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延安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延安大學考研資源下載:延安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延安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延安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延安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延安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延安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3年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推薦閱讀:2024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簡章
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現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
學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建校85年來,學校的發展始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1944年5月24日,毛澤東同志親自參加延安大學開學典禮并發表了重要講話。1966年4月,鄧小平和李富春來延安視察工作期間,接見了學校部分師生。1998年9月10日,江澤民為延安大學校慶60周年題詞:“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科教興國造就英才”。2004年5月24日,胡錦濤對延安大學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共同支持辦好延安大學”。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謹向全體師生致以熱烈祝賀。長期以來,延安大學秉承立身為公、學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民族解放、革命勝利和老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望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把這所具有光榮歷史的大學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近年來,劉延東副總理、韓正副總理、孫春蘭副總理先后以來校視察、批示等方式表達對學校建設的關懷。
學校現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建筑總面積達到了108萬平方米。現有本科生16691人,碩士研究生3106人,留學生35人;教職工1596人,專任教師989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371人;學校設有31個職能部門,16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1所附屬醫院;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2個省級一流學科,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1個本科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旅游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部級創新團隊,5個院士工作站、2個社科名家工作室。(詳細信息可參閱延安大學官網)

二、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行政學院財經系(行政學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學)。學院現有陜西省重點研究基地“陜西省能源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文旅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地區農村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以及2個地廳級創新團隊、1個專業學位案例庫。
學院設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其中工商管理學科下設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人才開發與鄉村振興4個二級專業方向。2015年工商管理學科獲批陜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項目。學院設有會計碩士(MPAcc),同時也是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教學點之一。學院現有工商管理、會計、金融、旅游管理等4個綜合實驗室。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經濟學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博士36人,二級教授2人;擁有兼職教授21人,各行業高素質實踐導師60人。教師中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人才計劃入選3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人、委員3人,各類學會(協會)任職15人。
延安大學于2021年申請獲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點,由經濟與管理學院承擔教育培養工作,并于2023年正式開始招生,歡迎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和管理素質的工商企業、經濟管理部門以及其他各界有識之士報考!

三、報考延安大學的優勢
延安大學舉辦MBA教育基礎雄厚,設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會計碩士(MPAcc)學位點,學科支撐優勢明顯。延安大學是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第七個教學點,已招生6屆,招生人數超過800人,具有豐富辦學經驗和辦學實力優勢。
延安大學盡全校之力辦MBA教育,師資實力雄厚,除本校和當地優秀教師外,還將與MBA教指委聯系,部分課程聘請省內外MBA教育名師授課。
延安大學培養出一批批優秀人才,特別為陜北地區乃至陜甘寧蒙晉毗鄰地區黨政企事業單位培養出一大批主官和骨干人才。報考延安大學MBA學員以陜北地區考生為主,導師們也大都地處陜北,非常熟悉陜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擁有整合區域政治經濟社會資源的能力。延安大學將成為MBA學員之間、學員與導師之間、學員與校友之間建立深厚友誼的橋梁,并通過定期為MBA學員提供集體見習、實習活動,成為MBA學員與社會各界廣泛交流、深度整合區域資源的平臺。
延安大學地處陜北腹地,與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銀川、蘭州等周邊省會城市距離都在300公里以上,在延安大學就讀MBA,具有低成本學習優勢,一是學費全省最低;二是對于非全日制考生來講,與赴周邊省會城市讀MBA比,避免了多次旅途往返,具有精力成本低、時間成本低、差旅成本低的多重優勢。
考生報考延安大學MBA,如當年已上國家線但沒有被錄取,根據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相關規定,可免試錄取為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如當年沒有上國家線,但分數達到了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的要求,經本人申請,也可免初試錄取為陜西工商管理碩士。
熱忱歡迎報考延安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我們將竭誠為您的成長和事業發展提供持續支持。

2018級學員在延旅集團錦秀黃龍分公司考察學習

2018級學員在黃龍中峰公司考察學習

2019級學員在定邊考察學習

陜西MBA人延安地區校友座談會

2019級學員在漢中考察學習
四、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無違紀違規不良記錄。
3.具有國民教育序列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2020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或國民教育序列大專畢業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2018年9月1日前獲得專科畢業證書);或已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2021年9月1日前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證書)。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五、招生類別
1.全日制。
2.非全日制。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以及學校、單位、考生簽訂三方培養協議的考生,考生戶口、人事檔案不轉入學校,畢業時學校不負責就業派遣。
六、報考程序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網上確認)兩個階段。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網上確認)手續。
1.網上報名
報名時間為2022年10月(具體時間根據教育部研招網公布時間而定)。
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系統”按網站的提示和要求進行網上報名。
2.現場確認(網上確認)
預計在2022年10月末或11月初進行,具體請以網上報名時選擇的報考點相關通知為準。
選擇我校為報考點的考生,請關注我校研究生院官網(網址:https://yjsc.yau.edu.cn/)或我院官網(網址:https://jgxy.yau.edu.cn/index.htm),按我校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通知要求,憑報名編號、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等相關證明材料或證件進行確認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未確認網報信息的考生其網報信息無效,將無法參加考試和錄取。
七、入學考試
1.初試
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考試科目為管理類綜合能力(滿分200分,包括數學、邏輯、寫作三部分)、英語二(滿分100分);
初試時間:2022年12月末(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
考試內容和具體要求參考教育部指定的考試大綱(復習用書由考生自行購買)。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不提供往年考試試題和參考書,不舉辦考前輔導班。
2.復試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根據國家一區(A類)MBA分數線,確定復試人員名單。復試包括政治理論筆試、英語(聽力)和綜合素質面試。復試時間一般在2023年3月底至4月初,具體時間和相關要求請關注延安大學及經濟與管理學院官網公布的復試通知。
八、錄取
對于初試成績達到國家一區(A類)分數線并通過復試的考生,我校將依據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進行錄取。對已錄取的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6月上旬。
九、學習年限及方式
十、名師風采
張金鎖,男,1962年8月生,陜西鳳翔人,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現任延安大學黨委書記,陜西省能源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理事、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應急管理學會副理事長。1980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2001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畢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曾任西安科技大學采礦系副主任、管理學院院長、教務處處長、副校長及延安大學校長。主要從事能源經濟與管理、管理系統工程、煤礦風險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等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9項,企業委托項目20多項,獲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專項項目1項,作為首席專家主持陜西省社科聯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重點智庫研究項目《碳達峰碳中和對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及其應對》1項,主持陜西省教育教學改革重點攻關項目1項。在《中國管理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Energy Policy》《Resoures Policy》等國內、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被SSCI、SCI、EI收錄40余篇,主編或參編著作5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2011年獲陜西普通高校教學名師稱號,2020年獲陜西高等教育優秀管理者稱號。
武忠遠,男,管理學博士,三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延安大學副校長。主講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等多門課程,培養碩士生40多名,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陜西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為各類企業做過多場專題講座,反響強烈。主要從事管理理論、人力資源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各級各類教學、科研項目7項;在《農業經濟問題》、《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財經論叢》等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1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編出版《管理學》教材1部;榮獲陜西普通高校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捷克奧斯特拉瓦大學經管學院訪學。
王進,男,1977年生,陜西清澗人,中共黨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延安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帶頭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地(西北地區農村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延安市科技創新團隊(農業技術創新與鄉村社會治理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陜西省級一流專業(經濟學)負責人,陜西省區域發展人才,陜西省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省教指委經濟學類委員、中國“雙法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分會常務理事,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匿名評審人。主要從事能源產業經濟、農業經濟管理與地方政府治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風險社會視域中農村治理現代化研究》(編號:20BGL214)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項目《西北地區合作社嵌入與村社組織聯動治理機制研究》(編號:16XJC630008)1項、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3項、陜西省社科聯項目3項、陜西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2項、陜西省教育廳項目4項、延安市社科聯項目3項、延安市科技局項目3項;以第一作者單位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2件;主持完成橫向課題4項,累計科研經費238萬元;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研究10余項。在《經濟學家》《甘肅社會科學》《統計與信息論壇》《青海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農業經濟學和地方政府治理方面的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先后榮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獎二等獎2項(榮獲2013年陜西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二等獎:農村居民消費的區域比較研究專著類二等獎;榮獲2019年陜西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二等獎:西北地區合作社嵌入與村社組織聯動治理鄉村社會的機制研究),延安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研究報告《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榆陽實踐與啟示》(《陜西社科要報》2022年第2期)獲陜西省政府省長趙一德、副省長蒿慧杰批示。
姬雄華,男,管理學博士,教授,企業管理、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紅色旅游創新研究基地主任,工商管理省級一流專業負責人。本科就讀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就讀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博士就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曾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國際工商管理碩士”班學習。1991年以來,承擔《市場營銷學》、《投資經濟學》、《消費經濟學》等課程教學。代表著作《農村居民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型消費》、《陜北資源性企業管理研究》。代表論文《食品安全問題與恩格爾質量系數》、《對恩格爾系數計量研究發展的思考》。
盧東寧,男,管理學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講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等課程。主要從事農業技術創新、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1項、省級項目4項、廳局級項目7項。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C刊8篇;出版著作3部。承擔過延長縣十三五規劃中的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個專項規劃;為延川縣農技校作過農產品營銷專題講座;為延川縣政法干部作過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題講座。
李瑜,男,陜西省子洲縣人。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管理學博士,會計學、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導師,陜西省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研究方向為農業經濟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在《經濟問題探索》、《人口與經濟》、《農業現代化研究》、《統計與決策》、《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商業研究》、《財會通訊》、《生產力研究》等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主持完成陜西省科技廳計劃項目2項、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3項、陜西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項,主持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1項,主持、參與完成延安市科技局、延安大學各類研究項目共8項。曾獲得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榮獲延安大學第三屆“教授風采”講課比賽二等獎,延安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獲得“網中網杯”全國大學生財務決策大賽、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財會專業競賽、“福思特杯”陜西省大學生會計應用技能大賽,西安電子商務進校園電商企業財會人員技能大賽等多項專業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獲得延安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本科生畢業論文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8項;被聘為延安市社科聯專家庫成員,延安大學第四、五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王曉軍,男,管理學(會計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注冊會計師。主要講授高級財務會計學、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會計理論與方法、高級審計理論與實務、內部控制理論與實務等課程。榮獲延安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榮獲延安大學第四屆“教授風采”講課比賽一等獎,延安大學第六界“教授風采”講課比賽二等獎,兩次榮獲延安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獎,先后被評為延安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延安大學“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為延安市政府、延長石油、延安大學等多家單位提供財務咨詢,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從事財務分析和審計相關研究工作,主持省、市級項目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2015.9—2016.7在中國人民大學訪學1年。
吳群英,男,工商管理博士,正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陜西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榆林合力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現任延安市副市長,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行業導師、兼職教授。負責研究實施的“110-N00工法”采煤工藝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編入《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組織企業創造了15項“煤炭行業第一”,礦區工效居中國第一。先后榮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中國煤炭工業石圪節精神獎、省優秀企業家、煤炭工業優秀黨委書記等榮譽。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等省部級獎10項。
苗豐,男,漢族,1962年4月生,陜西定邊人,中共黨員,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學士,1983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榆林行署辦公室文教科長;橫山縣政府副縣長;榆林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榆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榆林市政府副秘書長、應急辦主任;中共榆林市榆陽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榆林市政協副主席,中共榆林市榆陽區委書記;現任中共榆林市委一級巡視員。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陜西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名譽院長,陜西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公共管理碩士(MPA)兼職導師,陜西師范大學哲學與政府管理學院、哲學書院兼職教授,陜西文化資源開發協同創新中心特聘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工商管理碩士(MBA)導師,榆林學院特聘教授,中共榆林市委黨校專家庫成員。
陳新寰,男,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中共黨員,碩士生導師,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先后在高校、中石化、神華集團及國家能源任職,現任中能化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任央企投資協會副會長,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行業導師。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8項,編著19部著作,發表論文百余篇,提出3C中國式內控體系、成本聯控理論等。構建神華集團經濟本安體系、準能集團生產經營決策一體化體系;搭建中煤地質總局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及產業金融平臺。
王俊平,男,漢族,1970年生,陜西洛川人,碩士學歷,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咨詢工程師(投資)、房地產估價師、招標師、土地估價師、工程造價糾紛調解員,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行業導師,兼職教授。曾在延安財經學校任教、延安審計事務所工作。現任陜西華鼎專業集團董事長。兼任陜西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審查咨詢專家、陜西省統一戰線智庫專家、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理事、陜西省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副會長、陜西省招標投標協會副會長、陜西省審計學會常務理事、多所高校兼職教授和延安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會長。
饒義鐘,男,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工程師、律師,陜西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漢中市政協委員,漢中市優秀民營企業家,漢中市創業指導專家,漢中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陜西天達航空標準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漢中林園基金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行業導師,長期從事企業管理、企業咨詢、創業指導、資本運作等工作,具有較強的企業管理能力和資本運作能力。
十一、報考咨詢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辦
聯系人:李老師:18691110589/0911-2650365;微信同手機號
徐老師:15691108003/0911-2650362;微信同手機號
電子郵箱:3140232972@qq.com
學院網址:https://jgxy.yau.edu.cn/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推薦閱讀:2024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簡章
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簡介
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在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走過了85載風雨歷程,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現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
延安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陜北公學就開辦了高級研究班。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現有哲學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75個二級學科(研究方向);有臨床醫學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和59個專業領域(方向);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11個門類,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學位與研究生培養體系。
學校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在校碩士研究生360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碩士研究生導師1660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578人,專業型研究生導師1082人;特聘全國知名專家20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學校有20人獲評“陜西省教學名師”,入選各類省級人才52人,5人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2人入選2020-2024年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招生單位,11所附屬醫院,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2個省級一流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旅游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部級創新團隊,5個院士工作站、2個社科名家工作室。學校還是全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課程建設試點單位。近年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趨活躍,已與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1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研究生教風、學風優良,2022屆畢業生有2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較好的硬件條件、優秀的導師隊伍和豐富的科研實踐平臺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搭建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學校正在自覺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校重要批示精神統攬工作全局,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奮力推進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學建設。
熱烈歡迎廣大考生報考延安大學,在革命圣地成就夢想!
一、招生計劃
我校2023年擬招生計劃1308人(暫按學校2022年招生計劃95%執行,最終招生人數以教育部2023年下達計劃為準)。專業目錄中各學院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
二、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學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并在2023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錄取后在入學前須退出原培養單位學籍。
(五)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還須滿足以下條件:
1.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的,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考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的,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不含教育管理)招生對象一般為大學本科應往屆畢業生,擬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的人員,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報考。學科教學(語文)領域只接收中國語言文學類相關專業[代碼為0501]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學科教學(英語)領域只接收英語類相關專業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學科教學(歷史)領域只接收歷史學類【代碼為06】專業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 。“碩師計劃”只招收延安大學應屆本科畢業對應專業的推免生。
(七)報考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和教育類別中的教育管理專業的考生還需滿足下列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專科畢業及同等學力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人員報考。網上報名時學須填寫定向就業及單位信息。
(八)會計(專業代碼為125300)專業只接收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會計學相關專業以及計算機類、信息技術類考生報考。
(九)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我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各領域只接受全日制臨床醫學或本科畢業專業與報考專業一致的五年制及以上的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即本科畢業專業為臨床醫學的可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各領域,本科畢業專業為醫學影像學和放射醫學(五年制)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和超聲醫學領域,麻醉學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麻醉學領域,眼視光醫學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眼科學領域,醫學檢驗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臨床檢驗診斷學領域等。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各領域不接受已經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或在培人員報考本專業;不接受在校或協議規定服務期內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報考。
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空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市第九醫院、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和榆林市第一醫院。
(十)護理專業學位碩士只接受護理學專業本科應往屆畢業生報考,往屆生報考還需通過國家注冊護士職業資格考試或具有護士執照。
護理碩士實踐基地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和榆林市第一醫院。
(十一)我校所有理工醫類專業不接受文科類專業背景考生報考。報考有特殊要求的專業,考生必須符合專業目錄備注欄注明的條件。
(十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原則上只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考生報名時需填寫定向就業及單位信息。
(十三)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和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的考生,進入我校復試范圍的,還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在復試前,學校根據上線情況確定需要加試專業,并在延安大學研究生教育網站公布加試科目內容,考生也可提前咨詢報考院系所。
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招生
(一)招收專業
《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上所列全部學科、專業類別全日制專業均接收推免生。
(二)招收條件
1.符合《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報考條件;
2.獲得所在本科院校推薦免試資格,占所在學校推免計劃;
3.思想品德合格,無違紀、考試作弊和學術不端行為記錄。
(三)招收流程
1.已獲推免資格考生須登錄“推免服務系統”(https://yz.chsi.com.cn/tm)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注冊、繳費,對我校相關專業提出申請。
2.推免考生在研招網報考,接收復試通知、參加復試、接收待錄取通知以及錄取公示。各環節具體時間請及時關注研招網和我校研究生教育網通知。
3.我校的復試時間待定,復試方式為線上面試,擇優錄取、錄滿為止。接收為待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報名參加2023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錄取為我校的推免生可全部申請“三助一輔”崗位,一年級可優先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同時可參加學校和所在學院設置的其它獎助學金評選。
四、報名和初試
(一) 網上報名時間:2022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2022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正式報名)。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在規定時間內報考我校,逾期不能補報。
(二)網上確認。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材料,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具體時間請關注報考點通知。
考生報考我校兼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專業時,應慎重選報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習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必須于網上確認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并向我校提交相關證明材料。逾期未提供核驗材料的,將不予考試,責任自負。
(三)準考證下載及初試安排。考生可在考前10日左右,登陸“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白紙打印,正反兩面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初試時間:2022年12月24日—25日,詳細時間見《準考證》。考試有關事項及防疫要求按報考點、省級主管部門和我校的相關規定執行,請及時關注教育部“研招網”、我校研究生教育網和報考點的通知公告。
五、復試和調劑
按學校和各招生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和調劑工作有關文件、方案執行。請考生及時關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網”和各招生學院網站通知。
六、錄取
我校根據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科研成果、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報上級部門審定。最終錄取名單以教育部審核通過名單為準。
考試誠信狀況將作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我校對錄取的碩士研究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6月下旬。
七、違規處理
對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違規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刑法修正案(九)》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可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有關部門將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薦免試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相關單位應將考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違規或作弊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并將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記入考生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就業和任職的重要參考依據。
八、學制學費和獎助體系
(一)學制學費
詳見附件6《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制學費一覽表》。
(二)獎助體系
1.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1)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獲獎者獎勵20000元。
(2)學校設有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學年6000元,有固定工資收入者除外。
(3)學校設有學業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10000元,二等學業獎學金6000元,三等學業獎學金3000元。我校新生學業獎學金覆蓋面為75%左右。
(4)學校設有研究生“三助一輔”崗位津貼,受聘者每月津貼一般不低于500元,最高可達1500元。被我校考核認定為“創新人才生源選拔計劃”的學生,在讀期間均可享受助研崗位津貼。
(5)學校設有“寶鋼”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10000元、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20000元。
(6)學校設有研究生創新基金和研究生個性化培養經費。
(7)學校設有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
2.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獎助政策按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九、聯系方式
學校代碼:10719
學校名稱:延安大學
考點代碼:6143
考點名稱:延安大學
學校地址: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公學北路延安大學
郵政編碼:716000
聯 系 人:劉為健
聯系電話:0911-2650333
研究生院:http://yjsc.yau.edu.cn/
附件目錄:
1. 《延安大學2023年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一覽表》
2.《延安大學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一覽表》
3.《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4.《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參考書目》
5.《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參考書目》
6.《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制學費一覽表》
7.《延安大學二級招生學院研究生招生咨詢聯系方式表》
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學校在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走過了85載風雨歷程,發展成為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現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
延安大學研究生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的陜北公學就開辦了高級研究班。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現有哲學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75個二級學科(研究方向);有臨床醫學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和59個專業領域(方向);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11個門類,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學位與研究生培養體系。
學校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在校碩士研究生3600余人。學校擁有一支素質高、結構合理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碩士研究生導師1660人,其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578人,專業型研究生導師1082人;特聘全國知名專家20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學校有20人獲評“陜西省教學名師”,入選各類省級人才52人,5人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2人入選2020-2024年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招生單位,11所附屬醫院,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2個省級一流學科,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旅游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部級創新團隊,5個院士工作站、2個社科名家工作室。學校還是全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課程建設試點單位。近年來,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日趨活躍,已與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10余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研究生教風、學風優良,2022屆畢業生有25人考取博士研究生。較好的硬件條件、優秀的導師隊伍和豐富的科研實踐平臺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搭建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學校正在自覺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校重要批示精神統攬工作全局,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奮力推進更有特色、更有水平大學建設。
熱烈歡迎廣大考生報考延安大學,在革命圣地成就夢想!
一、招生計劃
我校2023年擬招生計劃1308人(暫按學校2022年招生計劃95%執行,最終招生人數以教育部2023年下達計劃為準)。專業目錄中各學院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
二、報考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學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并在2023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錄取后在入學前須退出原培養單位學籍。
(五)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還須滿足以下條件:
1.報考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的,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2.報考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的,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六)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不含教育管理)招生對象一般為大學本科應往屆畢業生,擬從事基礎教育教學的人員,不接收同等學力考生報考。學科教學(語文)領域只接收中國語言文學類相關專業[代碼為0501]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學科教學(英語)領域只接收英語類相關專業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學科教學(歷史)領域只接收歷史學類【代碼為06】專業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 。“碩師計劃”只招收延安大學應屆本科畢業對應專業的推免生。
(七)報考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和教育類別中的教育管理專業的考生還需滿足下列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專科畢業及同等學力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人員報考。網上報名時學須填寫定向就業及單位信息。
(八)會計(專業代碼為125300)專業只接收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會計學相關專業以及計算機類、信息技術類考生報考。
(九)報考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我校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各領域只接受全日制臨床醫學或本科畢業專業與報考專業一致的五年制及以上的應往屆本科畢業生報考。即本科畢業專業為臨床醫學的可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各領域,本科畢業專業為醫學影像學和放射醫學(五年制)的考生只能報考放射影像學和超聲醫學領域,麻醉學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麻醉學領域,眼視光醫學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眼科學領域,醫學檢驗專業(五年制)的考生只可報考臨床檢驗診斷學領域等。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各領域不接受已經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或在培人員報考本專業;不接受在校或協議規定服務期內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報考。
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規培基地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空軍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市第九醫院、延安大學咸陽醫院和榆林市第一醫院。
(十)護理專業學位碩士只接受護理學專業本科應往屆畢業生報考,往屆生報考還需通過國家注冊護士職業資格考試或具有護士執照。
護理碩士實踐基地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和榆林市第一醫院。
(十一)我校所有理工醫類專業不接受文科類專業背景考生報考。報考有特殊要求的專業,考生必須符合專業目錄備注欄注明的條件。
(十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原則上只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考生報名時需填寫定向就業及單位信息。
(十三)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自學考試、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和同等學力身份報考我校的考生,進入我校復試范圍的,還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在復試前,學校根據上線情況確定需要加試專業,并在延安大學研究生教育網站公布加試科目內容,考生也可提前咨詢報考院系所。
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招生
(一)招收專業
《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上所列全部學科、專業類別全日制專業均接收推免生。
(二)招收條件
1.符合《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報考條件;
2.獲得所在本科院校推薦免試資格,占所在學校推免計劃;
3.思想品德合格,無違紀、考試作弊和學術不端行為記錄。
(三)招收流程
1.已獲推免資格考生須登錄“推免服務系統”(https://yz.chsi.com.cn/tm)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注冊、繳費,對我校相關專業提出申請。
2.推免考生在研招網報考,接收復試通知、參加復試、接收待錄取通知以及錄取公示。各環節具體時間請及時關注研招網和我校研究生教育網通知。
3.我校的復試時間待定,復試方式為線上面試,擇優錄取、錄滿為止。接收為待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報名參加2023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錄取為我校的推免生可全部申請“三助一輔”崗位,一年級可優先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同時可參加學校和所在學院設置的其它獎助學金評選。
四、報名和初試
(一) 網上報名時間:2022年9月24日—27日每天9:00—22:00(預報名),2022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正式報名)。考生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s://yz.chsi.com.cn/)在規定時間內報考我校,逾期不能補報。
(二)網上確認。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材料,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具體時間請關注報考點通知。
考生報考我校兼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專業時,應慎重選報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學習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必須于網上確認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并向我校提交相關證明材料。逾期未提供核驗材料的,將不予考試,責任自負。
(三)準考證下載及初試安排。考生可在考前10日左右,登陸“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白紙打印,正反兩面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初試時間:2022年12月24日—25日,詳細時間見《準考證》。考試有關事項及防疫要求按報考點、省級主管部門和我校的相關規定執行,請及時關注教育部“研招網”、我校研究生教育網和報考點的通知公告。
五、復試和調劑
按學校和各招生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和調劑工作有關文件、方案執行。請考生及時關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網”和各招生學院網站通知。
六、錄取
我校根據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科研成果、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報上級部門審定。最終錄取名單以教育部審核通過名單為準。
考試誠信狀況將作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錄取。我校對錄取的碩士研究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6月下旬。
七、違規處理
對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違規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刑法修正案(九)》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可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有關部門將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弄虛作假者(含推薦免試生),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相關單位應將考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違規或作弊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并將考生的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學校或單位,記入考生人事檔案,作為其今后升學、就業和任職的重要參考依據。
八、學制學費和獎助體系
(一)學制學費
詳見附件6《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制學費一覽表》。
(二)獎助體系
1.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1)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獲獎者獎勵20000元。
(2)學校設有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學年6000元,有固定工資收入者除外。
(3)學校設有學業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10000元,二等學業獎學金6000元,三等學業獎學金3000元。我校新生學業獎學金覆蓋面為75%左右。
(4)學校設有研究生“三助一輔”崗位津貼,受聘者每月津貼一般不低于500元,最高可達1500元。被我校考核認定為“創新人才生源選拔計劃”的學生,在讀期間均可享受助研崗位津貼。
(5)學校設有“寶鋼”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10000元、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20000元。
(6)學校設有研究生創新基金和研究生個性化培養經費。
(7)學校設有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
2.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獎助政策按學校相關規定執行。
九、聯系方式
學校代碼:10719
學校名稱:延安大學
考點代碼:6143
考點名稱:延安大學
學校地址: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公學北路延安大學
郵政編碼:716000
聯 系 人:劉為健
聯系電話:0911-2650333
研究生院:http://yjsc.yau.edu.cn/
附件目錄:
1. 《延安大學2023年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一覽表》
2.《延安大學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一覽表》
3.《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4.《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參考書目》
5.《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參考書目》
6.《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制學費一覽表》
7.《延安大學二級招生學院研究生招生咨詢聯系方式表》
附件1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學術學位招生專業一覽表.xlsx 下載次數:2327次
附件2延安大學2023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一覽表.xlsx 下載次數:2819次
附件3延安大學2023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xlsx 下載次數:2942次
附件4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參考書目.xlsx 下載次數:2411次
附件5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參考書目.xlsx 下載次數:942次
附件6.延安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學制學費一覽表.xlsx 下載次數:1045次
附件7.延安大學2023年各學院招生咨詢聯系電話表.xlsx 下載次數:369次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3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招生簡章
一、延安大學簡介延安大學是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現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陜西省高水平建設大學、陜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推薦院校。
學校成立于1941年9月,其歷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創辦的陜北公學。建校85年來,學校的發展始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1944年5月24日,毛澤東同志親自參加延安大學開學典禮并發表了重要講話。1966年4月,鄧小平和李富春來延安視察工作期間,接見了學校部分師生。1998年9月10日,江澤民為延安大學校慶60周年題詞:“用延安精神辦學育人,為科教興國造就英才”。2004年5月24日,胡錦濤對延安大學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方面“共同支持辦好延安大學”。2017年9月19日,在延安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值此延安大學建校80周年之際,謹向全體師生致以熱烈祝賀。長期以來,延安大學秉承立身為公、學以致用的育人理念,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民族解放、革命勝利和老區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望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弘揚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創新,把這所具有光榮歷史的大學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近年來,劉延東副總理、韓正副總理、孫春蘭副總理先后以來校視察、批示等方式表達對學校建設的關懷。
學校現有新城、楊家嶺、萃園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800余畝,建筑總面積達到了108萬平方米。現有本科生16691人,碩士研究生3106人,留學生35人;教職工1596人,專任教師989人,其中教授157人,副教授371人;學校設有31個職能部門,16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11所附屬醫院;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省級優勢和特色學科,2個省級一流學科,1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1個本科專業,6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旅游局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1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6個省部級創新團隊,5個院士工作站、2個社科名家工作室。(詳細信息可參閱延安大學官網)

二、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行政學院財經系(行政學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學)。學院現有陜西省重點研究基地“陜西省能源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文旅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紅色旅游創新發展研究基地”、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地區農村治理現代化研究基地”,以及2個地廳級創新團隊、1個專業學位案例庫。
學院設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其中工商管理學科下設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人才開發與鄉村振興4個二級專業方向。2015年工商管理學科獲批陜西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項目。學院設有會計碩士(MPAcc),同時也是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教學點之一。學院現有工商管理、會計、金融、旅游管理等4個綜合實驗室。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經濟學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5人,博士36人,二級教授2人;擁有兼職教授21人,各行業高素質實踐導師60人。教師中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人才計劃入選3人,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省級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人、委員3人,各類學會(協會)任職15人。
延安大學于2021年申請獲批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點,由經濟與管理學院承擔教育培養工作,并于2023年正式開始招生,歡迎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和管理素質的工商企業、經濟管理部門以及其他各界有識之士報考!

三、報考延安大學的優勢
延安大學舉辦MBA教育基礎雄厚,設有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會計碩士(MPAcc)學位點,學科支撐優勢明顯。延安大學是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第七個教學點,已招生6屆,招生人數超過800人,具有豐富辦學經驗和辦學實力優勢。
延安大學盡全校之力辦MBA教育,師資實力雄厚,除本校和當地優秀教師外,還將與MBA教指委聯系,部分課程聘請省內外MBA教育名師授課。
延安大學培養出一批批優秀人才,特別為陜北地區乃至陜甘寧蒙晉毗鄰地區黨政企事業單位培養出一大批主官和骨干人才。報考延安大學MBA學員以陜北地區考生為主,導師們也大都地處陜北,非常熟悉陜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擁有整合區域政治經濟社會資源的能力。延安大學將成為MBA學員之間、學員與導師之間、學員與校友之間建立深厚友誼的橋梁,并通過定期為MBA學員提供集體見習、實習活動,成為MBA學員與社會各界廣泛交流、深度整合區域資源的平臺。
延安大學地處陜北腹地,與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銀川、蘭州等周邊省會城市距離都在300公里以上,在延安大學就讀MBA,具有低成本學習優勢,一是學費全省最低;二是對于非全日制考生來講,與赴周邊省會城市讀MBA比,避免了多次旅途往返,具有精力成本低、時間成本低、差旅成本低的多重優勢。
考生報考延安大學MBA,如當年已上國家線但沒有被錄取,根據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相關規定,可免試錄取為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如當年沒有上國家線,但分數達到了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的要求,經本人申請,也可免初試錄取為陜西工商管理碩士。
熱忱歡迎報考延安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我們將竭誠為您的成長和事業發展提供持續支持。

2018級學員在延旅集團錦秀黃龍分公司考察學習

2018級學員在黃龍中峰公司考察學習

2019級學員在定邊考察學習

陜西MBA人延安地區校友座談會

2019級學員在漢中考察學習
四、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無違紀違規不良記錄。
3.具有國民教育序列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2020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或國民教育序列大專畢業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2018年9月1日前獲得專科畢業證書);或已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2021年9月1日前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證書)。
4.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五、招生類別
1.全日制。
2.非全日制。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以及學校、單位、考生簽訂三方培養協議的考生,考生戶口、人事檔案不轉入學校,畢業時學校不負責就業派遣。
六、報考程序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網上確認)兩個階段。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網上確認)手續。
1.網上報名
報名時間為2022年10月(具體時間根據教育部研招網公布時間而定)。
登陸“中國研究生招生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在“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系統”按網站的提示和要求進行網上報名。
2.現場確認(網上確認)
預計在2022年10月末或11月初進行,具體請以網上報名時選擇的報考點相關通知為準。
選擇我校為報考點的考生,請關注我校研究生院官網(網址:https://yjsc.yau.edu.cn/)或我院官網(網址:https://jgxy.yau.edu.cn/index.htm),按我校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通知要求,憑報名編號、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等相關證明材料或證件進行確認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未確認網報信息的考生其網報信息無效,將無法參加考試和錄取。
七、入學考試
1.初試
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考試科目為管理類綜合能力(滿分200分,包括數學、邏輯、寫作三部分)、英語二(滿分100分);
初試時間:2022年12月末(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
考試內容和具體要求參考教育部指定的考試大綱(復習用書由考生自行購買)。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不提供往年考試試題和參考書,不舉辦考前輔導班。
2.復試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根據國家一區(A類)MBA分數線,確定復試人員名單。復試包括政治理論筆試、英語(聽力)和綜合素質面試。復試時間一般在2023年3月底至4月初,具體時間和相關要求請關注延安大學及經濟與管理學院官網公布的復試通知。
八、錄取
對于初試成績達到國家一區(A類)分數線并通過復試的考生,我校將依據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進行錄取。對已錄取的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般為6月上旬。
九、學習年限及方式
項目 | 非全日制 | 全日制 |
學制 | 基本年限3年,最長5年;提前達到畢業要求的,可申請2年畢業。 | 基本年限3年,最長5年;提前達到畢業要求的,可申請2年畢業。 |
學習方式 | 周末學習。根據培養方案要求,安排學生在周六周日來校上課學習,學校不提供住宿,檔案不轉入學校。 | 周內集中學習。學校安排住宿,有正常寒暑假,檔案可轉入學校。 |
計劃招生數 | 50人(具體以研究生院公布的數字為準) | 35人(具體以研究生院公布的數字為準) |
學費 | 總額6萬,分三年繳納,每年2萬。學生在讀期間教材等費用自理。 | 總額6萬,分三年繳納,每年2萬。學生在讀期間教材等費用自理。 |
證書 | 教育部雙證 | 教育部雙證 |
十、名師風采












十一、報考咨詢
延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辦
聯系人:李老師:18691110589/0911-2650365;微信同手機號
徐老師:15691108003/0911-2650362;微信同手機號
電子郵箱:3140232972@qq.com
學院網址:https://jgxy.yau.edu.cn/
添加延安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延安大學考研分數線、延安大學報錄比、延安大學考研群、延安大學學姐微信、延安大學考研真題、延安大學專業目錄、延安大學排名、延安大學保研、延安大學公眾號、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延安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延安大學考研真題 延安大學研究生院 延安大學招生簡章 延安大學聯系方式 延安大學考研復試 延安大學成績查詢 延安大學研究生專業 延安大學考研分數線 延安大學研究生導師 延安大學專業排名 延安大學參考書目 延安大學考研經驗 延安大學考研報錄比 延安大學考研問題
因為延安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相關推薦
- 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 2023延安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 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 2023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及招生人數
- 2023延安大學考研科目
- 2023延安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延安大學研究生有哪些專業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2023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參考書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人數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復試
- 延安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延安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2023
- 延安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2023
- 2023延安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2023陜西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寧夏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上海體育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北京印刷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研究生招生
- 2023鞍山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暨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內蒙古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生招生
- 2023廈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長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天津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大連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山東建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海南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西安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井岡山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濰坊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鄭州輕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湘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陸軍軍醫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福建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山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3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3中國計量大學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