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簡介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簡介 正文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簡介
時間:2019-10-03 編輯: 瀏覽:920
2019年6月,云南民族大學合并重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其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和1978年成立的歷史學系。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由云南省委宣傳部和云南省邊疆工作委員會專門向云南省委請示設立的云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機構,經云南省委批準于1956年8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研究機構之一,也是云南省最早設立的省屬民族研究機構。時任云南省邊委書記孫雨亭兼任所長,時任省邊委第三副書記、省委秘書長侯方岳任常務副所長;“文革”時期中輟,1979年恢復重建。歷史學系成立于1978年,是云南民族大學最早設立的教學科研單位之一,1986年獲批設立專門史(中國民族史)碩士學位點,是云南省最早設立歷史學碩士點專業的單位之一。前輩學者先后參與了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寫等工作,曾主辦《民族學報》《民族調查研究》《民族研究譯叢》《民族考古譯叢》等。馬曜、王叔武、宋恩常、黃惠焜、王敬騮、楊德鋆、汪寧生、謝本書、王宏道、蔡家麒等著名學者先后在此執教,為學科建設、專業發展奠定了厚實基礎,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現擁有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民族學、中國史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學科是云南省(2018-2020)擬培育建設的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單位。設有民族學、歷史學2個本科專業,民族學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歷史學為省級特色專業,2019年均入選云南省一流本科專業。擁有云南省高峰A類學科(民族學)1個,云南省高峰B類學科(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史)1個。擁有國家民委“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民族關系與和諧治理”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民委“‘環喜馬拉雅’國別研究中心”1個,以及云南省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省藏學研究中心、民族團結進步研究院等研究平臺(基地);辦有“民族學與人類學”微電子雜志;擁有獨立的民族博物館、攝影攝像實驗室、圖書資料室等教學科研實踐機構。
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 擁有一支科研實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在崗教職工67人,含專任科研、教學人員59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0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9人,講師(助理研究員)20人;具有博士學位45人。擁有國家民委民族研究中青年優秀專家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 ,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2人,云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云南省高校歷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綜合素質較高且發展潛力大的師資隊伍。一批研究成果先后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在省內外居于領先地位,在學術界具有廣泛影響。

 
云南民族大學

添加云南民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云南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云南民族大學報錄比、云南民族大學考研群、云南民族大學學姐微信、云南民族大學考研真題、云南民族大學專業目錄、云南民族大學排名、云南民族大學保研、云南民族大學公眾號、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云南民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云南民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yunnanminzudaxue/yanjiushengyuan_31727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