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系統理論學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聊城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系統理論學科簡介

聊城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系統理論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聊城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系統理論學科簡介 正文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的聊城師范學院數學系就有部分老師從事模糊數學及灰色系統理論方面的研究。1989年10月4日成功召開模糊系統與灰色理論研究室第一屆學術年會; 1990年成立灰色系統理論研究所(聊師院發〔1990〕69號文件批準),由史開泉老師任所長。為了拓展研究范圍,灰色系統理論學科逐步發展成為“系統理論”學科。系統理論學科于1997年被評為聊城師范學院“九五”重點建設學科(聊師院發[1997]118號文件批準),于2003年、2006被評為“十五”、“十一五”校級B類重點學科(聊大校發[2003]120號、聊大校發[2006]56號文件),于2004年被列為學校第一批擬上博士點的七個二級學科之一實施重中之重建設(聊大發[2004]7號文件),于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魯教研字(2006)4號文件),2011年學科建設工作順利通過教育廳的考核并繼續被評為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魯教研字〔2011〕4號),同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該學科所在一級學科——系統科學被批準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位[2011]8號)。系統理論學科于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2年開始招生。系統科學一級學科于2012年開始招生。   
        經過20多年的努力,該學科已造就了一支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學術隊伍,形成了非線性系統理論、不確定性系統理論、系統優化與控制、智能信息處理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該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4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1人、在讀博士8人。另有特聘教授1人。
        近5年來,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6部,在《Neuroimage》、《Fuzzy Sets and Systems》、《Nonlinear Analysis-Theory Methods & Applications》、《Pattern Recognition》、《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中國科學》、《數學學報》、《計算機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在SCI 1、2區和《中國科學》上發表論文50余篇;承擔了2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12項省部級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獲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3項。
聊城大學

添加聊城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聊城大學考研分數線、聊城大學報錄比、聊城大學考研群、聊城大學學姐微信、聊城大學考研真題、聊城大學專業目錄、聊城大學排名、聊城大學保研、聊城大學公眾號、聊城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聊城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聊城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lcdx/yjsy_26326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