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胡正海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胡正海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胡正海 正文
胡正海,男,1930年生,浙江湖州人。1953年東吳大學畢業到西北大學任教,現任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植物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
在大學任教五十三年,先后為本科生和博、碩士生分別開設五門課程,培養了15屆43名碩士、15屆27名博士。由于教書育人成績顯著,獲得西北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并被授予西北大學師德標兵。
長期從事結構植物學研究,在經濟植物發育解剖和被子植物比較形態學方面成果顯著。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三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教育部和商業部科技獎2項和省科技獎7項,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7項。
由于教學和科研成果顯著,先后被授予陜西省優秀教師、陜西省勞動模范、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陜西科技精英等稱號。2006年又被授予陜西省教學名師和陜西省師德標兵稱號。
2001年至今的科研情況
一、承擔的科研項目(都屬項目主持人)
1.金絲桃屬植物不同的分泌結構及其與分泌物關系的研究,2001-200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070045)
2.蘆薈屬植物葉結構與其蘆薈素類物質相關性的研究,200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270084)
3.蘆薈屬植物含蘆薈素結構的超微結構及比較研究,2005-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470105)
4.蘆薈屬植物葉的結構與蘆薈素含量的關系研究,2001-2003年(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01SH21)
5.絞股藍的結構、發育與其絞股藍皂苷關系的研究,2003-2006年(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03C113)
6.甘草的結構、發育與其主要藥用成分積累的關系研究,2006-2007年(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05C116)
7.蘆薈葉內含蘆薈素結構的解剖學和組織化學研究,2001-2003年(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編號00JK139)
8.地黃的結構和發育與主要藥用成分關系的研究,2003-2004年(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編號碼02IK076)
9.牛膝的結構和發育與其主要藥用成分積累的關系,2006-2008年(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基金,編號2006JK177)
二、獲得科學研究獎勵的成果
1.蕓香科植物分泌囊的研究,陜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指導人,第二作者)
2.植物分泌組織的解剖學研究,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獎提名獎二等獎,2003年(主持人)
3.蘆薈屬植物含蘆薈素結構的研究,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6年(主持人)
4.商陸科植物的結構、發育及系統學研究,陜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陜西省政府頒發), 2006年(指導人,第二作者)
5.盾葉薯蕷的結構發育與其主要成分積累關系的研究,陜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一等獎(陜西省政府頒發),2006年(第一作者)
三、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1] 黃振英, YGutterman, 胡正海.白沙蒿種子的萌發特性的研究, I.粘液瘦果的結構和功能.植物生態學報, 2001, 25(1): 22-25.
[2] 沈宗根, 李景原, Y. Gutterman. 9種蘆薈屬植物葉的結構和蘆薈素含量的比較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2): 278-286.
[3] 胡正海, 沈宗根, 李景原. 蘆薈屬植物葉的結構與蒽醌類物質的關系. 中草藥, 2001, 32(4): 347-350.
[4] 黃振英, Y. Gutterman, 胡正海. 白沙蒿種子的萌發特性的研究, II.環境因素影響. 植物生態學報, 2001, 25(2): 240-246.
[5] Chu Qing-gang, Hu Zheng-hai.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il cells in Litsea pungen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1, 43(4): 339-347.
[6] 呂洪飛, 胡正海. 貫葉連翹分泌結構的發育及其內含物積累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2): 287-292.
[7] 閆桂琴, 趙桂仿, 胡正海. 秦嶺太白紅杉群落特征及其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3): 497-506.
[8] 初慶剛, 胡正海. 油樟油細胞和粘液細胞發育的超微結構. 林業科學, 2001, 37(4): 19-25.
[9] 呂洪飛, 初慶剛, 胡正海. 金絲桃屬和三腺金絲桃屬植物葉表皮微形態特征的比較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4): 693-699.
[10] Shen Zong-gen, E. Chaaser-Volfson, Y. Gut-terman, HU Zheng-hai. Anatamy, Histochemistry and Phytochemistry of leaves in Aloe vera var. Chinensi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1, 43(8): 780-787.
[11] 劉文哲, 胡正海. 虎杖根莖蒽醌類化合物細胞化學定位和含量測定. 實驗生物學報, 2001, 34(3): 236-241.
[12] 李景原, 沈宗根, 胡正海. 木立蘆薈葉的發育解剖學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1, 21(5): 905-909.
[13] 蔡霞, 胡正海. 玉蘭油細胞發育和揮發油產生的超微結構.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 31(4): 351-354.
[14] 胡正海. 藥用植物的結構與其主要藥用成分積累的關系. 中草藥, 2001, 32(增刊): 5-8.
[15] Lü Hong-fei, SHEN Zong-Gen, LI Jing-Yuan, HU Zheng-hai. The patterns of secretary structure and their relation to Hypericin content in Hypencom.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1, 43(10): 1085-1088.
[16] 黃振英, Y. Gutterman, 胡正海. 土壤鹽分, 予濕處理對Artemisia monosperma(菊種)種子傳播和萌發的影響. 生態學報, 2001, 21(4): 676-680.
[17] 呂洪飛, 胡正海. 金絲桃屬植物葉中分泌結構的比較解剖學研究. 植物分類學報, 2001, 39(5): 393-404.
[18] 田維敏, 胡正海. VSPs在熱帶樹木中分布的細胞學研究. 熱帶作物學報, 2001, 22 (4): 1-6.
[19] 王衛衛, 胡正海. 甘肅黃土高原地區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資源及特性研究. 科學農業, 2001, 49(7,8): 176-180.
[20] 王衛衛, 胡正海. 阿拉善荒漠區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資源初步研究. 水土保持通報, 2001, 21(5): 31-34.
[21] 王衛衛, 胡正海. 甘寧黃土高原地區重要水土保持植物共生固氮資源及特性研究. 水土保持通報, 2001, 21(5): 16-19.
[22] 王衛衛, 楊燦, 胡正海. 甘肅白龍江流域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及特性. 水土保持通報, 2001, 21(6): 30-33.
[23] Shen Z, Chauser-Volfson E, Hu Z, et al. Leaf age, postion and anatomical influenc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homonatation and three isomers of aloeresin in Aloe hereroensis (Aloaseae) leave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1, 67: 312-319.
[24] Zhu Jian, Hu Zheng-hai. Cytologic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eve element and floral nectary tissu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1): 9-14.
[25] TIAN Wei-min, WU Ji-lin, HAO Bing-zhong, HU Zheng-hai. Vegetative storage proteins in Meliaceae.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2): 242-245.
[26] 蔡霞, 胡正海, 何一. 鵝掌楸油細胞發育過程中超微結構的變化與揮發油產生的關系.西北植物學報, 2002, 22(2): 327-332.
[27] Chauser-Volfson E, Shen Z, Hu Z, etal.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s a peripheral defence strategy in Aloe hereroensis leaves. Bot. J. Lin. Soc., 2002, 138: 107-116.
[28] LIU Wen-zhe, Lü Hong-fei, HU Zheng-hai. Ultrastructure of the multicellar nodules in Hypericum perforatum leave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6): 649-656.
[29] CUI Ke-ming, HU Zheng-hai.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 Botany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in China,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9): 1043-1067.
[30] 蔡霞, 何一, 胡正海. 木蘭科植物葉中油細胞的研究. 新世紀青年科學家論壇. 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2.
[31] 胡正海, 呂洪飛. 金絲桃屬植物的分泌結構與金絲桃素關系的研究.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 32(5): 459-464.
[32] 李景原,王太霞,胡正海.木立蘆薈不同葉齡葉的解剖結構和蘆薈素含量的測定.中草藥,2002,33 7 :646-648.
[33]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絞股藍營養器官的結構及其人參皂甙組織化學定位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2, 22(4): 796-800.
[34] 滕紅梅, 胡正海. 虎刺花外蜜腺的發育解剖學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2, 22(4): 812-816.
[35] 沈宗根, 呂洪飛, Y. Gutterman, et al. 蘆薈屬植物葉內蒽醌類物質的組織化學定位研究.西北植物學報, 2002, 22(6): 1384-1370.
[36]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絞股藍積累人參皂甙的組織結構研究. 中草藥, 2002, 33(10): 944-946
[37] 沈宗根, 李景原, 胡正海. 蘆薈屬植物葉內蒽醌類物質的分布與其化學防御的關系. 應用生態學報, 2002, 13(11): 1381-1384.
[38] 王衛衛, 胡正海. 甘肅甘南、隴南地區豆科一根瘤菌資源與固氮特性. 科學農業, 2002, 50(5,6): 273-277.
[39] 王衛衛, 胡正海, 關桂蘭. 新疆干旱地區豆科植物結瘤固氮特性. 中國水土保持, 2002, 7: 35-40.
[40] 王衛衛, 胡正海, 關桂蘭. 甘肅、寧夏部分地區根瘤菌資源及其共生固氮特性. 自然資源學報, 2002, 17(1): 48-54.
[41] WANG Weiwei, HU Zhenghai, GUAN Guilan, et al..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of Legumes in Xinjiang Region, China. 12th International Soil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Conference. May, 2002, 26-31, Beijing.
[42] 王衛衛, 胡正海. 21世紀生命科學與人才培養. 高等理科教育, 2002, 4: 12-16.
[43] 王衛衛, 胡正海. 西北阿拉善荒漠地區一根瘤菌固氮特性調查與分析. 科學農業, 2002, 50(11,12): 427-432.
[44] 呂洪飛, 初慶剛, 胡正海. 金絲桃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 2002, 33 (12): 1135-1138.
[45] Tian Wei-Min, Han Ya-Qin, Wu Ji-Lin, Hu Zheng-Hai. Fluctuation of microfibrillar prostein level in lutoids of primary laticifiers in relation to the 67KD storage protein in Hevea brasilensis. Acta Botanica Sincia,2003,45(2):127-130. (SCI收錄)
[46] Wei-Min Tian, Ji-Lin Wu, Bing-Zhong Hao and Zheng-Hai Hu. Vegetative storage proteins in the tropical trees Swietenia macrophylla: seasonal fluctuation in relation to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ree growth.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 2003, 81(5): 492-500. (SCI收錄)
[47] Li Jing-Yuan, Wang Tai-Xia, Shen Zong-Gen, Hu Zheng-Hai.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structure and aloin content in six specics of Aloe L.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5): 549-600. (SCI收錄)
[48] Wei-Min Tian, Zheng-Hai Hu.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ve srorage proteins in Rasaceae. IAWA Journal,2003,24(4):412-428(SCI收錄)
[49] 李景原, 王太霞, 胡正海. 木立蘆薈莖的發育解剖及其異常結構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1): 96-100.
[50] 曹玉芳, 林如, 胡正海. 盾葉薯蕷根狀莖的發育解剖學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2): 297-303.
[51] 胡正海. 植物比較解剖學在中國50年的進展和展望.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2): 344-355.
[52] Ren Yi, Li Zhi-Jun, Hu Zheng-Hai. Approaches to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Circaeaster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data. Acta Boreali-Occidentatia Sinica.2003, 23(7): 1091-1097.
[53] 田維敏, 閻興富, 胡正海. 楊樹新梢積累營養貯藏蛋白質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143-1147.
[54] 曹玉芳, 胡正海. 盾葉薯蕷實生苗根狀莖的形態發生及薯蕷皂苷積累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154-1162.
[55] 王太霞, 李金亭, 李景原, 胡正海. 絞股藍與烏蘞霉藥用部分的顯微鑒別. 中草藥, 2003, 34(6): 465-467.
[56] 王衛衛, 胡正海. 幾種生態因素對西北干旱地區豆科植物結瘤固氮的影響.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163-1168.
[57] 林如, 劉世彪, 曹玉芳, 胡正海. 絞股藍總皂苷含量與其營養器官和生長期相關性的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173-1177.
[58] 鄭宏春, 胡正海, 路安民. 商陸科植物的子房結構觀察.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195-1201.
[59] 寧熙平, 趙晨, 胡正海. 芝麻菜花蜜腺的結構和發育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2003,23(7):1209-1216.
[60]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懷地黃塊根的形態發生和結構發育.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217-1223.
[61] 滕紅梅, 胡正海. 紫蘇花蜜腺的發育解剖學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3, 23(7): 1288-1291.
[62] 曹玉芳, 林如, 胡正海. 盾葉薯蕷的發育解剖學和組織化學.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3, 21(4): 288-294.
[63] 胡正海. 制定和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中的植物學研究. 中草藥, 2003, 10(34) (增刊): 71-73.
[64] 呂洪飛, 胡正海. 貫葉金絲桃不同器官的分泌細胞團分布密度與金絲桃素含量的相關性研究. 中草藥, 2003, 34(10): 1045-1047.
[65] 李志選, 石建芳, 胡正海. 珍稀植物銀鴿樹木材解剖學觀察I. 西北植物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 33(5): 616-617.
[66]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蘆薈維管束的結構與蘆薈素積累的相關性. 廣西植物, 2003, 23(6): 436-439.
[67] 王太霞, 李景原, 沈宗根, 胡正海. 蘆薈葉的蘆薈素細胞的發育和蒽醌類物質的積累. 實驗生物學報, 2003, 36(5): 361-367.
[68]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懷地黃營養器官中梓醇的積累動態. 中草藥, 2004, 35(2): 208-209.
[69] 王太霞, 李景原, 胡正海. 地黃形態結構與化學成分研究進展. 中草藥, 2004, 35(5): 7-9.
[70] 曹玉芳, 王太霞, 胡正海. 盾葉薯蕷營養器官薯蕷皂苷元含量的動態變化. 實驗生物學報, 2004, 37 (3): 222-227.
[71] 曹玉芳, 王太霞, 胡正海. 盾葉薯蕷根狀莖不同部位薯蕷皂苷元含量的差異研究. 中草藥, 2004, 35 (5): 7-10.
[72] 鄭宏春, 路安民, 胡正海. 數珠珊瑚(商陸科)花器官發生. 西北植物學報, 2004, 24 (3): 476-483.
[73] Lü Hong-Fei, Cheng Cun-Cui, Tang Xi, Hu Zheng-Hai. FTIR Spectrum of Hypericum and Triadenum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Identification.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4, 46(4): 401-406.(SCI收錄)
[74] 鄭宏春, 路安民, 胡正海. 商陸屬植物花器官的發生. 植物分類學報, 2004, 42 (4): 352-364. (SCI收錄)
[75] 盛仙勇, 林金星, 胡正海. 泛素/蛋白酶體途徑及其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中的作用. 西北植物學報, 2004, 24 (8): 1527-1536.
[76] 劉世彪, 張釗, 徐家振. 四倍體絞股蘭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術要點 . 陜西農業科學, 2004, 3: 63-65.
[77] 劉世彪, 胡正海. 遮蔭處理對絞股蘭葉形態結構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武漢植物學研究, 2004, 22 (4): 339-344.
[78] Wei-Min Tian, Zheng-Hai, Hu, Distribution and Ultrastructure of vegetative storage proteins in Leguminosae, 2004, IAWA Journal, 25(4): 459-469.
[79] 韓志萍、胡正海,蘆竹對不同重金屬耐性的研究,應用生態學報,2005,16(1):161-165.
[80] 劉世彪、林如、胡正海,絞股藍人參皂甙的組織化學定位及其含量的變化. 實驗生物學報,2005,38(1):54-60.
[81] 盛仙永、胡正海,Ca++、pH在花粉萌發及其花粉宮生長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西北植物學報,2005,25(1):194-199.
[82] 劉世彪、胡正海,絞股藍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2005,36(1):144-146.
[83] 劉世彪、胡正海,絞股藍龍須茶的人參皂甙組織化學定位及皂甙含量的季節變化. 西北植物學報,2005,25(2):388-392.
[84] 瘳海民、胡正海,何首烏的生物學及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2005,36(2):311-314.
[85] 胡正海,藥用植物的結構、發育與其主要藥用成分積累關系的研究,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1):8-12.
[86] 劉世彪、瘳海民、胡正海,絞股藍營養器官各發育階段結構與總皂甙含量相關性的研究,武漢植物學研究,2005,23(2):928-931.
[87] 王太霞、司源、李景源、胡正海,懷地黃塊根內含鋅醇結構的組織化學和超微結構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5,25(5):928-931.
[88] 韓志萍、胡曉斌、胡正海,蘆竹修復鎘汞污染濕地的研究,應用生態學報,2005,16(5):245-250.
[89] 盛仙永、胡正海,蛋白酶體抑制劑HG132對青桿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實驗生物學報,2005,38(4):309-315.
[90] 譚玲玲、陳瑩、蔡霞、胡正海,北柴胡的生物學及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中草藥,2005,36(9):1431-1433.
[91] 彭勵、胡正海,甘草生物學和化學成分研究進展,中草藥2005,36(11):1744-1747.
[92] 瘳海民、沈宗根、胡正海,木立蘆薈葉內維管束發育過程的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5,25(8):1508-1511.
[93] 譚玲玲、蔡霞、胡正海,北柴胡根的發育解剖學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5,25(11):2199-2203.
[94] 胡正海、劉世彪,絞股藍結構、發育和光照與絞股藍總皂甙積累的關系,中草藥,2005,36(增刊):191-193.
[95] 付淑穎、魏朔南、胡正海,漆樹生物學的研究進展,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5,24(5):12-16.
[96] 胡正海、瘳海民、沈宗根、李景原,蘆薈屬植物含蘆薈素結構的研究,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5,24(6):506-512.
[97] 瘳海民、胡正海、賀定翔,制首烏中二苯已烯苷含量的HPLC測定,西北藥學雜志,2006,21(1):3-4.
[98] 瘳海民、王玲麗、譚玲玲、胡正海,不同產地何首烏中二苯乙烯苷的測定,中草藥,2006,37(4):603-604.
[99] H. M. Liao, X. Y. Sheng and Z. H. Hu, Ultrostrulctural studies on the process of aloin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Aloe arborescens (Asphsdelaceae) leaves, Balanical of Linean Society, 2006, 150:241-247 (SCI收錄)
[100] 瘳海民、沈宗根、盛仙永、胡正海,木立蘆薈葉內蘆薈素的超微細胞化學研究,分子細胞生物學報,2006,39(1):55-60.
[101] Xianyong Sheng, Zhenghai Hu, Hongfei Lu, Xiaohua Wang, Frantisek Baluska, Jozef Samaj, and Jinxing Lin, Roles of the 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in pollen tube growth with emphasis on MG132-induced alterations in ultrastructure, cytoskeleton and cell wall components, plant physiology, 2006, 141: 1578-1590. (SCI收錄).
[102] 李景源、王紅軍、王太霞、王丹、胡正海,遮蔭對庫拉素蘆薈超微結構和蘆薈素含量的影響,西北植物學報,2006,26(8): 1588-1592.
[103] 彭勵、張琪、胡正海,寧夏烏拉爾甘草營養器官中甘草酸含量的動態變化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6,26(9): 1946-1949.
[104] 李金亭、譚玲玲、胡正海,牛膝根的發育解剖學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6,26(10): 1973-1978.
[105] 陳瑩、譚玲玲、蔡霞、胡正海,柴胡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6,25(2):4-70.
[106] 李金亭、胡正海,牛膝類藥材的生物學與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中草藥,37(6):952-955.
添加西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大學報錄比、西北大學考研群、西北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大學排名、西北大學保研、西北大學公眾號、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xibeidaxue/daoshi_485980.html
推薦閱讀
-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趙桂仿
趙桂仿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部資源生物與現代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通信地址: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安市太白北路號,郵編(辦)(實驗室)學習經歷:西北大……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導師:高云芳
高云芳,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科學系主任,中國獸類學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動物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陜西省生理學會理事,陜西省實驗動物管理……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碩導:田旭東
田旭東,女,年月出生。歷史學博士?,F為歷史學院歷史學系教授、碩士和博士生導師。一、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先秦、秦漢史)、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史。二、主要科研成果:《逸周書匯校集……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岳瓏
岳瓏,女,年月出生,歷史學院教授,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現代史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陜西歷史學會會員?,F任陜西歷史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碩導:彭建英
一、主要學習、工作經歷彭建英,女,甘肅民勤人。入武威師范學習,被保送入西北師范大學歷史系攻讀史學學士學位,和在蘭州大學歷史系連續攻讀民族學碩、博學位。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年……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碩導:雷鈺
雷鈺,陜西大荔人。畢業于西北大學,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年在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做訪問學者。年赴以色列參加猶太大屠殺教育專題研討會。現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任廣田
任廣田()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語言文學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中國魯迅研究學會會員、陜西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學術領域:中國現代文學……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吳寶玲
吳寶玲()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語言文學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寫作學會理事學術領域:寫作、大學語文學習……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劉百順
劉百順()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語言文學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陜西省語言學會副會長學術領域:古代漢語訓詁詞匯學習、工作經歷:年畢業于西北……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袁峰
袁峰()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年)專業:文學理論與中國思想史學位:博士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文藝學、中國古代文論學習、工作經歷:年至……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王軍虎
王軍虎()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語言學學位:碩士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現代漢語、漢語方言學習、工作經歷:年月至年月在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獲文……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楊樂生
楊樂生()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語言文學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陜西省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評論家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公共系協會常務……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李芳民
李芳民()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學位:碩士職稱: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習、工作經歷: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趙小雷
趙小雷()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年)專業:中國思想史學位:博士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文藝學、中國思想史學習、工作經歷:年月畢業于西……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沈文君
沈文君()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漢語學位:碩士(博士在讀)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古代漢語、古籍整理學習、工作經歷:年月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劉衛平
劉衛平()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年)專業:中國語言文學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陜西省中國現當代文學學會副會長、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常務理事、陜西省詩詞……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方蘊華
方蘊華()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西北大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學位:碩士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學習、工作經歷:年留校從事行政工作。年月轉入教師……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曹小晶
曹小晶()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陜西師范大學()專業:文藝學學位:碩士職稱:副教授,電影學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電影史論、影視批評學、影視傳播學學術兼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雷武鋒
雷武鋒()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南京大學()。專業:文學。學位:博士。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西方文學與文化、文藝學美學。學習、工作經歷: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
日期:10-08 閱讀量:20 -
西北大學文學院碩導:姜彩燕
姜彩燕()出生年月:年月畢業院校:北京師范大學()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學位:博士職稱: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領域: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習、工作經歷: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
日期:10-08 閱讀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