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文學院導師:樊洛平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鄭州大學文學院導師:樊洛平

鄭州大學文學院導師:樊洛平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鄭州大學文學院導師:樊洛平 正文


  樊洛平學術檔案
  樊洛平,女,1956年生于河南省洛陽市。中共黨員,大學本科,1981年底畢業于鄭州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晉升為副教授,1999年晉升為教授,現為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擔任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河南省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副理事長、鄭州大學客家文化與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鄭州大學社會性別研究中心副主任,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主要從事中國當代文學、臺灣文學、女性文學方向的研究。獨立出版《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等5部,合著《中國當代文學史稿》、《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等10余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轉載或摘錄。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或獨立承擔國務院臺辦項目2項,主持教育廳等項目4項,獨立科研成果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等獎3次,獲其他省廳級以上獎10余項。
   
  一、主要著作
  ◆ 獨著
  1、《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2版/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4版
  2、《臺灣女作家的大陸沖擊波》,內蒙古,遠方出版社1997.3版
  3、《冰山底下綻放的玫瑰:楊逵和他的文學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6.7版/ 臺灣,人間出版社2008.5版
  4、《臺港小小說百家精品》,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4版
  5、《巾幗不讓須眉》,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5版 /臺灣,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3
   
  ◆ 合著
  1、《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 , 北京,昆侖出版社2002.1版/臺灣,人間出版社2002.6版
  2、《簡明臺灣文學史》, 北京, 時事出版社2002.6版 /臺灣,人間出版社2003.7版
  3、《臺港澳文學教程》,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10版
  4、《中國當代文學史稿》(副主編),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2版
  5、《1949-1988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評》(副主編)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11版
  6、《中國當代戲劇文學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0.12版
  7、《中國當代文學名著選讀》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1版
  8、《光榮的河南》, 鄭州,海燕出版社1994.11版
  9、《世界華文文學概觀》,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9版
  10、《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教程》,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9版
  11、《女性文學教程》,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10版
  12、《西方自然主義與中國20世紀文學》,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12.版
   
  二、主要學術論文(獨著)
  1、《洋溢著詩意美的篇章:讀巴烏斯托夫斯基的〈盲廚師〉》,《文學知識》1981年第3期
  2、《與君高歌正氣曲》,《奔流》1983年第10期
  3、《他在綠色的世界里尋覓:讀青勃詩集〈綠色的聲音〉》,《梁園》1982年第6期
  4、《李佩甫小說漫談》,《奔流》1984年第10期
  5、《家家雞黍拜曹公》,《人物》1985年第5期
  6、《北島和他的詩歌》,《湖北師院學報》 1985年第2期 (二人合著)
  7、《紀實小說:劉心武的新開拓》,《文學知識》1986年第3期
  8、《顧城:一種唯靈的浪漫主義》,《湖北師院學報》 1988年第2期 (二人合著)
  9、《丘滄海評傳》,《南都學刊》1991年第2期
  10、《失落與保持:女性原始美質漫談》,《美與時代》 1992年第11期
  11、《臺港小小說創作現象研究》,《鄭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6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2期轉載)
  12、《角度.力度.深度》,《文藝報》 1994年9月10日第5版
  13、《喧囂過后的沉思:陜軍東進現象探析》, 《許昌師專學報》 1995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4期轉載)
  14、《臺灣抗日文學論》, 《黨史博覽》(學術版) 1995年
  15、《黑土地上盛開的抗日之花 :<松花江的浪>與<生死場>之比較》, 《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春之卷
  16、《臺灣新女性主義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3期轉載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6.6期)
  17、《臺灣新抗戰文學的一枝奇葩》,《趙淑敏作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心出版社1996.8
  18、《中國大陸現當代文學史的著作》,(臺灣)《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6。3期
  19、《當代工業文學創作現象研究》,《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11期轉載)
  20、《華文文學研究的新趨勢》,《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4期轉載 )
  21、《工業文學在文化浩劫中的畸形變異》,《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22、《女性心靈的闡釋:席慕蓉的創作心態與情感方式》,《許昌師專學報》1998年第4期
  23、《黃春明鄉土小說論》,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998年第4期
  24、《十七年工業文學形態論》,《中州學刊》1999年第3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9期轉載)
  25、《廖輝英:女性問題的文學詮釋》,《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2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文化產業》 ,《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5期
  27、《為兩岸文化交流略盡綿薄,死無憾矣》, 《文藝報》 1999年9月14日第2版
  28、《永遠的青鳥---臺灣著名女作家蓉子訪談》,《文藝報》1999年10月19日第2版
  29、《三毛的創作姿態與文體選擇》,《信陽師院學報》1999年第4期
  30、《從廣告人到女作家》《世界著名華文女作家傳.臺灣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版
  31、《新時期工業文學創作之流變》,《周口師范高等專科學報》1999.6期 (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文摘卡》2000.2摘錄)
  32、《人道主義:工業題材創作不容忽視的文學主題》 ,《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文摘卡》2000.8摘錄)
  33、《繆斯的飛翔與歌唱--海峽兩岸女性主義詩歌創作》 ,《文藝研究》 2000年第4期 (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9期轉載)
  34、《臺灣新文學重建的歷史見證》,《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0年第4期
  35、《為黑土地和石油人而歌唱:試論楊利民的戲劇世界》,《焦作工學院學報》2000.2
  36、《遮蔽與發現:關于40年代后期臺灣文學問題的討論》 ,《期望超越》 花城出版社2000.11
  37、《臺灣作家與商品社會的文學生存》,《文藝報》 2001年2月27日第3版
  38、《我要做一個播火者:一個鄉土之子的情懷》,《文藝報》 2001年4月3日第4版
  39、《老人與社會--黃春明小說的關懷視點》,《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1年第2期
  40、《歷史豈容虛構:臺灣鄉土文學論戰的歷史真相》,《文藝報》 2002.7.31日第4版(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9期轉載;另收入:《文藝報.文萃》,作家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文選》,作家出版社2002.5月版)
  41、《回眸來時路:我與世界華文文學》,見《我與世界華文文學》,香港昆侖制作公司2002.3
  42、《性別覺醒與女性成長:試論大陸去臺女作家60年代的創作》 ,《新視野 新開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43、《陳映真的文學再出發》,《文藝報》2002年1月17日第4版
  44、《在人心的原始森林里探索-:臺灣女作家歐陽子小說解讀》,《鄭州大學學學報》2003.4
  45、《海那邊飄泊的一朵孤云:吉錚留學生文學的女性視角》,《華文文學》2003年第6期
  46、《謝霜天:擁抱鄉土的客家情懷》,《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3年第4期
  47、《女性寫作視野中的人文關懷:試論臺灣女作家孟瑤的小說世界》, 焦作大學學報2004.1期
  48、《季季:臺灣社會生活的獨特透視》, 《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49、《曾心儀:臺灣女性書寫的新型路線》, 《許昌師院學報》2004年第6期
50、《臺灣客家文學的族群文化底蘊》, 《客家》2004年第5期
  51、《談當代文學史的著述》,《文藝報》2004年11月25第7版
  52、《冰山下覆蓋的民族魂:試論楊逵的文學抗議姿態》, 見《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臺海出版社2004年9月版
  53、《男權話語遮蔽下的婚姻真相揭示》,《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54、《社會人生的拆解與顛覆:臺灣新世代女作家的小說創作態勢》,鄭州大學學報2005.3期
  55、《女性情感境遇的大膽碰撞與冷靜審視:臺灣女作家郭良蕙小說解讀》,廣州大學學報2005.4
  56、《臺灣懷鄉文學的女性書寫》,《海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年3期
  57、《臺灣文學研究的新氣象》, 臺北,《文訊》 2005年12月號
  58、《生命與歲月的懷想之歌:走進羅蘭的小說世界》,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59、《性文學領域的大膽叛逆:論臺灣女作家李昂的小說創作》, 《中國文學研究》2006.3期
  60、《楊逵與大陸文壇:“魯迅情結”“胡風緣”》, 臺北,《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2007年夏季號
  61、《臺灣客家“移墾社會”的生存形態與文化根基:以臺灣客家文學為研究場域》《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62、《復歸左翼文學傳統的鄉土文學思潮》,《“文學臺獨”批判》,臺海出版社2007.8版
  63、《客家視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認同:以臺灣客家小說為研究場域》《臺灣研究集刊》2008年第1期
  64、《從臺灣客家小說看“大地之母”形象塑造》,《創新》2008年第1期
  65、《悲憫情懷下的現實觸痛與人性觀照》,《名作欣賞》2008年第3期
  66、《文訊:臺灣文壇構建的多重角色擔當》,臺北,《文訊》2008年第7期
  67、《當代文學史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語文知識》2009年第3期
  68、《寫實的、大眾的、草根的文學追求:也談楊逵對文學理論建設的自覺意識》《語文知識》2010年第1期
  69、《陳映真對戰后臺灣歷史的反思》,《鄭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70、《臺灣女作家筆下的眷村書寫》,《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三、主要科研項目
  1、《當代臺灣女性文學史論》(主持,獨立承擔),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98BZW021)
  2、《兩岸女性小說創作形態比較研究》(主持),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05BZW056)
  3、《20世紀中國工業文學研究》(主要參與),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96BZW034)
  4、《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主要參與),國務院臺辦重點項目(2001年度)
  5、《臺灣女作家的大陸沖擊波》(主持),河南省教育廳社科項目(94459093)
  6、《新時期文學現象研究》(主持), 河南省教育廳社科項目(96SJA750.11-44010)
  7、《日據時期臺灣文學研究》(主持),河南省教育廳社科項目(111-GH-750)主持人
  8、《臺灣作家研究叢書<楊逵研究>》(獨立承擔),國務院臺辦重點項目(2003年度)
  9、《依歸與超越:海外華人文學傳統通變研究》(第1名), 省社科規劃辦項目(2002DZW005 )
  10、《西方自然主義對中國20世紀文學影響》(主要參與),教育部項目(03JD750-11-44008)
  11、《解讀與建構:海峽兩岸女性文學比較論》(主持),省教育廳重點項目(2005-ZD-011)
  12、《臺灣女性文學史稿》(主持,獨立承擔),國務院臺辦重點項目(2008年度)
   
  四、科研獲獎成果
  ◆ 合著成果獲獎
  1、《中國當代文學史稿》(合著)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展望杯”社科論著獎(1991年),鄭州大學教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993年)
   2、《中國當代戲劇文學史》(合著)中國當代文學學會“云崗杯”優秀論著獎(1992年), 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3.11),河南省教育廳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1995。12) 河南省教育廳科研成果二等獎(1992。11)
   3、《光榮的河南》(合著)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1995.11), 全國第六屆冰心兒童圖書獎(1995.8)
   4、《世界華文文學概觀(合著)》,河南省教育廳2005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獎(2006.9)
   5、《女性文學教程》(合著)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2009.11),中國當代文學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優秀成果獎(2008.11)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工程書目名單(中國新聞報2008.10.2)
   6、《西方自然主義與中國20世紀文學》(合著)2007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9),2007年度鄭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8.5)河南省教育廳2007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2008.9)
    
  ◆ 獨著成果獲獎
  1、《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2005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6);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2009.11)
  2、《臺灣新女性主義文學現象研究》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1); 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二等獎(1997.12)
  3、《冰山底下綻放的玫瑰:楊逵及其文學世界》2006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7)
  4、《喧囂過后的沉思:陜軍東進現象探析》,河南省教委科研獎三等獎(1996.9)
  5、《臺灣女作家的大陸沖擊波》,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 (1998.7)
  6、《華文文學研究的新趨勢》,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9)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文化產業》,河南省建國50周年理論研討征文二等獎(1999.9)
  8、《繆斯的飛翔與歌唱:海峽兩岸女性主義詩歌創作比較》,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1.9)
  9、《歷史豈容虛構:臺灣鄉土文學論戰的歷史真相》, 河南省社科聯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2.7)
  10、《人道主義:工業題材創作不容回避的文學主題》,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2002.9)
  11、《在人心的原始森林探索:臺灣女作家歐陽子小說解讀》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獎(2004.7)
  12、《海那邊漂泊的一朵孤云:吉錚留學生文學的女性視角》鄭州市社科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2004.8)
  13、《社會人生的拆解與顛覆:臺灣新世代女作家的小說創作態勢》河南省教育廳2005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2006.9)
  14、《性文學領域的大膽叛逆:論臺灣女作家李昂的小說創作》河南省教育廳2006年度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2007.9)
  15、《客家視野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其族群文化認同:以臺灣客家小說為研究場域》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2009.9)
    
  五、教學立項與其他獲獎
  ◆ 教學及其他立項
  1、河南省高校省優秀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廳2001.10
  2、河南省高校省級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第1名),河南省教育廳2005.9
  3、國家教育部精品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第二主持人),國家教育部2006.10
  4、河南省第七批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學科(主持人),河南省教育廳2008.7
   
  ◆ 教學獲獎及其他榮譽獎
  1、鄭州大學教學優秀獎一等獎(1992-1993、1993-1994年度),(鄭州大學1994.9月)
  2、鄭州大學文學院2002年度教學優秀一等獎 ,(鄭州大學文學院2003.1月)
  3、河南省優秀教師 ,(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教育廳2001.8月)
  4、鄭州大學師德標兵 ,(2005年9月教師節)
  5、河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教育廳2006.6)
  6、鄭州大學第二屆教學名師 ,(鄭州大學2006.5.8網上公告)
  7、河南省第二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河南省教育廳2006.5.31網上公告)
  8、河南省優秀專家(第七批),(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7)
  9、首屆鄭州大學學生“我最喜愛的老師”榮譽稱號,(鄭州大學2009.12.31)
   
  六、教學工作
  主講本科生課程:中國當代文學史、臺灣文學概觀、臺灣女性小說研究等
  主講研究生課程:當代小說研究、臺灣小說研究、女性文學研究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鄭州大學報錄比、鄭州大學考研群、鄭州大學學姐微信、鄭州大學考研真題、鄭州大學專業目錄、鄭州大學排名、鄭州大學保研、鄭州大學公眾號、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鄭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鄭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engzhoudaxue/daoshi_47945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