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導師:曾慧蘭

發布時間:2021-10-2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導師:曾慧蘭

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導師:曾慧蘭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導師:曾慧蘭 正文

曾慧蘭
性別: 
籍貫: 廣東
民族:漢族
黨派:中國共產黨
職稱副教授   碩導
職務科行政副主任
學歷研究生
學位: 博士
電話: 38688631
學習經歷:
  1984.9-1990.7  中山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6年制,學士學位
  1994.9-1997.7  蘇州大學血液內科學碩士研究生,碩士學位
  2001.9-2004.7  暨南大學血液內科博士研究生,博士學位
  2005,11 -2006.6  美國新澤西州癌癥研究所,Robert Wood Johnson 
  Medical School訪問教授
 
工作經歷:
  1990.7-1998.6  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 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1998.6-今      廣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造血干細胞移植與GVHD,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與蛋白組學研究。臨床工作以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血液疾病診治、白血病化療為特長。1995年開始從事骨髓移植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熟練掌握干細胞移植相關技術如處理移植并發癥、造血干細胞采集、凍存、培養等技術。在醫院首個用血細胞分離機開展血漿交換及白細胞去除術治療血液病。
  以第一負責人主持1項省級科研項目、主持3項廳級科研項目、主持5項橫向科研項目。第二負責人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三負責人參與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二負責人承擔2項省級項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發表包括SCI論文共30余篇。
  2006年 獲碩士生導師資格。已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5名,目前在讀培養4名。
 
主要著作:
  廣東省衛生廳《人文醫學學習資料》2009出版,撰寫章節:《從人文角度觀醫學的起源和發展》。
主要論文:
  近5年來發表論文(2006~2011):
  1.曾慧蘭(第一作者).尼古丁對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增殖、遷移的影響.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29(5).
  2.Hui-Lan Zeng(第一作者),et al. Hypoxia-mimetic agents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alter the morpholog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C Cell Biology 2011,12:32.SCI-IF 2.66
  3.Hui-Lan ZENG(第一作者),et al.The effects of nicotine on ultrastructure and apoptosi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Bio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BIE), 162-166.
  4.曾慧蘭(第一作者),等.氯化鈷作用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差異蛋白質組學分析.中華血液學雜志,2011,32(11):739-743.
  5.曾慧蘭(第一作者),等.6-姜酚誘導 K562細胞凋亡的差異蛋白表達.中藥材,2010,33(5):753-758.
  6.曾慧蘭(第一作者),等.6-姜酚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中細胞內活性氧及線粒體膜電位的改變.中藥材,2010,31(4):585-588. 
  7.Zeng Hui-lan(第一作者),et al.Delivery and its immunologic efficacy of CpG ODN targeting B lymphocytes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by CD40 ligand-receptor-mediated carrier system.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5):974-978.
  8.曾慧蘭(第一作者),等.羅丹明123介導的光動力學療法預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實驗研究.中國病理生理學雜志,2005,21(11):2268-2271 
  9.曾慧蘭(第一作者),等.導師指導下醫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西北醫學教育.2007, 15(5): 806-807.
  10.韓新愛,曾慧蘭(通訊作者),等.姜酚和姜酚肟對K562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中藥材,2009,32(10):1584-1586.
  11.韓新愛,曾慧蘭(通訊作者),等.納米技術在腫瘤診治中的應用.廣東醫學,2009,30(1):17-19.
  12.韓新愛,曾慧蘭(通訊作者),等.葉酸受體在血液腫瘤細胞株的表達及葉酸-聚乙烯亞胺共聚物的制備.暨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30(6)658-663.
  13.鐘啟,曾慧蘭(通訊作者),等.異基因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后影響生存的危險因素65 例分析.臨床薈萃,2010, 25(18),1583-1586. 
  14.鐘啟,曾慧蘭(通訊作者).低氧對間充質干細胞的影響研究進展.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40):7942-7950.
  15.覃永亮,曾慧蘭(通訊作者),等.端粒、端粒酶與間充質干細胞壽命研究進展.實用醫學,2010,26(24):4603-4604.
  16.覃永亮,曾慧蘭(通訊作者),等,尼古丁誘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暨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12(6):598-602. 
  17.朱海揚,曾慧蘭(通訊作者).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山東醫藥, 2009,49(17),114-115
  18.卜欠欠,曾慧蘭(通訊作者).尼古丁對成體干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影響.實用醫學,2011,27(15):2870-2872.
  19.劉建成,曾慧蘭(通訊作者).護士對標準預防的認知及執行情況的調查.廣東醫學,2010,31(16)∶2180-2181.
  20.Ge F,Lu XP, Zeng HL(第三作者),et al.Prote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Reveal A Dual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Arsenic-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Multiple Myeloma Cell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09,8(6):3006-3019. SCI-IF 7.21
  21.卜欠欠,曾慧蘭(通訊作者).尼古丁對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氧化應激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33(4):362-366. 
  22.李陽,曾慧蘭(通訊作者).吸煙對血小板功能的影響研究進展.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5):3-5.
 
承擔課題:
  一、近5年來承擔科研項目(2006~2011):
  1.尼古丁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氧化應激特性及蛋白表達的影響(2012年北京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主持)
  2.尼古丁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及差異蛋白表達的研究(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A2011339, 2011~2012)第一主持 
  3.葉酸受體介導的bcr/abl siRNA對CML細胞的靶向作用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啟動基金,06300580,2006~2009)第一主持  
  4.葉酸受體介導的bcr/abl基因 SiRNA對CML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A2006352, 2006~2009)第一主持
  5.葉酸受體介導的三氧化二砷對白血病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040068 粵中醫[2004-26, 2004~2006])第一主持
  6.尼古丁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及差異蛋白的表達研究(2011年海南協安醫藥有限公司橫向資助項目,2011~2012)第一主持 
  7.ACE與表皮干細胞生物學行為的相關性及其分子機制初探(2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3127, 2009~2012) 第二主持
  8.骨髓造血細胞抑制間充質干細胞向脂肪細胞分化的實驗研究(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0568,第三主持)
  9.補陽還五湯對腦死亡大鼠供腎的保護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課題,國中醫藥研 2006LHR04號,2008~2010)第二主持
  10.姜酚、生姜蛋白酶綜合提取與應用技術研究(番禺區科技計劃項目,2008-z-64-1,2008~2010,)第二主持 
  11.阻斷p38MAPK通路對腦死亡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6108,2006~2009,)第三主持
  12.補陽還五湯對腎移植腦死亡大鼠供體腎臟保護作用的研究(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1050118,2005~2008)  第三主持 
  二、教學項目(2006~2011):
  1.基于優勢資源建立和發展學科群的戰略研究(暨南大學2010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面上項目) 第一主持
  2.專家指導下臨床醫學本科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暨南大學第七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5年)第一主持
  3.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研究(暨南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批教學研究項目,2007)第一主持
  4.跨學科生成機制與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以臨床醫學為個案(暨南大學2008年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重點項目)第二負責
  5.醫患溝通學(2007年暨南大學基于網絡教學應用平臺的網上優質示范課程)第一主持
  6.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的構建(2010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第二負責
  7.醫護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2007年廣東省繼續教育項目)(主持)
  8.指導國家級本科生科技創新項目1項、暨南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項目5項。
 
所授課程:
  所授課程:2001年獲暨南大學首批國際學院全英授課資格證書,承擔國際學院全英授課《內科學》、《診斷學》、《腫瘤學》、《臨床醫學概論》。承擔本科生、研究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內科學》、《診斷學》、《內科診療技術》、《臨床醫學導論》、《醫患溝通學》、《腫瘤學》、《醫生-病人-社會》授課及專題講座。2006年開設公選課《醫患溝通學》,2012開設全英公選課《Lifestyle and healthy life》,兩門公選課深受各學院各專業學生歡迎。發表教學論文3篇。主持省繼續教育項目“醫護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
社會職務:
  廣東省醫師協會人文醫師講師團副團長,廣東省醫師協會人文工作委員會常委,廣州市醫師協會人文工作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情咨詢與對策研究專家、廣東省藥學會專家庫成員。廣州市醫藥衛生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成員、《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執行編委、《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國際病理與臨床醫學》、《中南大學學報》、《實用醫學雜志》審稿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全國醫師定期考核人文醫學專業編輯委員會第一屆委員,參與全國醫師定期考核的人文統考的考綱制定、考題、題庫、培訓教材編纂、網絡培訓體系建立等工作。作為中國醫師協會人文技能培訓基地的培訓講師,兼中國醫師協會的全國人文技能統考的廣東省主考官,組織主持三期省級人文培訓,組織學員參加全國人文技能全國統考。受邀參加或主持省內外多家醫院的人文培訓演講。
榮譽與獎勵: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一屆本科課程教學競賽”第一名(2012年),教學先進個人(2013年),管理先進個人,廣東省醫學會先進個人等。維甲酸誘導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1999)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暨南大學

添加暨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暨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暨南大學報錄比、暨南大學考研群、暨南大學學姐微信、暨南大學考研真題、暨南大學專業目錄、暨南大學排名、暨南大學保研、暨南大學公眾號、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暨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暨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jinandaxue/daoshi_50236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