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化學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東南大學考研分數線、東南大學報錄比、東南大學考研群、東南大學學姐、東南大學考研真題、東南大學專業目錄、東南大學排名、東南大學保研、東南大學公眾號、東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東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東南大學908有機化學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498 | ¥680 | ![]() |
東南大學728物理化學(化)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68 | ¥659 |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報考東南大學化學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復習階段會意識到自己的基礎薄弱,時間不夠用,寄期望于可以通過參加東南大學化學考研QQ群的方式幫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試的重點。點擊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機訪問】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東南大學
但是,讓很多同學都比較糾結的是,要不要在備考過程中報一個輔導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輔導機構呢?針對這些問題,考研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條建議:
1. 考研是一項幾百萬人長跑,最終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終點的運動,我們不能選擇本科院校、不能選擇好的導師授課、不能讓自己聰明到看一遍就會,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該利用的資源,在起跑階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輔導班和考研培訓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學們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授課導師一定要是報考院校對應專業比較優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師。自己也要足夠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關于東南大學化學考研輔培訓班,目前包括考研機構開設的輔導班以及考研學校自行開設的輔導班。2007年前有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錄取考試,學校會開辦一些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班,并有輔導班,這些輔導輔導非常好,因為都是參與出題或改卷老師們開的課,但后來國家不在允許研究生招生單位做任何相關的培訓輔導,所以專業課考研輔導基本不在會更新,當然一些全國統考的科目還是會有些考研輔導機構會開設一些考研輔導班的培訓課程,比如西醫綜合等等。 目前我國的東南大學化學考研培訓以考研機構為主,時間上包括長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以及一對一授課等不同形式,公共課和專業課均有課程(專業課限于熱門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上不上輔導班以及選擇輔導班的何種方式。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余玲玲
余玲玲,女,1954年9月出生,1978年1月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計算機專業,留校任教。1984年考入教育部主辦的高等學校教師助教班,修完自控系相關研究生課程并畢業,現為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科副教授。?教學工作
留校任教以來主要從事技術基礎類本科課程的教學,多次榮獲校級優秀教學獎和優秀教師獎。目前承擔校級主干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電子線路基礎》等教學和教改工作,此外還主講過《信號與線性系統》,《電子線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和設計》等本科課程。
?科研方面
從事管理信息系統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方面的開發研究。當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三維物體的形狀檢測,自動化精密定位及智能化儀器儀表設計。
2016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招生簡章
2016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招生簡章專業名 | 考試科目名 |
控制工程(專業學位) |
③301 數學一 ④934 電路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③301 數學一 ④934 電路 |
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東南大學路2號化學化工學院
辦公地址:九龍湖校區化工樓
郵編:211189
院辦電話:025-52090618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汪崢
?個人介紹汪崢,1973年生,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南京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
郵政編碼:210096
辦公電話:025-83792418
電子郵箱:wangz@seu.edu.cn
?教育背景
2001 東南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工學博士
1998 東南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工學碩士
1993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機械工程,工學學士
?工作經歷
1993-1995 電子工業部第十四研究所,助理工程師
2001-2003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2004.04 -2012.04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
2012.04 -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04 – 2004.07
香港大學工業與制造系統工程系,研究助理
2008.07 – 2008.09
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系,訪問學者
2009.01 – 2010.01
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統學部,訪問副教授
2012.07 – 2012.08
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訪問學者
?研究領域
制造系統分析與控制;供應鏈系統的魯棒控制;基于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制造系統監控;產品與工程系統設計過程分析與優化。
?課程教學
Manufacturing Systems Control (研究生課程,全英文教學)
Digital and Logic Design (本科生課程,全英文教學)
?研究項目
精益設計過程的宏觀與微觀綜合分析
基于 RFID/EPC 技術的網絡化單件生產實時監控
知識化制造系統優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飛行姿態控制數據分析方法研究
?招生情況
我們的研究團隊是一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目前的研究隊伍中包括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8人。 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2~3人,博士研究生1~2人,歡迎聯系報考!同時歡迎博士后研究人員加盟!我希望與這樣的學生一起工作:思路清晰、善于提出有趣的問題、勤于動手、表達準確、工作效率高。
?期刊論文
Zheng Wang and Christopher L. Magee, 2012. Convergence analysis and iteration estimation for a coupled design process with overlap in redesign.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il. 59, No. 4, pp. 621-633.
Zheng Wang and Yugang Yu, 2012. Robust production control policy for a single machine and single part-type manufacturing system with inaccurate observation of production surplus. IIE Transactions, Vol. 44, No. 12, pp. 1061-1082.
Ying Yan and Zheng Wang, 2012. A two-layer dynamic scheduling method for minimizing the earliness and tardiness of a reentrant production l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Vol. 50, No. 2, pp. 499-515.
Yugang Yu, Zheng Wang and Liang Liang, 2012. A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supply chain with deteriorating raw materials and pro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Vol. 136, pp. 266-274.
Bin Wang, Zilong Cao, Ying Yan, Weiping Liu and Zheng Wang, 2011 Fundamental technology for RFID-based supervisory control of shop floor produc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Vol. 57, pp. 1123–1141.
2016年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考研復試分數線
2016年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考研復試分數線具體詳情如下:一、專業復試線
專業 | 政治 | 外語 | 業務一 | 業務二 | 總分 | 招生計劃 | 其中推免生 |
化學 | 50 | 50 | 85 | 85 | 360 | 62 | 7 |
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物理與化學 | 50 | 50 | 75 | 85 | 322 | 35 | 10 |
化學工程(專業碩士) | 50 | 50 | 75 | 85 | 325 | 50 | 0 |
化學工程(專業碩士)接收院內工科調劑生。
二、復試時間安排
2016年3月18日13:00資格審查、領取體檢表;
2016年3月18日15:00-16:00,實驗理論筆試;
2016年3月19日全天,實驗操作考試;
2016年3月20日9:00-11:00,面試。
具體復試細則及復試名單見3月14日公布的相關信息。
東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考研
東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研究生考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081700 化學工程與技術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2 數學二④955 物理化學(化) | 包括理論和實驗操作,筆試為化工原理;實驗為化工原理實驗 | |
01 綠色化學工藝(全日制) | 復試科目:579 化工原理 | ||
02 多相流反應與催化(全日制) | |||
03 新能源與材料(全日制) | |||
04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 |||
05 生物分子工程(全日制) |
東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考研參考書目
科目代碼 | 科目名稱 | 參考書目 |
955 | 物理化學(化) | 《物理化學》(第五版),天津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東南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考研專業排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評估結果 |
1 | 天津大學 | A+ |
2 | 華東理工大學 | A+ |
3 | 清華大學 | A |
4 | 北京化工大學 | A |
5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6 | 南京工業大學 | A |
7 | 浙江大學 | A |
8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10 | 南京理工大學 | A- |
11 | 浙江工業大學 | A- |
12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3 | 四川大學 | A- |
14 | 中國石油大學 | A- |
15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16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17 | 上海交通大學 | B+ |
18 | 東南大學 | B+ |
19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20 | 江南大學 | B+ |
21 | 廈門大學 | B+ |
22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23 | 鄭州大學 | B+ |
24 | 武漢工程大學 | B+ |
25 | 中南大學 | B+ |
26 | 重慶大學 | B+ |
27 | 西南石油大學 | B+ |
28 | 西北大學 | B+ |
29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30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31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B |
32 | 沈陽化工大學 | B |
33 | 燕山大學 | B |
34 | 東北石油大學 | B |
35 | 蘇州大學 | B |
36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7 | 福州大學 | B |
38 | 濟南大學 | B |
39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40 | 湘潭大學 | B |
41 | 湖南大學 | B |
42 | 廣西大學 | B |
43 | 陜西科技大學 | B |
44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45 | 山西大學 | B- |
46 | 中北大學 | B- |
47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B- |
48 | 遼寧科技大學 | B- |
49 | 吉林大學 | B- |
50 | 長春工業大學 | B- |
51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5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B- |
53 | 常州大學 | B- |
54 | 華僑大學 | B- |
55 | 南昌大學 | B- |
56 | 山東理工大學 | B- |
57 | 新疆大學 | B- |
58 | 石河子大學 | B- |
59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60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61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62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63 | 河北科技大學 | C+ |
64 | 沈陽工業大學 | C+ |
65 | 上海電力大學 | C+ |
66 | 上海大學 | C+ |
67 | 江蘇大學 | C+ |
68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69 | 山東大學 | C+ |
70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C+ |
71 | 武漢理工大學 | C+ |
72 | 海南大學 | C+ |
73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74 | 東北電力大學 | C |
75 | 東華大學 | C |
76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77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78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79 | 山東科技大學 | C |
80 | 中山大學 | C |
81 | 貴州大學 | C |
82 | 昆明理工大學 | C |
83 | 西安石油大學 | C |
84 | 蘭州大學 | C |
85 | 蘭州理工大學 | C |
86 | 江漢大學 | C |
87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88 | 東北大學 | C- |
89 | 大連工業大學 | C- |
90 | 沈陽師范大學 | C- |
91 | 黑龍江大學 | C- |
92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C- |
93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94 | 齊魯工業大學 | C- |
95 | 河南大學 | C- |
96 | 華南農業大學 | C- |
97 | 電子科技大學 | C- |
98 | 成都理工大學 | C- |
99 | 四川理工學院 | C- |
100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C- |
101 | 蘭州交通大學 | C- |
102 | 青島大學 | C- |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談英姿
談英姿:女,1969年6月生,漢族,上海市人。1991年7月畢業于東南大學自控系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獲學士學位,1999年3月畢業于東南大學動力系獲碩士學位,2002年9月畢業于東南大學動力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教學工作
承擔《軟件技術基礎》、《通信與接口》、《機器人足球與人工智能》和《嵌入式微控制器與智能車制作》課程的教學工作。
?研究方向
人工免疫網絡優化,智能系統建模仿真與控制,智能機器人,工業控制網絡等。
?近期相關主要研究成果
◇ 談英姿,沈炯,呂震中.基于免疫進化算法的過熱汽溫自整定PID控制研究[J].熱能動力工程.2003,18(1):58-62
◇ 談英姿,沈炯,呂震中.免疫PID控制器在汽溫控制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2, 22(10):148-152
◇ 談英姿,沈炯,呂震中.免疫優化算法及其前景展望.信息與控制[J].2002,31(5):385-390
◇ 談英姿,沈炯,呂震中.人工免疫工程綜述[J].東南大學學報.2002,32(4):676-682
◇ 談英姿,沈炯,張芳生. 基于免疫的魯棒自適應控制研究[J].控制與決策2003,18(S1):47-50
◇ 夏威,談英姿. RoboCup中使用函數擬合的方法預測截球周期[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4,21(S1):97-100
◇ 談正達,王文平,談英姿. 產業集群的知識共享機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 運籌與管理. 2006,15(2):56-59
◇ 馬然 ,包金明,談英姿. 基于Rockwell PLC的電梯位移控制的實現[J]. 電氣傳動.2006,36(12):54-57
◇ Yuan Xu, Yingzi Tan. Rational Passing Decision based on Region for the Robotic Soccer.[C] RoboCup 2007 Competitions and Symposium
◇ Yuan Xu, Yingzi Tan. Layered Omni-directional Walking Controller for the Humanoid Soccer Robot[C].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黃小雨,談英姿,許映秋,孟慶法,陳科,管大琦. RoboCupRescue Agent仿真中的多智能體協作方法[J]. 系統仿真學報, 2009, 21(11): 3288-3294.
◇陳寧,談英姿,許映秋. 多種評價指標下RoboCupRescue救援智能體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I):105-110.
◇王建,談英姿,許映秋.基于姿態的多關節履帶機器人越障控制[J].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1(S1):160-167.
◇顧小波,朱佩,談英姿,許映秋.基于wxWidgets的救援機器人遠程操控軟件設計與實現.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4(S2):16-20.
談英姿參加的項目有:
◇ 基于免疫信息處理機理的過程控制系統研究,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專項基金,項目編號:20020286001, 2002.1—2004.12.(已完成)
◇ 知識型企業自適應變革的神經-免疫-學習網絡模型、優化及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70571013(已完成)
◇ 不同集群化模式下國內知識型企業的社會網絡結構、演化及動態優化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5CJY004(已完成)
◇服務構件化的網絡機器人系統理論與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 61075090 ,2011.1- 2013.12(在研)
◇基于云計算的公共危機信息系統建構與管理關鍵技術研究,江蘇省省支撐計劃,項目編號:BE2011175,2011.3- 2013.8(在研);
?聯系方式
tanyz@seu.edu.cn
2021東南大學生物化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科目代碼 | 科目名稱 | 參考書目 |
338 | 生物化學 | 《生物化學原理(第3版)》楊榮武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曹鳴
曹鳴,副教授,1957年生主要從事信息和自動化技術的教學及科研。?開設的課程
計算機網絡概論,工業化計算機網絡概論、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過程控制及儀表,可編程控制器原埋及應用。變頻-調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讓術、電機原理,電機拖動基礎、自動控制系統等。
?研究方向
振動信號檢測及處理,噪聲信號檢測及處理、大型電機及高低壓配電系統的監控技術、計算機視頻多媒體監控技術,高精度定位及調速技術。生產線自動裝配及檢測技術,軋鋼加熱爐控制技術,軋鋼加熱爐計算機仿真技木,加熱爐計算機輔助操作支持技術,神經網絡鋼壞溫度預測技術,MIS(管理信息)系統及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電廠鍋爐狀態檢修技術,汽車零部件(包括離合器,制動器等)的全自動檢測技術等。
?研究項目
近年來參加了三項國家重點項目的開發及研究。另外參加或主持了三十多項課題的研究與開發,累計金額三百多萬元。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楊俊
?基本信息楊俊,1984年生,湖北安陸人,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
?教育背景
09/2006-09/2011: 工學博士,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
09/2002-07.2006: 工學學士,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
?研究經歷
09/2011 至今: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
03/2013 至今: 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博士后
11/2014-02/2015: 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訪問學者
11/2013-12/2013: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訪問學者
04/2013-09/2013: 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計算工程與數學學院,訪問學者
10/2009-10/2010: 英國拉夫堡大學,航空與汽車工程系,聯合培養博士生
?研究興趣
多源干擾/不確定性系統的抗擾估計與控制理論
應用非線性控制、模型預測控制、滑??刂品椒?br /> 機電控制系統(交流伺服系統、功率變換器系統等)
過程控制系統(選廠磨礦分級過程、原油調合控制等)
飛行控制系統(傾斜轉彎導彈,高超聲速飛行器,空間姿態衛星等)
?學術兼職
IEEE會員、IEEE控制系統協會會員、IEEE工業電子協會會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自動化專委會秘書長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編委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編委
Automatica、IEEE Tra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ASME Trans. on Mechatronics、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等10余個國際雜志審稿人
?教學情況
本科生課程《過程與過程控制》,雙語教學,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本科生主干課程。
?獲獎情況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3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菲尼克斯電氣獎教金(企業獎教金)
東南大學青年教師授課競賽提名獎
?招生情況
熱忱歡迎自動化、電氣工程和應用數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本科生報考研究生,加盟機電系統控制實驗室(李世華教授團隊)!
通信地址:南京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210096
電子郵箱:j.yang84@seu.edu.cn
?英文專著
S. Li, J. Yang, W.H. Chen, X. Chen. (2014). Disturbance Observer Based Contro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RC Press Inc, Taylors and Francis Group, 2014.
?期刊論文
S. Li*,H. Sun,J. Yang,X.H. Yu. (2014). Continuous finite-time controller design for system with mismatched disturba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ccepted.
J. Wang, S. Li*, J. Yang, B. Wu, Q. Li. (2014).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based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PWM-based DC-DC buck power converter systems with mismatched disturbances.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ccepted.
?科研項目
“不匹配受擾非線性系統的主動抗干擾控制研究”
“高海拔風能系統的可靠高效運行控制”
“非線性系統的高階干擾抵消和有限時間控制研究”
“基于動態滑模面構造的主動抗干擾控制及其應用研究”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蔣珉
蔣珉,男,1957.10出生,碩士,1982年晉升副教授。?專業方向:
計算機仿真,控制系統CAD,計算機管理。
先后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過論文30余篇從事過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獲得過部級科技進步獎一項,總參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金立左
?個人簡介金立左東南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工學博士,日本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博士后,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副院長,中國航空學會信息融合分會委員,國內某國防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
?個人經歷
主持國家級、省部級、國防科技、企業委托課題10余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與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余篇,SCI/EI收錄論文30余篇,編著專論4部、教材1部、專利3件。承擔博士課程《計算機視覺》、碩士課程《統計學習》、本科課程《多媒體技術》教學工作。指導博士6名、碩士30余名,指導本科畢業論文多次獲江蘇省優秀論文獎。
?研究生招生
主要研究方向:
1、視覺理論算法:機器視覺、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的新理論與新算法研究
2、機器視覺應用:智能視覺分析算法軟件的設計、優化及應用
3、嵌入式視覺系統:基于DSP、FPGA、ARM等研制高性能的嵌入式機器視覺系統
?主要就業單位:
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國家研究所與國內外知名企業
?聯系方式: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
郵編:210096
地點: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中心樓228
電話:025-83794625
電郵:jinlizuo@gmail.com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張亞
?基本信息張亞,女,1981年生,江蘇常州人,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東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科研資助計劃、東南大學創新基金、以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項目各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參與完成國家軍口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F為IEEE會員,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空天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包括傳感器網絡、多智能體系統、網絡化控制等方面。發表論文20余篇,論文他引300余次, 2008年入圍關肇直獎。擔任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System & Control Letters、自動化學報、中國科學等多個國內、國際期刊的審稿人。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11 年東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東南大學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常州市人民政府獎教金”,2015年入選東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受教育經歷
2004/09 - 2010/06,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
2000/09 - 2004/06,中國礦業大學應用數學系,學士
?研究工作經歷
2014/05- 2014/08,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訪問學者
2013/04 至今,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副教授
2010/06 - 2013/04,東南大學自動化學,講師
?教學工作
本科生自動化專業課《現代控制理論》(《自動控制原理》現代部分)
?招生情況
研究方向包括傳感器網絡、多智能體系統、網絡化控制等方面。歡迎自動化專業及具有數學和通信專業背景的學生報考。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南京市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郵編210096.
辦公地點:四牌樓校區中心樓616.
EMAIL:yazhang@seu.edu.cn
?承擔項目情況
“通信受限下異構傳感器網絡的時間/事件驅動分布式估計算法研究”
“通信受限下的信息處理和多智能體魯棒協調控制”
“復雜環境下異構傳感器網絡的一致性目標跟蹤算法研究”
“受限傳感器網絡的分布式濾波算法研究”
“不確定環境下基于一致性的分布式濾波及其在衛星導航系統中的應用”
“基于一致性的傳感器網絡分布式跟蹤算法研究”
“基于一致性的分布式濾波及其在無線網時鐘同步中的應用”
“隨機極值搜索及應用問題研究”
“多自主體系統魯棒一致性問題的頻域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遠程通信和傳感器網絡的多自主體系統的協調控制”
2020考研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復試科目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008 自動化學院(025-83795809)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 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全日制) 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全日制) 03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全日制) |
53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1 數學一④934 電路 |
該人數為學院擬考試招生人數,不含擬招收推免生人數。最終考試招生人數根據教育部下達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人數進行相應的增減。 復試科目:5c5 自動控制原理 |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陳從顏
?個人資料陳從顏,男,1969.10出生,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至1992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畢業后在馬鋼公司工作,1996年至2002年在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攻讀研究生,先后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科研項目
主持完成國家863計劃課題“虛擬環境的溫度觸覺再現與接口技術研究”(2009AA01Z314)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深空飛行器開環測速測相測幅關鍵技術及在行星地基掩星觀測中應用研究”(11178008)。此外主持或參與的項目還有:火星探測用數字多普勒接收機,射頻前端下變頻設備與中頻數據采集系統,地圖信息的融合觸覺導航表達方法研究,基于多維振動刺激的觸覺替代視覺實驗研究,基于影像反求的視覺化加工技術研究,AMS-02反物質研究系統的研制,基于多維刺激的觸覺替代視覺實驗研究,蔭罩式PDP精密對版設備的自動化改造(863子課題)等。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從事空間天文觀測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非線性系統控制等領域研究工作。
?關于招生
每年招收碩士研究生3-4人,歡迎勤奮認真、刻苦學習的同學積極報考。
?聯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210096
郵箱:chency@seu.edu.cn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戴先中
戴先中教授,博士生導師,1954年生,1986年清華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后留清華大學電機系工作,1988年5月調入東南大學至今;?聯系方式
Tel:025-83794165,13601589862
Email:xzdai@seu.edu.cn
?近五年主要研究方向與主要學術貢獻、重要創新成果
?。?)機器人控制
(2)神經網絡逆軟測量與控制
?。?)復雜電力大系統控制
?主要獎勵與榮譽稱號
2011年獲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3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6年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1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9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8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
2007年授予“國家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2009年授予“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
2012年獲“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榮譽稱號
?科研項目
多機器人無夾具焊接系統中的協作控制研究
含控制器的電力系統遞階(結構化)模型研究
機器人模塊化功能部件產業化
15kg噴涂機器人成套裝備
多機器人無夾具焊接系統中的協作控制研究
2021東南大學普通化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927 | 普通化學 | 《無機化學》,作者楊洪孝等,高教出版社;《普通化學》,浙江大學主編,高教出版社 |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符影杰
?個人介紹符影杰,1984年7月畢業于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無線電工程系電子儀器與測量技術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7月畢業于山東大學(原山東工學院)電子工程系工業自動化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90年9月畢業于浙江大學科學儀器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0年9月起在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任教,現為副教授、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教研室主任;
?教學工作
承擔"電磁場與波"、"自動化儀表設計"、"智能儀表設計原理"課程的教學工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1項,承擔企業委托研究開發項目6項,共發表論文32篇,其中3篇被SCI或EI收錄;
?研究方向
智能測控儀表、現場總線技術及智能儀表DCS、先進控制技術的實現與應用、醫學超聲成像技術與B超圖像處理、生物系統建模與計算機仿真。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介紹:盧劍權
?個人資料盧劍權,1981年生,2009年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教授,復雜系統與網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德國洪堡學者。
?學術研究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2010年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第二)。201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此榜單由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2011年獲“SCOPUS尋找青年科學之星銅獎”;受邀擔任2個Springer出版社的SCI刊物的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和3個國際SCI刊物的客座編輯(Guest Editor)。一篇論文獲得2011年亞洲控制會議ASCC最佳論文獎(第四),一篇論文獲2007年第一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國內學術論文,一篇論文被《Nature China》雜志的編輯Tim Reid作為研究亮點評價。作為第二導師指導學生獲得2011年全國“挑戰杯”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二等獎和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江蘇省賽特等獎;作為第二導師2011年指導本科畢業論文獲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一等獎。
?主要興趣領域:
復雜網絡同步與控制、多智能體系統一致性、時滯系統、布爾控制網絡等。
?聯系方式
Email: jqluma@seu.edu.cn; jqluma@gmail.com
?主持的科研項目及人才計劃項目情況:
通訊受限下多智能體網絡系統的一致性分析與綜合
網絡化多智能體的協同與控制
帶時滯的分數階多智能體系統的一致性研究
復雜網絡群體行為研究
網絡環境下多智能體系統的一致性研究
?所獲獎勵和榮譽
201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此榜單由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
2011年1月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二)(項目名稱:復雜網絡的動態分析與控制,獲獎人員:曹進德,盧劍權,虞文武,孫永輝,楊永清),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
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1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應用研究課題資助;
2010年10月-2012年9月,德國洪堡學者;
2011年獲“SCOPUS尋找青年科學之星銅獎”;
2013年獲得南京市第十屆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J.Q. Lu*, D.W.C. Ho, J.D. Cao, and J. Kurths. 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主要學術任職
國際SCI學術期刊編輯:
2012年起,任SCI刊物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2年SCI影響因子為1.168)的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
2011年起,任SCI刊物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 (Springer, 2012年SCI影響因子為1.24)的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
2010年,任SCI期刊“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疘SNN2010 (Elsevier,2009年SCI影響因子為0.946)的客座編輯(Guest Editor)
?其他兼職
2013年起,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
2013年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
2013年起,中國系統仿真學會智能物聯系統建模與仿真專業委員會委員
2014年起,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擔任17個國內/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
國際、國內期刊論文活躍審稿人,包括IEEE Trans.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Part I、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Part II、Automatica、中國科學等40余個刊物。
國際會議論文活躍審稿人,包括CDC2014, ASCC2014, CCC2014等30余個國際會議。
?部分代表性論文:
[1]. J.Q. Lu*, J. Zhong, Y. Tang, T.W. Huang, J.D. Cao and J. Kurths. Synchronization in output-coupled temporal Boolean networks. Scientific Reports, 4: 6292 (11 pages); DOI:10.1038/srep06292, Sep. 2014.
[2]. J. Zhong, J.Q. Lu*, Y. Liu and J.D. Cao. Synchronization in an array of output-coupled Boolean networks with time delay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25(12): 2288-2294, 2014.
[3]. J. Zhong, J.Q. Lu*, T.W. Huang and J.D. Cao. Synchronization of Master-Slave Boolean Networks with Impulsive Effects: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riterion. Neurocomputing, 143: 269-274, 2014.
[4]. C. Huang, D.W.C. Ho, and J.Q. Lu. Partial-Informa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Analysis for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Accepted.
[5]. C. Huang, D.W.C. Ho, J.Q. Lu and J. Kurths. Pinning synchronization in T-S fuzzy complex networks with partial and discrete-time coupling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Accepted.
[6]. Y. Liu, J.Q. Lu, and B. Wu. Stability and L2-gain performance for nonlinear switched impulsive systems.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9(2):300-307, 2015.
[7]. Y. Liu, R.J. Yang, and J.Q. Lu. Admissibility and static output-feedback stabilization of singular Markovian jump systems with defective statistics of modes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25(4):588-609, March 10, 2015.
[8]. Y. Liu, H.W. Chen, J.Q. Lu, and B.Wu. Controllability of probabilistic Boolean control networks based on transition probability matrices. Automatica, 52:340-345, 2015.
[9]. Y. Tang, H.J. Gao, J.Q. Lu, and J. Kurths. Pinning distributed synchronization of stochastic dynamical networks: a mixed optimization method.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25(10): 1804-1815, Oct. 2014.
[10]. Y. Liu, J.Q. Lu and B. Wu. Som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emporal Boolean control networks. ESAIM: Control, Optimisation and Calculus of Variations, 20(1):158-173, Jan. 2014.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導師柴琳
柴琳,女,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個人履歷
2011.4-至今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副研究員
2012.3-2013.3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分校計算機與電子工程系訪問學者
2009.3-2011.3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講師
2007.4-2009.3 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后研究
2004.3-2007.1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學位
2002.9-2004.1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碩士并提前攻博
2001.7-2002.6 江蘇江計電腦公司
1997.9-2001.6 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學士學位
?主要研究方向
線性、非線性時滯系統鎮定控制與自適應控制研究
?主講課程
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基礎
?主持/參加的科研項目
1. 基于壓制法的非線性時滯系統的鎮定控制與自適應控制研究(61374038)
2. 復雜時滯系統的自適應控制與H無窮控制(60804017)
3. 復雜分布與中立時滯系統的自適應控制研究(BK2011253)
4. 復雜時滯系統的自適應控制研究(校內編號1660631171)
化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3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4 | 10055 | 南開大學 | A |
5 | 10183 | 吉林大學 | A |
6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7 | 10384 | 廈門大學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11 | 10386 | 福州大學 | A- |
12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13 | 10532 | 湖南大學 | A- |
14 | 10558 | 中山大學 | A- |
15 | 10610 | 四川大學 | A- |
16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17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B+ |
18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19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20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21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22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23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24 | 10459 | 鄭州大學 | B+ |
25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6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27 | 10635 | 西南大學 | B+ |
28 | 10697 | 西北大學 | B+ |
29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30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31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32 | 10108 | 山西大學 | B |
33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4 | 10145 | 東北大學 | B |
35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36 | 10370 | 安徽師范大學 | B |
37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B |
38 | 1044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39 | 10476 | 河南師范大學 | B |
40 | 10533 | 中南大學 | B |
41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42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43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B |
44 | 10673 | 云南大學 | B |
45 | 11117 | 揚州大學 | B |
46 | 10075 | 河北大學 | B- |
47 | 10118 | 山西師范大學 | B- |
48 | 10126 | 內蒙古大學 | B- |
49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B- |
50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5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B- |
52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53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54 | 10414 | 江西師范大學 | B- |
55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56 | 10530 | 湘潭大學 | B- |
57 | 10602 | 廣西師范大學 | B- |
58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59 | 10736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60 | 10755 | 新疆大學 | B- |
61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62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C+ |
63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C+ |
64 | 10028 | 首都師范大學 | C+ |
65 | 10140 | 遼寧大學 | C+ |
66 | 10165 | 遼寧師范大學 | C+ |
67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C+ |
68 | 10280 | 上海大學 | C+ |
69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70 | 10346 | 杭州師范大學 | C+ |
71 | 10351 | 溫州大學 | C+ |
72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C+ |
73 | 10524 | 中南民族大學 | C+ |
74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7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76 | 11658 | 海南師范大學 | C+ |
77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78 | 10094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79 | 10184 | 延邊大學 | C |
80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C |
81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82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83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C |
84 | 10373 | 淮北師范大學 | C |
85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86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87 | 10446 | 曲阜師范大學 | C |
88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C |
89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90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C |
91 | 10560 | 汕頭大學 | C |
92 | 10611 | 重慶大學 | C |
93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94 | 10203 | 吉林師范大學 | C- |
95 | 10231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C- |
9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C- |
97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C- |
98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99 | 10385 | 華僑大學 | C- |
100 | 10490 | 武漢工程大學 | C- |
101 | 10513 | 湖北師范大學 | C- |
102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103 | 10691 | 云南民族大學 | C- |
104 | 11258 | 大連大學 | C- |
105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化學考研考什么
應用化學專業考研科目:院、系所 | 專業代碼及名稱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2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021-64253230)(商老師) | 081704應用化學 | 01精細化學品化學與技術 | 5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2數學二④802物理化學或803有機化學 | ▲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國家重點學科;△?。▍^、市)或部委重點學科 研究方向(01)限考803有機化學 |
02有機、無機功能材料化學及其應用 | |||||
03光催化和應用光化學 | |||||
應用化學考研參考書: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考試科目 | 參考書目 | 備注 |
024 化學化工學院(電話:83686232) | 145 | |||
081704應用化學 | ||||
01 化學混合物的精細分離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③302 數學二④807 化工原理 復試科目:2401 化學實驗理論;2402 化學實驗技術操作;2405 英語聽力 | 《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編,天津科技出版社。復試參考書目:初試參考書目及《大學化學實驗》南京大學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相關無機、有機化學實驗書。 | 全院學術型研究生招生規模共計105名。不接受單獨考試。錄取方法:嚴格執行差額復試;按照1:1.2比例由高分到低分確定復試名單;復試后,按復試成績加初試的兩門專業課成績在應用化學專業考生范圍內重新排序,最后確定錄取名單(復試不及格者不參加錄取排序)。 應用化學專業錄取人數由學院當年制定的碩士生招生政策確定。 | |
02 化學廢氣廢水的資源化 | ||||
03 綠色反應與分離過程一體化 | ||||
04 膜分離與綠色吸收過程 | ||||
05 綠色催化反應過程 |
應用化學研究生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由于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就業前景美好。
化學考研考什么
化學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
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化學參考書目
01-04方向:
《無機化學》(上、下冊)(第三版)曹錫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學化學》(上、下冊)傅獻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儀器分析》南京大學方惠群等編著,科學出版社。
《有機化學》(上、下冊)(第三版)胡宏紋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上、下冊)(第五版)傅獻彩、沈文霞、姚天揚、侯文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學習指導》孫德坤、沈文霞、姚天揚、侯文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習題集》侯文華、淳遠、姚天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結構化學》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05方向:
《無機化學》(上、下冊)(第三版)曹錫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學化學》(上、下冊)傅獻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儀器分析》南京大學方惠群等編著,科學出版社。
《高分子化學》余學海、陸云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高分子化學》(第二版)潘祖仁編,化學工業出版社。
21方向:
《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冊)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上、下冊)(第五版)傅獻彩、沈文霞、姚天揚、侯文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學習指導》孫德坤、沈文霞、姚天揚、侯文華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學習題集》侯文華、淳遠、姚天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結構化學》江元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學研究方向
以復旦大學為例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學習方式 | 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
022 化學系 | 57 | 本系擬招收學術學位推免生40人。實際招生數視生源情況調整。 | ||
070301 無機化學(學術學位) | 11 | 本專業擬招收推免生7人。 | ||
01固態材料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2豐產元素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3配位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4金屬有機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5生物無機化學與蛋白質化學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7生物化學(理);④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6有機光電功能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70302 分析化學(學術學位) | 6 | 本專業擬招收推免生5人。 | ||
01色譜方法和高效分離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2化學生物分析和蛋白質組分析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7生物化學(理);④872細胞生物學 |
||
03現代電分析化學及傳感技術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4天然藥物分離分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70303 有機化學(學術學位) | 13 | 本專業擬招收推免生9人。 | ||
01物理有機化學 02有機合成化學 03超分子材料化學 04藥物合成化學 05有機大分子化學 06天然產物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70304 物理化學(學術學位) | 21 | 本專業擬招收推免生16人。 | ||
01表面化學與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2復相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3電極過程和高能化學電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4量子化學與分子模擬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0量子力學;④836普通物理 |
||
05化學反應動力學和激光化學 | 全日制 |
001: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002: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0量子力學;④836普通物理 |
||
06結構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7光化學和反應動力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8分子篩催化和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9固態材料化學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10工業催化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11新型化學電源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1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703Z1 ★化學生物學(學術學位) | 4 | 本專業擬招收推免生3人。 | ||
01功能生物分子的化學基礎 02生物分子的分離和鑒定 03藥物和醫用材料的分子設計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27生物化學(理);④837有機化學(或)838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 ||
085216 化學工程(專業學位) | 2 | 本專業擬招收全日制2人,學制2年。本專業不招收推免生。 | ||
01精細有機化學 02分析儀器技術與儀器分析 03功能材料 |
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4英語二;③302數學二;④959基礎化學 |
化學就業前景
化學專業的就業形勢良好。在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拉動下,石化化工產品市場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隨著能源、建材、家電、食品、服裝、車輛及日用品的需求增加,化學專業人才需求也逐漸增加。
化學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
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民人均收入將比2010年翻一番,社會整體消費能力將增長120%以上,居民消費習慣也將從“溫飽型”向“發展型”轉變,對綠色、安全、高性價比的高端石化化工產品的需求增速將超過傳統產業。
社會消費能力的增長將帶動相關能源、建材、家電、食品、服裝、車輛等行業的發展,以上行業都是化學專業畢業生可進入的行業。
化學專業就業方向
化學專業的就業范圍還是比較廣的?;瘜W系的畢業生主要在化學及其相關領域,如化工、生物、醫藥、材料、環境、農業、食品、檢驗檢疫、環境、國防、能源、信息等行業從事生產與科研工作,從事教師職業、報考政府機關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有一些畢業生立志當科學家、搞研究,他們就選擇在國內外深造,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