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關紹康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關紹康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關紹康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關紹康 正文

  
  個人概況:
  姓 名:關紹康            性 別:男
  出生年月:1962年05月        籍 貫:河南省開封市
  最高學歷:博 士           從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職 務: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職 稱:教授
  社會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材料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材料成型過程與模具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河南省鎂合金及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州大學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鑄造學會理事,中國鎂業協會專家,河南省鑄造學會理事長,河南省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和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編委等職務。
  聯系方式:電話:0371-67780051? 傳真:0371-67780050,E-mail:skguan@zzu.edu.cn
  通訊地址:鄭州市科學大道100號鄭州大學研究生院(郵政編碼:450001)

  個人簡歷:
  1984年06月畢業于鄭州工學院鑄造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0年06月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材科加工工程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5年03月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9年晉升教授,2000年被評為博士生指導教師。
  2001年-2009年,任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教學情況:
  先后承擔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科學前沿(博士生)等課程的講授。
  主持建設的《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是2005年家級精品課程和河南省優秀課程;主持建設的材料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是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主持建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國家級特色專業;當選2006年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河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各1項;鄭州大學學生最為滿意的授課教師;鄭州大學十佳師德標兵。

  研究領域:
  熟悉材料加工原理和研究方法;熟悉新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醫用降解鎂合金材料與器件,高性能輕質(鋁、鎂)合金及其精密加工等。主持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項目等19項,通過國家及省部級以上鑒定12項,其中8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0項,其中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項;在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8篇,撰寫學術專著5部。指導博士研究生8名、碩士研究生38名。
  主要承擔的科研研項目如下:
  1.國家973項目 納米HAP涂層/鎂合金醫用材料的制備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2.國家863項目 金屬基復合材料復雜形狀構件的成形連接技術
  3.軍工863項目 微電極陣列細胞傳感器金電極表面改性的研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亞快速凝固鎂合金復合強化相選擇及動力學研究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羥基磷灰石涂層/鎂合金材料的降解規律及骨響應
  6.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鎂合金稀土相變質機理及動力學研究
  7.河南省重大公益項目 鋁板帶連鑄連軋節能新工藝研究
  8.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 鎂合金擠壓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及應用
  9.河南省杰出人才創新基金 新型高性能鋁鎂硅基合金汽車車身板材的研究與開發
  10.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基金 新型汽車用輕合金材料的研究
  11.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 高性能鎂合金風動工具壓鑄制品的研究
  
  研究梯隊:
  趙紅亮教授、李慶奎教授、王利國副教授、朱世杰副教授、孫玉峰副教授、張春香副教授、盧廣璽副教授、吳立鴻博士、胡俊華博士、任晨星高級實驗師等,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2人,碩士研究生20人左右,專業學位研究生5~10人。
  主要榮譽:
  1.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務院,2004年)
  2.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育部,2006年)
  3.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教育廳、人事廳,1998年)
  4.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
  5.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河南省人事廳,1998年)
  6.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人教育廳、人事廳,1998年)
  7.河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委組織部,2000年)
  8.鄭州市三育人先進個人(鄭州市教委、工會,1996年)

  成果清單:
  1.發表論文
  1.H.X.Wang, S.K.Guan, X.Wang, et al.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Mg–Zn–Ca alloy coated with Ca-deficient hydroxyapatite by the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Acta Biomaterialia, 2010, 6(5):1743-1748
  2.Jun Wang, Liguo Wang, Shaokang Guan, et al.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as sub-rapid solidification Mg–Zn–Y–Nd alloy in dynamic simulated body fluid for vascular stent applic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DOI:10.1007/s10856-010-4063-z
  3.Wei XF, Sun YF, Guan SK,et al.Compressiv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CuZrAl alloy plates containing martensitic phase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9, 517(1-2):375-380
  4.Hu JH, Guan SK, Zhang CL, et al.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by a TiO2 coating prepared by LPD method.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09,203(14):2017-2020
  5.Wen CL , Guan SK, Peng L, 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AZ31 alloy surface modified by bone-like hydroxyapatite for implant applications.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09, 255(13-14):6433-6438
  6.Guan SK, Wu LH, Wang P.Hot forgeability and die-forging forming of semi-continuously cast AZ70 magnesium allo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09, 499(1-2):187-191
  7.Guan SK, Zhang CX, Wang LG, et al.Phase selection of ternary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high zinc magnesium alloy.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 18(3):593-597
  8.Zhu SJ, Guan SK, Yang Q, et al.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nucleation kinetics of rapidly solidified Mg7ZnxY(0.55Zr) alloys.MAGNESIUM TECHNOLOGY 2008.Magnesium Technology Series:299-304
  9.Guan SK, Peng L, Wen CL, et al.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the hydroxyapatite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for implanted applications.MAGNESIUM TECHNOLOGY 2008:367-371
  10.Guan SK, Wu LH, Wang LG.Flow stres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semi-continuous casting AZ70 Mg-alloy during hot compression deformation.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8, 18(2):315-320
  11.Guan SK, Zhu SJ, Wang LG, et al.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ble hot-extruded AZ80+xSr wrought alloy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7, 17(6):1143-1151
  12.Wang YX, Guan SK, Zeng XQ, et al.Effects of 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8Zn-4Al magnesium allo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06, 416(1-2):109-118
  2.申請專利
  ⑴ 關紹康;張春香;王建強;王迎新;石廣新 含硅的高鋅鎂合金及其制備工藝,授權專利號:200310110192.3
  ⑵ 關紹康;盧廣璽;陳海軍;石廣新 Al-Mg-Si-Cu-Ti-Sr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授權專利號:200410010234.0
  ⑶ 關紹康;王利國;張保豐;朱世杰;張梅;耿家源.Mg-Al-Si-Mn-Ca合金制備方法,授權專利號:ZL 200510048417.6.
  ⑷ 關紹康;胡俊華;任晨星;趙紅亮;王利國;李慶奎;朱世杰 一種鎂合金負載納米TiO2光催化薄膜的制備方法,授權專利號:200510017748.3
  ⑸ 關紹康;任晨星;曹文博;胡俊華;孫玉峰;劉曉芳 一種鎂合金表面直接納米二氧化鈦化學復合鍍的方法,授權專利號:200510107254.4
  ⑹ 關紹康;陳 曠;胡保健;梁允勇 一種高效高性能A356合金低壓鑄造輪轂的熱處理方法,授權專利號:200610017600.4
  ⑺ 關紹康;吳立鴻;趙紅亮;王利國;王 盼.利用鑄態鎂合金進行超塑性鍛造成形的方法,授權專利號:200710193056.3
  ⑻ 關紹康;王迎新;趙紅亮;石廣新 一種含稀土高鋅鎂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申請專利號:03126341.0
  ⑼ 關紹康;溫翠蓮;王利國;趙晶;王項.一種納米HAP涂層/鎂合金復合生物材料的制備方法,申請專利號:200810049023.6.
  ⑽ 關紹康;王煥新;王利國;王 項;朱世杰;任晨星 純鎂或鎂合金表面羥基磷灰石涂層的脈沖電沉積制備方法,申請專利號:200910065998.2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鄭州大學報錄比、鄭州大學考研群、鄭州大學學姐微信、鄭州大學考研真題、鄭州大學專業目錄、鄭州大學排名、鄭州大學保研、鄭州大學公眾號、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鄭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鄭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engzhoudaxue/daoshi_4800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