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導師:李就好

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導師:李就好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導師:李就好 正文
[導師姓名]李就好
[所屬院校]
華南農業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李就好
性別:男
人氣指數:2501
所屬院校:華南農業大學
所屬院系: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博導
招生專業: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工程、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農業工程(非全日制)、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非全日制)
研究領域:農業工程
[通訊方式]
辦公電話:85286872
電子郵件:jhli@scau.edu.cn
[個人簡述]
個人簡介
李就好教授,男,1963年11月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博士,博士生導師。1989年畢業于河海大學巖土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同年來華南農業大學任教,2004年獲農業機械化工程學科博士學位。主要講授《土力學》和《工程地質學》、《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和《水土保持學》等本科專業課程以及《土壤水動力學》、《節水灌溉原理與技術》和《SPAC理論與水分運移》等研究生課程。
主要從事農業工程相關領域的研究。1999年以來先后參與和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20多項,完成了“華南赤燥干熱紅壤旱作農業示范基地”(農業部)、“節水農業應用與示范”(省科技科技計劃)、“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省科技計劃)、“磚紅壤在不同耕作條件下最佳灌溉模式”(省科技計劃項目)以及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南方紅壤旱作農業節水技術”等課題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包括耐旱作物品種篩選與繁育、作物抗旱栽培、抗旱保墑耕作、節水灌溉、水肥調控一體化、廢水利用和土壤旱情檢測等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節水體系,研究成果“農業綜合節水技術研究與示范”2003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農業節水技術研究與推廣”2005年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二),“南方紅壤地區旱作農業節水耕作及配套技術體系”2007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1項(排名第二)。
副主持國家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水稻缽苗生產技術與精密播種設備”和國家863項目“水稻精準生產示范與應用”,進行了水稻育秧技術與成套設備的研究,在廣東、江西、四川、湖南和廣西等省區進行了應用推廣,“水稻育秧技術與成套設備應用推廣”2006年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三)?!八揪坎シN技術及關鍵設備”2009年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二)。
在農業工程學報、農業機械學報、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和亞熱帶水土保持等雜志發表相關論文50多篇。現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獲獎榮譽
“紫色砂頁巖煙區烤煙灌溉制度及煙水配套工程研究與應用”2015年獲2014年度廣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五)
“水稻精量播種技術及關鍵設備”2009年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二)
“南方紅壤地區旱作農業節水耕作及配套技術體系”2007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1項(排名第二)
“水稻育秧技術與成套設備應用推廣”2006年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三);
“農業節水技術研究與推廣”2005年獲廣東省農業推廣一等獎(排名第二);
“農業綜合節水技術研究與示范”2003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
2010年獲華南農業大學“十一五”科學研究先進工作者;
2010年獲華南農業大學“十一五”優秀研究生導師;
2008年獲華南農業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05年獲華南農業大學“十五”科學研究先進工作者;
2002年獲華南農業大學教書育人三等獎;
2001年獲華南農業大學“九五”科學研究先進工作者。
[科研工作]
工作經歷
1989年6月碩士畢業后來華南農業大學工作至今,一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期間:
1992年晉升講師職稱;
1999年晉升副教授職稱;
2004年晉升教授職稱;
2005年遴選為華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同時,兼職管理工作有:
1994年至1995年擔任建筑教研室副主任;
1996年至1997年任工程技術學院辦公室主任;
2005年至2010任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水利系主任;
2011年至今任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學院黨委委員。
社會、學會及學術兼職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科研項目
(1)1999年立項,項目計劃號:農計發[1999]24號.華南赤燥干熱紅壤旱作農業示范基地.農業部“九五”第三批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2002年完成。總經費100萬元,在雷州半島的廣東省國營幸福農場建立了示范基地。2002年4月通過了農業部項目驗收。(主要參加)
(2)2001年立項,項目編號:A20601.節水農業技術研究與示范.廣東省農業科技攻關重大專項,2002年完成,項目經費80萬元,2003年1月通過廣東省科技廳鑒定。(副主持)
(3)2001年立項,水稻缽苗生產技術與精密播種設備,國家級,國科發農社字[2001]568號,2003年完成,總經費60萬元,2004年通過科技部驗收。(副主持)
(4)2002年立項,項目編號:2002A2040903.磚紅壤在不同耕作條件下最佳灌溉模式的研究.廣東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2005年完成,總經費10萬元,2005年結題驗收。(主持)
(5)2003年立項,項目編號:2003C201025.農業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廣東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2006年完成,總經費10萬元,針對流溪河從化段進行了農業污染對河流污染影響的初步研究,2007年結題驗收。(主持)
(6)2003年立項,項目編號:03EFN216900280.南方紅壤旱作農業節水技術.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2006年6月通過科技部驗收,總經費50萬元,已在湛江、茂名、江西贛州等地進行推廣應用。(副主持)
(7)2005年立項,項目編號:2005B20801004.不同耕作條件下土壤蒸發特性及相關節水技術研究.廣東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2007年完成,總經費10萬元,2007年結題驗收。(主持)
(8)2006年立項,國家級基金項目,編號:60574029: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蔗田農藥精確噴施研究,國科金計函[2005]81號,總經費24萬元,2009年結題驗收正。(主要參加)
(9)2006年立項,編號:2006B20701005,雷州半島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與示范,廣東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總經費10萬元,2009年結題驗收。(主持)
(10)2006年立項,國家863項目,編號:2006AA10A307:水稻精準生產示范與應用,總經費396萬元,起止時間為2006年10月~2010年10月,2010年結題驗收。(副組長)
(11)2006年立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水質采樣查詢優化算法。項目編號:06025838,起止時間為2006年10月~2008年12月??偨涃M5萬元,2009年結題驗收(副主持)
(12)2007年立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龍眼需水規律及灌溉制度研究。項目編號:7006646,起止時間為2008年1月~2009年12月。總經費5萬元,2010年結題驗收(主持)
(13)2007年立項,廣東省農業攻關項目:甘蔗耗水規律及節水灌溉制度研究與示范。項目編號:2007B20702003,起止時間為2007年6月~2010年12月??偨涃M7萬元,2010年結題驗收(主持)
(14)2008年立項,廣東省農業攻關項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作物干旱指數研究。項目編號:2008B030303034,起止時間為2008年7月~2011年12月??偨涃M10萬元,項目在研。(主持)
(15)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水稻精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07A020904001,起止時間為2008年1月~2010年12月,總經費120萬元,現準備結題驗收。(副主持)
(16)國家科技計劃子課題:水旱輪作模式與減量化技術。項目編號:2007BAD89B14,起止時間為2008年1月~2010年12月,總經費35萬元,2010年結題驗收。
(17)2009年立項,廣東省農業攻關項目:超寬幅稻田農藥高效精確噴施作業機具研究。項目編號:2009B0200314003,起止時間為2010年1月~2012年12月,總經費5.0萬元,項目在研。(副主持)
(19)2011年立項,廣東省農業攻關項目:強降雨條件下雷州半島坡耕地土壤侵蝕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編號:2011B020309006,起止時間為2011年8月~2013年9月,總經費8.0萬元,項目在研。(主持)
(20)主持廣東水利科技創新與推廣項目:小水電與生態環境關系的研究,總經費48萬元,起止時間為2011年4月~2012年12月。
(21)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城市飲用水源水質趨勢分析及風險診斷系統研究(項目編號:2011B020313023)(副主持)。
(21)指導2011年廣東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黃岡河流域水土流失調研,經費1.0萬元,學生張旭群、陳浩昆、陳耀強。
(22)主持國家政策引導類計劃項目:無線傳感器網絡在果蔬蟲害監測中的應用示范,項目編號:2013GA7800022,起止時間為2013年1月~2015年12月,總經費20.0萬元,項目在研。
(23)承擔廣東省農業攻關項目:脈沖式小型化太陽能節水自動灌溉控制器產業化研發子課題,項目編號:2012A020200011,起止時間為2012年8月~2014年12月,總經費50.0萬元,實到9.5萬元。
(24)主持廣東水利科技創新與推廣項目:慈橙節水灌溉制度研究與示范,總經費26.8萬元,起止時間為2013年4月~2015年12月。
(25)主持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基于瘦客戶機的蔬菜病蟲害監測方法研究與應用,項目編號:2015A020209153,起止時間為2015年9月-2018年12月,總經費15萬元。
(26)副主持國家政策引導類計劃項目:南方蔬菜重大害蟲快速監測及預警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項目編號:2015GA780002,起止時間為2015年1月~2017年12月,總經費60.0萬元,項目在研。
發表論文
(1)羅錫文,李就好,朱余清等.耕作方式對磚紅壤物理特性和含水率的影響.EffectofTillageMethodsonSoilPhysicalPropertiesandMoistureContentofLatosol農業機械學報,2006,36(12):62-66
(2)李就好,羅錫文,趙新等.GIS和GIS在土壤物理參數調查中的應用.ApplicationofGPSandGISTechnologyinInvestigationofSoilPhysicsParameters.農業機械學報,2005,35(8):87-89,(EI收錄)(獲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3)李就好,譚穎,張志斌等.滴灌條件下磚紅壤水分運動試驗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5,21(6):36-39,(EI收錄)
(4)李就好,羅錫文,趙新.基于GPS和GIS的旱情監測系統與應用,農機化研究,TheapplicationofsoilmoisturemonitoringsystembasedonGPS2004(6)
(5)LiJiuhao,LuoXiwen.TheApplicationofSoilmoistureMonitoringSystemBasedonGPS,CIGR,BeijingChina,2004年10月
(6)李就好,譚中文,羅錫文等.耕作和覆蓋方式對旱地甘蔗生產的影響,農業機械學報,2004,35(5):70-73,(EI收錄)
(7)LiJiuhao,LuoXiwen.TheEffectsofTillageandMulchMethodsonSugarcaneProduction.ASAE,OttawaCanada.2004年8月
(8)李就好,江偉杰.不同耕作條件下的磚紅壤含水量的現場試驗研究,現代農業裝備2003(2)
(9)LiJiuhao,LuoXiwen.Water-savingApproachinSub-tropicAreaofChina,CIGR/ASAE,ChicagoUSA.2002年7月
(10)區穎剛,譚中文,羅錫文,李就好等.綜合節水技術在甘蔗生產中的應用.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3)
(11)李就好,羅錫文,區穎剛.雷州半島水資源狀況與節水途徑.農業水土工程科學,2001
(12)羅錫文,李就好,區穎剛.雷州半島旱作模式與節水途徑.中國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0
(13)羅錫文,李就好,俞龍.滴灌條件下磚紅壤水分入滲特性試驗研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4)
(14)宋國翠,陳潔,李就好.農業非點源污染對流溪河水質的影響分析.亞熱帶水土保持,2007(1):13-16
(15)肖德琴,歐陽國楨,李就好.基于詢問機制的傳感器網絡查詢優化算法.傳感器與微系統,2007(10):103-105
(16)陳潔,陳陽,吳衛熊,李雅楠,李就好.地下滴灌條件下磚紅壤水分入滲特性試驗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8(2):26-28
(17)湯茂斌,陳超,李就好.R+樹優化DBSCAN的數據挖掘方法研究.微計算機信息.2008(24):87-88
(18)湯茂斌,陳業智,李就好.數據挖掘技術在輔助決策系統中的應用.微計算機信息.2008(21):105-106,113
(19)湯茂斌,余國慶,李就好.站點流量監測系統的研究與應用.微計算機信息.2008(19):287-289
(20)湯茂斌,謝培昭,李就好.基于虛擬環境下手機飛行游戲中藍牙通訊技術的應用.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8(9):155-157
(21)湯茂斌,梁杰賢,李就好.汽車修配中心財務報表的設計與實現.福建電腦.2008(8):164-165
(22)陳潔,陳瑜,李就好.龍眼需水量試驗研究.2008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石河子),P22~26
(23)黃海琴,陳海波,陳凱,余長洪,胡均萬,李就好.不同耕作措施對甘蔗早期生長發育的影響.2009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年會論文(山西太谷)
(24)黃海琴,陳凱,余長洪,陳海波,李就好.不同耕作措施對雷州半島旱作蔗田土壤水分的影響.2009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年會論文(山西太谷)
(25)姚彥欣,吳衛熊,劉宗強,徐天文,李就好.雷州半島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研究,亞熱帶水土保持,2009(1):16-18
(26)汪沛,李就好,周志艷.水分脅迫下甘蔗冠層光譜反射率變化規律研究.廣東水利水電.2009(11):15-17
(27)周權,雷芳華,李就好.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要素量化方法.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9(8):209-213
(28)汪沛,李就好,周志艷.不同土壤水分狀況下甘蔗冠層光譜特征研究.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0(1):34-37
(29)ZhouQuan,FuGui,DeqinXiao,JiuhaoLi,Trustedtransportmodebasedcluster-merkle-treeforwirelesssensornetworks,ComputerApplicationandSystemModeling(ICCASM),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GV1-564-V1-568,ISBN978-1-4244-7235-2,EI收錄.(30)ZhouQuan,Fugui,ZhilianZhi,JiuhaoLi,DeqinXiao,ARiskAssessmentModelBased-Business-CircleofE-GovernmentInformationSystem,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BusinessandE-Government(iCEE2010),P3566-3569,ISBN978-0-7695-3997-3,EI收錄.(31)TangMaobin,LiJiahong,ZhouQuan,LiuMiao,LiJiuhao.OptimizationandApplicationofGeneticAlgorithm(EI收錄).ICCSIT2011,2011.6,pp51-53
(32)HaiboChen,XiaodongZheng,JiuhaoLi(correspondingauthor),JingdongZhang.ResponseofSugarcaneChlorophyllFluorescenceParametersandSpectralReflectancetoWaterStressinElongation,ISADE,IEEE2011,981-984,EI收錄.PhysicsProcedia25(2012)595–600
(33)李就好,陳海波,何曉暉,鄧愛明,黃飛劍.不同水分處理下甘蔗植株莖流變化規律研究.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重慶2011
(34)ZhouQuan,DeqinXiao,JiuhaoLi,AnErrorControlModelforFarmlandWirelessSensorNetworks,AmericanSocietyofAgriculturalandBiologicalEngineersAnnualInternationalMeeting2012,v7,p5944-5951,EI收錄(35)陳凱,李就好,陸金馳,劉遠.基于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的汕頭水資源承載力變化趨勢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12(2):110-113
(36)陳凱,李就好,李永剛,屈寒飛.汕頭市水資源承載力評價研究.長江科學院院報,2012,29(7):21-26
(37)陳凱,李就好,李永剛,劉德峰,劉遠.汕尾地區水資源規劃配置效果模糊綜合評價.廣東農業科學,2012(7):161-1165
(38)陳海波,李就好,何曉暉,黃飛劍.不同水分處理下甘蔗冠層反射光譜與葉片水勢的反演.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銀川2012
(39)張旭群,陳耀強,陳浩昆,李就好.基于GIS和RUSLE的粵東黃岡河流域土壤侵蝕評估.中國水土保持,2013(2):34-36
(40)歐國耀,李就好,余長洪.赤紅壤坡面徑流含沙量及產沙特征研究.現代農業科技,2012年(22):189,191
(41)勞同浩,姜俊紅,李就好,汪軍.土壤水分對南雄煙區烤煙耗水特征及產量的影響.廣東農業科學,2012(23):20-22
(42)勞同浩,姜俊紅,李就好,汪軍.南雄煙區土壤田間持水量測定對比試驗研究.廣東農業科學,2013(1):208-209
(43)余長洪,李就好,陳凱,歐國耀,勞同浩.磚紅壤區WEPP模型土壤參數的率定.廣東農業科學,2013(4):177-178
(44)張連寬,肖德琴,李就好.基于無線傳感器的作物圖像傳輸方法.廣東農業科學,2013(15):176-179
(45)陳海波,李就好,余長洪,張連寬.基于徑直徑變化的甘蔗水分虧缺診斷指標確定.農業工程學報,2014,30(19):115-122(EI收錄)
陳海波,李就好,基于冠層光譜反射特征的甘蔗葉水勢模型。灌溉排水學報,2014,33(3):92-96
(46)EvansAsenso,LIJiuhao,ChenHaibo,etc.HeadandlaterallengthonwaterdistributionuniformityofaPVCdripirrigationsystem.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2014,Vol.9(30),pp.1198-2305
(47)韋歆娜,姜俊紅,李就好,汪軍,黃志豪.水肥耦合對烤煙葉面積積累量的影響.灌溉排水學報,2015,34(5):85-90
(48)陳海波,李就好,余長洪.甘蔗莖流變化規律研究.農業技術裝備,2015(4):7-9
(49)陳海波,李就好,余長洪.水分脅迫條件下甘蔗徑直徑變化機理和監測方法.中國水利水電,2016(1):68-70
(50)田凱,張連寬,熊美東,黃志豪,李就好.基于葉片病斑特征的茄子褐紋病識別方法.農業工程學報,2016,32(S1):184-189
(51)M.A.MANGRIO1,M.S.MIRJAT,JIUHAOLI,A.S.CHANDIO.STRATEGIESFORCROP-BASEDSCHEDULINGOFSECONDARYCANALS:CASESTUDYOFMIRPURKHASSUBDIVISION,PAKISTAN.Irrig.andDrain.65:129-140(2016)
科研創新
1、發明專利:一種基于HJ-1A/1BCCD數據的干旱監測方法。專利號:ZL201310379034.1
2、發明專利:一種水田激光平地機。專利號:ZL200810026203.2
3、發明專利:一種土壤水分傳感器。專利號:ZL200810028491.5
4、廣東省科技成果登記證書:水稻精量旱穴播技術及機具。登記號:粵科成登(2)字[2015]0013
5、實用新型專利: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田間水分水位傳感器。專利號:ZL200920053044.5
6、軟件著作權:基于瘦客戶機的作物圖像實時采集系統。登記號:2015SR023052
[教育背景]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河海大學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河海大學攻讀巖土工程碩士學位,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7年9月至2004年6月華南農業大學在職攻讀農業機械化工程博士學位,獲工學博士學位。
華南農業大學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nann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