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李小明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李小明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李小明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李小明 正文


  李小明,男,漢族,1956年9月出生,博士。現任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1994年聘任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指導教師。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蘭州大學生物系學習,1982年元月畢業于蘭州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植物生態學方向),獲理學學士;1996年4月——2002年3月,在日本靜岡大學農學部學習研究,2002年3月獲得日本岐阜大學聯合農學研究科農學博士學位。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郵政編碼:250100;
  電話:0531-88362566(辦);15953175995(手機);
  電子信箱:lxming@sdu.edu.cn
  
  主要工作經歷:
  1975年10月——1978年2月,甘肅省靖遠礦區化工廠當工人;
  1982年——2002年8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及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2年9月——現在,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工作,擔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1991年4月-1996年3月,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環境植物研究室合作進行有關荒漠植物抗性機制的合作研究(每年2-3月)。
  1996年4月——2002年3月,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共同資助與中國科學院的共同資助在日本靜岡大學農學部從事博士論文研究工作(每年2-3月)。
  
  主要研究工作經歷
  (一) 主持和共同主持的研究項目:
  1.中國主要荒漠植物水分利用效率與δ13c的關系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999-2001年,批準號:39870154)。
  2.綠洲——荒漠交錯帶的生態保護和系統恢復研究,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研究重大項目(1999-2001年)。
  3.策勒荒漠化監測(1999—2002年);國家荒漠化監測項目。
  4.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綠洲過渡帶生態環境區綜合治理技術及試驗示范研 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二級課題;1991—1995);第二專題:“土地沙漠化綜合治理技術的研究”。
  5.中國——日本闡明沙漠化機制研究子專題:荒漠植物抗性機制的研究,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環境植物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共同承擔。
  6.干旱氣候環境條件下植物氣孔對大氣濕度響應機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2004年,探索性研究項目,批準號:30270146)。
  7.南四湖水環境研究,2004-2008年,與日本山口縣國際環境援助組織合作。
  
  (二) 主要參加的研究項目:
  1.優良固沙植物生物學特性的研究(1982—1986年),中國科學院重點研究項目。
  2.漠境生物地球化學規律的初步研究(1987—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 金項目。
  3.干旱荒漠區土地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1996—2000)
  4.新疆沙漠—綠洲過渡帶綜合治理示范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1996—2000)
  5.亞洲中部荒漠區自然植被可持續管理的生態學基礎研究,中國—歐盟合作研究項目,(1999—2001)
  6.塔南綠洲綜合防護體系優化模式研究及專家系統建立(1991—199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三)主要參加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1.1991 ~ 1997年:與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環境植物研究室合作進行有關荒漠植物抗性機制的合作研究。
  2.1995.11 ~ 1995.12:赴以色列參加國際干旱半干旱生態系統管理研討班。
  3.1999 ~ 2001年:參加中國—歐盟合作研究項目:亞洲中部自然植被持續管理的生態學基礎研究,具體負責植物光合作用與氣體交換方面的研究工作。
  
  
  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
  (一).近五年發表的學術論文:
  1.鄧雄,李小明*,張希明,葉萬輝,2003,四種荒漠植物光合響應,生態學報,23(3):598-605,* 通訊作者.
  2.鄧雄,李小明*,張希明,葉萬輝,2003,多枝檉柳氣體交換特性研究,生態學報,23(1):180-187,* 通訊作者.
  3.李小明,張希明,2003,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自然植被的水分狀況及其恢復,生態學報,23(7):1449-1453。
  4.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 2004, effects of five different salt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chenopodiaceae),seed science research, 14, 345–353. (sci)
  5.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 2005, 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seedling emergence and seedling survival of a desert shrub haloxylon ammodendron (chenopodiaceae),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53):529-534. (sci)
  6.li hua, zhang yuanyuan, zhang jin, li xiaoming*, 2005, simulativ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algae bloom of the daming lake water, jinan, china,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 society, november 27-30, 2005, nanjing-hangzhou, china. * 通訊作者
  7.wang bo, xu xindong, li xiaoming*, 2005, seasonal dynamic patterns of water quality of the daming lake, jinan, china,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 society, november 27-30, 2005, nanjing-hangzhou, china.* 通訊作者
  8. 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2006,seed germination of a halophyte, halostachys caspica,israe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vol. 54:97–103. (sci)
  9. li xiaoming, an wenchao, wang bo, 2006, water environment in nansi lake and influence to passing water,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for east asi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ress).
  10.wenchao an, xiaoming li*, 2008, phosphat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and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nansi lake, china, and its main inflow river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8. doi 10.1007/s10661-007-0149-6. (online first). (sci) *通訊作者。
  11. 安文超, 李小明*,2008,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層沉積物對磷酸鹽的吸附特征,環境科學. 2008, 29(5):1295-1302. (ei)*通訊作者
  12. 李玉鳳,王波,李小明*基于spot5影像的南四湖土地覆被分類研究. 遙感技術與應用,2008, 23(1).62-66. *通訊作者。.
  13. 趙建松,李小明* 兩種人工濕地條件下蘆葦與蘆竹脫氮除磷效果的研究,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08增刊,14-17,*通訊作者。.
  14. 劉新玲,王曉明,李小明* 2000-2005年山東東部沿海城市大氣污染變化特征分析,2008增刊,41-45,*通訊作者。.
  
  (二).2002年以前發表的學術論文:
  1.xiaoming li and yoshitaka kakubari, 2001, response of gas exchange of three poplars to irradiance, air temperature 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 journal of arid land studies. 11(3):159-166.
  2.xiaoming li, xiong deng and yoshitaka kakubari, 2001, diurnal and seasonal patterns of gas exchange in long and short-shoot leaves of populus alba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journal of arid land studies. 11(3):167-175.
  3.xiaoming li and yoshitaka kakubari, 2001, photosynthesis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of two poplars under water stress,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6:211-1-215.
  4.li xiaoming, t. natori, k. omasa, 1997,water relations of ammopiptanthus mongoligus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arid zone research,14(1):28-32.
  5.li xiaoming, toshiki n., kenji o., kasuo t., 1997, the phys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 species of desert plants in central asia aera of china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hinese jou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0(3):151-157.
  6.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 2002, effects of sodium, magnesium, and calcium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survival of a halophyte, kalidium caspicum (chanopodiaceae),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50(2):163-169.(sci).
  7.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 2000, seed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growth of halophyte, kalidium caspicum (chanopodiaceae), annals of botany, 85:391-396.(sci).
  8.kazuo tobe, xiaoming li, kenji omasa, 2000, effects of sodium chloride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two chinese desert shrubs, holoxylon ammodendron and h. persicum (chanopodiaceae), 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 48:455-460.(sci).
  9. 李小明, 張希明, 王元, 吳延奎, 2000, 塔南綠洲生態系統持續發展近期優化模式, 應用生態學報, 11(6):917-922.
  10.李小明,名取俊樹,大政謙次,1993,人工環境下兩種梭梭幼苗光合水分關系 的比較研究,植物學報,35(10):758-765。
  11.李小明,1998,人與沙漠的較量,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地理知識,第6期,22-28
  12.李小明,1989,不同水分條件下兩種梭梭蒸騰作用比較研究,干旱區研究,(6) 2:66—69。
  13.李小明,1988,新疆植被分布規律與水熱關系初探,干旱區研究,5(2):41—46。
  14.李小明,1986,莫索灣地區土壤因子對梭梭柴.白梭梭.紅砂分布制約的初步
  研究,干旱區研究,3(1):30—33。
  15.李小明,張希明,1995,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綠洲生態系統, 干旱區研究,12(4):10-16。
  16.李小明,張希明,1995,策勒河下游綠洲近五十年來土地沙漠化成因,干旱區研究,12(4):17-19。
  17.李小明,張希明,許國英等,1995,策勒試驗區棉花纖維含糖量與環境因子的關系,干旱區研究,12(4):73-75。
  18.李小明,張希明,2002,策勒綠洲邊緣自然植被恢復重建的蓋度指標,干旱區研究,19(2):12-16.
  19. natori t.,w. mo, x. li, s. jiang, k. omasa, 1992,the culture of chinese desert plants in a greenhouse, acta horticulture,319,453—458.
  20.曾凡江,李小明,張希明,2002年,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新疆楊長枝葉與短枝葉水分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干旱區研究,19(1):44-48
  21.張立運,李小明,安尼瓦爾,海鷹,1990,阜康荒漠生態站及其毗鄰地區的植被,干旱區研究,第7卷增刊,34-43。
  22.高海峰,李小明,張海波,王景彩,1985,幾種旱生植物地上部生長的節律及其變化, 干旱區研究,2(1):56-61。
  23.鄧雄, 李小明,曾凡江,張希明, 2001, 策勒高產棉實驗區兩種棉花葉片不同生育期氣體交換特征的比較, 棉花學報, 13(6):361-366, * 通訊作者.
  24.鄧雄, 李小明, 2002, 4種荒漠植物氣體交換特征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6(5):605-612,* 通訊作者.
  25.鄧雄, 李小明, 2002,塔克拉瑪干四種荒漠植物氣體交換與環境因子關系初探,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8(5):445-452,* 通訊作者.
  26.曾凡江,張希明,李小明,2002,檉柳的水分生理特性研究進展,應用生態學報, 13(5):611-614.
  27.周斌,栗紅,李小明,2000, 植物樣品中鹽分離子的幾種分析方法比較, 干旱區研究,17(3):35-39。
  28.錢亦兵,張希明,李小明,1995,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綠洲沙物質粒度分析,中國沙漠,15(2):131-135。
  29.王元,吳延奎,張希明,李小明,1995,塔南綠洲優化防護模式風洞實驗研究初探,干旱區研究,12(4):76-80。
  30.張立運,李小明,海鷹,安尼瓦爾,1991,烏魯木齊河中下游的植被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新疆植物學研究文集,1991年, 北京,科學出版社,81-91。
  
  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
  1.濟寧高新區生態建設規劃,2005-2008,經費15萬;
  2.曲阜市陵城鎮.小雪鎮環境優美鄉鎮建設規劃,2008,經費8萬;
  3.南四湖水環境研究,2004-2008年,與日本山口縣國際環境援助組織合作,自籌經費2萬;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山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大學報錄比、山東大學考研群、山東大學學姐微信、山東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保研、山東大學公眾號、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shandongdaxue/daoshi_49425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