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陳彥

發布時間:2019-01-0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陳彥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陳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陳彥 正文

  
  陳 彥
  副教授,1966年4月生人,籍貫招遠。
  1987年于山東師范大學畢業后來聊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至今。獲得南京林業大學畢業植物學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2009.06-2009.12,受山東省教育廳資助赴新西蘭坎特布雷大學作訪問學者。在新西蘭訪學期間,參與研究花發育過程中ACC、ACS基因的瞬時表達,并且通過個人申請,獲得允許聽取本科《Plant Organization and Physiology》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權力,通過這段經歷,深刻體會到國內外在高校科研管理程序及工作狀態、本科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等方面的存在的差異,對回國后的教學和科研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主講的《植物生理學》(學校雙語教學示范課程)于2011年被評為學校精品課程。在課堂教學方面,給學生印發的Handout大大提高了多媒體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實驗教學方面,正在著手改進目前學生使用的實驗報告,使學生在規定課時內擁有更多的時間完成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從事科研的科學習慣。歡迎有志于教學改革的優秀青年加入我們的隊伍。
  獨立主持并完成省自然基金1項、省教育廳項目1項、校《植物生理學》雙語教學課程教改項目。正在參與2項國家自然基金、1項農業部項目、1項省教育廳項目的課題研究,發表文章20玉篇。目前的主要科研方向正在從轉基因育種轉向植物生長發育,從細胞水平、分子水平揭示農作物(大豆、水稻)由暗形態向光形態的轉變機理,比如葉綠體的發育、葉綠素的形成、激素的作用、胞內信號轉導、相關基因在不同條件下的轉錄和表達等。誠邀對植物生長發育感興趣的有志青年加入我們的研究行列。
  電話:0635-8230722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聊城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聊城大學考研分數線、聊城大學報錄比、聊城大學考研群、聊城大學學姐微信、聊城大學考研真題、聊城大學專業目錄、聊城大學排名、聊城大學保研、聊城大學公眾號、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聊城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聊城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聊城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lcdx/yjsds_17949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