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南師范大學病理生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1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湖南師范大學病理生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湖南師范大學病理生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湖南師范大學病理生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考試內容與要點
1、緒論
     考試內容: 
(1)病理生理學的任務
     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規律,闡明疾病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基礎。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病理生理學在研究疾病時側重于患病機體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的原因和機理。
(2)病理生理學的性質
     與多學科密切相關的綜合性邊緣學科,既是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又是一門實驗性學科。臨床觀察特別是動物實驗在病理生理學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3)病理生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溝通基礎與臨床醫學,起承前啟后的作用。 
(4)病理生理學發展的歷史。
考試要求:
了解病理生理學的任務、性質以及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疾病概論
考試內容: 
(1)疾病與健康的概念
人類對疾病認識的歷史演進,現代醫學對疾病的認識。健康、亞健康的概念及標準。疾病的概念及本質。
(2)致病因素和疾病發生條件的一般概念
     病因和致病條件的概念及特點。病因的種類。
(3)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損傷與抗損傷,因果交替,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4)疾病發生的基本機制
神經機制,體液機制,組織細胞機制和分子機制。
(5)疾病的經過與轉歸
     潛伏期、前驅期、臨床癥狀明顯期和轉歸期。康復的概念與分類。死亡的概念,死亡的時相,死亡的標志和判定標準。
(6)衰老
衰老的概念與主要的學說。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
(2)了解死亡和衰老的概念;為以后各章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3、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考試內容: 
 (1)脫水
①低容量性高鈉血癥(高滲性脫水) 
概念、原因和機制、臨床表現特點、防治原則。 
②低容量性低鈉血癥(低滲性脫水)
   概念、原因和機制、臨床表現特點、防治原則。
③正常血鈉性水紊亂(等滲性脫水)
   概念、原因和機制、臨床表現特點、防治原則。
(2)水腫
  概念、分類、基本機制、水腫的特點、水腫對機體的影響。常見水腫類型、特點和發病機制。
(3)鉀代謝紊亂
① 高鉀血癥:概念、原因和機制、防治原則。
②低鉀血癥:概念、原因和機制、防治原則。
考試要求:
(1)掌握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 脫水、鉀代謝紊亂) 的一般病因發病學和機體變化的規律。
(2)熟悉水中毒、水腫的一般病因發病學和機體變化。 
(3)了解機體對水和電解質代謝的調節機制。
4、酸堿平衡紊亂
考試內容:
 (1)反映血液酸堿平衡常用指標及其意義
  pH值、PaCO2、SB、AB、BB、BE和AG。
 (2)四種單純型酸堿中毒
①代謝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機制(AG增高型代酸、AG正常型代酸)、機體的代償調節、機能代謝改變、防治原則。 
②呼吸性酸中毒
    概念、原因和機制、機體的代償調節、對機體的影響、防治原則。 
③代謝性堿中毒
    概念、原因和機制(鹽水反應性、鹽水抵抗性)、機體的代償調節、機能代謝變化、防治原則。
   ④呼吸性堿中毒
    概念、原因和機制、代償調節、機能代謝變化、防治原則。
 (3)混合性酸堿紊亂
    相加型、相消性。
考試要求:
(1)掌握單純型酸堿中毒的一般病因、發病學和機體變化規律。
(2)熟悉反映酸堿平衡的各項指標及其意義。
(3)了解混合性酸堿平衡紊亂病因、發病學和機體變化規律。
5、缺氧
 考試內容: 
(1)缺氧的概念。 
(2)常用的血氧指標 
氧分壓、氧容量、氧含量、氧飽和度。 
(3)各類型缺氧的病因、血氧變化特點和組織缺氧的機制 
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環性缺氧和組織中毒性缺氧。 
(4)機能與代謝變化、 
(5)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年齡、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狀態、機體代謝狀態、鍛煉適應情況。 
(6)氧療及氧中毒。
考試要求: 
(1)掌握各種類型缺氧的病因及其特點。 
(2)熟悉缺氧時機體的機能和代謝變化及其發生機制。 
(3)了解常用的血氧指標及氧療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6、 發熱
考試內容:
(1)發熱的概念 
區分發熱、過熱與生理性體溫升高。
(2)原因和機制
       發熱激活物的種類與性質
內生致熱原的細胞來源和種類、內生致熱原的作用部位(POAH和OVLT)
中樞發熱介質(前列腺素、環磷酸腺苷,Na+/Ca2+比值) 
發熱體溫上升的基本環節 
發熱的時相、熱代謝特點和臨床表現
熱限及其成因、
    (3)機能代謝變化。
 物質代謝的改變:糖、脂肪、蛋白質、水鹽及維生素代謝的變化。
        生理功能的改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循環系統功能、呼吸功能及消化功能的改變。
 防御功能的改變:抗感染能力的改變、對腫瘤細胞的影響、急性期反應。
    (4)發熱防治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治療原發病 
一般性發熱的處理
      必須及時解熱的病例
考試要求: 
(1)掌握發熱的概念、病因和發病機制。
(2)熟悉體溫升高的分類,發熱時機體代謝與功能的改變。
(3)了解發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和臨床處理原則。
7、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考試內容: 
(1)細胞信號轉導系統概述
細胞信號轉導的概念。
受體介導的細胞信號轉導通路:膜受體介導的跨膜信號轉導通路(G蛋白耦聯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體、絲/蘇氨基酸激酶型受體、腫瘤壞死因子家族、離子通道型受體),核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通路。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調節靶蛋白活性的主要方式:可逆磷酸化快速調節靶蛋白的活性、調控基因表達產生較為緩慢的生物效應。 
(2)信號轉導異常發生的環節和機制
細胞外信號發放異常:神經體液因子分泌異常、病原體及其產物的剌激、理化因素剌激。
 受體或受體后信號轉導異常:遺傳性受體病、自身免疫性受體病、繼發性受體異常、受體后的信號轉導通路成分異常。 
(3)與信號轉導異常有關的疾病 
 胰島素抵抗性糖尿病、腫瘤、心肌肥厚和心衰的信號轉導異常的發生機制。
考試要求: 
(1)熟悉細胞信號轉導的基本過程和機制。
(2)掌握細胞信號轉導異常發生的環節和機制。
(3) 熟悉與信號轉導異常有關的疾病。
8、細胞增殖和凋亡異常與疾病
考試內容: 
(1)細胞增殖異常與疾病
①細胞周期的基本概念、細胞周期調控的機制。
②細胞周期調控異常與疾病
  細胞增殖過度:Cyclin的異常、CDK的增多、CDI表達不足、檢查點功能障礙。細胞增殖缺陷 
③調控細胞周期與疾病防治
合理利用增殖相關信號
抑制Cyclin、CDK的表達和活性       
提高CDI的表達和活性
 修復或利用缺陷的細胞周期檢查點
( 2)細胞凋亡異常與疾病
 ①細胞凋亡的概念、細胞凋亡與壞死的比較、細胞凋亡的生理學意義。
 ②細胞凋亡的過程:凋亡信號的轉導、凋亡基因激活、細胞凋亡的執行和凋亡細胞的清除。細胞凋亡的主要變化:細胞凋亡的形態學改變、細胞凋亡的生化改變(包括DNA片段化、內源性核酸內切酶激活及其作用、凋亡蛋白酶的激活作用)。
 ③細胞凋亡的調控:細胞凋亡的誘導因素和抑制因素;細胞凋亡信號轉導系統的多樣性、偶聯性、統一性和多途徑性;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細胞凋亡的發生機制:氧化損傷、鈣穩態失衡以及線粒體損傷。
④細胞凋亡與疾病:細胞凋亡不足引起的疾病;細胞凋亡過度引起的疾病;細胞凋亡不足和過度并存引起的疾病。 
⑤細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義。
考試要求: 
(1)熟悉細胞周期調控機制。 
(2)掌握細胞周期調控異常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 
(3)了解細胞周期調控異常的防治。
(4)掌握細胞凋亡的概念、過程、調控機制及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別;細胞凋亡的發生機制。細胞凋亡調控異常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
(5)了解細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義。
9、應激
考試內容: 
(1)應激的概念
 應激、應激原的概念與分類。
(2)應激的全身性反應
  ①神經內分泌反應與全身適應綜合征
 藍斑一交感一腎上腺髓質系統:結構基礎、主要中樞效應、主要外周效應、代償意義與不利影響、與下丘腦—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的關系。 
下丘腦—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結構基礎、主要中樞效應、主要外周效應、代償意義與不利影響。
 其它激素:β一內啡肽、胰高血糖素與胰島素,抗利尿激素與醛固酮等的變化及其意義。 
全身適應綜合征的分期及主要變化:警覺期、抵抗期、衰竭期。
②急性期反應
  急性期反應、急性期反應蛋白的概念,急性期反應蛋白的種類、來源及生物學功能。
 (3)細胞應激反應
  熱休克蛋白的概念、分類、生物學功能及其表達調控。
 (4)應激時機體的功能代謝變化
代謝變化(高代謝率,糖、脂肪、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 
功能變化(心血管系統變化,中樞神經系統變化,免疫系統變化,消化系統變化等)。
 (5)應激與疾病
應激性疾病與應激相關疾病的概念。 
應激性潰瘍、原發性高血壓、應激相關心理精神障礙的發病機制。 
考試要求:
(1)掌握應激的概念,應激反應基本表現中的神經內分泌反應和細胞體液反應。
(2)熟悉應激原及其分類,全身適應綜合癥的概念和分期,應激反應中的功能代謝變化。
(3)了解應激反應與疾病的關系。
10、缺血—再灌注損傷
考試內容: 
(1)缺血—再灌注損傷概念 
缺血—再灌注損傷、氧反常、鈣反常、pH反常的概念。 
(2)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原因與條件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常見原因 
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因素(缺血時間,側支循環,器官對氧的需求程度,再灌注的條件)
     (3)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機制
自由基的概念、分類、來源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鈣超載的概念、發生機制及其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白細胞激活的機制及其損傷作用。 
(4)缺血—再灌注損傷時機體的機能、代謝變化 
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
心功能變化、心律失常、心肌能量代謝變化、心肌超微結構變化的表現及發生機制。 
②腦、肺、腸、腎的缺血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表現及發生機制。 
(5)缺血—再灌注損傷時防治原則 
消除缺血原因,盡早恢復血流 控制再灌注條件 
改善缺血組織代謝 
清除自由基、減輕鈣超載、抑制中性粒細胞激活 
細胞保護劑的使用。
考試要求:
(1)掌握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概念。
(2)熟悉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的原因與影響因素。
(3)掌握發病機制中自由基、鈣超載和白細胞在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4)熟悉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損傷。 
(5)了解腦、肺、腸、腎的缺血一再灌注損傷,了解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治原則。
11、休克
考試內容: 
(1)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概念 
休克研究的歷史。
休克的始動環節:血容量降低,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礙。
(2)休克的病因和分類
根據病因分類
根據始動環節分類
根據血液動力學特點分類。
    (3)休克的發展過程
      休克的分期,微循環變化特點及發生機制(休克早期、休克期和休克晚期)。
      有關微循環障礙發生的機制:神經機制-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的作用。體液體制-兒茶酚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管加壓素、激肽、花生四烯酸產物、氧自由基等的作用。細胞機制。
(4)休克時各器官系統功能變化 
腎、肺、心、腦和肝胃腸等主要系統器官功能衰竭及其發生機制,各器官系統功能障礙對休克過程發展的影響。 
SIRS, MODS, MSOF的概念。
 (5)防治原則 
病因學治療 
擴充血容量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糾正酸中毒 
防治細胞器官損傷。
考試要求:
(1)掌握休克的概念,休克發生的起始環節,休克的分期及各期微循環障礙的發生機制和相應臨床表現。
(2)熟悉休克常見病因及常見的分類,休克的細胞代謝改變,休克時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礙及發病機制。 
(3)了解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的特點及發生機制,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12、凝血抗凝血平衡紊亂
考試內容: 
(1)DIC的基本概念 
(2)DIC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血管內皮細胞受損,激活凝血Ⅻ因子,啟動內源性凝血系統。 
組織嚴重破壞使大量組織因子入血,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 
血細胞受損。其它促凝物質入血。 
(3)影響DIC發生發展的因素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功能受損 
肝功能嚴重障礙 
血液的高凝狀態 
微循環障礙 
不恰當使用纖溶抑制劑。
(4)DIC的分期和分型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繼發性纖溶亢進期的主要特點及其發生機制。 
分型:按DIC發生快慢分型 (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按DIC代償情況分型 (代償型,失代償型和過度代償型)。
(5)DIC的臨床表現及發生機制 
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礙、貧血的主要發病機制。 
(6)防治原則 
防治原發病 
改善微循環 
重建凝血和纖溶間的平衡。
考試要求: 
(1)掌握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基本概念、發病機制、功能代謝變化及其發生機制。 
(2)熟悉DIC的常見病因,影響DIC發生發展的因素,DIC的分期。
(3)了解DIC的分型,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13、心功能不全
 考試內容: 
(1)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 
(2)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誘因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心臟(容量、壓力)負荷過重 
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和誘因:感染、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紊亂、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
(3)心功能不全的分類
按發生部位分類: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按心肌收縮與舒張功能障礙分類:收縮性心力衰竭和舒張性心力衰竭。 
按心輸出量的高低分類:低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和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4)心功能不全時機體的代償 
神經-體液調節機制的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 
心臟的代償反應:心率加快、心臟緊張源性擴張、心肌收縮力增強、心室重構
心臟以外的代償: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紅細胞增多、組織利用氧能力增強的發生機制及意義。
(5)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
心肌收縮功能降低:心肌收縮相關的蛋白質改變,心肌能量代謝障礙,心肌興奮收縮-耦聯障礙 
心肌舒張功能障礙:鈣離子復位延緩,肌球-肌動蛋白復合體解離障礙,心室舒張勢能減少。
心臟各部分舒縮活動不協調。
(6)心功能不全時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心輸出量減少: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器官血流量重分配的表現及發生機制。
       靜脈淤血:右心衰引起的體循環淤血和左心衰竭引起的肺循環淤血的主要表現。 
(7)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則。 
防治原發病及消除誘因
調整神經-體液系統失衡及干預心室重塑
減輕心臟前、后負荷 
改善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 
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謝。
考試要求:
(1)掌握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基本發生機制、心臟和心外的代償
反應。
(2)熟悉心力衰竭的誘因與分類,心力衰竭臨床表現的病理生理基礎。各重要器官功能的變化。
(3)了解心力衰竭時神經—體液的代償反應,防治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礎。
14、肺功能不全
考試內容:
(1)呼吸衰竭的概念
 呼吸衰竭的概念、診斷標準和分類。
(2)呼吸衰竭的原因和發病機制
①肺通氣功能障礙:限制性通氣不足、阻塞性通氣不足的常見病因。外周性氣道阻塞引起呼吸衰竭的發病機制。肺泡通氣不足時的血氣變化特點。
②肺換氣功能障礙 
 彌散障礙:常見病因、血氣變化特點。 
肺泡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分類、常見病因、發病機制及血氣變化特點。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機制。
(3)呼吸衰竭的機能代謝變化 
酸堿平衡及電解質代謝紊亂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肺性腦病的臨床表現及發病機制 
呼吸功能變化 
循環系統功能變化 
腎功能的變化 
(4)防治原則。
防止與去除病因 
提高PaO2 
降低PaCO2 
改善內環境及重要器官功能
考試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病因、基本發病機制,呼吸衰竭時的機能代謝變化。肺性腦病用氧治療時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2)熟悉呼吸衰竭時的血氣變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的概念、原因和發病機制。
(3)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則。
15、肝功能不全
    考試內容:
(1)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肝功能不全的常見病因和發病機制 
肝細胞及肝非實質細胞損害與肝功能障礙。 
(2)肝性腦病 
①肝性腦病的概念、分類。 
②肝性腦病的發病機制 
氨中毒學說、假性神經遞質學說、氨基酸代謝失衡學說、GABA學說的主要觀點及各學說在肝性腦病發病機制中的地位。 
③肝性腦病的影響因素 
氮負荷增加 
血腦屏障通透性增高 
腦敏感性增高 
④防治原則 
防治誘因 
降低血氨 
左旋多巴、支鏈氨基酸的使用。 
(3)肝腎綜合征 
肝腎綜合征的概念、分類 
肝腎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腎交感神經張力增高,腎素-
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激肽系統活動異常,前列腺素、白三烯的作用,內皮素的作用,內毒素血癥。
考試要求:
(1)熟悉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常見病因和機制。 
(2)掌握肝性腦病的概念,掌握肝性腦病發病機制中比較公認的幾種學說。 
(3)熟悉肝性腦病的影響因素。 
(4)了解肝性腦病臨床治療的病理生理基礎。 
了解肝腎綜合征的概念、分類及發病機制。
16、腎功能不全
    考試內容:
(1)腎功能不全的基本發病環節:腎小球濾過功能的變化;腎小管功能障礙。 
(2)急性腎功能衰竭 
①急性腎功能衰竭概念、分類(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腎后性急性腎功能衰竭,腎性急性腎功能衰竭)。
急性腎小管壞死的病因:腎缺血,腎中毒。 
②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病機制: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管阻塞、腎小管原尿返流、腎小球超濾系數降低。 
③發病過程:少尿期(少尿或無尿、水中毒、高鉀血癥、低鈉血癥、代謝性酸中毒、氮質血癥);多尿期,恢復期。 
④非少尿型的基本病理變化及特點。
(3)慢性腎功能衰竭 
①慢性腎功能衰竭概念、病因。 
②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展過程:代償期、腎功能不全期、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癥期。 
③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病機制:健存腎單位減少、矯枉失衡,腎小球過度濾過。 
④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機能代謝變化:氮質血癥,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 夜尿、多尿、低滲尿,鈉、鉀、鎂代謝障礙,代謝性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鈣 );腎性高血壓;貧血;出血傾向:免疫功能障礙;腎性骨營養不良。 
(4)尿毒癥 
尿毒癥的概念。 
尿毒癥主要臨床表現的發病機制: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障礙,皮膚癥狀,物質代謝障礙(糖耐量降低,負氮平衡,高脂血癥)。 
尿毒癥的毒性物質作用: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胍類化合物的作用,中分子物質的作用,其它毒性物質的作用 (尿素、胺類、酚等 )。
考試要求:
(1)掌握急性腎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和類型。少尿型急性腎功能不全的發病經過、少尿的發生機制和少尿期的代謝紊亂。 
(2) 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腎功能不全。
(3)了解急性腎功能不全時腎組織損傷及其機制,急性腎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4)掌握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和對機體的影響。 
(5)熟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發病過程;尿毒癥的概念。 
(6)了解尿毒癥的功能代謝變化、發病機制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17、腦功能不全
考試內容:
(1)腦的結構、代謝與功能特征、腦的疾病表現特征。 
(2)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的概念 
認知的腦結構基礎 
認知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病因和發病機制 
認知障礙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3)意識障礙
意識障礙的概念 
意識維持和意識障礙腦結構基礎 
意識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病因和發病機制、對機體的主要危害 
意識障礙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考試要求:
(1)了解腦的結構、代謝與功能特征、腦的疾病表現特征。 
(2)掌握認知障礙和意識障礙的概念、腦的結構基礎、產生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病因和發病機制、對機體的影響。 
(3)了解腦功能不全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
湖南師范大學

添加湖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師范大學報錄比、湖南師范大學考研群、湖南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湖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湖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湖南師范大學排名、湖南師范大學保研、湖南師范大學公眾號、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nanshifandaxue/cankaoshumu_39266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