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專業簡介 正文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車輛工程領域扎實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的專業知識,具備在車輛設計、制造、電子控制等領域進行創新設計與工程研發能力,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視野、領軍素養和競爭力,以滿足該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與組織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人才需求。
二、畢業要求
1、工程知識:牢固而系統地掌握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車輛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夠綜合應用上述知識解決車輛設計、制造、電子控制等領域中的復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對現代車輛設計、制造及電子控制等領域的復雜工程問題進行識別和表達,并能通過文獻資料對上述復雜工程問題加以分析研究。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在綜合考慮工程及法律、文化、環境等社會制約因素的前提下,針對車輛設計、制造及其電子控制中的復雜工程問題,設計/開發相應的能夠體現創新意識的解決方案。
4、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車輛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車輛復雜工程問題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信息和網絡技術工具,了解學科的發展前沿,具備較為寬廣的學科視野。
6、工程與社會:能夠理解工程與社會的相互作用關系,評價車輛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在車輛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實踐中,能夠理解和評價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并能夠將大工程觀及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貫穿于車輛設計、制造及其電子控制過程的工程實踐中。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9、個人與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具備引領型人才素養。
10、溝通:能夠熟練運用工程技術語言與車輛工程專業領域的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并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具備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車輛研制所涉及的多學科環境中應用上述知識。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車輛工程及相關領域技術和觀念發展、變化的能力。
三、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
主干學科:機械工程
相關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四、學制、學位授予與畢業條件
學制四年,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條件:最低完成課內156學分,及課外實踐8學分,軍事訓練考核合格,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CET-4),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方可獲得學位證和畢業證。
五、專業分流方案
1、分流時間:第一學年小學期內完成分流。
2、分流方案:統一執行機械工程學院針對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分流方案。
(1)學生填報專業分流意向。主要在機械類四個專業中進行分流,同時也可跨專業大類分流;
(2)對于志愿分流到本專業且滿足接受基本條件的學生(包括來自其他專業大類的申報學生),按照綜合成績排序擇優錄取。未被錄取者在專業大類內進行調劑;
(3)志愿跨專業大類分流,但未被所報專業錄取的學生,重新在機械專業大類內進行調劑分流。
六、專業大類基礎課程
1、基礎知識類: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流體力學基礎、熱工基礎、工程材料基礎、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工電子技術
2、基本技能類:
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實驗
3、專業核心知識類:
專業導論:機械工程導論
設計類:機械設計基礎、汽車理論與構造、機械精度設計基礎
制造類:車輛機械加工制造技術、車輛成形技術與制造系統
控制類: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發動機原理、汽車電子與控制
工程素養類:工業社會學、科技寫作與表達
七、主要實踐環節
1、基本技能訓練及課程(項目)設計:
金工實習,汽車實驗學,汽車人機學實驗,模具設計。
2、專業實習:
在大三小學期以集中實踐方式進行。在廣汽豐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習(實踐)基地開展不少于3周的生產實習。采用現場參觀、講座培訓、交流討論、課題攻關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在生產線上學習知識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實踐訓練:
(1)車輛創新實踐:通過參觀及動手實踐的方法,提升對車輛結構的認識。課程將采用授課教師出研究課題,學生小組選題的形式,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團隊精神進行訓練。
(2)課內綜合試驗
按照課程設置進行。
4、畢業設計:
為期一學年。其中第7學期主要任務是調研和資料收集,開展基礎實驗;第8學期開展主體設計或研究工作,撰寫畢業論文。
培養方案原文:http://cmsm.xjtu.edu.cn//uploadfile/2016/1108/20161108105513489.doc
西安交通大學

添加西安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安交通大學學姐微信、西安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安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西安交通大學排名、西安交通大學保研、西安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xianjiaotong/yanjiushengyuan_33061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