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更新時間:2021-12-17 14:17:0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Add 上海音樂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上海音樂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上海音樂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上海音樂學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希望對你的博士報考有用。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中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具有獨立從事高水平音樂研究和創作的能力,能在音樂研究和創作領域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方向、學制與名額

專業方向:詳見附錄一培養年限:3~6 年
名額:預分名額詳見附錄一,最終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規模最后決定各學科專業的錄取名額。
 
三、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 6 年以上(含 6 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并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本院規定的體檢要求;
4、有兩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正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5、以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根據本院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提交相應的材料。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各方向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6、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7、已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港、澳、臺應屆畢業生或在內地供職的港、澳、臺人士報考我院博士生,請參照以上報考條件,考試科目不設政治。
8、境外學生報考我院博士生,請參考以上報考條件,考試科目不設政治和外語。
9、我院碩博連讀報考條件:除滿足上述第 1、3 條規定之外,還必須是品學兼優,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出類拔萃的我院在讀優秀碩士生。具體申請程序及要求請見《研究生手冊(2018 年版)》之《上海音樂學院推行碩士提前攻博工作的辦法》(P.217)。(注:碩博連讀生須申請提前開題)

四、報名時間

2020 年 12 月 9 日—18 日(節假日、雙休日不接收書面報名材料提交)。如需函報,請于 12 月 18 日前將所有報名材料寄至本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請使用郵政快遞  EMS  函報便于我院接收)。具體報名手續請見第㈤項。

五、報名手續

考生須在報名期限內向我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南樓 107)送交下列材料:
 
1、a、網上報名。請至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系統將在 12 月 18 日 23:00 關閉,逾期不辦理補報),請如實填寫報名信息、上傳電子照片、網上繳納報考費用(250 元)、下載填寫報名需要的其他表格材料。
b、網上報名成功后,請下載并打印網報系統生成的報名表格,須本人簽字,并請單位人事部門簽名及加蓋公章(無工作單位的考生,請至檔案所在部門簽名及加蓋公章)。
c、港澳臺考生網上報名程序另見我院港澳臺研究生網上報名通知,現場報名時間同上述,另需提交《上海音樂學院香港、澳門、臺灣人士報考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請至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以及下列要求的報考材料、一張一寸正面半身免冠近期相片(背面寫明姓名,不含報名登記表上張貼照片),并現場提交報考費用 250 元。
d、境外考生無需進行網上報名,現場報名時間同上述,另需提交《上海音樂學院境外人士報考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請至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以及下列要求的報考材料、一張一寸正面半身免冠近期相片(背面寫明姓名,不含報名登記表上張貼照片),并現場提交報考費用 250 元。
2、專家推薦信原件(兩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正教授推薦,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表格。推薦內容可以打印,專家簽名必須是親筆書面簽名。不接受電子簽名、復印件、打印件、掃描件等);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碩士學位論文全文,答辯委員會評議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僅提交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及報名階段可提供的碩士學位論文部分或開題報告;
4、碩士學歷、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注:請勿提交證書原件,初試前驗原件即可);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在讀單位的證明書,并在入學前驗原件,交復印件;
5、身份證復印件(2 份);
6、研究生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察表(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填寫);
7、除上述報名材料外,考生還須符合以下報考要求,并提交相應報考材料: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藝術學理論各方向
(不含音樂教育學方向) 音樂學各方向
1. 本人論文 2 篇,其中一篇應為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所報研究方向的學術論文(附刊載刊物目錄復印件);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同等學力者在提交上述要求的學術論文后,還須有一篇與所報研究方向一致的,相當于碩士學位論文(學術水準由相應學科研究培養指導委員會認定)且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字數應在 3 萬字左右;
4. 同等學力者還需提交本人工作 3 年以上證明(由單位人事部門出具并
加蓋公章),以及本人取得中級職稱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音樂教育學方向作曲理論各方向
1. 本人論文 2—3 篇,其中一篇應為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所報研究方向的學術論文(附刊載刊物目錄復印件);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同等學力者在提交上述要求的學術論文后,還須有一篇與所報研究方
向一致的,相當于碩士學位論文(學術水準由相應學科研究培養指導委員會認定)且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字數應在 2 萬字左右。
 
作曲方向
本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其中一首要求為具有大型曲式結構
的管弦樂樂隊作品)。
 
電子音樂作曲方向
1. 個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可含多媒體資料,DVD);
2. 《設備需求說明》(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填寫)。
戲劇音樂音響設計制作及理論研究 本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其中 1 首要求為具有音樂劇或歌劇風格的作品,可含多媒體及 DVD 或 MP4 資料)
 
 
 
 
指揮藝術研究
1. 本科或研究生階段學習指揮專業,或從事指揮工作不少于三年;
2. 提交個人簡介、曲目量及博士階段個人規劃;
3. 提交本人指揮的演出節目單及視頻資料(歌劇、交響樂、合唱、民族管弦樂形式皆可,不少于 30 分鐘)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聲樂表演藝術研究
(美聲、民聲)
1. 本人論文 1 篇,內容應為所報研究方向的個人高水平學術論文;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美聲: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唱音像資料 1 份(須包括德奧藝術歌
曲、不少于三種外語語種、不少于 30 分鐘);
民聲: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唱影像資料(如有參與歌劇演出的錄像資料等);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弦樂表演藝術研究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1.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習設想(2000 字);
2.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奏(或協奏)音像資料 1 份(不少于 30 分鐘);
3.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打擊樂表演藝術研究
1.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習設想及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向的構選(4000 字以上);
2.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演奏視頻或音頻資料 1 份,時長不少于 45 分鐘(包括但不僅限于當代打擊樂組合作品);
3.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民族吹管樂表演藝術研究
 
(嗩吶)
 
民族彈撥樂表演藝術研究
 
(柳琴、阮)
1. 本人論文 1 篇,內容應為所報研究方向的個人高水平學術論文;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奏(或協奏)音像資料1 份(不少于30 分鐘);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鋼琴表演藝術研究
1. 在國內、國際比賽的獲獎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2. 近三年內,在音樂廳公開演出獨奏音樂會或與樂隊合作協奏曲的節目單;
 
3. 中文學術論文一篇,字數不少于 8000 字;
 
4. 錄像視頻:總時長不少于 40 分鐘,包括: a.巴赫作品一組(平均律一組或完整組曲一組);
b. 技巧性練習曲三首,其中一首必須為肖邦,一首必須為李斯特,另一首可以是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德彪西、巴托克、利蓋蒂等;
c. 古典時期完整奏鳴曲一首; d.中大型作品一首或一組。
5.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8、跨專業報考者需提交能夠證明達到所要報考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及學位作品的學術性成果,并通過本院相應學科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分會的認定。如發表在核心刊物上、與所報方向一致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重要音樂節上演出或正式出版的音樂作品(大中型器樂作品)等。
9、同等學力者不交 3、4 項材料,但應當開列已學習過的碩士課程及成績單,并提交學士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10、港澳臺考生還需提交護照、臺胞證復印件。
11、境外考生還需提交護照、HSK 證書復印件。
研招辦將把報考人送交的材料提交給相應學科組進行資格審查,向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發放準考證
(網上打印,時間另行通知)。

六、考試日期、考試地點及考試科目
同等學力加試時間:
2021 年 3 月 10 日(周三)、11 日(周四)
【注:同等學力加試合格者,準予參加當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
初試時間:
2021 年 3 月 20 日(周六)~3 月 22 日(周一)
公布復試考生名單時間:
2021 年 3 月 26 日(周五)下午
復試及體檢時間:
2021 年 3 月 28 日(周日)~3 月 29 日(周一)
考試地點:
上海音樂學院本部,屆時將在本院研究生部網站公告具體考場安排。
初試科目:
1、英、德、法、日、俄語任選 1 門(境外學生不考外語),英語考試含聽力測試。
2、專業主課(見附錄一)
3、專業基礎課 2 門(見附錄一)
復試科目:
復試為面試。一般考察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本學科前沿最新研究動態掌握情況,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以及是否具備博士生培養的潛能和綜合素質,外語能力等。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同等學力考生在初試前須加試政治理論和兩門本專業碩士學位主干課程。加試的具體科目詳見附錄一。每門加試科目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七、錄取原則

參照預分名額方案,并根據筆試及面試成績,結合資格審查結果,綜合評估考生各方面的情況,擇優錄取。我院《2021 年博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辦法》屆時將公示于研究生部網站。
 
八、學費及獎助政策
學費 10000 元/年。
獎助政策參照國家相關文件,并結合《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選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中銀上音優秀研究生獎學金”評審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實施細則》、《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三助”崗位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九、聯系方式及申訴渠道

聯系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汾陽路 20 號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南樓 107) 郵編:200031 研招辦電話:(021)64330407
研究生部網址:http://yjsb.shcmusic.edu.cn 紀監審郵箱:jjs@shcmusic.edu.cn

一、學院簡介

  1927年11月27日,偉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共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高等音樂學校國立音樂院,她就是后來發展為國內外著名音樂學府的上海音樂學院。
  八十年來,學院借鑒西歐現代專業音樂教學體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通過長期堅持貫徹實施精品教育戰略,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逐步形成了注重教學質量、強化基礎科目、堅持嚴格訓練、勤于藝術實踐、具備全面藝術修養的教學傳統與優良學風。學院設作曲、音樂學、民族音樂、鋼琴、聲樂、管弦樂器、指揮、音樂教育、音樂劇、音樂工程、藝術管理、現代器樂與打擊樂等12個系,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及音樂研究所。面向全國招收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并招收外國留學生。學院設附屬中等音樂專科學校(含小學部),由此形成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完整音樂教學體制。1988年學院成立“周小燕歌劇中心”,多次與國內外歌劇院合作演出,舉辦歌劇大師班,為國家培養歌劇人才,推動歌劇事業發展。近兩年又相繼建立了“國際弦樂藝術中心”、“國際鋼琴藝術中心”,邀請了帕爾曼、傅聰等著名大師來校講學、任教。學院還成立“現代音樂學會”、“東方音樂學會”、“音樂與社會學術研究中心”、“中日音樂文化交流中心”、“音樂劇研究中心”等學術組織,研究、探討音樂特性與發展規律。2002年10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又批準成立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這不僅將促進學院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同時也為學院更好地傳播先進文化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加強藝術實踐,學院成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青年交響樂團、青年民族樂團、青年合唱團和新室內樂團,他們以扎實的基本功、良好的藝術修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出現在國內外的舞臺上,受到音樂界的好評和觀眾的歡迎。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長期擔任院長(后為名譽院長),為學校的建設及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84年后桑桐、江明惇教授先后任院長;現任院長為楊立青教授。
  多年以來,特別是1978年后學院加強對外藝術交流,分別與美國、俄羅斯、荷蘭、澳大利亞、德國和日本等國的音樂院校建立了密切的校際聯系;召開國際音樂院校校長論壇會,派出師生訪問、講學、交流、演出并邀請外國專家來我院講學交流;許多國際著名音樂家如斯特恩、羅斯特洛波維奇、小澤征爾、里昂•費萊舍、帕爾曼、傅聰、馬友友等被學院聘為名譽教授或客座教授。此外,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知名教授及近年來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執教于各系各專業。近八十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整體教學水平在國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部分學科已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優良的教學傳統與學風促使優秀音樂人才不斷涌現。學院培養的人才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上海音樂學院被譽為“音樂家的搖籃”。
  學院現有教職工662名(含附中),其中專業教師340余名;正副教授120余名;在校本科學生1391名,各層次及類別研究生563名。
  當前,全院師生正以嶄新的面貌,按照“辦一流音樂教育,創國際先進水平”的要求,在院黨委的領導下,努力建設國際一流音樂院校,爭取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走內涵發展道路、加強師資隊伍及學科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增強辦學活力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使上海音樂學院再鑄新的輝煌。

二、研究生教育概況

  上海音樂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64年,招收聲樂、小提琴專業方向研究生。從1978年起,學院設有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藝術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后統一合并為音樂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并增設音樂教育專業方向。1983年,學院作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批設立的博士學位授權單位開始招收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方向博士研究生。2001年4月,為了加強我院研究生教學管理體系建設,構建科學規范的研究生教育培養機制,上海音樂學院正式成立研究生處。2005年6月,為了滿足學院研究生教育培養的發展需要,進行機構調整重新組建了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專門負責研究生培養的各項工作。在院黨委領導下,在全院各部門積極配合下,我院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發生了深刻變化,朝著高效、專業、系統、規范化的方向發展。目前,學院在研究生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研究生管理體制建設以及優化育人環境、營造濃郁學術氛圍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形成了在音樂學二級學科下含有48個碩士學位研究方向、19個博士學位研究方向,以及包括全國統招博士、碩士;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國內訪問學者以及研修人員等多種形式研究生教育在內的多層次的發展格局。目前本院有博士生導師29名,碩士生導師120余名。2005年,我院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博士學位授權點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目前,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教育的培養模式和質量標準、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體系化成果得到了國內同行院校的充分肯定,并且成為許多兄弟院校參照的模式。
  2003年,上海音樂學院成為第一批被國家批準設立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目前已有三批博士后科研人員進站工作,已有3人順利出站,在站人員5人。

學科特色介紹

音樂學
  本博士點是我國音樂學領域最早建立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建立于1983年。1996年成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2005年成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特色學科);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
  學科點的創始人為我國著名音樂學家、二級教授錢仁康。他的研究方向為音樂作品分析以及外國作家與作品研究。學科點現有教授22位(其中20位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5位。
  該學科點所在系為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學科帶頭人有錢亦平教授、楊燕迪教授、韓鐘恩教授、洛秦教授、肖梅教授、陶辛教授。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樂律學、西方音樂史、東方音樂研究、音樂人類學、音樂美學、鋼琴藝術理論、流行音樂研究等。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本博士點建立于1991年,2005年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優勢學科);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
  學科的創建人為我國老一輩的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丁善德教授。他對作曲技法、復調及管弦樂法所作的大量理論研究,以及由他親自培養起來的一大批作曲家和理論研究人材,為該學科點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科點有教授15人(10人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9人。其中桑桐教授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賈達群教授為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學科帶頭人有楊立青教授、林華教授、徐孟東教授、趙曉生教授、何訓田教授、賈達群教授、朱世瑞教授、吳粵北教授。
  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近現代音樂觀念、音樂理論、作曲技法的發展態勢及其研究,并涉及到研究不同時代,不同風格、流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在創作思維、結構觀念及具體的技法運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其中也包括了和聲、復調、管弦樂法及音樂分析等作曲技術理論的歷史沿革以及它們在二十世紀音樂中的演進,同時也涵蓋對這些技術理論在創作中的實踐等課題的研究。

三、報考說明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中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具有獨立從事高水平音樂研究和創作的能力,能在音樂研究和創作領域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導師、專業方向、學制與名額
  導師:見附錄一
  專業方向:2008年擬在19個研究方向(見附錄一)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
  培養年限:3~6年
  名額:本院招收18名,其中國家計劃內16名,計劃外2名。各學科名額分配如下:音樂學各方向9名;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各方向8名;機動1名。

(三)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含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博士生入學之日),并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本院規定的體檢要求;報考國家計劃內博士生的年齡不超過45周歲,報考委托培養或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4、有兩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5、以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根據本院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提交相應的材料。
  6、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7、外籍留學生按國家相關規定辦理。
  8、我院碩博連讀報考條件:除滿足上述第1、3條規定之外,還必須是品學兼優,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出類拔萃的我院在讀優秀碩士生。具體申請程序及要求請見《研究生手冊(2005年)》P113《上海音樂學院推行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暫行辦法》。

(四)收費標準
  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及本院標準執行。計劃外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學生的培養費由委托單位和個人負擔,每年學費28000元。自籌經費學生可參加本院自籌經費研究生獎學金的評選。

(五)報名日期
  2008年3月26日—4月11日(雙休日除外)。如需函報,請提前從網上下載填寫報名表,于4月11日前將所有報名材料寄至本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具體報名手續請見第(七)項。

(六)報名地點
本院研究生部

(七)報名手續
  考生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向本院研究生部送交下列材料:
  1、a、網上報名,請至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招生管理系統”-“博士生網上報名”項填寫相關內容;
   b、同時下載“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填寫并按表格內容至單位人事部門簽名蓋章(內容同網上報名,請從本院網上“研究生部”-“研究生招生”-“表格下載”內下載填寫)
  注:a、b兩項均需提交。
  2、專家推薦書(兩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推薦,請從本院網上下載填寫);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全文,答辯委員會評議書(復印件);
  4、碩士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在讀單位的證明書,并在入學前驗原件,交復印件);
  5、政治審查表;(請從本院網上下載填寫)
  6、四張一寸同一底版正面半身免冠近期相片(背面寫明姓名,不含報名表上張貼照片);
  7、報考音樂學各研究方向和作曲技術理論各研究方向的考生,需提交本人論文2—3篇,其中一篇應為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所報研究方向的學術論文(附刊載刊物目錄復印件)。同等學力者在提交的學術論文中,須有一篇與所報研究方向一致的,相當于碩士學位論文的學術論文,且字數應在2萬字左右。
  其中報考鋼琴藝術理論方向的考生,需提交與鋼琴藝術理論相關的碩士學位論文,或在國家一級刊物發表的論文三篇,或由正式出版社出版的音樂專著一部;以及鋼琴獨奏、重奏、協奏曲等演奏錄像(不必在同一次演奏會上)180分鐘。
  8、報考作曲方向的考生,需提交本人作品2—3首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其中一首要求為具有大型曲式結構的管弦樂樂隊作品);
  9、同等學力者不交3、4項材料,但應當開列已學習過的碩士課程及成績單,并提交學士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對報考人所在單位送交的材料進行審查后,將組織各學科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根據《上海音樂學院關于研究生入學考試資格審查的規定》對報考人所提交的論文和作品進行專業方面的資格審查,對符合條件的考生發給準考證。

(八)報考費用
  考試資格審查費100元,考試費150元,加試費150元(同等學力考生)。

(九)考試日期
  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初試:2008年5月6日(周二)~5月7日(周三)
  體檢:2008年5月8日(周四)
  公布復試考生名單:2008年5月10日(周六)
  復試:2008年5月12日(周一)
  同等學力加試:2008年5月12日(周一)下午、13日(周二全天)

(十)考試地點
  報考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均須到上海音樂學院本部參加考試,屆時將在院內公告具體考場安排。

(十一)考試科目
  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階段。
  初試的筆試科目(每門考試時間為3小時)為:
1、英、日、德、俄、法語任選一門(含聽力測試)
2、主科
3、專業基礎課兩門(見附錄一)
  復試為口試。主要考察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本學科前沿最新研究動態掌握情況,以及是否具備博士生培養的潛能和綜合素質;同時進行外國語口語測試。
  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約為30分鐘左右。
  同等學力考生復試時須加試政治理論和兩門本專業碩士學位主干課程。加試的具體科目詳見附錄一。每門加試科目考試時間為3小時。

(十二)錄取原則
  參照預分名額方案,并根據筆試及面試成績, 結合資格審查結果,綜合評估考生各方面的情況,擇優錄取。

(十三)學習期間待遇
  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附錄一

學科、專業名稱

及研究方向

指導教師

預分

名額

考試科目及代碼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050402 音樂學

01 、 02 方向:

①政治②音樂學導論③中國音樂美學理論

03 方向:

①政治②音樂學導論③中國古代音樂史

04 方向:

①政治②音樂學導論③亞洲音樂史

05-08 、 10 方向:

①政治②音樂學導論③二十世紀音樂

09 方向:

①政治②音樂學導論③ 音樂人類學基礎

●音樂學

中國

音樂

史論

研究

01 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

江明惇 教授

黃 白教授

黃允箴 教授

喬建中研究員 ( 外聘 )

3

①英、日、德、俄、法語(任選)②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C ④中外音樂史

02 中國古代音樂史

陳應時 教授

洛 秦教授

趙維平 教授

①英、日、德、俄 、法語 (任選)②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C ④中外音樂史

03 樂律學

陳應時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任選)②樂律學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C ④中外音樂史

04 東方音樂研究

趙維平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任選)②東方音樂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B 或作品分析 C ④中外音樂史

外國

音樂

史論

研究

05 西方音樂史

沈 旋教授

楊燕迪 教授

陶 辛教授

孫國忠 教授

3

①英、日、德、俄 、法 語(任選)②西方音樂史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B ④中外音樂史

06 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

錢亦平 教授

陳鴻鐸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任選)②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A ④中外音樂史

07 鋼琴藝術理論

趙曉生 教授

周 薇教授

①英、日、德、俄 、法 語(任選)②鋼琴藝術理論專題寫作③專業基礎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08 流行音樂研究

陶 辛教授

①英、日、德、俄 、法 語(任選)②流行音樂專題研究③流行音樂史論基礎④中外音樂史

系統

音樂學研究

09 音樂人類學

洛 秦教授

肖 梅教授

曹本冶 教授(外聘)

3

①英、日、德、俄 、法 語(任選)②音樂人類學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B 或作品分析 C ④ 中外音樂史

10 音樂美學

韓鍾恩 教授

楊燕迪 教授

于潤洋(外聘)

趙宋光(外聘)

①英、日、德、俄、法語(任選)②音樂美學研究專題寫作③作品分析 B ④ 中外音樂史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11 作曲

楊立青 教授

徐孟東 教授

趙曉生 教授

何訓田 教授

賈達群 教授

朱世瑞 教授

林 華教授

高為杰 教授(外聘)

4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作曲 A ③作曲技術綜合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室內樂寫作③音樂分析 B

作曲

技術

理論

12 高級管弦樂法理論

楊立青 教授

4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管弦樂配器寫作③配器分析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管弦樂法理論③音樂分析 B

13 復調發展史論研究

林 華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四聲部二重賦格曲寫作③復調分析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復調理論③音樂分析 B

14 高級復調理論

徐孟東 教授

15 音樂分析

賈達群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音樂分析 A ③作曲 B 或分析理論研究專題寫作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和聲分析③室內樂寫作或分析理論

16 音樂分析 - 音樂構造學研究

趙曉生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音樂構造學分析③作曲 B 或作曲技術綜合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音樂分析研究論文寫作③音樂分析 B

17 作曲技術理論綜合研究

楊立青 教授

徐孟東 教授

趙曉生 教授

何訓田 教授

賈達群 教授

朱世瑞 教授

林 華教授

高為杰 教授(外聘)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作曲 A ③作曲技術綜合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室內樂寫作③音樂分析 B

18 電子音樂設計

吳粵北 教授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電子音樂作曲③作曲技術綜合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①政治②電子音樂或音樂視覺上機設計③音樂分析 B

19 音樂數字媒體

金鐘琪 教授(外籍)

①英、日、德、俄、法語 ( 任選 ) ②音樂項目設計③藝術綜合理論④中外音樂史

預分17名,機動1名。

音樂學各方向說明:
  作品分析根據不同研究方向分為三類:作品分析A(西方音樂作品)為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考試類別;作品分析B(西方音樂作品)為西方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音樂美學考試類別;作品分析C(包括聽辨、民歌記譜、音樂分析)為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樂律學考試類別;東方音樂研究和音樂人類學可任選作品分析B或作品分析C。

鋼琴藝術理論:
  報名時提交60~80分鐘演奏曲目,在以下六項中每項選擇一首,復試面試時抽聽20分鐘左右。
  A. 18世紀以前(1700年前作品,如庫普蘭、拉莫等)
  B. 18世紀作品(如J?S?巴赫、斯卡拉蒂、亨德爾等)
  C. 18世紀末至19世紀前30年(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
  D. 1830~1890年間作品
  E. 1890~1945年間作品
  F.1945年以后作品
  請在我院網站主頁“研究生部”-“表格下載”欄內下載并填寫“研究生招生考試曲目表”。

參考書目

作品分析A、B:
  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楊儒懷:《音樂的分析與創作》,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
作品分析C:
  袁靜芳:《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李吉提:《中國音樂結構分析概論》,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一、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
  1)《中國傳統音樂概論》,袁靜芳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2)《漢族民歌概論》,江明惇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
  3)《傳統是一條河流》,黃翔鵬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
  4)《中國傳統音樂導學》,黃允箴、王璨、郭樹薈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
  5)《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地理歷史背景研究》,喬建中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8年。

二、中國古代音樂史
  1)《中國古代音樂史稿》,楊蔭瀏,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
  2)《律學》,繆天瑞,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
  3)《詞樂曲唱》,洛地,人民音樂出版社;
  4)《中國古代樂器藝術發展歷程》載于《音樂知識手冊》(三),洛秦,中國文聯公司出版社;
  5)《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夏野,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年;
  6)《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東流日本的研究》,趙維平,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三、樂律學
  1)《王光祈音樂論著選集》,馮文慈 俞玉滋選注,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年;
  2)《楊蔭瀏音樂論文選集》,楊蔭瀏,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
  3)《律學》(第三次修訂版),繆天瑞,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
  4)《敦煌樂譜解譯辨證》,陳應時,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
  5)《樂問》,黃翔鵬,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社,2000年;
  6)《中國樂律學探微》,陳應時,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四、東方音樂研究
  1)林謙三《東亞樂器考》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俞人豪、陳自明《東方音樂文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3)張前《中日音樂交流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
  4)趙維平《中國古代音樂文化東流日本的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

五、西方音樂史
  1)《西方音樂史簡編》,沈旋、谷文嫻、陶辛,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
  2)《西方音樂通史》,于潤洋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3)《西方文明中的音樂》,[美]保羅?亨利?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4)《二十世紀音樂概論》(上下),[美]彼得?斯?漢森,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1986年;
  5)《二十世紀音樂》,[德]施圖肯什密特,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
  6)《音樂史學原理》,[德]卡爾?達爾豪斯,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7月上海第1版。

六、外國作曲家與作品研究
  1)《音樂作品分析教程》,錢仁康、錢亦平,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
  2)《音樂的分析與創作》,楊儒懷,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

七、鋼琴藝術理論
  1)《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保羅?亨利?朗著,顧連理等譯,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2)時空重組-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上),趙曉生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3)《西方鋼琴藝術史》,周薇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4)Masters of the Keyboard,By Konrad Wolff,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5)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Classic Piano Music,By Sandra P. Rosenblu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八、流行音樂研究
(流行音樂史論基礎)
  1)Richard Middleton, ect: ‘Pop’,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
  2)Mark C. Gridley: Jazz Sstyles: History and Analysis, Prentice Hall, 2006
  3)Joe Stuessy, Scott Lipscomb: Rock and Roll: Its History and Stylistic Development, Prentice Hall, 2008
(流行音樂研究專題寫作)
  1)Roy Shuker: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2nd ed), Routledge, 2001
  2)Richard Middleton, Peter Manuel:‘Popular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
  3)The Beatles: The Beatles Complete Score, Hal Leonard Corporation, 1993

九、音樂人類學
英文文獻:
  1)Helen Myers,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新格羅夫音樂辭典》(最新版)中有關“Ethnomusicology”條目。
中文文獻:
  1)曹本冶:<導論:儀式音樂研究的理論、概念、方法>,曹本冶主編:《中國儀式音樂研究》(西北、西南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蕭梅:《田野的回聲――音樂人類學筆記》,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3)洛秦:《音樂中的文化與文化中的音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
  4)洛秦:《街頭音樂:美國社會和文化的一個象征》,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年。

十、音樂美學
  1)于潤洋:《現代西方音樂哲學導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長沙第1版;
  2)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1月北京第1版;
  3)[美]恩里科?福比尼:《西方音樂美學史》,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長沙第1版;
  4)[奧]愛德華?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12月北京第2版;
  5)[波]卓菲婭?麗莎:《音樂美學譯著新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年12月北京第1版;
  6)宋瑾:《西方音樂:從現代到后現代》,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4月上海第1版;
  7)韓鍾恩:《音樂意義的形而上顯現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7月上海第1版;
  8)[德]卡爾?達爾豪斯:《音樂美學觀念史引論》,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7月上海第1版。

十一、復調發展史論研究
  1)《對復調思維的思維》,陳銘志,載《中國音樂學》,1989年第2期;
  2)《歐洲早期和聲的觀念與形態》,戴定澄,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3)《復調音樂的復興》,林華,載《音樂藝術》,1985年第1期;
  4)《20世紀復調音樂》,于蘇賢,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年;
  5)《20世紀帕薩卡里亞研究》,徐孟東,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
  6)《色彩復調》,林華,載《中國音樂學》,1986年第4期;
  7)《中國音樂中的復調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朱世瑞,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
  8)Knod Jeppesen, Counterpoint The Polyphonie Vocal Sstyle of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1939;
  9)Horsley Imogene, Fugue History and Practice ,1966;
  10)Alfred Mann, The Study of Fugue , Prentice-Hall Inc , 1987;
  11)Jeremy Yudkin, Music in Medieval Europe , Prentice-Hall Inc , 1989;
  12)Howard Mayer Brown, Music in The Renaissance , Prentice-Hall Inc , 1989;
  13)Claude V.Pauly, Baroque Music , Prentice-Hall Inc , 1989;

十二、高級復調理論
  1)《作曲基本技法》,勛伯格,上海文藝;
  2)《作曲技法》(共三卷),興德米特,人民音樂;
  3)《自由作曲》,申克,人民音樂;
  4)《賦格曲寫作》,陳銘志,上海文藝;
  5)《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陳銘志,人民音樂;
  6)《二十世紀帕薩卡里亞研究》,徐孟東,人民音樂。

十三、音樂分析
  1)《20世紀的作曲技術》,柯赫烏鐵克(張洪模譯),外音參考資料連載;
  2)《結構分析學導引》,賈達群,載《音樂藝術》,2004年第1期;
  3)《二十世紀作曲技法分析》,姚恒璐,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4)《自由作曲》,申克爾著,陳世賓譯,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
  5)George Perle, Twelve-Tone Tonalit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6)Allen Forte, The Structure of Atonal Music , New Haven: Yale Up , 1973;
  7)J?Dunsby & A?Whittall, Music Analysi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Faber , 1988;
  8)Six Authers’, Aspects of Twentieth-Century Music, Indiana Univ. , 1975;
  9)Wallace Berry, Structural Functions in Music, Prentice-Hall Inc ,1976 ,School of Music, Univ. of Michigan。

十四、電子音樂設計
  1)《錄音技術與藝術創作》,[美]湯姆林森?霍爾曼著,華夏出版社;
  2)《錄音工程師手冊》,周小東編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聲學基礎》,杜功煥等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
  4)《計算機音樂與數字音頻創作》,楊世穎編著,上海大學出版社。

十五、音樂數字媒體
  1)《新媒體藝術論》,許鵬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多媒體藝術基礎與應用》,耿國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獨立制片》,[美]格里格雷?吉德爾著,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上海音樂學院地址及郵政編碼:200031 上海市汾陽路20號
聯系電話及傳真:021-64330407,021-64740853,021-64312000轉4801(研究生部)
電子郵件:
學校網頁: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中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和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具有獨立從事高水平音樂研究和創作的能力,能在音樂研究和創作領域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方向、學制與名額

專業方向:詳見附錄一培養年限:3~6 年
名額:預分名額詳見附錄一,最終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規模最后決定各學科專業的錄取名額。
 
三、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的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最遲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 6 年以上(含 6 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并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本院規定的體檢要求;
4、有兩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正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推薦。
5、以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應根據本院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提交相應的材料。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各方向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6、現役軍人報考博士生,按解放軍總政治部的規定辦理。
7、已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港、澳、臺應屆畢業生或在內地供職的港、澳、臺人士報考我院博士生,請參照以上報考條件,考試科目不設政治。
8、境外學生報考我院博士生,請參考以上報考條件,考試科目不設政治和外語。
9、我院碩博連讀報考條件:除滿足上述第 1、3 條規定之外,還必須是品學兼優,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出類拔萃的我院在讀優秀碩士生。具體申請程序及要求請見《研究生手冊(2018 年版)》之《上海音樂學院推行碩士提前攻博工作的辦法》(P.217)。(注:碩博連讀生須申請提前開題)

四、報名時間

2020 年 12 月 9 日—18 日(節假日、雙休日不接收書面報名材料提交)。如需函報,請于 12 月 18 日前將所有報名材料寄至本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請使用郵政快遞  EMS  函報便于我院接收)。具體報名手續請見第㈤項。

五、報名手續

考生須在報名期限內向我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南樓 107)送交下列材料:
 
1、a、網上報名。請至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系統將在 12 月 18 日 23:00 關閉,逾期不辦理補報),請如實填寫報名信息、上傳電子照片、網上繳納報考費用(250 元)、下載填寫報名需要的其他表格材料。
b、網上報名成功后,請下載并打印網報系統生成的報名表格,須本人簽字,并請單位人事部門簽名及加蓋公章(無工作單位的考生,請至檔案所在部門簽名及加蓋公章)。
c、港澳臺考生網上報名程序另見我院港澳臺研究生網上報名通知,現場報名時間同上述,另需提交《上海音樂學院香港、澳門、臺灣人士報考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請至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以及下列要求的報考材料、一張一寸正面半身免冠近期相片(背面寫明姓名,不含報名登記表上張貼照片),并現場提交報考費用 250 元。
d、境外考生無需進行網上報名,現場報名時間同上述,另需提交《上海音樂學院境外人士報考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請至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以及下列要求的報考材料、一張一寸正面半身免冠近期相片(背面寫明姓名,不含報名登記表上張貼照片),并現場提交報考費用 250 元。
2、專家推薦信原件(兩位與報考學科有關的正教授推薦,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表格。推薦內容可以打印,專家簽名必須是親筆書面簽名。不接受電子簽名、復印件、打印件、掃描件等);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碩士學位論文全文,答辯委員會評議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僅提交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及報名階段可提供的碩士學位論文部分或開題報告;
4、碩士學歷、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注:請勿提交證書原件,初試前驗原件即可);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在讀單位的證明書,并在入學前驗原件,交復印件;
5、身份證復印件(2 份);
6、研究生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察表(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填寫);
7、除上述報名材料外,考生還須符合以下報考要求,并提交相應報考材料: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藝術學理論各方向
(不含音樂教育學方向) 音樂學各方向
1. 本人論文 2 篇,其中一篇應為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所報研究方向的學術論文(附刊載刊物目錄復印件);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同等學力者在提交上述要求的學術論文后,還須有一篇與所報研究方向一致的,相當于碩士學位論文(學術水準由相應學科研究培養指導委員會認定)且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字數應在 3 萬字左右;
4. 同等學力者還需提交本人工作 3 年以上證明(由單位人事部門出具并
加蓋公章),以及本人取得中級職稱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音樂教育學方向作曲理論各方向
1. 本人論文 2—3 篇,其中一篇應為在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所報研究方向的學術論文(附刊載刊物目錄復印件);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同等學力者在提交上述要求的學術論文后,還須有一篇與所報研究方
向一致的,相當于碩士學位論文(學術水準由相應學科研究培養指導委員會認定)且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字數應在 2 萬字左右。
 
作曲方向
本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其中一首要求為具有大型曲式結構
的管弦樂樂隊作品)。
 
電子音樂作曲方向
1. 個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可含多媒體資料,DVD);
2. 《設備需求說明》(可從本院研究生部網站下載填寫)。
戲劇音樂音響設計制作及理論研究 本人作品 2-3 首的樂譜和音響資料(其中 1 首要求為具有音樂劇或歌劇風格的作品,可含多媒體及 DVD 或 MP4 資料)
 
 
 
 
指揮藝術研究
1. 本科或研究生階段學習指揮專業,或從事指揮工作不少于三年;
2. 提交個人簡介、曲目量及博士階段個人規劃;
3. 提交本人指揮的演出節目單及視頻資料(歌劇、交響樂、合唱、民族管弦樂形式皆可,不少于 30 分鐘)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聲樂表演藝術研究
(美聲、民聲)
1. 本人論文 1 篇,內容應為所報研究方向的個人高水平學術論文;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美聲: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唱音像資料 1 份(須包括德奧藝術歌
曲、不少于三種外語語種、不少于 30 分鐘);
民聲: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唱影像資料(如有參與歌劇演出的錄像資料等);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弦樂表演藝術研究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1.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習設想(2000 字);
2.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奏(或協奏)音像資料 1 份(不少于 30 分鐘);
3.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打擊樂表演藝術研究
1.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學習設想及博士學位論文研究方向的構選(4000 字以上);
2.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演奏視頻或音頻資料 1 份,時長不少于 45 分鐘(包括但不僅限于當代打擊樂組合作品);
3.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報考專業方向 報考要求及須提交的報考材料
民族吹管樂表演藝術研究
 
(嗩吶)
 
民族彈撥樂表演藝術研究
 
(柳琴、阮)
1. 本人論文 1 篇,內容應為所報研究方向的個人高水平學術論文;
 
2. 本人在博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2000 字);
 
3. 能夠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獨奏(或協奏)音像資料1 份(不少于30 分鐘);
 
4.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鋼琴表演藝術研究
1. 在國內、國際比賽的獲獎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2. 近三年內,在音樂廳公開演出獨奏音樂會或與樂隊合作協奏曲的節目單;
 
3. 中文學術論文一篇,字數不少于 8000 字;
 
4. 錄像視頻:總時長不少于 40 分鐘,包括: a.巴赫作品一組(平均律一組或完整組曲一組);
b. 技巧性練習曲三首,其中一首必須為肖邦,一首必須為李斯特,另一首可以是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普羅科菲耶夫、德彪西、巴托克、利蓋蒂等;
c. 古典時期完整奏鳴曲一首; d.中大型作品一首或一組。
5.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8、跨專業報考者需提交能夠證明達到所要報考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及學位作品的學術性成果,并通過本院相應學科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分會的認定。如發表在核心刊物上、與所報方向一致的學術論文;在國內外重要音樂節上演出或正式出版的音樂作品(大中型器樂作品)等。
9、同等學力者不交 3、4 項材料,但應當開列已學習過的碩士課程及成績單,并提交學士學位證書(驗原件,交復印件)。
10、港澳臺考生還需提交護照、臺胞證復印件。
11、境外考生還需提交護照、HSK 證書復印件。
研招辦將把報考人送交的材料提交給相應學科組進行資格審查,向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發放準考證
(網上打印,時間另行通知)。

六、考試日期、考試地點及考試科目
同等學力加試時間:
2021 年 3 月 10 日(周三)、11 日(周四)
【注:同等學力加試合格者,準予參加當年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
初試時間:
2021 年 3 月 20 日(周六)~3 月 22 日(周一)
公布復試考生名單時間:
2021 年 3 月 26 日(周五)下午
復試及體檢時間:
2021 年 3 月 28 日(周日)~3 月 29 日(周一)
考試地點:
上海音樂學院本部,屆時將在本院研究生部網站公告具體考場安排。
初試科目:
1、英、德、法、日、俄語任選 1 門(境外學生不考外語),英語考試含聽力測試。
2、專業主課(見附錄一)
3、專業基礎課 2 門(見附錄一)
復試科目:
復試為面試。一般考察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本學科前沿最新研究動態掌握情況,學習階段的研究計劃,以及是否具備博士生培養的潛能和綜合素質,外語能力等。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同等學力考生在初試前須加試政治理論和兩門本專業碩士學位主干課程。加試的具體科目詳見附錄一。每門加試科目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七、錄取原則

參照預分名額方案,并根據筆試及面試成績,結合資格審查結果,綜合評估考生各方面的情況,擇優錄取。我院《2021 年博士研究生復試及錄取工作辦法》屆時將公示于研究生部網站。
 
八、學費及獎助政策
學費 10000 元/年。
獎助政策參照國家相關文件,并結合《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選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中銀上音優秀研究生獎學金”評審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實施細則》、《上海音樂學院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三助”崗位管理實施細則》執行。

九、聯系方式及申訴渠道

聯系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汾陽路 20 號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招生辦公室(南樓 107) 郵編:200031 研招辦電話:(021)64330407
研究生部網址:http://yjsb.shcmusic.edu.cn 紀監審郵箱:jjs@shcmusic.edu.cn


上海音樂學院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真題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院 上海音樂學院招生簡章 上海音樂學院聯系方式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復試 上海音樂學院成績查詢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專業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分數線 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 上海音樂學院專業排名 上海音樂學院參考書目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經驗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報錄比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問題

添加上海音樂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上海音樂學院報錄比、上海音樂學院考研群、上海音樂學院學姐微信、上海音樂學院考研真題、上海音樂學院專業目錄、上海音樂學院排名、上海音樂學院保研、上海音樂學院公眾號、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音樂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音樂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