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難嗎
很多考生在準備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難嗎?是考研報考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好嗎?適合我嗎?對我以后的人生和職業會有幫助嗎?考生在準備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考研的時候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十分正常的。【手機訪問】
但是考生應當明確的一點是,不論是哪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別人適合的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需要考生對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好不好、未來發展方向與考生自己的本科專業、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結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認真對待考研的專業選擇問題,不要因一時沖動或是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草率決定,往往會在備考期間十分痛苦。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考生獲取相關有關信息與通信工程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廣東工業大學怎么樣,學校研究生官方網站會列出詳細的招生簡章、考試內容、參考書目、歷年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等重要數據,考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選擇;可以咨詢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師兄師姐,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例如考研網、考研論壇等信息來源。
另外,需要詳細了解信息與通信工程的考研情況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免費資源我們的學姐,幫你解答報考院校的詳細問題。
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好不好,可以從專業排名來判斷,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該學科考研難度的大小,包括近幾年內該學科全國排名的變化程度。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在學校排名系統中并沒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該學科在全國范圍內有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屬于全國知名學府,但是該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出名。如果學科與學校在全國均有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該學科屬于熱門學科,考研的競爭力會相對較大。考生在選擇報考信息與通信工程之前應當對其全國排名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將學科與學校的排名都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每年會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對除軍事學門類外的全部81個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專業排名,專業排名可以從中檢索到。 相對來說,信息與通信工程的排名還是相當樂觀,是一個具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學科。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中提供了有關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好不好的全面而詳細的資料,歡迎考生前往查閱。

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工業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0]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 02.寬帶通信理論與技術 03.信息物理融合系統 04.高端應用芯片及集成系統 05.下一代無線通信理論及應用 06.光通信與保密通信 07.光電檢測與智能傳感 |
|
招生人數: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0)通信原理 或(837)信號與系統(信息 工程學院) |
|
備 注: |
廣東工業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廣東工業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0]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02)寬帶通信理論與技術(03)信息物理融合系統(04)高端應用芯片及集成系統(05)下一代無線通信理論及應用(06)光通信與保密通信(07)光電檢測與智能傳感 | |
招生人數: | 28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20)通信原理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37)信號與系統(信息工程學院) |
|
備 注: |
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介紹
一級學科代碼及名稱: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管理單位:信息工程學院
一、研究方向
本學科按一級學科培養,研究方向包括:
1、全光通信與通信網技術;
2、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3、寬帶移動通信系統理論與技術;
4、多媒體通信與數字視頻技術;
5、圖像檢測與識別技術;
6、光信息處理與新型顯示技術;
7、三維仿真信息系統;
8、生物醫學信息處理。
二、課程設置
本課程設置適用于“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代碼):
1.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2.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類別 |
課程 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開課單位 |
擬定 任課教師 |
備注 |
學 位 課 |
213001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8 | 1 | 秋 | 政法學院 |
劉國建 熊志軍 |
|
2134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36 | 2 | 春 | 政法學院 |
黃容芳 謝迪斌 |
||
216001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秋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216002 | 第一外國語基礎部分(英語) | 60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朱和平 外籍教師 |
||
203001 | 第一外國語專業部分(英語) | 16 | 1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項穎 | ||
211806 | 隨機過程 | 32 | 2 | 春 | 應用數學學院 |
涂鈺青 王福龍 |
||
211802 | 矩陣分析 | 32 | 2 | 秋 | 應用數學學院 | 柏建軍 | ||
203202 | 信息論與編碼理論 | 48 | 3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李偉彤 劉東峰 |
||
203043 | 信號處理理論及技術 | 48 | 3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何家峰 潘晴 |
||
非 學 位 課 |
203303 | 現代數字通信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彭端 劉立程 |
|
203309 | 通信管理信息系統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項穎 原玲 |
||
203305 | 寬帶通信網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彭珞麗 原玲 |
||
非 學 位 課 |
211804 | 數值分析 | 32 | 2 | 秋 | 應用數學學院 |
柏建軍 劉海林 |
|
203316 | 信道編碼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劉立程 韓國軍 |
||
203317 | 圖像工程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蔡念 許少秋 |
||
203318 | 現代移動通信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劉立程 彭端 |
||
203306 | 無線通信原理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原玲 劉立程 |
||
203404 | 光網絡通信技術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韓一石 石智偉 |
||
203310 | GPS定位技術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韓國軍 朱海龍 |
||
203307 | 射頻識別技術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韓國軍 朱海龍 |
||
203320 | 多媒體技術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蔣永平 郝祿國 |
||
203405 | 數字視頻技術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宋立鋒 郝祿國 |
||
203311 | 互聯網系統架構與協議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項穎 許青林 |
||
203023 | 面向對象技術與C++編程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劉東峰 王美林 |
||
203322 | 計算機視覺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朱錚濤 蔡念 |
||
203323 | DSP技術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萬相奎 劉洋 |
||
203022 | 智能控制工程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徐杜 陳健 |
||
203042 | 計算機網絡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許青林 闕泰林 |
||
203324 | 現代通信理論與技術 | 32 | 2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韓一石 劉震宇 |
||
203045 |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吳黎明 龐文鳳 |
||
203205 | 現代神經網絡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蔡念 張軍 |
||
203037 | 模式識別原理與應用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潘晴 何家峰 |
||
203325 |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蔡念 萬相奎 |
||
203203 | 數字信號處理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郝祿國 翟因虎 |
||
203327 | 軟件工程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許青林 姜文超 |
||
203406 | 計算機三維仿真/游戲基本原理及應用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劉東峰 程昱 |
||
非 學 位 課 |
203039 | 形態學與小波分析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戴青云 張軍 |
|
203407 | 物聯網技術與應用 | 32 | 2 | 春 | 信息工程學院 |
文元美 劉洋 |
||
216302 | 第二外國語(日語) | 32 | 2 | 春 | 外國語學院 | 王雪梅 | ||
必 修 環 節 |
203300 | 文獻閱讀與選題報告 | / | 1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指導教師 | |
203301 | 學術活動、實踐活動 | / | 3 | 秋 | 信息工程學院 | / | ||
發表論文: 按授予學位要求,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學術論文至少1篇 |
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 0810 學科級別: 一級
一、學科簡介
信息工程學院于 2003 年獲得“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并于 2003 年開始招收該方向碩士研究生,之后于 2006 年獲得“通信與信息系統”
二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并于 2008 年開始招生。基于這些辦學積累和條件,2011
年 3 月,“信息與通信工程”獲得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整體涵蓋“通信與
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碩士,并從 2012 年開始按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被確認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2012.12)。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 66 人,其中教授 12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49 人。國家“青年QR”2 人、廣東省領軍人才 1 人、IET 會士、珠江學者 1 人、學校“百人計劃”6 人、“青年百人計劃”7 人。近五年來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 268 項,其中國家和省級課題 91 項、橫向課題 123 項,經費 5030 萬元;
發表科研論文 664 篇,其中 SCI 收錄 126 篇、EI 收錄 150 篇;授權專利 47 件,獲
廣東省專利金獎 1 項、中國專利優秀獎 1 項。
學院擁有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1 個:廣東省高端應用電子芯片與系統協同創新
中心;省級工程中心 2 個:廣東省集成電路高端芯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
東省高校制造和知識產權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國際合作基地 2 個:廣
東制造物聯網國際合作基地、粵港制造云國際合作基地;省級實驗室 3 個:廣東制造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廣東省信息技術實驗示范中心、廣東省移動通信技術實驗示范中心。學院注重與國外高校進行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已先后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美國加州大學 Calit2、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開展了科研合作,并定期選派優秀研究生到合作機構進行交流。
學院緊密結合廣東經濟轉型升級需求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制訂學科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積極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依托廣州國家 IC 基地,重點在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寬帶通信理論與技術、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高端應用芯片及集成系統等方向開展前沿技術研究開發。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為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培養專業基礎扎實、求真務實、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研發人才。具體培養目標如下: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科學嚴謹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3.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 21 世紀國家信息技術發展需求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掌握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有關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學術現狀和發展方向;
4.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進行專業閱讀和寫作,具備一定的聽說及交流能力;
5. 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勝任在科研單位、產業部門或高等院校從事相關方面的研究、科技開發、教學和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點下設四個重點研究方向:1. 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及應用:本方向以研究信號與信息的處理為主體,主要研究最優化信號處理、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挖掘、多媒體信號處理等領域中的核心關鍵技術。
2. 寬帶通信理論與技術:主要研究下一代通信系統物理層的關鍵技術包括可見光通信、Massive MIMO 系統、認知無線電、物理層無線安全、無線信息與能量同傳以及新型信道編碼等技術。
3.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主要研究物聯網、智能家居、智能電能管理、電機及其數字控制以及數字電源的建模與控制、光電信息的轉換、存儲、處理與顯示等。
4. 高端應用芯片及集成系統:主要研究集成電路設計與通信導航領域的共性技術、通信集成電路芯片研發、高精度高動態導航芯片研發、集成電路應用系統研發。
四、學制與培養方式
1.學制
學制原則上為 3 年,最長學習期限不超過 5 年(含休學時間)。2.培養方式(1) 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導師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和調整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中期考核、安排實踐實習、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
(2) 學術型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在入學后兩周內制訂出培養計劃,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完成論文開題工作,一般應于第四學期參加中期檢查。
(3) 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包括系統的課程學習、工程實踐和學位論文等環節。貫徹課程和論文并重的原則,碩士生要學習系統理論,更要加強研究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同時,研究生應根據培養計劃要求,結合個人特點,不斷拓寬專業基礎。
(4) 學術型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在申請答辯之前須修滿所要求的學
五、學分要求
本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要求總學分最低為 33 分,其中:課程學分最低 29 學分,教輔工作 1 學分,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學術活動各 1 學分。課程包含公共學位課(8 學分)、專業學位課(≥11 學分)、專業方向選修課(≥9 學分)、公共選修課(≥1 學分)等。
總學分 |
課程總學分 | 必修環節 | ||||||
公共學位課 | 專業學位課 | 學位方向選修課 | 公共選修課 | 教輔工作 | 學術活動 | 開題報告 | 中期檢查 | |
33 | 8 | ≥11 | ≥9 | ≥1 | 1 | 1 | 1 | 1 |
1.公共學位課
公共學位課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公共英語課。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研究生, 可以免修免考研究生公共英語:(1)參加全國統一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成績 75 分以上;
(2)2004 年 12 月以前通過全國普通高校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且成績為合格,或2005 年 6 月后參加全國普通高校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總分達 500 分及以上;
(3)本科或研究生階段為英語專業;
(4)在官方語言為英語的國家留學或訪學滿一年;
(5)參加全國英語水平考試(PETS)成績合格(在證書有效期內);
(6)托福成績在 85 分以上或雅思成績在 6 分以上(在證書有效期內);
(7)國家官方語言為英語的來華留學人員。
對于非免修研究生,研究生入學后,按照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分為提高班和基礎班實行分類別教學。入學前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成績≥ 425 分的同學進入提高班學習,其余學生進入基礎班學習。
2.專業學位課
包括數學基礎課、專業英語、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專業學位課必須采用課堂授課的方式進行,且均為考試課程。3.學位方向選修課
學位方向選修課應介紹本學科所設置各研究方向的技術演進過程、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發展趨勢。4.公共選修課
公共選修課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研究生可結合自身專業領域特點及興趣愛好,在公共選修課模塊中至少選修一門課程。5.補修課程
跨學科考入的碩士研究生需要在導師指導下確定 2 門本學科主干課程作為補修課程,列入研究生培養計劃,但不計學分。六、必修環節及要求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必修環節包括開題報告、中期檢查、教學(社會)實踐和學術活動。涉密論文的開題報告及中期檢查,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學校有關規定執行。1.開題報告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應在入學后第 2 學期末或第 3 學期初完成論文開題工作。最遲距離申請答辯日期不少于一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必須調研、查閱中外文獻,了解本學科或本研究方向國內外研究進展,確定研究內容,完成學位論文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應包括選題的背景意義、國內外研究動態及發展趨勢、主要研究內容、擬采取的技術路線及研究方法、預期成果、論文工作時間安排等。
開題報告采用公開答辯的方式,需由包括導師在內的不少于 3 名副教授及以
上職稱的專家參加。開題報告會消息應提前 3 天在校內網站上發布,予以公示。
開題報告的成績為通過或不通過。開題報告如未通過,應在 3 個月內重做一次, 不通過者不能進入下一培養環節。
2.中期檢查
中期檢查一般要求在第 4 學期結束前完成,但距離申請答辯的時間一般不少于半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要向由 3 名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專家組成的考查小組報告研究工作成果,聽取質疑與商討改進意見。考查小組應對研究生的綜合能力、論文工作進展情況等進行全面評定。論文中期檢查的成績為通過或不通過。學位論文中期檢查不通過者不能申請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具體要求參照《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規定》。3.教學(社會)實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活動以教學實踐為主,也可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社會實踐活動、管理實踐活動等,累計時間不少于 4 周,實際工作量不少于 160 學時。
教學(社會)實踐一般安排在第三學期進行。實踐工作結束,要填寫《廣東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與實踐活動考核登記表》,由學院組織對其工作效果和態度進行考核,寫出評語,評定成績為“通過”或“不通過”。 評定成績為“通過”者,將獲得 1 個學分;不通過者應重新安排 1 次時間,再不通過者, 不得申請答辯。
研究生入學前如已擔任過大學教學工作,有原單位證明,經指導教師和學院批準即可獲得實踐活動的學分。
4.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參加不少于 10 次的學術活動,其中本人應進行學術報告 1 次以上。每次學術活動要撰寫總結報告,注明參加學術活動的時間、地點、報告人、學術報告題目,簡述內容并闡明自己對相關問題的學術觀點或看法,要求將有關的書面材料交導師簽字認可。
七、學位論文工作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某個具體的研究領域進行的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的總結,它集中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獲得可行的發明、理論和見解,是評判學位申請人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和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獨立完成。它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學位論文,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1. 選題與綜述的要求
學術性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要選擇屬于學科前沿的課題或對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課題,要突出論文在科學問題和專門技術上的創新性和前沿性;綜述要求對本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研究歷程、研究現狀、最新研究進展、發展趨勢以及研究動態進行全面的闡述。2. 規范性要求
學位論文應遵守學術道德,符合學術規范,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學位論文的學術觀點必須明確,立論正確,推理嚴謹,數據可靠,層次分明,文字通暢。版式規范,符合《廣東工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要求。3. 學術成果要求
學術成果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1) 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應為其指導老師)在核心(參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錄(2014 年版))或以上期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主要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 1 篇;
(2) 申請(進入實審)1 件發明專利,并公開發表與學位論文主要研究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 1 篇;
(3) 獲得國內授權發明專利 1 項(排名前 2,署名廣東工業大學)1 項,可
視為在核心期刊上發表 1 篇學術論文。
4. 學位論文送審和答辯
具體按照《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的規定執行。5.其他(1) 學位論文工作其他環節參照《廣東工業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
則》執行。
(2) 涉密論文的學位論文工作,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學校有關規定執
行。
(3) 學位論文提交時應完成“學位論文相似性檢測系統”,重復率應低于 10%。
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2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3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4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5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6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A |
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A- |
8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10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11 | 10286 | 東南大學 | A- |
12 | 90005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A- |
13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A- |
14 | 10001 | 北京大學 | B+ |
15 | 10056 | 天津大學 | B+ |
16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17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18 | 10293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19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20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21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22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23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24 | 10617 | 重慶郵電大學 | B+ |
25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B+ |
26 | 90039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B+ |
27 | 90045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28 | 10033 | 中國傳媒大學 | B |
29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30 | 10145 | 東北大學 | B |
31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32 | 10284 | 南京大學 | B |
33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34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35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36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7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38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39 | 10590 | 深圳大學 | B |
40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41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42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B- |
43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44 | 10285 | 蘇州大學 | B- |
45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46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47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48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49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B- |
50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51 | 11646 | 寧波大學 | B- |
52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B- |
53 | 90033 | 裝備學院 | B- |
54 | 90038 | 海軍工程大學 | B- |
55 | 10386 | 福州大學 | C+ |
56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57 | 10532 | 湖南大學 | C+ |
58 | 10589 | 海南大學 | C+ |
59 | 1062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C+ |
60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61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C+ |
6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C+ |
63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64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65 | 10247 | 同濟大學 | C+ |
66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C+ |
67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C+ |
68 | 10304 | 南通大學 | C+ |
69 | 10055 | 南開大學 | C |
70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71 | 10059 | 中國民航大學 | C |
72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C |
73 | 10246 | 復旦大學 | C |
74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學 | C |
75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C |
76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C |
77 | 10353 | 浙江工商大學 | C |
78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79 | 10404 | 華東交通大學 | C |
80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81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82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83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84 | 1014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C- |
85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86 | 10255 | 東華大學 | C- |
87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C- |
88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C- |
89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90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C- |
91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學 | C- |
92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93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C- |
94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C- |
95 | 90059 | 火箭軍工程大學 | C- |
信息與通信工程考研考什么
就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