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導師:高曉群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導師:高曉群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導師:高曉群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導師:高曉群 正文


  高曉群,男,1953年8月出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生物學。

  在基礎研究方面所做的神經源性腦病的神經生物學機制與死亡后腦細胞復活的研究,具有創新性。其對揭示人類腦病的神經病理學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并為新藥開發、基因治療、甚至神經干細胞移植提供新的依據。

  在臨床應用研究方面,高曉群教授開展的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可緩解腦癱痙攣,降低過高的肌張力,預防和矯正肢體畸形,改善運動功能。但是,切斷多少脊神經后根纖維才能恰當的解除痙攣,使肌張力降至正常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在對腰骶部脊神經后根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上千例手術的臨床觀察,從中總結出相關規律,解決了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的定位、定性、定量問題,使腦癱痙攣緩解率達到98%以上,肢體功能緩解率達到86%以上,療效優于國內外其它療法。

  高曉群教授依據在腦癱外科研究與治療方面的進展及社會的需求,在鄭州大學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創建了“鄭州大學腦癱外科研究治療中心”,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創收養科研,促進了學科的發展。

  在國際合作方面,高曉群教授與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人工體神經-內臟神經反射弧修復截癱后膀胱/直腸功能”這一神經學科新概念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院教授,我國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肖傳國教授建立了合作研究關系,參與973計劃項目的神經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以豐富神經科學理論,開展新的研究領域,更好的完善、充實脊髓損傷和脊髓病變神經性膀胱/直腸的功能重建理論和技術。

  高曉群近年來在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中國臨床康復雜志、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等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專著3部,主持科研課題3項。

  高曉群教授善于捕捉臨床科研對基礎研究的需求信息,針對臨床醫學需要搞臨床應用科學研究,在我校開辟了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相結合的新途徑。他近年來的工作成績得到了鄭州大學各級領導的肯定,受到了新聞媒體的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做了專題報道,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曾應邀到美國和德國講學,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好評。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鄭州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鄭州大學考研分數線、鄭州大學報錄比、鄭州大學考研群、鄭州大學學姐微信、鄭州大學考研真題、鄭州大學專業目錄、鄭州大學排名、鄭州大學保研、鄭州大學公眾號、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鄭州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鄭州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鄭州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engzhoudaxue/daoshi_48027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