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農業工程學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農業工程學科簡介

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農業工程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湖南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農業工程學科簡介 正文

本學科團隊分布在工學院與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目前,已形成一支由19位教授、24位博士為核心的科研教學團隊。擁有國家2011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創新平臺,湖南省現代農業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省部級科研教學平臺及湖南農友等16個教學科研基地。十二五期間承擔省部級及以上課題104項,經費5555.7萬元,獲部省級科研獎勵8項,出版專著教材37部(本);發表論文289篇,其中SCI/EI 99篇;獲授權發明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98項;獲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篇。
 
學科發展及特色。本學科先后于1990年、2006年獲農業機械化工程二級學科、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自2003年,先后設立了作物機械化裝備理論與技術、種子產業化工程、水土資源保護與利用、作物信息科學等博士點方向,2012年自主設置作物生產工程及裝備博士點,2016年4月學校通過動態調整,經省學位辦審核、報教育部同意獲批建立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電氣化及自動化、農業水土工程和農業信息工程4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和社會經濟效益:1)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種耕整地、種植和收獲機械,解決了南方稻、油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難題。2)開展無標識非結構化環境下導航定位、作業機械性能監控和環境參數在線監測及智能控制研究, 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精確定位和工作參數實時監控。3)開展農業水土資源高效利用、水肥耦合機理和光伏節能灌溉研究,為南方水土資源保護和利用提供了系統理論和工程技術措施。4)開展植物仿真、農業產業鏈監控、信息智能處理與決策、農業信息服務的理論與應用研究,開發了農業信息應用服務系統,構建了湖南省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綜合服務平臺。
 
人才培養:在本科人才培養方面,是湖南農業大學本科招生人數和專業數最多學院。近五年共招收培養2300多名本科生,其中57人評為省級優秀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十二五”以來,獲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省級項目14項、地市級及校級11項。學生在機械創新設計、挑戰杯、水利結構設計、電子設計、工程訓練綜合能力、機器人、程序設計等大賽中獲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6項,省部級一等獎18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58項。在研究生培養方面,近5年共招收博士生19人、碩士生346人,獲得學位277人,就業率100%。獲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4篇(省級2篇),發表論文285篇,申報國家專利121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9項,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136人次。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97人次,先后選派3人與波蘭弗瓦茨洛夫環境與生命科學大學合作培養,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澳大利亞庫克大學等4所大學開展合作。接受國內外30多人次來校訪問與學術交流。
 
社會服務:本學科依托現有教學科研平臺,先后建立了現代農裝、湖南龍舟等16個校外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基地,與湖南省農友機械集團獲批組建湖南省級創新團隊1個,2016年經人社部同意,獲批組建國家農機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基地。在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轉化科研成果30余項,推廣新型機具20余種,培訓農業、農機推廣技術人員3000余人次。依托湖南省國家農村農業信息化示范省綜合服務平臺,服務農民超百萬人次、中小企業上萬家。學科團隊50%以上人員為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或“三區”科技服務人才,促進了湖南省現代農業工程技術推廣與應用;同時通過對接學校優勢學科,進一步鞏固了農業工程學科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地位和作用。
 
湖南農業大學

添加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農業大學報錄比、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群、湖南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湖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湖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湖南農業大學排名、湖南農業大學保研、湖南農業大學公眾號、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湖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hunau/yanjiushengyuan_25901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