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學科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學科簡介

西安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學科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工業大學理學院數學系學科簡介 正文

一、數學系學科建設現狀
理學院數學系于2011年5月成立,分別由大學數學教研室、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和數學與應用數學教研室三個教研室組成。
理學院及數學系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和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的產出。因此,數學系在數學教學、學科建設、教學質量以及科研等方面一直穩步向前發展。
在數學本科教學方面,已有“信息與計算科學科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數學系把“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作為數學系學科建設重點的同時兼顧基礎數學學科。2014年數學系高等數學課程申報并獲批為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理學院數學系學科建設的重點是以數學教師為基礎,同時吸納與之相關的經濟、管理、計算機等專業教師,實現跨學科整合,以壯大學科建設隊伍,增添實力,形成一定的特色,為數學學科的發展開辟廣闊的前景。
多年來,數學系一直腳踏實地地進行學科建設。我們凝練出四個較為合適穩定的學科建設研究方向:以為張宇萍教授、李曉紅副教授為帶頭人的“高等數學”學科研究方向;以柴偉文副教授、馬曉麗老師為帶頭人的“工程數學”學科研究方向;以周宏安教授、薛鵬翔老師為帶頭人的“計算機視覺、高性能計算”研究方向;以張麗麗教授、馮孝周副教授為帶頭人的“智能優化與機器學習”研究方向。
數學系現有專任教師5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講師33人(含信息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管理教師1人),助教4人。博士與在讀博士19人(含近年入職博士7人)。
近五年來,理學院及數學系邀請荷蘭知名學者來校進行學術交流;教師參加各類學術報告30余次,8人次應邀在學術會議上作學術報告。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我們與西安工程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交往中,可以發現,他們數學系的教師人數、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等師資力量,都超過我們數學系;特別是他們都有自己的碩士點。
2014年11月4日,我們與來訪的重慶科技大學(原五機部重慶管理學院)進行了座談,從中不難發現,重慶科技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系擁有60名教師,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講師34人;他們擁有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以及數學與應用數學三個本科專業;兩個一類學科的碩士點。相比之下,我們與他們的差距非常巨大。
二、數學系學科下一階段發展目標、思路
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隊伍建設為重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全面加強學科、專業內涵建設,壯大學科基礎;堅持以科研促教學,改革完善科研教學運行機制,培養學術梯隊,促進科研教學綜合水平上層次;堅持“理工結合,學科滲透”的人才培養特色,努力培養具有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經過3~5年建設和發展,提高整體綜合實力,促進學科建設、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跨上新臺階。
            (一)發展定位
1.專業定位: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人才培養。
2.類型定位:教學兼顧科研型。
3.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探索其它層次教育。
4.規模定位:依據“面向社會需要,科學設置專業,適當控制規模,重視內涵發展”的基本思想,數學系本科學生爭取達到400人左右。其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每屆學生達到30~50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每屆學生達到60~80人。形成以本科教育為主,積極探索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格局。
5.人才定位:本科教育努力培養基礎厚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面寬,具有創新意識、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6.科研定位: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研成果與本科教學緊密結合的級別原則,發揮思想學科良好數學研究隊伍的優勢,研究應用型課題,深入注重理論研究的價值導向和現實問題研究超過的實際應用,力爭產出一批具有數學特色的科研成果。
7.特色定位:推進教師專業化,服務學生的專業教育,教學與研究并重,突出實踐性、應用性,與國家經濟建設緊密結合。
            (二)總體目標
以本科教育為主,為發展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礎;在多學科交叉、滲透中突出“數學”特色;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作為根本目標;在質量興校、人才強校、改革創新中實現數學系的大發展。
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視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強調基礎應用,形成優勢學科和專業特色,創造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促進人才素質的全面提高,著力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雄厚,專業技術過硬,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基礎教育領域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重點鞏固本科生教育,提高科研的層次與水平。
            (三)具體目標
      1.力爭在3~5年之內,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建設為在陜西省內有較大影響的專業。
2.鞏固和完善“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學歷教育的基礎上,在5年內新增“統計學”本科專業,使數學系本科專業增加到3個,本科在校生規模達到500人,爭取在2019年之前建立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10~20人。
      3.五年內新增1~2門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3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4.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在學生教師比例達到國家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標準的基礎上,使教師的職稱、學歷結構更加合理。
5.要求全體教師自覺參加教學研究和科研課題攻關活動。承擔大學生數學建模、大學生實踐創新的指導教師工作。
三、發展思路與措施
1.制定可學科的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抓好督促檢查。
2.大力推動學科改造,加強內部各學科自身發展規律的研究以及與其它學科的融合,樹立整體觀念,相互支持,相互協作,加快神深化學科融合與創新步伐,鞏固和發展學科特色與優勢,開拓新興學科、邊緣學科的發展。
(1)大學數學學科:在鞏固已有的高等數學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基礎上,力爭將線性代數課程也申報為陜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2)信息與計算科學學科:以計算機視覺為基礎,結合高性能計算機,發展圖像處理與智能算法融合。規劃建立信息與計算科學實驗室,爭取新增30臺電腦等實驗設備。
(3)數學與應用數學學科:智能優化與機器學習科研團隊,研究方向: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最優化理論及算法、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及思路:
1)積極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爭取實現以西安工業大學為第一主持單位零的突破;
2)積極和其他工科院系科研團隊開展合作研究,體現我校以工為主,理科支撐的多學科發展的特色;
3)積極參與各種國際、國內與科研團隊相關的學術會議,了解相關專業國內外發展的狀況,最終使得科研團隊所做研究工作能夠與國際前沿接軌;
4)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我院講學、訪學,以便尋找與外校合作研究的機會;
5)鼓勵團隊各成員去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所深造、訪學,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專業理論水平。
6)爭取各方面支持,盡快建立云計算實驗室。
3.面向社會,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積極開展應用型項目研究,最大限度凝聚團隊合力,主動借助校內外力量,爭取成功申報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
4.創造條件建立科研基地,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各項資源,爭取與知名企業、公司或科研機構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基地,開展科研合作或人才聯合培養。
5.繼續進行課程體系、進行內容、進行方法和手段的深化改革,缺乏進行管理和質量監控意識,重點推進教學質量體系建設,加強數學基礎知識與計算機技術的優化整合,大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加強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努力培養基礎厚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面寬、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
6.積極爭取擴大與省內外、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
7.重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合實力
(1)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鼓勵教師提高職稱,努力提高現有教師的學歷層次,改進部分教師知識結構老化問題。
(2)穩定現有教師隊伍,推動學校、理學院加大培養與引進人才力度。
(3)加強教師培訓,建立一支良好的教師隊伍。針對近年來新入校的青年教師存在缺乏實際教學經驗的狀況,采取以老帶新,集中教研,典型引路,個別指導等方式迅速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
8.整合學術力量,組織科研團隊,構建學術梯隊。整合學術力量是依據學術、職業的發展需要,構建學術隊伍的整體框架,著重與隊伍的知識、專長的組合與互補,形成合力。組織科研團隊,面向社會承接縱向和橫向項目,團隊可以格根據需要在系內、院內、校內跨學科組織,并適當引進校外力量。目前科研團隊的雛形基本形成,今后主要是總結、提高、推廣。構建學術梯隊是一個艱巨的長期任務。只能在動態中逐步完善和提高。雖然我們數學系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學科建設一直沒有間斷,并且一直在穩步發展。
9.強化管理機制、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根據教育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標準,以規格創新的精神,調整和修改并完善教學計劃,加強基礎與強調適應性有機結合,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制定突出基礎厚扎實、動手能力強、適應面寬、素質高的人才培養方案。
(2)深入調研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的發展趨勢和對人才的需求現狀,推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3)加強和完善教學質量的考核與評測機制,注重教學活動過程和教學結果考核相結合。
(4)強化數學學科建設的領導與管理,把學科建設作為中心環節來抓。
(5)繼續做好教風、學風、系風的建設工作,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盡職盡責,團結協作,學風支持,開拓提高,形成和諧發展的育人環境。
目前理學院數學系科研團隊的雛形已形成,今后主要是總結、提高和推廣。構建學術梯隊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惟有在動態中逐步完善和提高。數學系學科建設的重點是培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為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西安工業大學

添加西安工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工業大學報錄比、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群、西安工業大學學姐微信、西安工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安工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安工業大學排名、西安工業大學保研、西安工業大學公眾號、西安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工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xagydx/yjsy_33013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