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干干操操操_www日本高清视频_一区二区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av成人免费

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蘭州理工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蘭州理工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蘭州理工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電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蘭州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是根據甘肅省支柱產業發展的需要,經原機械工業部和甘肅省教委的批準,于1996年12月在原化工系的基礎上成立的學校第一個二級學院。骨干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的前身化工設備與機械于1960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富拉爾基分校(后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立,該專業1965年整建制遷至我校,化學工程與工藝源自1943年甘肅省立蘭州高級工業學校的高級化工科。
學院現設有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應用化學、安全工程和油氣儲運工程等6個本科專業。現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化學工程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化工過程機械、制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技術與系統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和生物化工等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化工過程機械、制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技術與系統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生物化工、環境工程、高分子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工過程技術與系統工程等1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化學工程、動力工程、安全工程及環境工程等4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學院設有化工綜合實驗中心(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應用化學、安全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和化工原理等專業實驗室),化學實驗中心(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和工程化學等實驗室),化學分析測試中心和化工虛擬仿真工程訓練中心,實驗室面積8800余平方米。有甘肅省石油化工過程及裝備行業技術中心、機械工業泵及特殊閥門工程研究中心、甘肅省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甘肅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部)級科研與教學平臺。
學院現有本科生1833人,碩士研究生343人,博士研究生43人,碩士留學生11人;現有教職工119人,其中正高23人,副高49人, 具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63人,博士學位教師58人,碩士學位教師46人,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師資隊伍,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學科影響和聲望的學術帶頭人,學院有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甘肅省領軍人才3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甘肅省“333”、“555”科技人才2人,甘肅省杰出青年1人,先后有3人被評為學校教學名師。 
人才培養目標是:基礎理論實、專業口徑寬、工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級專門人才。圍繞培養目標,學院立足實際,面向社會與行業的需求,不斷加強專業和學科建設,現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2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1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2個省級教學團隊--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2個省級特色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6門省級精品課程--物理化學、過程設備設計、化工原理、無機及分析化學、過程流體機械,水污染控制工程; 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過程設備設計、物理化學。學院已形成完整的教學運行和質量監控體系,為學院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科學研究方面已形成了渦旋壓縮機理論研究與設計制造技術、石油化工設備設計與開發、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的失效分析和安全評定、閥門和密封技術、低溫與制冷、化工過程強化、催化反應工程、資源化過程工程、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材料、環保技術與設備、環境化工與水資源開發利用、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細化工、工業催化和天然藥物分離與藥物合成設計等多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在全國和行業具有重大影響。
近三年,學院承擔國家級項目25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科技部公益計劃1項(合作),國家自然基金19項。承擔省部級項目14項,其中省科技重大專項4項。與企業合作項目6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
  學院依托自身的辦學實力,充分發揮在石油、化工、化工設備與機械、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和油氣儲運等領域的優勢,立足西北,面向全國,已成為西部重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基地,力爭為國家石油、化工、環保、安全、醫藥和材料等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0802)

     機械工程學科是蘭州理工大學創辦最早的學科之一,1984年以來,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車輛工程學科先后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998年以來,經過兩輪省級重點學科建設,已形成了具有顯著特色的研究方向和實力雄厚的學術隊伍,2006年,機械工程學科被批準為甘肅省省級重點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學科注重隊伍建設,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知識結構優化,學術氛圍濃厚的科研隊伍。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人10人(其中三位是兼職博導)、教授32人,其中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中國機械工業科技專家2人,甘肅省特聘專家1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3人;入選甘肅省“333科技人才工程”3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4人。
  機械工程學科堅持“立足機械行業科技進步,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學科發展宗旨,充分利用本學科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凝練學科方向,形成了以精密加工及其數控裝備、成套裝備與數字制造技術、機械系統動態分析與設計、新型流體動力機械設計理論及應用、機械強度理論與系統分析等為代表的學科研究方向。
  機械工程學科已形成完善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礎條件。教育部有色冶金新裝備工程研究中心、數字制造技術及應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殊環境工業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新技術機電產品中試基地、甘肅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研究機構均依托本學科建設。
  現有先進制造技術、機械傳動、數控技術、測試技術和機電一體化等5個專業實驗室,擁有功能齊全,性能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實驗儀器設備總額2650萬元。學科有機電一體化研究所、特種裝備研究所、現代設計研究所、先進制造研究所、裂紋技術研究所等5個研究所。與地方企業合作,建立了與區域經濟結合密切,對行業和區域經濟支持和推動作用強的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如蘭州理工大學• 天水星火機床廠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蘭州理工大學• 天水鍛壓機床廠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星火機床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08020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是甘肅省重點學科,1984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是蘭州理工大學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之一。本學科現有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7名。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控制及精密制造技術,裂紋技術與裂斷裝備,數控加工及網絡制造,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石油礦冶及成套設備自動化技術等。近五年來,該學科發表論文400余篇,其中由SCI,EI,ISTP收錄的論文42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教材8部,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5項,科技成果轉讓及應用8項,直接經濟效益達1632萬元。目前承擔科研項目45項,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國家自然基金3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7項,國家部委3項。現擁有專業實驗室4800m2,儀器設備1020萬元。

機械設計與理論二級學科(080203)

      機械設計與理論學科于199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設計與理論學科以機械行業科技進步為目標,瞄準學科發展前沿,形成了鮮明特色,在國內外同行中享有較高聲譽。
  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2名。研究方向有: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機械CAD,特殊環境下的機器人,計算機仿真及虛擬設計,機械振動學,機械系統可靠性與故障診斷等。近五年來,該學科發表論文240余篇,其中由SCI,EI收錄35篇,出版教材2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及橫向開發項目23項。
  

車輛工程二級碩士點(080204)

      蘭州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科于2006年獲得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車輛工程學科在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博士點的支撐下,緊密結合西北地區特種車輛以及普通運輸車輛生產的產業特征,發揮機械制造、現代設計、機電控制等重點學科優勢,重點在內燃機移動電站技術、車輛改裝技術、機車柴油機缸體曲軸孔及軸瓦檢測技術、金屬礦溜井礦車平硐運輸控制等方面積極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已培養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9名。 學科現有教授 6 人,副教授、高工6人,學科梯隊的學歷、專業和職稱結構比較合理。 
  近5年來,承擔30kW低噪聲掛車電站、多制式智能汽車電站、機車柴油機曲軸孔圓度自動測量系統等縱橫向項目16項,其中40GQS低噪聲電站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低噪聲智能多制式軍用電站獲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一批成果在工程領域應用或轉化為產品;發表學術論文43篇(其中三大索引論文 12篇) ,發明專利 5項。 學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現已建成的 “數字制造技術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殊環境下工業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實驗平臺,為教師和學生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保障,與蘭州電源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電站試驗室、軍改車性能試驗室、環境試驗室等。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二級碩士點(080402)

編輯: 更新于:2009-09-03 閱讀:93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學科于2002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與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二級學科形成優勢互補的學科群。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7名。近五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4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2篇,出版專著、教材3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
  主要研究方向:
  1、在線檢測及控制技術,以現代機電產品作業的高速化、智能化為技術背景,綜合應用數字化CCD、激光圖形處理等先進的測量技術對檢測對象的狀態參數進行實時檢測,并以計算機為中央控制單元對檢測過程中數據的傳輸、處理進行優化和控制。著重研究:(1)機械加工裝備加工狀態在線檢測技術;(2)面向對象的專用檢測設備開發;(3)基于新型檢測技術的傳統機械設備信息化改造。
  2、數字化測量與精密制造,利用計算機控制技術、逆向工程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研究復雜型面加工過程中關于幾何量測量的理論與方法。著重研究:(1)非圓齒輪檢測理論與方法;(2)復雜型面精密加工與測量技術;(3)新型檢測儀器的設計與開發。
  3、計算機輔助測量及儀器
  基于基因遺傳算法的LQ控制器的權值優化,全數字化自動顯示在鋁鑄造機平臺線速度中的應用,智能化干點分析儀的設計與實現。

機械工程  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802
培養機械工程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的各個環節,執行《蘭州理工大學外國留學研究生招收培養管理暫行辦法(修訂稿)》。
一、培養目標
本學科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機械工程領域內能從事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本學科培養的碩士研究生應滿足以下要求:
1.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心,愿為社會發展服務。
2.樹立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本學科的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或教學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語言和文字使用能力,掌握漢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和寫作。
4.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二、培養方式與學習期限
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制為3年,特殊情況可延長至4年,優秀者可申請提前半年畢業。不能按時畢業者按肄業處理。
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整個培養過程應在我國完成,確因需要,經指導教師、各培養學院(部)同意及研究生院備案,其學位論文撰寫部分工作可回國完成,但在我國進行學位論文研究工作時間不得少于半年,其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及論文答辯工作必須在我國進行。
學習期滿,成績合格,達到培養目標,論文答辯通過者,頒發碩士研究生學歷及工學碩士學位證書。
三、學科專業
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專業)
2. 機械設計及理論(二級學科、專業)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課程設置分為學位必修課、學位選修課、非學位必修課、非學位選修課、公共選修課和必修環節;在校期間應至少修讀24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5門13學分、非學位課不少于5門9學分、必修環節2學分;原則上課程學習時間為1學年。
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見附表。
五、選題開題
(一)學位論文選題原則
    學位論文工作旨在使研究生在科學研究方面得到較系統的基本訓練,培養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選題應具有學術理論上的意義,所選課題可以是導師科研工作的組成部分,也可以是導師科研工作的拓寬和延展。選題要有新意,工作量和難易程度適當。
(二)開題報告及時間
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從事研究工作的開始,是研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論文工作的質量。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系統地查閱有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等,掌握該研究課題國內外的現狀、動態和發展趨勢,完成開題報告。
在第三學期內提交開題報告,由學院統一安排,以學科(專業)為單位,組織三人以上校內同行專家的開題報告會,研究生進行公開報告,通過者方能開展論文工作。未通過者須對選題報告不妥之處進行修改,必要時須重新選題、開題,一個月后進行第二次報告;仍未通過,按有關學籍管理規定處理。
(三)開題報告內容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課題名稱,課題來源、目的及意義,課題國內外研究發展現狀及趨勢;擬解決的問題、達到的目標及主要經濟或技術指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及可行性論證;工作進度安排;現有工作基礎;主要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字數應在5000 字左右;主要參考文獻40 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10篇。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內容包括課程學習、必修環節、開題報告等方面。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學后第四學期進行 (具體詳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 。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研究水平的重要資料,也是衡量研究生能否獲得學位的重要依據。碩士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1年。論文工作量要飽滿,難易適度。
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撰寫規范按學校的有關要求執行(具體詳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
八、論文答辯
機械工程外國留學碩士研究生必須按本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學分以及學位論文,科研成果符合《蘭州理工大學授予來華留學生學位管理辦法(試行)》中相關規定,方可申請答辯。
學位論文應聘請兩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評閱,論文作者的導師不能作為論文評閱人。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5或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中校外同行專家不少于1人,論文作者的導師不宜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
學位論文答辯具體程序及其他要求按照《蘭州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和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  工業工程領域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工程領域代碼:085236             獲得授權時間:2010年
一、培養目標
在職工程碩士是為了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而設置。工業工程在職工程碩士側重于運用管理科學理論與方法,進行生產、服務及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創新和決策咨詢工作,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主要為制造企業、金融服務企業、政府機關等輸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工業工程領域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才。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的具體要求是:
l、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工程實踐素質,掌握工業工程領域先進的管理理念、堅實的基礎理論與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工程問題的現代研究方法與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研究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掌握一門外語。
3、具有健康的體格。
二、培養方式與學習年限
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在指導方法上,采取雙導師制,由一名校內導師和一名企業導師(一般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達到相應水平)聯合指導,實行校內導師責任制,校外導師參與部分課程、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與論文等環節的指導工作。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最長不超過5年。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學制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的理論課程、學位論文等環節,修滿學分,方可申請學位。
三、學科專業與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內容為:工效學與人因工程;生產及制造系統工程;現代經營過程工程;工業系統分析方法與優化技術;物流工程;服務運作系統工程。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1.課程設置分為學位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必修環節和補修課,應修滿至少30~32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6.0學分。
2.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詳見附表。
五、選題開題
1.學位論文選題原則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價值。所選課題工作量要飽滿,難易程度要適當。
2.開題報告及時間
研究生須寫出詳細的開題報告并進行答辯。開題報告要求在課程基本結束、入學后的第三學期內舉行,必須在校內完成。開題報告應根據確定的論文題目闡述論文選題的背景意義和根據,有關領域和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課題的研究內容及擬采取的實施方案、關鍵技術及難點,預期達到的目標,論文詳細工作進度安排和主要參考文獻等。一般要求查閱總結本課題領域內國內外近10~20年的有關文獻資料,查閱的文獻數一般應在40篇(外文文獻不少于10篇)以上,并列出目錄(應附上所閱讀文獻清單:作者、題目、刊名、日期、頁碼等)。
3.開題答辯工作由學院統一安排,以專業為單位。答辯組成員由導師和本領域專家組成,人數為5人或7人,其中應有相關行業具有高級職稱(或相當水平)的專家。開題答辯通過者方能開展后續論文研究工作。開題報告未通過者需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二次開題報告及答辯,仍未通過者,該領域導師組提出淘汰處理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研究生院審批,進行淘汰處理。
對淘汰人員如校內課程及學習全部結束且符合要求,發給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進修證書。
六、中期考核和論文進度檢查
開題報告結束6個月內進行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以論文進展情況為主,并結合工程碩士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論文選題、查閱文獻、開題報告等情況進行。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工程碩士生,考核小組提出整改意見,并在三個月內再次進行中期考核,如第二次考核仍不合格,由考核小組簽署意見,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后報研究生院批準,做淘汰處理。對淘汰人員如課程全部結束且符合要求,發給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進修證書。
為加強在職工程碩士論文工作的管理,在論文階段實行工程碩士生定期匯報制度。工程碩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每4~6個月填寫《蘭州理工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論文進度報告書》,至少匯報兩次。報告內容包括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果、下一階段的論文工作安排等。由校內外導師對其工作進展、成果及下階段的工作安排等進行評價并簽署具體意見,報學院主管負責人審核后由學院備案。論文中期檢查,累計2次導師評價不合格者,需到校進行匯報說明,由學院組織考核,考核不通過者,由考核小組簽署意見,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后報研究生院批準,做淘汰處理。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能否獲得學位的重要依據之一,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工作量要飽滿,難易適度。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其導師及導師小組指導下,獨立設計和完成某一科研課題,培養獨立科研工作能力的過程。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應用研究類學位論文,也可以是工程設計類、產品開發類或試驗研究類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必須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
論文主體部分按應用研究、工程設計、產品研發、試驗研究等不同形式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組織。論文格式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論文附錄除學術論文外,也可為成果證書、設計方案、設計說明、設計圖紙、程序源代碼等。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工作期間,應及時向導師匯報工作進展,按時完成相應工作。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要積極溝通協調,研究生要發揮紐帶作用。
八、論文答辯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必須按本領域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學分(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必修環節)以及學位論文。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公開出版的省級以上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發表1篇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含錄用),或論文相關成果獲發明專利授權(前3名)、或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或通過科技成果登記,方可申請答辯。
學位論文應聘請兩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評閱,其中一位應為行業專家。論文作者的導師不能作為論文評閱人,且不宜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5或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中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行業專家。
學位論文的答辯程序及其他要求按照《蘭州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和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
機械工程領域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工程領域代碼:085201        獲得授權時間:1999年
一、培養目標
在職工程碩士是為了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而設置。機械工程在職工程碩士側重于機械工程應用研究、開發高新技術機電產品、解決機械工程領域的技術難題。主要為企業、公司及工程建設部門輸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機械工程領域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才。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的具體要求是:
1.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掌握機械工程領域內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門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現代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能解決工程設計和實施中的關鍵問題,具有獨立擔負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2.掌握一門外語。
3.具有健康的體格。
二、培養方式與學習年限
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采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于6個月。在指導方法上,采取雙導師制,由一名校內導師和一名企業導師(一般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達到相應水平)聯合指導,實行校內導師責任制,校外導師參與部分課程、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與論文等環節的指導工作。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4年,最長不超過5年。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學制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的理論課程、學位論文等環節,修滿學分,方可申請學位。
三、學科專業與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精密加工技術及數控裝備、成套裝備及其自動化、石化及石油鉆采新裝備。
2.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系統故障診斷、特殊環境工業機器人。
3.儀器儀表工程:檢測及控制技術在機械加工裝備中的實現與應用、復雜型面精密加工與測量技術、計算機測控系統、新型測控儀器的開發與應用。
4.工業設計及其理論。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1.課程設置分為學位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必修環節和補修課,應修滿30~32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6.0學分。
2.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詳見附表。
五、選題開題
1.學位論文選題原則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價值。所選課題工作量要飽滿,難易程度要適當。
2.開題報告及時間
研究生須寫出詳細的開題報告并進行答辯。開題報告要求在課程基本結束、入學后的第三學期內舉行,必須在校內完成。開題報告應根據確定的論文題目闡述論文選題的背景意義和根據,有關領域和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課題的研究內容及擬采取的實施方案、關鍵技術及難點,預期達到的目標,論文詳細工作進度安排和主要參考文獻等。一般要求查閱總結本課題領域內國內外近10~20年的有關文獻資料,查閱的文獻數一般應在40篇(外文文獻不少于10篇)以上,并列出目錄(應附上所閱讀文獻清單:作者、題目、刊名、日期、頁碼等)。
3.開題答辯工作由學院統一安排,以專業為單位。答辯組成員由導師和本領域專家組成,人數為5人或7人,其中應有相關行業具有高級職稱(或相當水平)的專家。開題答辯通過者方能開展后續論文研究工作。開題報告未通過者需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二次開題報告及答辯,仍未通過者,該領域導師組提出淘汰處理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研究生院審批,進行淘汰處理。
對淘汰人員如校內課程及學習全部結束且符合要求,發給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進修證書。
六、中期考核和論文進度檢查
開題報告結束6個月內進行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以論文進展情況為主,并結合工程碩士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論文選題、查閱文獻、開題報告等情況進行。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工程碩士生,考核小組提出整改意見,并在三個月內再次進行中期考核,如第二次考核仍不合格,由考核小組簽署意見,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后報研究生院批準,做淘汰處理。對淘汰人員如課程全部結束且符合要求,發給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進修證書。
為加強在職工程碩士論文工作的管理,在論文階段實行工程碩士生定期匯報制度。工程碩士生在論文工作期間,每4~6個月填寫《蘭州理工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論文進度報告書》,至少匯報兩次。報告內容包括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果、下一階段的論文工作安排等。由校內外導師對其工作進展、成果及下階段的工作安排等進行評價并簽署具體意見,報學院主管負責人審核后由學院備案。論文中期檢查,累計2次導師評價不合格者,需到校進行匯報說明,由學院組織考核,考核不通過者,由考核小組簽署意見,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后報研究生院批準,做淘汰處理。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能否獲得學位的重要依據,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工作量要飽滿,難易適度。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其導師及導師小組指導下,獨立設計和完成某一科研課題,培養獨立科研工作能力的過程。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應用研究類學位論文,也可以是工程設計類、產品開發類或試驗研究類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必須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
論文主體部分按應用研究、工程設計、產品研發、試驗研究等不同形式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組織。論文格式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論文附錄除學術論文外,也可為成果證書、設計方案、設計說明、設計圖紙、程序源代碼等。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學位論文工作期間,應及時向導師匯報工作進展,按時完成相應工作。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要積極溝通協調,研究生要發揮紐帶作用。
八、論文答辯
在職工程碩士研究生必須按本領域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學分(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必修環節)以及學位論文。以第一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研究生為第二作者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或公開出版的省級以上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發表1篇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含錄用),或論文相關成果獲發明專利授權(前3名)、或獲市級以上科技成果獎、或通過科技成果登記,方可申請答辯。
學位論文應聘請兩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評閱,其中一位應為行業專家。論文作者的導師不能作為論文評閱人,且不宜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5或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中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行業專家。
學位論文的答辯程序及其他要求按照《蘭州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和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
紡織工程領域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工程領域代碼:085220             獲得授權時間:2014年


一、培養目標
紡織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為企業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高級綜合工程技術型人才。學位獲得者應具有扎實的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科學的基礎理論及較寬的專業知識,熟悉近代測試技術和數據處理方法,了解紡織材料領域的最新發展,能在紡織和化纖企業、紡織材料測試與檢測部門等,從事紡織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紡織材料測試方法及儀器研究開發、紡織材料改性及功能性紡織材料研究開發、紡織結構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新型紡織材料設計與開發、紡織用計算機技術、功能性織物設計與應用研究、紡織新產品開發及性能測試技術的研究等方面工作。本學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滿足以下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心,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掌握紡織工程領域內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門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現代技術、實驗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能解決工程技術、改造、開發與應用中的關鍵問題,具有獨立擔負紡織工程領域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地進行專業閱讀和初步寫作。
4.具有成熟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二、  
培養方式與學習期限
(一)培養方式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采取在校集中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6個月的實習、實踐活動。
在指導方法上,采取雙導師制。雙導師制是指一名校內導師和一名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一般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達到相應水平)聯合指導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行校內導師責任制,校外導師參與部分課程、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與論文等環節的指導工作。鼓勵成立由3~5名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達到相應水平的人員組成研究生指導小組參與研究生指導工作;鼓勵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進行聯合培養。
(二)學習期限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優秀者可提前半年畢業。其中理論學習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一年,進行課題研究、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少于12個月。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6個月的實習、實踐活動。特殊情況允許研究生休學1年。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學制年限內完成培養方案要求的理論課程、校外實踐和學位論文等環節,修滿學分,按期畢業。不能按時畢業者按肄業處理。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積極參加學校規定的政治學習和公益勞動,并堅持體育鍛煉。
三、   學科專業與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研究新型纖維的紡織品開發技術與加工技術、新型紡織纖維的研發、紡織工程設計、紡織新產品設計及開發等。
2.復合材料:紡織結構材料、立體編織復合材料、天然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新型、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改性、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及其在紡織、醫用生物材料等領域的應用等。
3.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新型染整生產工藝及理論、環境友好助劑及綠色功能紡織品的研究;染整生產工藝設計、工藝參數調整、紡織產品和染化料性能的分析測定及生產技術管理等。
四、課程設置和學分要求
1、課程設置分為學位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必修環節和補修課,在校期間應修滿30~34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于15.0學分。
2.理論學習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年。
3.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詳見附表。
、工程實踐
實踐環節是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踐環節應達到:基本熟悉行業工作流程和相關職業及技術規范,培養實踐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并為學位論文選題、研究工作等奠定基礎。
(一)工程實踐的組織和安排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應在入學第二學期結束前與導師一起協商制訂并提交《蘭州理工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踐計劃與考核表》,第二學期之后即可進入工程實踐階段。工程實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可與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并行,時間不少于6個月。
(二)工程實踐方式
1.導師利用校外社會資源(可結合橫向課題),在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協商的基礎之上,由企業導師負責安排研究生在其所在部門或單位完成工程實踐培養環節;
2.依托學校與外單位建立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實踐教學基地或產學研合作單位,由學院選派研究生完成工程實踐培養環節。
(三)工程實踐的考核
1.導師對研究生的工程實踐全過程進行管理和評價,確保質量。工程實踐結束后,研究生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并填寫完成《蘭州理工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工程實踐計劃與考核表》,實踐單位代表(企業導師或實踐單位負責人)和校內導師填寫評定意見后,學院審核通過并報研究生院備案后給予工程實踐學分;
2.不參加工程實踐或者工程實踐考核未通過者,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與畢業。
六、選題開題
(一)學位論文選題原則
全日制紡織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紡織及相關企業生產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實際應用價值。所選課題工作量要飽滿,難易程度要適當。
(二)開題報告及時間
研究生須寫出詳細的開題報告并進行答辯。開題報告要求在入學后的第三學期內完成。開題報告應根據確定的論文題目闡述論文選題的背景意義和根據,有關領域和研究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發展動態,課題的研究內容及擬采取的實施方案、關鍵技術及難點,預期達到的目標,論文詳細工作進度安排和主要參考文獻等。一般要求查閱總結本課題領域內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查閱的文獻數一般應在40篇(外文文獻不少于10篇)以上(具體詳見《蘭州理工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
開題答辯工作由學院統一安排,以專業為單位。參加校內(或溫州研究生分院)公開答辯。答辯組成員由導師和本領域專家組成,人數為3~5人,其中應有相關行業具有高級職稱(或相當水平)的專家。開題答辯通過者方能開展后續論文研究工作。開題報告未通過者需在一個月內完成第二次開題報告及答辯,仍未通過者,該領域導師組提出淘汰處理意見,學院簽署意見后報研究生院審批,進行淘汰處理。
對淘汰人員如校內課程及學習全部結束且符合要求,發給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進修證書。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課程學習、必修環節、開題報告等方面。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入學后第四學期進行 (具體詳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 。
八、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對碩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全面訓練,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研究水平的重要資料,也是衡量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能否獲得學位的重要依據,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進行課題研究、學位論文的工作時間不少于1年。論文工作量要飽滿,難易適度。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在其導師及導師小組指導下,獨立設計和完成某一科研課題,培養獨立科研工作能力的過程。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應用研究類學位論文,也可以是工程設計類、產品開發類或試驗研究類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必須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
論文主體部分按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應用研究、試驗研究等不同形式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組織。論文格式見《蘭州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規范》。論文附錄除學術論文外,也可為成果證書、設計方案、設計說明等。
研究生到校外單位做學位論文,要經校內導師、學院批準,并保證每月向導師匯報工作進展,按時完成相應工作。校內導師與校外導師要積極溝通協調,研究生要發揮紐帶作用。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不做硬性要求。
九、論文答辯
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按本領域培養方案的要求完成規定的學分(學位課、非學位課和必修環節)以及學位論文,方可申請答辯。
學位論文應聘請兩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評閱,其中一位應為行業專家。論文作者的導師不能作為論文評閱人。論文答辯委員會應由5或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組成,其中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行業專家,且研究生導師不宜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
學位論文的答辯程序及其他要求按照《蘭州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實施細則》和學位論文的要求進行。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系人、聯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系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 | 99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av一级久久| 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av色噜噜 | 天堂视频一区 |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公开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精品网|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 |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体验 | 日韩喷潮 | 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老司机成人在线 | 亚洲一区电影 |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ⅴ国产馆 |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色婷婷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国产探花 | 亚洲视频一 | 国产精品一区二 | 久久久一| 夜夜草导航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色综合欧美 | 性一交一乱一伦视频免费观看 | 激情一区 | 国产精品国产a级 | 超碰成人免费 | 欧美三级三级三级爽爽爽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小视频精品 | 亚洲精选一区二区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16美国 | 精品伊人久久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 欧美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