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418 ¥550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忌梢詮母髟盒5难姓芯W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忌鷳斪屑氶喿x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南京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南京大學傳播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南京大學傳播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南京大學傳播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南京大學傳播學考研參考書目
陶鶴山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聞史、國際政治傳播、傳播學理論、媒介經濟學 。

  1966年9月1日生于江蘇省武進,1984年9月進入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1988年7月獲法學學士學位。198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政治學系,1991年1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91年6月進入南京大學政治學系從事教學工作,1993年9月任講師。1993年9月開始在職攻讀歷史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學位,1998年6月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1999年3月被南京大學聘為副教授。1999年4月赴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歷史學系作訪問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中國農村改革與社會變遷問題,為期半年。1999年12月調入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工作,現任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傳播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一、學科概況
傳播學是新聞傳播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它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傳播學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傳播學又稱傳學、傳意學等。

二、專業培養目標
傳播學培養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和堅持真理、勇于創新的精神;系統掌握傳播學理論體系和專業知識;具備獨立從事傳播學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可在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也可以作為骨干從事與新聞、信息產業有關的研究、管理或實際業務工作。

三、就業前景:
傳播學作為一門新興交叉學科適應信息時代,加強對傳播學的高層次研究,對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擴大和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每年報考人數較多,而學生畢業后一般將工作定位于廣播、電視臺、出版社等新聞出版單位,導致此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競爭比較大,再加上研究生對工作的期望值比較高,就業難度增大。

四、就業去向:
可在新聞媒體機構、出版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廣告公司、教育部門、農業技術推廣等部門從事編導、記者、主持、制作、廣告與文化經濟活動策劃、計算機網絡課件開發制作等工作。

五、相關證書: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證、報紙編輯記者證等。

六、相關職位
文案策劃,營銷策劃,產品策劃,商業文案,市場經理助理,微博編輯,活動策劃,專業寫手,品牌專員,影視文案,微博運營主管,影視廣告文案策劃,公關專員,新聞宣傳,新聞采編,媒介助理,文案編輯\策劃,活動策劃,媒介購買,市場策劃推廣,視頻編劇
簡況
新聞學系現有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在學術研究方面,新聞學系在新聞基本理論和新聞實踐重大現實問題研究、新聞實務、新聞文化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出版多部有一定影響的學術著作;并主辦過“第二屆兩岸傳播媒體邁向21世紀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活動。
專業方向
新聞學系下設新聞學本科專業,學制四年;主要為新聞媒體培養合格的新聞專門人才。另外,該專業還設有新聞學碩士點,學制二年半,主要為高校、媒體培養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級新聞人才。
課程設置(本科、碩士)
新聞學本科學位核心課程包括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倫理與法規、新聞攝影等專業課程等。
新聞學碩士學位核心課程包括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廣播電視新聞等。
學生獎項
2001屆本科學生李鋒,其新聞攝影作品《北京處處見申奧》刊于《北京青年報》,被北京奧申委作為申奧材料送至國際奧委會。2002年,其實習期間的新聞攝影作品獲“鳳凰光學攝影教育人才獎”,全國數萬名新聞學子中僅4人獲此榮譽。
2001級學生孔祥武2005年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03級學生李赫然、黃淑貞2005年獲全國挑戰杯競賽一等獎
南京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大學之一,歷史底蘊悠久,學術氛圍濃厚,是很多學子心神向往的學府。南京大學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我們學生也十分關注南京大學的動向。了解一下南京大學2014年新聞傳播學院碩士招生報錄比再選擇報考專業吧。
院系 專業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免試人數 同等學力錄取人數
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學 244 15 5 0
新聞傳播學院 傳播學 338 25 16 0
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與傳播 327 57 17 0

王雄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傳播學理論、國際傳播 。

  1963年生,江蘇海安人?,F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助理,新聞系教授,文學博士。

  自1990年始,先后在國家一流期刊《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和核心期刊《江蘇社會科學》.《南京大學學報》.《現代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個人專著.主編.合著有《新聞輿論研究》.《報業旗艦的航程》.《西方形式美學》.《新聞輿論引導論》.《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等。主持國家“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電視民生新聞的整體轉型》,承擔國家“十五”社科規劃重大項目《加入WTO對我國新聞傳播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教育部“九五”社科規劃項目《中國新聞理論體系》,主持江蘇省“十五”社科規劃項目《江蘇地方黨報可持續發展研究》等及若干校級科研項目.橫向項目等。

  先后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哲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新聞傳播學院求學或施教,具有跨學科學習和教育背景。

  擔任江蘇廣電總臺顧問委員會委員和南京日報報業集團顧問委員會委員。與江蘇及其他部分省市媒體界有長期而良好的合作關系,多次參與高層媒體策劃和整體改版活動。與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開元集團.中石油江蘇公司等多家企業有合作關系,開設危機管理與媒體公關講座,培訓新聞發言人,并擔任媒體顧問。曾受邀擔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主講教授。

  校內主講課程
  《新聞輿論研究》.《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國際傳播》.《西方文化史》.《西方傳播學流派》。

  發表論文(部分)
  1.《藝術“意識形態”論與藝術“生產活動”論的對峙與對話》,載于《文學研究》1992年第一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盧卡奇審美反映論的再認識》,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3.《“批判的美學”與美學的批判》,載于《文藝理論與批評》1993年第1期。
  4.《馬爾庫塞美學思想中的“形式”概念》,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卷1994年第7期)
  5.《試論皮埃爾·馬謝雷的“文學生產理論”》,載于《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文藝理論》卷1994年第9期;1995年獲“全國高校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首屆優秀青年論文獎”)
  6.《論瓦爾特·本杰明的“藝術生產理論”》,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7.《盧卡奇與形式美學》,載于《文學評論》1996年第2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美學》卷    1996年第6期)
  8.《傾斜的新聞學》,載于《江蘇社會科學》1996年第6期。(此文獲南京大學1997年“中流”文教基金獎資助)
  9.《召喚偉大的敘事時代》,載于《文學評論》1997年第1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卷1997年第7期)
  10.《面臨著雙重壓力的大眾傳播媒介》,載于《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11.《屈原:一個歷史原型的藝術變遷》,載于《戲劇藝術》1998年第1期。
  12.《新聞寫作與報道的新維度》,載于《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此文全文轉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新聞學》卷1998年第4期;1999年獲第2 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獎二等獎;收入《1990-2001江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精選》)
  13.《新聞媒介與輿論引導的原則和藝術》,載于《晚報研究》1999年第1期。
  14.《論“新新聞學”與“新聞文學”》,載于《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15.《全球化語境與我國文化傳播策略》,載于《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16.《新聞輿論引導活動中的媒體定位》,載于《新聞知識》2001年第10期。
  17.《我國媒體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障礙和應對策略》,載于《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18.《我國傳媒業在“入世”后面臨的五大挑戰》,載于《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9.《新聞立法工作必須解決的兩個重要問題》,載于《新聞傳播論壇》 第7輯(2002年8月)
  20.《情感電視時代的來臨》,載于《視聽界》2004年第10期。
  21.《以人為本:開啟媒體“新思維”》,載于《視聽界》2006年第1期。
  22.《電視“民生新聞”的幻像和轉型》,載于《現代傳播》,2006年第2期。
  23.《整體創新:“絕對唱響”開辟電視選秀節目轉型之路》,載于《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年第12期。
  24.《持續創新:媒體的戰略理念和生存法則》,載于《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5期。
  25.《樹情感之大旗 立創新之標桿》,載于《視聽界》2007年第9期。
  26.《作為“人”的記者:災難情境中的新聞倫理學》,載于《視聽界》2008年第4期。
  27.《論電視民生新聞在新語境中的自我轉型》,載于《視聽界》2009年第8期
  28.《七年之癢:電視民生新聞的轉型之路》,載于《新聞記者》2009年底11期

  研究項目
  主持國家“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電視民生新聞研究》
  主持江蘇省“十五”社科規劃項目《江蘇地方黨報可持續發展研究》。
  主持南京廣電集團《移動電視的理論研究和市場分析》項目。
  承擔國家“十五”社科規劃重大項目《加入WTO對我國新聞傳播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承擔江蘇省“九五”規劃重點項目《新聞輿論引導研究》。
  承擔教育部“九五”社科規劃項目《中國新聞理論體系》。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黃瑚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第9版),埃德溫-埃默里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大眾傳播學——媒介與人和社會的關系》,段京肅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網絡傳播概論》(第4版),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廣告策劃與創意》(第2版),蔣旭峰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傳媒經濟與管理學導論》,阿蘭.B.阿爾瓦蘭 主編 崔保國 杭敏 徐佳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姓名:鄭欣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傳播社會學.政治傳播學.鄉村傳播.應用傳播研究

  鄭欣,男,1973年10月出生,漢族,江蘇江都人,2003年6月畢業于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社會學博士學位。2003年7月留校任教,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與傳播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個人專著《鄉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華北農村村民上訪研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并獲第五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電視節目策劃》.《消費者行為學》.《廣告效果測評》.《傳播社會學》.《社會學》.《社會研究方法》等。
  研究生課程:《傳播與社會研究》.《政治傳播學》
  科研成果:

  (一)著作:
  《對農傳播:基于受眾的實證分析與對策探討》(第一作者),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平民偶像崇拜:電視選秀節目的傳播社會學研究》(第一作者),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鄉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華北農村村民上訪研究》(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ǘ┲骶帲?br />   《誰說服了我們的口腔:食品.藥品.保健品廣告效果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空間的分割:新媒體廣告效果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ㄈW術論文:
  1.“對農傳播中的農民權益問題:基于受眾本位論的分析”,《南京師大學報》,2011年第4期。
  2.“新生代農民工城市適應的傳播學思考”,《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
  3.“生活圈媒體及其廣告效果探討——基于五種戶外視頻新媒體的實證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第2期。
  4.“村民上訪:國家與社會關系的互動與重構——一個博弈論的分析視角”,《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5.“文化增殖與符號消費:保健品送禮廣告的意義建構及其效果研究”(第一作者),《新聞大學》,2011年第1期。
  6.“政府傳播影響力研究:一種社會動員的視角”,《學海》,2011年第1期。
  7.“變遷中的電視受眾心理及其社會屬性分析”,《南京師大學報》,2009年第6期。
  8.“政府官員:一個特殊群體的媒介認知及其應對行為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年第3期。
  9.“電視節目評估:從量化分析走向質的研究》,《南京師大學報》,2008年第4期。
  10.“電視選秀節目研究綜述”,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11.“從節目策劃到產業運作:創意經濟引領熒屏活力”,《新聞界》,2007年第2期。
  12.“媒體消費語境中的‘中產階級’幻想——以《Mangazine 名牌》雜志敘述下的男性精英形象為例”,《南京師大學報》,2007年第4期。
  13.“‘有請當事人’:青少年眼中的選秀節目及其實證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7期。
  14.“當平民遭遇‘偶像’:‘粉絲’及其偶像崇拜行為研究——以后選秀時代的‘玉米’粉絲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5.“媒介使用動機與文化消費:以江蘇省三地城鄉居民為對象的考察”,《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16.“存在與荒謬:一項有關社會新聞負面化傾向的實證調查”,《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11期。
  17.“運動中的鄉村道德與權力”,《中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第1期。
  18.“田野調查與現場進入:當代中國研究實證方法探討”,《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19.“鄉村政治及其研究路徑”,《重慶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20.“村民上訪問題的理論闡釋與構建”,《學術論壇》,2003年第3期。
  21.“農村群體性事件:團堡個案研究”,《社會學》,2003年第3期。
  22.“理智與迷狂:青年球迷及其行為研究”,《青年研究》,2000年第9期。
  23.“集機群行為:要素分析及其形成機制”,《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24.“球迷騷亂:多重視野下的理論解釋”,《社會學》,2000年第3期。
  25.“流行語:雙重視野下的語言現象研究”,《青年研究》,1999年第10期。
  26.“現代廣告與青年消費文化”,《青年研究》,1999年第1期。
  27.“城市青年流行語”,《大過渡時代的中國青年》論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科研項目:

  (一)個人主持
  1.2010年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大眾傳媒與新生代農民工城市適應研究”(10BXW024);
  2.2009年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面向“三農”的傳播服務研究 ”(09YJC860016);
  3.2008年起主持江蘇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電視節目低俗化及其對策研究”(08TQB009)。
  4.2006年6月起主持共青團江蘇省委青少年與青少年工作研究重點課題“青少年與‘平民偶像崇拜’:以電視選秀節目的風靡為例”;
  5.2005年4月起主持香港城市大學大陸青年傳播學者資助基金項目“政治傳播中的網絡動員研究”;
  6.2005年10月起主持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社科預研基金項目“多維視野下的電視社會學研究”;
  7.2004年9月起主持南京大學人才引進資金項目“傳播與社會動員:重大社會事件中的傳媒角色及其功能研究”;
  8.2002年3月-8月于河北省南皮縣進行“華北農村村民上訪研究”博士論文田野調查。

 ?。ǘ┲饕獏⑴c
  1.2006年起至今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0世紀中國農民政治參與”課題研究;
  2.2004年起至今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新聞傳媒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課題研究。
  獲獎情況:
  2005年第五屆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
辦公地址:鼓樓校區 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210093)
           仙林校區 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210046)
電話:025-83686110
學院主頁:http://jc.nju.edu.cn/ 應用傳播學系前身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系,于2008年正式更名。南京大學廣告學專業創辦于1993年,2001年開始正式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現已培養廣告、公關、營銷等領域的高端人才近500人。目前在校學生150余人,擁有廣告綜合實驗室、廣告攝影實驗室、廣告效果測評實驗室、模擬廣告公司、紐約廣告獎媒體中心等較為完善的廣告人才培養的教學設備和手段,在專業教學上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和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專業方向依托南京大學濃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底蘊,本著“寬專業、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有特色”的培養思路,側重突出具有較強創造力、適應力和競爭力,能夠向更為寬廣的“大廣告”傳播領域拓展之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本專業以新聞學、傳播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為基礎,以廣告策劃和創意為核心,以廣告管理與研究為特色,充分迎合市場需求與時代發展。
根據應用傳播學系現有師資力量、學科背景、已有積累以及未來可能取得的成果與突破,我院廣告學在整合學院其他相關師資及社會力量的基礎上,力爭未來在以下幾個方向上進行重點投入,努力形成一批方向明確、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突出我們的學科在某些領域的研究優勢。具體方向包括:廣告理論與廣告發展史、應用傳播實務研究、廣告效果測評、廣告經營與管理、新媒體廣告、城市文明營銷與政府公關、生活形態研究、市場調查與分析等。
本專業突出廣告策劃、廣告管理、整合營銷傳播、廣告媒體經營、市場研究與廣告效果評估的綜合型、管理型、研究型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本專業面向現代廣告業及文化傳播產業,主動適應當前文化、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廣告學專業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精神,且符合南京大學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目標與特色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力爭所培養的人才擁有比較扎實和寬廣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基本知識,掌握科學的認識和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力爭讓學生牢固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專業知識,了解廣告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具有獨立解決本專業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國家、企業、廣告公司、信息服務等部門培養從事廣告策劃、管理、公共關系、市場營銷、調查分析的動腦型高級人才。
南京大學新聞傳學院的考研情況一直是無數考研學生所關注的一塊。2016年學院的復試情況還未公布,考研復試的時間安排、面試地點在哪里是眾多考生所關心的。下面介紹2015年的情況供考生提前參考準備。

南京大學新聞傳學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復試細則
復試時間2015年3月19日(星期四),地點:南京大學鼓樓校區費彝民樓A座5樓,上午8:00到費彝民樓A座518繳納復試費用,每人80元,然后至費彝民樓A座503進行資格審查、信息核對等事宜。(資格審查所需材料需原件和復印件各一份)。
3、專業碩士上午9:00面試,地點:費彝民樓A座507,下午2:00筆試,地點:費彝民樓A座403,時間3個小時;學術碩士上午9:00筆試,地點:費彝民樓A座403,時間3個小時,下午2:30面試,地點在費彝民樓A座507。
4、體檢請根據學校醫院體檢安排(具體見學校復試錄取工作意見)結合自己時間自行前往。
5、如有其它疑問,請撥打025-83686366咨詢。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2015年3月12日 為促進全國各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增強青年學生對新聞傳播學科的了解和興趣,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擬于2016年7月4日至7日,在南京舉辦“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夏令營內容包括:知名學者講座、業界精英講壇、導師互動沙龍、影視基地考察等。同時還將安排2017級研究生推薦免試考核工作。

一、招生對象
1.招生人數:40人(含校外及校內)
2.選拔條件:
1)國內985高校、211高校的三年級本科生(2017年應屆畢業生),不限專業,歡迎跨專業同學參加;
   2)學習成績優秀,本科前三年(或前五學期)總評成績排名在本校同年級本專業前30%之內,并具備所在學校的保送研究生資格;
   3)對新聞傳播學有濃厚興趣,有志于從事新聞傳播研究或實踐工作。

二、報名材料
1.“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6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一份;
2.本科階段成績單一份(截至申請之日所能提供的成績單,由學校教務部門蓋章);
3.前五學期總評成績排名證明一份(由所在學院出具證明);
4.語言成績證明,如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TOEFL成績,IELTS成績,GRE/GMAT成績等能體現外語水平的證明;
5.其他證明材料,包括能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等復印件、原創性工作成果等,其他獲獎證書復印件(如社會活動等)。
注:申請人提交的全部申請材料應保證其真實性與準確性,責任自負;申請材料不全將不予受理;所提交材料不退還。

三、報名程序
1.網上報名:即日起,截止到2016年6月15日;
2.請申請人在通知附件中下載并填寫“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6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連同本科成績單、外語成績及其他證明材料(均可為掃描件),合并成一個PDF文檔,以“學校-專業-姓名.pdf”命名,于2016年6月15日22:00前發送到公共郵箱jcnjucamp16@163.com。
3.資格審定與名單公布
·夏令營組委會將組織專家于6月22日前完成資料審核,確定入選人員。
·入選名單將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網站上公布并電話通知本人,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

四、夏令營活動日程安排
日期 活動內容
7月3日(周日) 營員入住、報到
7月4日(周一) 開營儀式、知名學者講座
7月5日(周二)上午 參觀江蘇廣電
7月5日(周二)下午 業界精英講壇
7月6日(周三)上午 知名學者講座
7月6日(周三)下午 導師互動沙龍
7月6日(周三)晚上 影視基地考察(與在校研究生代表交流等)
7月7日(周四)上午 影視基地考察(結營儀式、優秀營員評選)
7月7日(周四)下午 離營
備注:
·報到地點: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南京大學費彝民樓A座。
·該日程安排為初擬計劃,如有調整,請以最新公布日程為準。

五、其他事宜
1.學院將為正式營員提供夏令營期間在南京及影視基地的食宿,并為遵守相關承諾的正式營員提供旅費資助(火車硬臥、高鐵動車二等座或長途汽車票,憑票據報銷)。
2.主辦單位將為合格營員頒發夏令營結業證書。
3.聯系方式:
李艷明老師:025-83686366,18951991053
姜  文老師:025-83686365,15380986495
傳播學 [050302]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南京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5]文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3]新聞傳播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傳播史論
02 (全日制)影視傳播
03 (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 (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 (全日制)廣告學
06 (全日制)媒介管理
07 (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08 (全日制)計算傳播學
招生人數: 26
考試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 一
或 203 日語
③681 新聞與傳播史論
④994 新聞與傳播研究方 法與實務
備  注:
050302 傳播學 20    
01 (全日制)傳播史論
02 (全日制)影視傳播
03 (全日制)網絡與新媒體
04 (全日制)傳播社會學
05 (全日制)廣告學
06 (全日制)媒介管理
07 (全日制)南海輿情管理
08 (全日制)計算傳播學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1 英語一或 203 日語③620 傳播史論④959 研究方法與傳播業務
 
復試科目:1103 傳播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學院現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下設三個系:新聞與新媒體系、應用傳播系、廣播電影電視學系。學院設有新聞與政治研究所、傳播與社會研究所、網絡傳播研究中心、影視與文化研究所、城市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中華文化圖像傳播研究所、南京大學奧美創意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并擁有南京大學傳媒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社會輿情分析與決策支持研究基地)、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傳播學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CSSCI來源集刊)等教學科研與學科平臺。目前教職工總數49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博士生導師6人,在職正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目前教職工總數49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博士生導師6人,在職正教授19人,副教授13人。在校學生總數100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00余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9人。學院教師先后發表論文2000余篇,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5項、一般項目18項,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數十項,在新聞史論、傳播理論、新媒體傳播、傳媒經營管理、電視與影像傳播研究等研究領域成就卓著。
南京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江蘇省 南京市 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 210023 南京大學的新聞傳播學科,發端于1936年南京大學前身金陵大學孫明經先生創立的“電影與播音專修科”,是中國最早的電影廣播教育單位,也是中國影音傳播高等教育的起源。1952年,金陵大學與南京大學(由國立中央大學改建)參與國家院系調整,兩校文、理學院合并,改設新聞專修科。1986年,南京大學恢復新聞專業教學建制,并于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南京大學成立新聞傳播學院。2018年秋, 學院從鼓樓校區搬遷至仙林校區,新建的院樓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 環境優美, 擁有現代化的科研、教學軟硬件設施。


學院現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下設廣播電影電視、應用傳播、新聞與新媒體三個系,以及網絡傳播、傳播與社會、新聞與政治、媒介經濟與管理、計算傳播研究中心、新聞創新實驗室、中德數字營銷實驗室等八個研究機構。學院新聞傳播學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躋身全國十強,并入選“十三五”一級學科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江蘇省第三批優勢學科建設名單。截至2018年,學院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居全國第三。近十年來,CSSCI論文發表量居全國第四,引文量居全國前五。


學院秉承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百年傳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統領,著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與綜合能力。近年來,為應對新聞傳播行業的快速變化,學院在教學培養模式上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以“不限選專業”的融合式大類教育為基礎,以“國際化、前沿化、跨學科”的精英小班式教育為特色,以“學院即媒體”的實踐教學理念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造就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和行業創新發展的優秀新聞傳播后備人才。學院的傳媒實驗班、“未來編輯部”“南大家書”等項目已獲得廣泛關注和良好口碑。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全職正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后及專職科研崗12人,并聘有外籍特任研究員。在讀學生總數近800人,其中,在讀碩士研究生35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留學生近50人。
年份 專業名稱 報名人數 錄取人數 其中推免人數 報錄比
2016 傳播學 165 22 15 7.50
2015 傳播學 203 20 10 10.15
2014 傳播學 338 25 16 13.52 

姓名:朱麗麗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研究方向:影視美學、影視文化、影視符號學

  1973年4月出生,籍貫安徽,文學博士,副教授,碩士導師。先后就讀于武漢大學、南京大學,2000年7月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研究興趣集中在電影學、新媒介研究、視覺文化、敘事修辭學等領域,擔任本科生電影學、影視美學、受眾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新聞學等課程。獨立主持兩項課題并參與一項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十五"重點規劃項目。2006年4月赴香港城市大學英文與傳播系做訪問學者。著有《金庸筆下的江湖女性》,參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大學語文》,并在《文學評論》、《江海學刊》、《江漢論壇》、《新聞知識》、《新聞傳播論壇》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部分發表論文
  1.《從播客.維客等新現象重新審視網絡傳播的話語空間》,《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6年3期
  2.《論新時期現實主義類型化現象的源起》,《江漢論壇》2006年4期
  3.《電視頻道專業化的冷思考》,《新聞知識》2005年6期
  4.《一種新媒體經濟的全球化意義》,《新聞知識》2004年1期
  5,《網絡傳播與全球化》,《新聞知識》2002年6期
  6.《網絡傳播與大眾文化》,《長江學術》2002年2期
  7.《新時期現實主義美學韻味的失落》,《文藝爭鳴》2001年5月
  8.《論當下現代性語境中的敘事位移》,《江漢論壇》2001年11期
  9.《在邊緣的弱者——20世紀90年代女性寫作印象》,《江海學刊》2000年3月
  10.《新時期現實主義:困境中的突圍》,《文學評論》1999青年學者專號
  11.《當代文學關鍵詞》,《南方文壇》1999年4期
  12.《愛情主題:世紀文學變遷中的演進》,《福建論壇》1998年4期
  13.《師陀的邊緣性寫作》,《南京大學學報》研究生???998年2期
 
年份 總分 第1門 第2門 第3門 第4門
2017 340 55 55 90 90
2016 370 60 60 90 90
2015 350 55 55 90 90

 
職務 姓名
院務委員會主任, 院長 卜宇
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執行院長 杜駿飛  聯系方式:025-8368 5939
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黨委書記 劉源     E-Mail:liuy926@sina.com
院務委員會副主任, 副院長 李聲
院務委員會成員, 副院長 鄭欣
張紅軍
院務委員會成員, 黨委副書記 蔣恩銘
院務委員會成員, 辦公室主任 羅文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傳播學     專業代碼:050302     門類/類別:文學     學科/類別:新聞傳播學

專業介紹

西南政法大學為例
傳播學——傳播學于200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2011年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獲重慶市“十二五”重點學科。2012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我校新聞傳播學科并列全國第十,位列西部第三,重慶市第一。教學內容包括傳播理論和傳播業務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全方位培養研究生的綜合素質。畢業生廣泛就業于省部級以上各類媒體,政府機關,企業單位,保持著高就業率。

專業點分布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廈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蘭州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503 新聞傳播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參評1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A+
2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A+
3 10246 復旦大學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A
5 10003 清華大學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7 10486 武漢大學 A-
8 10559 暨南大學 A-
9 10001 北京大學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11 10280 上海大學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B+
13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B+
14 10335 浙江大學 B+
15 10384 廈門大學 B+
16 10610 四川大學 B+
17 10075 河北大學 B
18 10357 安徽大學 B
19 10459 鄭州大學 B
20 10532 湖南大學 B
21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B
22 10558 中山大學 B
23 10590 深圳大學 B
24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B
25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B-
26 10285 蘇州大學 B-
27 10403 南昌大學 B-
28 10422 山東大學 B-
29 10475 河南大學 B-
30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31 10730 蘭州大學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學院 B-
33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C+
34 10140 遼寧大學 C+
35 10611 重慶大學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C+
37 10697 西北大學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學院 C+
39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C+
40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C
42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C
43 10183 吉林大學 C
44 10247 同濟大學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C
46 10560 汕頭大學 C
47 10593 廣西大學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C-
50 10055 南開大學 C-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C-
52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C-
53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C-
54 10635 西南大學 C-
55 10673 云南大學 C-
56 10755 新疆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503 新聞傳播學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參評1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想要獲取更多新傳考研干貨(各大院校擇校分析,歷年真題,專業書PDF和延伸閱讀論文包),都可以關注“新傳考研荔枝姐”,或者添加學姐:kaoyan6683,領取你想要的資源!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 A+
2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A+
3 10246 復旦大學 推薦閱讀:(參考書目)(專業分析 A
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推薦閱讀:(新聞傳播史參考書目 A
5 10003 清華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研究生專業分析 A-
6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試科目)(傳播學參考書目 A-
7 10486 武漢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A-
8 10559 暨南大學 推薦閱讀:(口語系傳播介紹)(傳播學專業分析 A-
9 10001 北京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11 10280 上海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招生簡章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專業分析 B+
13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考研心得 B+
14 10335 浙江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傳播學專業目錄 B+
15 10384 廈門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16 10610 四川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考研i經驗 B+
17 10075 河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考研經驗 B
18 10357 安徽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目錄 B
19 10459 鄭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專業分析 B
20 10532 湖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招生簡章)(傳播學專業目錄 B
21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考試大綱 B
22 10558 中山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B
23 10590 深圳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4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參考書目 B
25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研究生考試大綱 B-
26 10285 蘇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7 10403 南昌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考研經驗 B-
28 10422 山東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分析 B-
29 10475 河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培養方案 B-
30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介紹)(傳播學考研經驗 B-
31 10730 蘭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B-
32 90021 南京政治學院 B-
33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 C+
34 10140 遼寧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專業目錄 C+
35 10611 重慶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擇校分析 C+
36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研究生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介紹 C+
37 10697 西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新傳參考書目 C+
38 10015 北京印刷學院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新傳擇校分析 C+
39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C+
40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錄取分數線)(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目錄)(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2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3 10183 吉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目錄)(傳播學高分攻略 C
44 10247 同濟大學 推薦閱讀:(新傳專業目錄)(新傳參考書目 C
45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考試大綱)(傳播學參考書目 C
46 10560 汕頭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47 10593 廣西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48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49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50 10055 南開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51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排名 C-
52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專業目錄 C-
53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錄取分數線 C-
54 10635 西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參考書目)(傳播學考研經驗 C-
55 10673 云南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復試經驗 C-
56 10755 新疆大學 推薦閱讀:(傳播學專業分析)(傳播學專業目錄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傳播學專業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復旦大學 A+ 6 北京大學 A 11 天津師范大學 A
2 武漢大學 A+ 7 廈門大學 A 12 上海大學 A
3 中國人民大學 A+ 8 華中科技大學 A 13 四川大學 A
4 中國傳媒大學 A 9 浙江大學 A 14 南開大學 A
5 清華大學 A 10 南京師范大學 A      
 
B+等(22個):南京大學、鄭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暨南大學、云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北京印刷學院、深圳大學、遼寧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中南大學、河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西北大學、河海大學、安徽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B等(21個):南昌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吉林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西大學、湘潭大學、湖北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
 
 
C等(15個):名單略

2015-2016年傳播學專業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中國傳媒大學 5★ 94
2 中國人民大學 5★ 94
3 復旦大學 5★ 94
4 北京大學 5★ 94
5 武漢大學 5★ 94
6 浙江大學 4★ 94
7 上海大學 4★ 94
8 華中科技大學 4★ 94
9 清華大學 4★ 94
10 四川大學 4★ 94
11 華東師范大學 4★ 94
12 山東大學 4★ 94
13 廈門大學 4★ 94
14 上海交通大學 4★ 94
15 河北大學 4★ 94
16 湖南大學 4★ 94
17 南京師范大學 4★ 94
18 暨南大學 4★ 94
19 南京大學 4★ 94
20 北京師范大學 3★ 94
 
傳播學考研容易的學校】【傳播學考研好考嗎
傳播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傳播學考研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
(615)傳播學綜合知識
(848)大眾傳播
 
傳播學考研參考書:
050302 傳播學
1、研究方向:
01傳播理論研究
02編輯出版研究
03廣告研究
04影視傳播研究
05網絡傳播研究
06符號學與傳播學
 
2、初試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 636 新聞傳播史論
④ 916 新聞傳播業務
 
3、初試書目:
636新聞傳播史論:
(1)《理論新聞學新視野》,張小元,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大眾傳播學通論》,李苓等,四川大學出版社
(3)《外國新聞傳播史綱》,郭亞夫,四川大學出版社
(4)《中國新聞傳播史》,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16新聞傳播業務:
(2)《新聞采寫教程》(上、下),操慧,四川大學出版社
(2)《現代新聞編輯學》,蔣曉麗,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聞傳播技術基礎》,吳建,四川大學出版社
(4)《廣播電視學導論》(第三版),歐陽宏生,四川大學出版社
(5)《媒體產業運營方略》,李宜篷,四川大學出版社
(6)《傳播學教程》,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復試科目:
新聞傳播專題
5、復試書目:
(1)《新聞采訪論》,邱沛篁,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2)《新聞評論學》,張玉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3)《應用廣告學》,吳建,四川大學出版社 針對傳播學考生
(4)《網絡新聞編輯學》,蔣曉麗,高等教育出版社 針對新聞學考生
(5)《傳播學理論》增補版,李彬著,新華出版社 針對傳播學考生
(6)《有效的公共關系》(第8版),明安香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針對傳播學考生
 
傳播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新媒體策劃
我們這里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主要是指網絡媒體、移動媒體及廣告公司。相比傳統媒體,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在信息時代是最具潛力的朝陽行業之一,這也是剛畢業的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最熱衷進入的行業。作為朝陽產業,新媒體行業更需要市場高手來策劃有效消費,因此媒介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緊缺。由于沒有傳統路徑制約,網絡媒體更傾向于"企業化運作"。目前,網絡媒體產業的發展遵循"創意產業"的規律,廣告經營人才也很適合投身網絡媒體。
網絡媒體不像報紙期刊業"求精求專"的用人需求,其對個人的經營意識與創新精神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我們在讀研期間,可多讀媒介經營管理、傳媒市場營銷方面的書籍,關注產業新聞,了解國內外傳媒市場的運作規律。學習一些網站制作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術軟件也非常必要。此外,在學習與實踐期間,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市場嗅覺很重要。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用人標準明顯不同,其需求的專業方向也相對廣泛。
另外,像廣告公司、新聞發言人、媒介研究公司、時尚雜志編輯等也是新媒體行業中較受畢業學生歡迎的行業。但這類公司可能對同學們在個人特長方面有更深的要求。以媒介研究公司公司為例,它需要我們在讀研期間,有跟隨研究傳播學研究方法、受眾分析等領域的導師參加一些科研項目,并能掌握各種定性、定量的媒介研究方法??偟膩碚f,這幾類公司,必須要求學生有前期實習的經歷。
行業編輯
相比傳統媒體具有較高素養的編輯、記者,有些人群雖然從事的是新聞事業編輯職業,也許并不需要很專業的新聞調查研究能,如網絡編輯、影視節目制作公司高級編導、線下刊物編輯、企業刊物編輯、記者等,但他們同樣需要具備簡單新聞傳播知識,上述行業也為新聞傳播專業碩士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拒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網絡編輯從業人員超過300萬人,而傳統新聞從業人員只有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已經從規模和數量上超過傳統媒體。雖然人數眾多,但隨著互聯網的更深入發展,網絡編輯也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尤其是跨專業新聞傳播學研究生。做一名網絡編輯,首先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聞的相關知識,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趨勢要有足夠的敏感度;還要能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制作軟件和一些編輯發布軟件等。
其次是影視制作編輯和企業內刊編輯。隨著電影、娛樂業等行業的迅猛發展,這些公司對影視節目的編、播、采人才都有廣泛的需求。如果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這類新聞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非常廣泛。
綜上三類,正在致力于備考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考生,應該不會再擔心未來的就業前景,希望大家在2014備考路上,專心致志學習,切莫受外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