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科簡介

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科簡介 正文

教育學科簡介
作者: 時間:2019-04-12 點擊數:159
 
教育學科是青海師范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是青海省重點學科。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獲“教育學原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開始招生。2005年獲批“課程與教學論”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生;2011年獲批教育學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人才小高地”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獲批。
 
教育學學科在青海師范大學有著明顯特色和優勢。經過20年的發展,在民族教育學原理這一研究領域,形成了民族教育研究和跨文化心理學研究特色明顯的、被本學科領域認可的研究方向,并在該研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和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近年來,承擔和完成了十多項省級及以上科研課題。其中,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7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課題3項,省級科研課題10多項,出版民族教育專著11部,發表有關學術論文近百篇,并獲得省級及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目前在研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1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類)2項,全國教育科學重點課題1項。從辦學層次、辦學質量、科研水平、辦學條件等方面來看,教育學科在我省具有絕對優勢,已經形成了以民族教育理論研究和跨文化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研究為特色的優勢學科群,并在西部具有一定影響。其中教育學原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原理、教育管理學、學前教育學、基礎心理學等研究方向在省內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經過多年的努力,教育學學科已經建立了以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模范教師何波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李曉華教授、李美華教授、趙慧莉教授、武啟云教授為核心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團隊。學術帶頭人何波教授長期從事民族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在民族教育原理、民族教育文化學、民族教育政策與法規、民族教育史等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逐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豐富和發展了民族教育理論。李美華教授長期致力于民族兒童心理發展的跨文化研究,突出了民族兒童、中學生和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承擔并完成了多項課題,在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生了多項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多篇論文獲省級及其以上科研獎勵。李曉華教授在民族教育課程與教學論方面進行了長期地探索,先后發表多篇論文,尤其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堂教學理論等方面,較有建樹,在國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趙慧莉教授在民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領域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先后公開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多篇,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武啟云教授在民族地區學校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領域有獨到的建樹,撰寫了《少數民族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守望》、《素質教育概論》等較有影響的學術著作,尤其在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方面,將雙語教學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進行理論重構,開拓了新的研究視域,豐富了雙語教學理論,得到了同行專家的肯定。
 
本學科根據自身優勢,緊密結合國家教育發展規劃,抓住國家及西部大開發的良好發展機遇,面向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文化發展需求,著眼實際,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從事高水平科學研究,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教師教育功能,積極探索教師教育改革模式,引領青海省教育事業的發展,為青海的教育事業發展服務。
青海師范大學

添加青海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海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青海師范大學報錄比、青海師范大學考研群、青海師范大學學姐微信、青海師范大學考研真題、青海師范大學專業目錄、青海師范大學排名、青海師范大學保研、青海師范大學公眾號、青海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海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海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qingha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8349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