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介紹

發布時間:2020-04-2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介紹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北科技學院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程介紹 正文

采礦工程專業介紹
1.采礦工程專業簡介
 
 
 
本專業是教育部特色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點,已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國家煤炭工業、安全監察領域有廣泛影響。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并具有安全意識和創新能力,能從事礦山規劃、礦井及地下工程設計、生產及施工、工程及技術管理、安全監察和科學研究等工作,適應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除學習高等數學、運籌學、計算機技術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學習材料力學、巖石力學與工程、機械制圖、機械設計、礦山機械、電工與電子技術、井巷工程、爆破工程及安全技術、采礦學、礦山設計與優化、礦業系統工程、礦業技術經濟、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安全監察與法規、智能采掘技術與裝備、數字化礦山等課程。
 
 
 
畢業生可到現代化礦山、設計院、安全監察、應急管理、市政、交通等單位從事技術、管理和施工工作。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專業基本情況及發展沿革
 
 
華北科技學院是中國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中國煤炭職業安全衛生信息中心的依托單位,始終堅持以煤炭工業和安全生產為主要服務面向。采礦工程專業是學校實力最強、設置最早的專業之一。
 
 
采礦工程專業于1986年從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遷至本校。1993年,本校(即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分院)更名為華北礦業高等專科學校,采礦工程專業開始面向社會招收專科學生。1997年,采礦工程專業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普通高等工程教育重點建設示范性專業”。2002年,學校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華北科技學院,采礦工程專業開始面向社會招收本科生。
 
 
采礦工程專業所依托的采礦工程學科是河北省重點學科。2007年,采礦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第一類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3年,采礦工程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試點專業;2018年,采礦工程專業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6年有效期)。
 
 
 
采礦工程專業2002年升本以來,已培養本科畢業生1715人,年招生規模90人左右。為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學校發展的需要,采礦工程專業適度開展卓越工程師以及工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等多種類型的教育培養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18年,采礦工程系被評為華北科技學院“先進科室”。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重合作、守紀律”的采礦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采礦人的共同理想。
 
 
 
3 采礦工程專業發展歷程(大事記)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采礦工程專業一步一個臺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采礦工程專業大事記
 
 
1984年,設置采礦工程專業(從事煤礦技術培訓);
 
 
 
1993年,采礦工程專業招收專科生;
 
 
 
2002年,采礦工程專業招收首屆本科生;
 
 
 
2006年,采礦工程專業成為我校第一批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
 
 
 
2007年  采礦工程專業成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2013年,采礦工程專業成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2016年,采礦工程學科成為河北省重點學科;
 
 
 
2018年,采礦工程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4 通過專業認證
 
 
 
2018年5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聯合發文(工認協[2018]10號),正式公布2017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結果,我校采礦工程專業順利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認證結果有效期為6年(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
 
 
 
 
采礦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始于2016年3月,2016年10月正式提交申請書,2017年8月提交自評報告,2017年10月專家組進校現場考查,2018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聯合發文正式公布認證結果,我院采礦工程專業順利通過認證。
 
 
 
學校和學院領導高度重視采礦工程專業的認證工作,安全工程學院提前一年多針對專業認證做出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教務處、相關職能部門、相關學院通力配合,給予大力支持。采礦工程系全體教師積極準備專業認證所需材料,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和推進認證工作。尤其是專家組進校考查期間,學校和學院各級領導統籌協調,采礦工程系先后組織召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推進會、專家進校考查見面會與考查意見反饋會等一系列會議,有力保障了采礦工程專業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的順利完成。
 
 
 
實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推進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基礎和關鍵,是工程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志。采礦工程系將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力度,發揮認證專業的示范作用,讓工程教育認證核心理念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中,持續推進專業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5 國家災害預控與應急處置技術研發實訓基地及“兩化”實驗室建設
 
 
 
采礦工程系有2名新引進博士全職參與《國家災害預控與應急處置技術研發實訓基地》籌建工作,有11名教師兼職參與國家安全監督管理總局“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實驗室建設工作。上述教師加班加點完成了《國家災害預控與應急處置技術研發實訓基地》以及“兩化”實驗室的建設方案申報工作,并于近期完成了招投標的相關工作。
 
 
 
6 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                                        
 
 
 
2017年采礦工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已完成中期匯報,并獲得專家好評,隨時準備迎接教育部專家組驗收。采礦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方案進入深度實施階段。通過特色專業建設和卓培計劃實施,使采礦專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其改革和建設成果已應用到2016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
 
 
 
改設地下建設工程方向,并制定相應課程體系。
 
 
 
增設采礦工程導論、將“采礦精神”、“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寫入最新人才培養方案。
 
 
 
適應煤炭行業轉型調整跨越式發展需求,以“采掘智能型、環境友好型”建設為主線,新增數字化礦山、智能采掘技術及裝備、采礦環境學、運籌學、礦山系統工程、露天開采等新課程或新內容,去掉過時或陳舊內容;
 
 
 
深化教學體系改革,整合課程資源,實行課程的模塊化;
 
 
 
培養適應行業需求,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及領導能力的卓越工程領域人才。
 
 
 
7 堅持“產學融合、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新模式
 
 
 
1)服務行業,追求卓越,積極推進校企合作,謀劃專業戰略發展方向
 
 
 
做好專業發展及人才培養方案調研工作,收集用人單位及畢業生反饋信息,把握行業動向,根據煤炭行業轉型調整跨越式發展需求,與企業聯合修訂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2)積極聯系企業,擴大實習渠道
 
 
 
堅持畢業生到就業單位畢業實習,培養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企業支持、教師負責、學生努力”三者結合是實現就業單位實習的保障。
 
 
 
2017-2018年,學校加大了實習經費的投入,教師更有信心了,實習到山西、山東、內蒙古等地,走的更遠了。“一定要讓學生看到中國真正的現代化和數字化礦山,以提高學生對采礦工程專業和對祖國煤炭事業的信心。”
 
 
 
采礦工程系要進一步加強與各實習單位的溝通與交流,不斷完善就業單位實習模式,探索實踐教學環節改革發展新思路,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專業新發展。
 
 
 
8 認清就業形勢 拓寬就業渠道
 
 
 
    通過就業動員大會和班會等形式,給學生講清就業的嚴峻形勢、就業去向、、就業政策、招聘經驗,鼓勵學生到礦山去、到基層去、到軍營去、到西部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通過在大唐集團(央企)工作的2009屆畢業生趙振華聯系,大唐集團煤業公司人事部到我校招聘,一次接受2017屆7名采礦畢業生,受到學生好評。2018屆采礦工程專業畢業生簽約神華神東集團、中鐵十四局、中鐵二十一局等現代化大型央企、國企,學生綜合素質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2018年04月,采礦工程系殷帥峰博士邀請中煤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李秀華副總經理來校進行“采礦工程從業經驗交流會暨就業指導座談會”,有效提升學生快速適應煤礦工作崗位的能力。
 
 
 
采礦工程系部分教師積極為學生考研聯系導師,2018屆采礦工程專業共考取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福州大學等知名高校碩士研究生32名,考研率22.35%,取得好的效果。
 
 
 
9 教學管理及采礦系活動
 
 
 
 按照“既重視目標,又重視過程”的管理思路,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1)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嚴格執行教學檢查制度,做好期初、期中和期末的常規教學檢查工作,規范教學過程,做到有章可循和有章必循。
 
 
 
2)組織年輕教師助課,提高其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3)教研室活動。著重抓好每一次教研活動,2017~2018學年,開展教研活動20多次,活動內容涉及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方案、特色專業建設、卓培、畢業設計、各類實習安排、班主任工作等教學各個方面。做到了“期初有計劃、工作有重心、活動有主題、過程有記錄、期末有總結”。
 
 
 
 
 
 
 
10 教學及學生培養效果
 
 
 
1)就業情況。截至2018年6月底,除部分準備考研的同學,基本已完成本學年的就業工作。
 
 
 
2)考研情況。采礦工程專業學生考研率基本保持在25%左右(2018屆考研率22.35%),采礦系老師考前幫學生輔導,積極幫助學生聯系學校和導師,提高了考研成功率。2018年6月,采礦工程系舉行“考研經驗交流會”,召集本屆成功考研學生與低年級同學面對面,主題為“釋壓增能,輕松備考,愉快考研”。
 
 
 
3)畢業生現場工作情況。潞安集團、中煤平朔集團等現場基層領導普遍反映采礦畢業生特別能吃苦、工作動腦筋、干事有沖勁。
 
 
 
11 科教研成果
 
 
 
2017-2018學年,采礦工程系在搞好教學的同時,科研工作取得進展。縱橫向項目科研經費500余萬元;發表論文29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10篇;正式出版專著5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河北省自然基金順利結題2項(劉金海、王波);省部級科研成果獎4項,廳局級2項;省部級教研項目立項1項,省部級教研成果獎1項。
 
 
 
12 快速適應工作崗位能力培養
 
 
 
穩步推進就業單位實習模式。前往就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隨后做相應礦井的畢業設計,畢業后直接到單位工作,培養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加強現有實習基地的規范化管理,開辟新的實習基地。
 
 
 
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無縫對接。調整各類課程設計的側重點,在課程設計內容上,以實際礦井資料為基礎,真題真做,并增加答辯環節。
 
 
 
制定了“畢業設計過程監控督促卡”, 每個學生一張,每周向指導教師匯報設計工作進展,加強了畢業設計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13 采礦精神培養
 
 
 
采礦工程專業畢業生環境危險,工作艱苦;我校采礦專業歷史較短,要與其它老牌學校同專業學生競技,沒有一點精神不行。
 
 
 
采礦工程專業植根于煤炭艱苦行業,秉承煤炭人獻身、敬業與特別能戰斗的精神。這不僅是采礦人治學厲行的精神源泉,更是采礦學子成才立業的精神財富。
 
 
 
融合華北科技學院辦學文化底蘊,鑄就采礦師生特有的樸實無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精神,該精神被提升凝練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重合作、守紀律”的采礦精神。
 
 
 
開設“采礦精神”專題課程,8個學時。實習期間,邀請煤礦現場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為學生舉行“采礦精神”專題講座。為把“采礦精神”落實到實處,在實習過程中努力爭取“跟班實習”。
 
 
 
14 采礦工程系文化建設
 
 
 
     采礦學生是黨和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更是我們采礦系老師的孩子,要把采礦工程系建成采礦學生的“家”。
 
 
 
采礦工程系文化建設內涵濃縮為一個字:“家”。既有“我為祖國獻光明”的家國情懷,又有“徒行千里師擔憂”的諄諄教誨。
 
 
 
15 采礦人的共同理想和時代擔當
 
 
 
共同理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習近平教育思想新觀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們采礦人的共同理想。我們為什么總是熱淚盈眶,因為我們深愛著祖國的煤炭事業!
 
 
 
時代擔當:未來的煤炭行業應該是“為數不多的安全高效智能綠色礦井游刃有余地滿足未來社會對煤炭的需求”。我們采礦工程專業教育必須主動適應煤炭行業轉型需求,幫助未來的采礦工程師們建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正因如此,緊跟煤炭行業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大趨勢,加快建設和發展“采掘智能型、環境友好型”采礦領域新工科,培養引領未來行業技術和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已成為采礦工程系全體教師的時代擔當。

華北科技學院

添加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分數線、華北科技學院報錄比、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群、華北科技學院學姐微信、華北科技學院考研真題、華北科技學院專業目錄、華北科技學院排名、華北科技學院保研、華北科技學院公眾號、華北科技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北科技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北科技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beikjxy/yjsy_26017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