的團隊承擔了《能源法(送審稿)》的修改工作,工作成果獲得了國家能源局領導的高度肯定。團隊研究成果分獲2013、2014年度“能源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07年4月和11月,能源法團隊負責策劃、組織并承辦了“中國能源法國際研討會”(由國家能源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務院法制辦主辦)和“中國農村能源發展國際研討會”(由國家能源辦主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曾培炎、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主要領導以及國內外能源主要學者出席了研討會,兩次研討會在國內外影響巨大,奠定了華北電力大學在能源法領域的領先地位。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添加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分數線、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報錄比、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群、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學姐微信、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真題、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專業目錄、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排名、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保研、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公眾號、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beidianli/yanjiushengyuan_25981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