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學碩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學碩簡介

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學碩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曲阜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學碩簡介 正文

曲阜師范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2018年版)
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代碼:1301)
學科(專業)負責人簽字:                        院長簽字: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2001年培養藝術學碩士研究生,2017年在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招收書法文獻學方向博士研究生。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藝術理論研究領域,書法、音樂、中國畫及其相關學科。研究藝術本質、特征,創作方法、過程,思維方式,技術形式,作品構成,美學風格,人文精神,文化思想等。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中青年教師占6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65%;教授、副教授、博士占80%以上;主持完成全國、省部級、廳級科研項目10多項,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余項,出版專著20余部。培養的研究生政治素養高,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達100%。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在藝術理論研究和藝術實踐方面具有高素質能力的專門人才。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學生應具備深厚的人文與藝術修養,熟練掌握藝術學相關專業的基本技法和理論知識。具體要求為: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獨立工作能力、創新能力,為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2)具備藝術學科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
(3)具備藝術教育、研究、創作及相關部門、黨政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文化群眾團體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4)能夠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語閱讀本學科外文資料,在本專業領域進行對外交流。
 
 
 
 
 
三、研究方向
號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內容
1 藝術理論 藝術理論,藝術批評,藝術鑒賞分析研究,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研究,探究跨藝術門類的藝術相互之間聯系和藝術基本規律。
2 藝術史 中西藝術史論,中外文藝理論發展史研究,中西美術音樂史研究,中外美術音樂理論研究,中國民間音樂理論分析。
3 藝術教育 中西藝術教育理論研究,中國藝術教育現狀調研分析,中國藝術教育史論,門類藝術教育實習、實踐。
四、招生對象
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及具有同等學力的人員。
五、學習年限
3年,學習年限按學制順延最長不超過1年。
六、課程設置
1.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學分:34分)
課程類別 課程中文名稱 學時 學分 開
期 開課單位
 
課 第一外國語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136 6 1-2 研究生處安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4 2 1 研究生處安排
 
藝術原理
Principles of Art 51 3 1 各學院
藝術史論
Theoretical Studies in Art History 51 3 1 各學院
藝術教育學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51 3 2 各學院
藝術創作方法研究
Research of Art Creation Methodology
68 4 2 各學院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7 1 2 研究生處安排
論語鑒賞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7 1 1 研究生處安排
專業外語文獻精讀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literature reading 2 2 指導教師
課 0141301L1205 藝術美學
Art Aesthetics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06 藝術鑒賞與批評
Artistic 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07 現當代藝術思潮研究
Studie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istic Ideological Trends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08 藝術理論名著選讀
Selected Readings in Masterworks of Artistic Theories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09 藝術文化學
Studies in Art Culture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10 中外美術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ts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1 論文寫作
Thesis Writing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2 藝術心理學
Studies in Art Psychology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3 藝術現狀研究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Art Discipline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14 藝術史論專題研究
Special Researches on Art History and Theories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5 中國畫創作方法研究
Study of Chinese Painting Methods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6 漢碑研究
Study of Han Tablets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17 音樂史論
History and Theory of Music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18 民族音樂學概論
Introduction to Ethnomusicology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19 金石學史
HistoryofEpigraphy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20 中外造園藝術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and Abroad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21 現代山水畫技法與流派
Moder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Schools 34 2 2 各學院
0141301L1222 古代書論研究
Research of Ancient Calligraphy Theories 34 2 1 各學院
 
0141301L1223 詩詞格律
Metrical Patter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24 藝術社會學
Art Sociology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25 藝術相關學科專題研究
Special Topics in Art-related
Disciplines,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26 古代印論選讀
Selected Ancient Theories on Chinese Seals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27 歐洲藝術史
EuropeanArtHistory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28 中國藝術史
ArtHistoryofChina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29 書法史專題研究
SpecialResearchesonHistoryofCalligraphy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30 西方藝術教育史
EducationHistoryofWesternArt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31 中國藝術教育史
EducationHistoryofChineseArt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32 藝術心理學
PsychologyinArt 16 1 1 各學院
0141301L1233 藝術教育方法研究
StudiesonEducationalMethodsofArt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34 20世紀音樂
Music of 20th Century 16 1 2 各學院
0141301L1235 學科前沿理論研究
Seminars on fro 16 1 3 各學院
其他 學術活動
academicactivities 2 1-6 培養單位
 
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研究生補修課程
藝術史 34
藝術創作理論與實踐 144
藝術概論 34
任意選修課程共5門,其中之一為基于大數據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論,1學分。另有4門專業選修課(其中跨一級學科課程1門),講授方法均為專題講座,每門各占1學分。
2.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倡導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研討方式在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
3.課程考核
課程學習必須通過考核,成績合格方可獲得學分。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學位課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閉卷考試,指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開卷考試。每門課程都必須做課程論文,課程論文成績占課程最后成績的30%。三種課程考試均采用百分制,學位課考核成績以70分為合格,另外兩門課程考核成績以60分為合格。
4.課程安排
公共學位課由研究生處統一安排授課時間。專業學位課和選修課由學院和研究生處根據課程的內在聯系性、系統性和銜接性靈活安排,并要保證各個學期的課程量相對均衡。
七、培養方式
在碩士生培養過程中,合理安排課程學習、論文工作和實踐活動等環節。一是強化經典文獻閱讀訓練,每位同學務必在第二學期末之前至少提交2分書面文獻閱讀報告,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實施個人學習和研究計劃,培養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二是在論文環節要對研究生進行系統、嚴格的學術訓練,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實踐和藝術考察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既要嚴格實施導師責任制,又要鼓勵導師個人指導和集體培養相結合,以便于發揮集體智慧,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
八、實踐活動
碩士生的培養要重視實踐教育。實踐教育貫通課內、課外各種教育活動。
組織安排研究生為本科生講授或者輔導藝術學專業課16學時,以發揮課堂教學的實踐教育功能,時間安排在第四學期。還要合理安排碩士生的專業考察、學習、對外交流等實踐活動。讀研期間每學年舉辦一次藝術匯報展,第六學期舉辦研究生畢業作品展覽。
九、學術活動
碩士生在讀期間,要參加各單位組織的本專業學術會議一到兩次;聽取學校范圍內的學術報告不少于10次;結合本人的學術研究,在本科生、研究生或者教師范圍內做一次學術報告;讀研期間必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至少1篇。第六學期五月份舉行畢業論文答辯。
十、學位論文
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于第三學期末撰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擬定課題計劃,由導師組組織開題報告答辯會,討論通過。第五學期完成論文初稿,報導師初審,提出具體、詳細修改意見,并與學生進行討論,達成共識,繼續修改完成論文二稿。第六學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論文定稿,并打印分別交學院導師組各位導師,并填寫與畢業論文相關的各項表格。由學院導師組五月份組織論文答辯。
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應注重實證研究,應選擇本學科較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思想。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進行。
十一、參考書目及相關重要學術期刊
(一)主要參考書目,分為重點閱讀和一般閱讀,學生可根據學科專業、個人研究方向進行自由選讀。
1.《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
2.《西方哲學史》,羅素著,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國文化史》,柳詒徵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4.《中國文化概論》,張岱年、方克立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國思想文化史》,張豈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侯外廬著,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美學》(1-3卷),黑格爾著,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8.《羅丹藝術論》,奧古斯都·羅丹著,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版;
9.《藝術哲學》,H·丹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10.《藝術問題》,蘇珊·朗格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11.《藝術與錯覺》,貢布里希著,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年版;
12.《西方藝術教育史》,阿瑟·艾夫蘭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藝術的起源》,格羅塞著,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14.《藝術與文化》,格林伯格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5.《藝術與宗教》,沃爾斯托夫著,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16.《藝術與創意》,田川流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7.《心理學》,曹日昌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現代心理學史》,杜?舒爾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9.《文藝心理學》,朱光潛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0.《文藝心理學》,童慶炳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教育過程》,杰羅姆?西摩?布魯納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22.《愛彌兒》,盧梭著,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23.《美學概論》,王朝聞主編,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藝術學原理》,王一川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5.《宗白華選集》,宗白華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美的歷程》,李澤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27.《中國美學史大綱》,葉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28.《西方美學史》,朱光潛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29.《中國藝術學》,彭吉象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0.《中國歷代文論選》,郭紹虞主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
31.《中國古代樂論選輯》,音樂研究所編,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版;
32.《中國畫論類編》,俞建華主編,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1957年版;
33.《莊子集釋》,[清]郭慶藩輯,王孝魚點校,中華書局,2004年版;
34.《詩品》,[梁]鐘嶸撰,陳延杰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35.《二十四詩品》,[唐]司空圖撰,郭紹虞集解,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36.《藝概》,[清]劉熙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7.《人間詞話》,王國維撰,徐調孚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
38.《美學散步》,宗白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9.《朱光潛美學文集》,朱光潛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40.《談藝錄》,錢鐘書著,中華書局,1984年版;
41.《中國藝術史》,史仲文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 《中國古典藝術理論體系建構研究》(國家社科文庫,上下卷),燕靖等著,2018年版;
43.《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4.《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5.《中國書畫》,楊仁凱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6.《中國美術史》(十二卷),王朝聞主編,齊魯書社,2000年版;
47.《西方美術史》,朱光潛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48.《中國古代印章史》,王廷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楊蔭瀏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50.《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汪毓和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版;
51.《中國音樂美學史》,蔡仲德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年版;
52.《中國古代舞蹈審美歷程》,袁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3.《中國古代樂舞史》,王寧寧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中國戲曲通史》,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年版;
55.《中國藝術精神》,徐復觀著,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56.《電影的形式與文化》,伯特·考克爾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57.《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8.《電影藝術導論》,會林主編,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年版;
59.《影視攝影藝術》,鄭國恩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0.《中國電影史》,鐘大豐、舒曉鳴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版;
61.《西方電影史概論》,邵牧君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年版;
62.《文心雕龍注》,[梁]劉勰撰,范文瀾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63.《歷代書法論文選》,華東師大等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
64.《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崔爾平選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
65.《明清書法論文選》,崔爾平選編點校,上海書店,1994年版;
66.《書法的形態與闡釋》,邱振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67.《中國書法文化大觀》,金開誠、王岳川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68.《中國書法史》(七卷本),叢文俊等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9.《中國書法理論史》,王鎮遠著,黃山書社,1996年版;
70.《書法與中國文化》,歐陽中石、劉守安主編,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1.《古文字類編》,高明著,中華書局,2004年版;
72.《中國文字學》,唐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3.《文字學概要》,裘錫圭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74.《印學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
75.《中國印章藝術史》,劉江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版;
76.《中國書法理論體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歷代印學論文選》,韓天衡著,西泠印社,1999年版;
78.《大學書法論文寫作教程》,張韜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大學書法創作理論與實踐》,張韜著,河南美術出版社,2011年版;
80.《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古希臘]柏拉圖著,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
81. 《詩學》,[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82. 《論古代藝術》,[德] 溫克爾曼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83. 《拉奧孔》,[德]萊辛著,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84. 《悲劇的誕生》,[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版;
85. 《藝術即經驗》,[美] 約翰·杜威著,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86. 《鏡與燈》,[美] M.H.艾布拉姆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87. 《李澤厚集美學三書》,李澤厚著,三聯書社,2008年版;
88. 《藝境》,宗白華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
89. 《藝術類型學——20世紀藝術文庫·理論篇》,李心峰主編,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
90.《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主題史》,李心峰主編,遼海出版社,2005年版;
91.《元藝術學》,李心峰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十二、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研究生應補修的大學本科主干課程
《中國書法史》《書法創作理論與實踐》《書法文獻》
曲阜師范大學

添加曲阜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曲阜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曲阜師范大學報錄比、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群、曲阜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曲阜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曲阜師范大學排名、曲阜師范大學保研、曲阜師范大學公眾號、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曲阜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曲阜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qfsfdx/yjsy_28600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