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導師:張光陸

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導師:張光陸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導師:張光陸 正文
[導師姓名]張光陸
[所屬院校]
寧波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張光陸
性別:男
人氣指數:2691
所屬院校:寧波大學
所屬院系:教師教育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
招生專業: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英語)
研究領域:課程與教學論/英語教育以及教師教育
[通訊方式]
電子郵件:zhangguanglu@nbu.edu.cn
[個人簡述]
張光陸,男,山東諸城人,教授,博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英語教育以及教師教育研究。
[科研工作]
1.著作
專著(獨著):解釋學視域下的對話教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專著(獨著):張其昀教育思想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專著(參與):社會轉型期基礎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
專著(參與):優質公平視域下的小班化教育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
2.譯著
(獨譯):解釋學與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主譯):后現代與復雜性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
3.論文(2006年之后,獨撰或第一作者):
[1]有效的課堂對話與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課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17年第6期全文轉載。
[2]解釋學視角下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學校教育融合:問題與對策,教育發展研究,2015年5月。
[3]張其昀的大學教育暨華岡興學思想,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年5 月。
[4]以“學”為中心的英語教學:內涵與策略,吉林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3 月。
[5]張其昀的教師教育思想,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年7月。
[6]解釋學視角下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學校教育融合:內涵與價值,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1期
[7]張其昀兒童本位的新儒學教育思想探析,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年11月。
[8]小班化教育的課堂組織:形式、特征與構建,教育發展研究,2013年9月。
[9]教化性課程:內涵與實施,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7月。
[10]復雜性課程:特征、實施與展望,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3月。
[11]對話教學的課堂話語環境:特征與構建,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2月。
[12]對話教學中的教師的問題意識,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2月。
[13]解釋學視域下的對話教學:特征與價值,教育發展研究,2011年6月,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4]對話教學中的教師傾聽,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11月。
[15]教學循環論, 全球教育展望2010(12),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11第4期全文轉載。
[16]復雜性思維:存在于關系之中,全球教育展望2011(5)。
[17]后現代知識范式下的教師解釋之研究, 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5期。
[18]解釋學視角下的教師講授觀,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年第7期。
[19]教師理解與教師實踐智慧的生成, 教師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20]解釋學視角下的實踐智慧的生成與超越, 全球教育展望 2008年第8期
[21]當代課程改革中類主體本位的確立, 教育評論 2006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6年第6期全文轉載。
[22]生活世界的回歸:主體教育觀的建構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年第1期。
[23]解釋學的上溯與下降對當代課堂教學重建的啟示 遼寧教育研究 2008年第9期,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9年第1期觀點轉引。
[24]理解的課堂教學略論 教育評論 2007年第6期。
[25]學習日志:一種解釋學視角下的對話教學模式 現代教育論叢2009年第11期。
[26]探究性課程理解:教師的視角,教育科學論壇 2010年第7期。
[27]教師實踐智慧生成的自我理解之路 教育學術月刊 2009年第7期。
[28]試論對話教學的課堂文化重建:基于外語交際教學法的反思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 2009年第1期。
[29]自主性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支架作用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7年第2期。
[30]教師傾聽的意義與策略 江蘇教育研究 2009年第3期。
[31]課程理解:范式的轉換 山東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年第1期。
[32]從人的價值出發:對課程評價的再認識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6年第1期。
(1)主持全國教育科學教育規劃課題教育部重點課題一項:外來務工隨遷子女的學校教育融合研究:哲學解釋學的視角(DHA140271), 2014年12月立項;
(2)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項:對話教學的課堂話語環境研究,浙江省哲社規劃一般課題(11JCJY08YB),(2011- 2013);結題。
(3)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學生核心素養本位的新型教師知識結構及其發展研究(課題編號:17NDJC121YB)
(4)主持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學生核心素養本位的師范生教育模式變革研究:以小學教師的培養為例(jg20160048)。
(5)主持市廳級課題三項:小班化教育班級建設與管理研究(JD11JG05),寧波市社科基地課題,結題;對話性教學共同體的構建研究,浙江省教育廳科研課題(Y201120719),結題;社會轉型期學校教學變革與發展研究,寧波市社科基地課題,結題。
獨立完成的專著《解釋學視域下的對話教學》獲第七屆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浙江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寧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寧波大學考研分數線、寧波大學報錄比、寧波大學考研群、寧波大學學姐微信、寧波大學考研真題、寧波大學專業目錄、寧波大學排名、寧波大學保研、寧波大學公眾號、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寧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寧波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ningb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2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