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牡丹江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1-01-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牡丹江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牡丹江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牡丹江醫學院人體解剖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一、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的組成。
(一)骨學
1. 骨的形態分類和構造。
2. 軀干骨的構成;椎骨的一般形態特征;頸椎、胸椎、腰椎以及骶骨的形態;胸骨角的概念。
3. 肩胛骨、肱骨、尺骨、橈骨、股骨、脛骨的位置及形態特征。
(二)關節學
1. 人體骨連結的分類;滑膜關節的基本結構和輔助結構。
2. 椎骨間的連結。胸廓的構成。
3. 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距小腿關節的構成和結構特點。
(三)肌學
1. 胸大肌、胸小肌形態和起止;膈上主動脈裂孔、食管裂孔、腔靜脈孔的位置及其中穿經的結構。
2. 腹股溝管四壁、兩口的構成和位置以及管內容物的名稱。
3. 胸鎖乳突肌的起止、形態、位置和功能; 斜角肌間隙的構成及其中結構;
4. 肱二頭肌、喙肱肌、肱肌及肱三頭肌的起止、位置形態及主要功能
5. 大腿肌前群、內側群和后群諸肌的名稱、位置。
二、內臟學
(一)總論
胸部各標志線和腹部九分區的劃分法。
(二)消化系統
1. 消化系統基本組成;上、下消化道的劃分。
2. 咽峽的構成;各種舌乳頭的形態位置功能及頦舌肌的起止和功能;
3. 大唾液腺的位置形態、導管開口部位;咽的位置、分部;咽淋巴環的組成;食管的位置及分部;食管三處生理性狹窄的位置及其距中切牙距離;胃的形態.分部及位置;十二指腸的分部;十二指腸乳頭的部位及意義;大腸的分部及形態特征;闌尾的形態位置及根部的體表投影點;結腸的分部;直腸的起止、位置和形態;肛管的起止及內表面肛柱、肛瓣、肛竇等結構的特征;肛直腸線、齒狀線及肛梳的位置。
4. 肝的形態、位置及分葉;肝外膽道系統。膽汁的產生及排出途徑。胰的形態、分部及位置;胰管的位置及末端開口部位。
(三)呼吸系統
1. 呼吸系統的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劃分。
2. 鼻中隔的構成及形態特點;上、中、下鼻道及蝶篩隱窩的位置。各組鼻旁竇的名稱、位置及開口部位。
3. 喉口、前庭裂和聲門裂的位置和構成;喉腔的分部。
4. 氣管的起止及分部;氣管杈、氣管隆嵴的位置及意義;左、右主支氣管的鑒別要點。
肺的位置和形態;肺門、肺根及通行結構;支氣管肺段的概念;
5.胸腔、胸膜腔與胸膜的概念;壁胸膜的分部;肋膈隱窩的部位和意義。
肺與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
6.縱隔的基本概念。
(四)泌尿系統
1. 泌尿系統的基本組成。
2. 腎的形態、位置、構造及被膜。
3. 輸尿管的形態、分部與狹窄。
4. 膀胱的位置、形態和分部;掌握膀胱三角的部位、形態特征和意義。
(五)生殖系統
1. 男性生殖器的基本組成;睪丸的形態和位置;附睪的形態分部;輸精管的形態分部;射精管的構成和位置;男性尿道的起止、形態分部、狹窄部位、膨大部位及彎曲部位。
2. 女性生殖器的組成;卵巢的位置、形態和相關韌帶;輸卵管的起止和形態分部;子宮的形態、位置和固定裝置;陰道穹后部的位置與毗鄰。
三、脈管系統
(一)心血管系統
1. 心血管系統的組成;體循環(大循環)和肺循環(小循環)的概念。
2. 心的位置、形態及各心腔結構;左.右冠狀動脈的起始、走行及主要分支;心包的組成及心包腔的概念。
3. 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的起止;主動脈弓的三大分支名稱及位置;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的起止;頸外動脈分支的起止.走行特點;鎖骨下動脈的分支及分布;腋動脈及其分支。
4. 胸主動脈的起止和走行;腹主動脈的起止和走行;腹主動脈成對臟支的起止、走行及分布;腹腔干的起止及其各級分支的起止、走行及分布;腸系膜上、下動脈及其各級分支的起止、走行及分布;髂總動脈、髂內動脈及髂外動脈的起止和走行;股動脈、腘動脈、脛前、后動脈的起止、走行及分布;
5. 上腔靜脈、頭臂靜脈及頸內靜脈的起止和組成;靜脈角的部位和組成;上肢主要淺靜脈走行特點;
6. 下腔靜脈、髂總靜脈、髂內靜脈及髂外靜脈的起止和組成;肝門靜脈的組成、結構特點、屬支及通過食管靜脈叢和直腸靜脈叢的側副循環途徑;大隱靜脈的起止和走行特點。
肝門靜脈高壓時發生嘔血和便血的形成機理。
四、 感覺器
(一)視器
1. 視器的基本組成。
2. 眼球壁各層結構的組成及相關結構,眼球內容物的組成。房水的產生及循環;眼球的折光裝置的組成。
3. 眼副器的基本組成;結膜的分布和結膜囊的概念;淚器的組成及淚道的分布。
(二)前庭蝸器
1. 前庭蝸器的組成和分部
2. 外耳的基本組成;鼓膜的位置、分部。
3. 中耳的基本組成;咽鼓管的分部與功能;咽鼓管的交通。
4. 骨迷路和膜迷路的位置和形態分部;平衡器和聽器的位置。
五、神經系統
(一)總論
1. 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和常用術語。
(二)中樞神經系統
1. 脊髓的位置、形態特征.脊神經的數量與分部、脊髓節段的概念;脊髓灰質的分部,灰質前角的功能、灰質后角固有核的位置與功能;白質后索薄束楔束、外側索的皮質脊髓側束和脊髓丘腦側束.前索的皮質脊髓前束和脊髓丘腦前束的起止與功能。脊髓灰質中間外側核、骶副交感核的位置與性質;脊髓的功能。
2. 腦的位置與組成;腦干的組成;腦干的外形;第四腦室的位置;腦干內18對腦神經核的位置與功能;薄束核與楔束核的位置與功能;腦干白質的4個丘系及錐體束的走行特點與交叉部位。
3. 小腦的形態、分部及分葉;小腦的基本功能。小腦核的組成。
4. 間腦的位置分部;背側丘腦中的腹后內側核和腹后外側核的功能;后丘腦組成。第三腦室的位置、交通。
5. 大腦半球的分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及各語言中樞的位置
及功能;大腦基底核的基本組成;
6. 胼胝體的位置、分部;內囊的位置.分部及其內囊膝和后肢中通過的傳導束的名稱和纖維性質;
7. “三偏綜合征”的解剖學基礎;側腦室的位置、分部及功能。
8. 軀干和四肢的意識性深感覺傳導路;軀干和四肢的痛溫覺傳導路;視覺傳導路及瞳孔對光反射途徑;皮質核束和皮質脊髓束的起止和走行特點(包括交叉部位);上、下運動神經元的概念及損傷后的臨床表現。
9. 面癱.舌癱.硬癱及軟癱的不同損傷部位和表現特征。
10. 腦和脊髓被膜的組成;硬膜外隙的位置與特點;蛛網膜下隙的位置及特點;大腦動脈環的組成、位置及作用;腦脊液循環。
(三)周圍神經系統
1. 脊神經的數量、分部和組成;頸叢的組成和位置;頸叢的皮支和隔神經的分布;臂叢的組成和位置;臂叢分出的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和腋神經的走行和分布;胸神經皮支在胸、腹壁的節段性分布規律;腰叢的組成和位置;腰叢分支中股神經、閉孔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神經的分布;骶叢的組成和位置;骶叢分出的臂上神經、臂下神經、陰部神經和坐骨神經的分布;脛神經.腓總神經的分布。
2. 對腦神經的名稱和排列順序;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起止、走行及分支分布。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的起止、走行和分布。
(四)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1. 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部位、交感神經節及交感干的組成和位置;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的概念;
2. 副交感神經低級中樞的部位及器官旁節名稱的位置。
牡丹江醫學院

添加牡丹江醫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牡丹江醫學院考研分數線、牡丹江醫學院報錄比、牡丹江醫學院考研群、牡丹江醫學院學姐微信、牡丹江醫學院考研真題、牡丹江醫學院專業目錄、牡丹江醫學院排名、牡丹江醫學院保研、牡丹江醫學院公眾號、牡丹江醫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牡丹江醫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牡丹江醫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mdjyxy/cksm_41260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