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簡介 正文

南京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系早在1981年就被遴選為國家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是我校設立最早的博士學位授權點。1993年,學系所在學科被江蘇省政府確定為首批省重點學科,并組建了“江蘇省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03年,為進一步增強疾病防控能力以應對新現和再現傳染病,在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基礎上,重組建立了“江蘇省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現學系包含兩個專業方向,即人體寄生蟲學和醫學微生物學。學系在編人員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講師12人、高級實驗師2人、助理實驗師3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
本學系承擔或參與的本科生必修課程有:人體寄生蟲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中英文課程、人類疾病的病原病理學基礎、病原生物學、PBL專業課程;對研究生開設了生物醫學英文文獻導讀和博導論壇-細胞與分子生物學課程;還定期開設了人與動物共通傳染病、瘟疫與電影、世界各洲傳染病的分布與流行、誰動了我們的環境等多門專業相關的選修課程。學系在其學科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多位教師主編或參編《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寄生蟲學》《醫學微生物學》《人類疾病的病原病理學基礎》《生物醫學導論》《檢驗與臨床診斷:寄生蟲病分冊》等醫學規劃教材或專著。多年來,學系一直注重教學品質的提升及青年教師的培養。學系有“校教學名師”1人,多位教師進入學院教學綜合測評前十名,獲校講課競賽一、二等獎、校級獎教金、教學成果獎等榮譽。研究生培養方面,學系現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4-5名,碩士研究生16-18名。
本學系是我校率先開展科學研究及研究生教育的學科。早在1945年即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雜志上發表了我國第一篇科學論文。學系目前主要依附于“江蘇省現代病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平臺,圍繞日本血吸蟲、卡波氏肉瘤病毒、腸道微生物、蚊蟲等重要病原或病媒開展系列相關研究。學系研究團隊目前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江蘇省特聘教授2名、江蘇省“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4名、“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3名、“青藍工程”優秀青年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4名、江蘇省雙創博士人才1名、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4名等。多年來承擔了美國NIH/RO1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國家“973”課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SFC-NIH)重點合作項目、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面上/青年)等重要研究課題,學系目前在研經費累計達1000余萬元。在項目支撐下,學系一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ncogene、PLOS Pathogens、Nucleic Acids Res、Journal of Virology等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SCI雜志上,并申報獲批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并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項。
多年來學系一直將服務社會的理念貫徹于教學與科研工作中。我系吳觀陵教授一直倡導大家:“我們需要且必須積極加入到國家的疾病防治活動中,不能游離于國家的重大需求之外”。學系骨干教師定期參加國家衛計委寄生蟲病防治會議,參與商榷國家重要寄生蟲病的防控規劃、診斷防治標準及合作研究指南的制定及修改。此外,學系利用學科專長,面向社會或基層定期開展傳染性疾病防治的科學宣教活動,努力踐行疾病防控的社會職責。 
南京醫科大學

添加南京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醫科大學報錄比、南京醫科大學考研群、南京醫科大學學姐微信、南京醫科大學考研真題、南京醫科大學專業目錄、南京醫科大學排名、南京醫科大學保研、南京醫科大學公眾號、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nanjing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2716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