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簡介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簡介 正文

學院簡介
 
文法學院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社會科學系。1995年,以社會科學系為基礎,合并原農經學院文秘系,組建了文法學院。
 
學院現有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法學系、廣告與傳播學系、藝術設計系、國學部等6個系(部),有社會學、社會工作、廣告學、法學、視覺傳達設計等5個本科專業。設有社會學、法學、新聞傳播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社會保障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社會工作碩士、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農村減貧與發展研究中心等8個科研機構,其中農村社會建設與管理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5名,其中教授10人(博導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42人。有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1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3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學科終審專家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1人、湖北省宣傳文化人才培養工程“七個一”項目2人、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1人、湖北省“青年英才開發計劃”1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武漢市“十百千人才工程”1人,武漢市黃鶴英才計劃2人。
 
學院緊密結合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凝練科研方向,逐步形成了以農村社會學、“三農”法制為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來,學院共承擔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1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2項(其中,重點項目4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項目3項,其他省部級項目100余項,出版專著40余部,主編教材6部(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1部)。發表CSSCI收錄文章390余篇(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或摘錄110余篇)。1篇研究報告獲汪洋副總理等的肯定性批示。獲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湖北省社科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武漢市社科成果一等獎5項。2個科研團隊被評為湖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1個研究基地被評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先后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喬治亞州立大學社會學系、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學院將學科建設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師生長期扎根農村,專注服務農村發展。《教育部簡報》、《農民日報》等專刊報道了社會學團隊在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經驗與先進事跡;2012年新建黃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站”,該站得到了武漢市副市長的批示并先后獲批為“教育部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湖北省實習實訓基地”、“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提升教學水平及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學院1個專業被評為湖北省品牌專業,1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湖北省精品課程5門,國家視頻公開課2門;承擔了50余項各級教學改革課題,其中省級教學研究項目9項;學生在核心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60余篇,本科生年度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華中農業大學

添加華中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中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中農業大學報錄比、華中農業大學考研群、華中農業大學學姐微信、華中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中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中農業大學排名、華中農業大學保研、華中農業大學公眾號、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中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中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azhongnongye/yanjiushengyuan_27078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