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張玉彬

發布時間:2021-10-06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張玉彬

中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張玉彬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藥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導師: 張玉彬 正文


       張玉彬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中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 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江蘇省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員;北美肥胖癥研究協會(NAASO)會員;中國藥科大學學報編委;中國醫藥生物技術編委;2009和2010年分獲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和南京市優秀留學回國人員項目資助。
  1982年畢業于江南大學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協和醫學院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生化藥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7年比利時楊森制藥公司生化與分子藥理學部接受培訓半年。2002-2006年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院和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分別從事一年和四年的博士后研究。1982-1986年在南通大學師范學院生化室任助教。1989年起分別任中國藥科大學生物化學教研室講師、副教授、教授。
  長期從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本科生《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英語》和研究生《系統代謝組學》。主要研究領域為:(1)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糖尿病與肥胖癥治療中關鍵性藥物作用靶點的基因表達調控和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研究。(2)微生物與生化藥學:運用現代生物醫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開展糖尿病與肥胖癥治療相關的多肽與蛋白質藥物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3項。近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一項,參與國家863項目一項。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獨立編著學術著作1部,副主編教材3部;代表性科研論文:
  [1]  Yubin Zhang, Peter Huypens, Aaron W Adamson, and Thomas W. Gettys,etc. Alternative mRNA splicing produces a novel biologically active short isoform of PGC-1α.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9, 284(47):32813-32826
  [2] Yubin Zhang,Gail E Kilroy,Tara M. Henagan, and Thomas W. Gettys,etc. Targeted deletion of melanocortin receptor subtypes 3 and 4, but not CART, alters nutrient partitioning and compromises behavioral and metabolic responses to leptin. The FASEB Journal , 2005,19:1482-1491
  [3] Chang,J.,Fernand,V.,Zhang,Y.B.,Shin,J., Jun,H.K., Joshi,H.,Gettys,T. NT-PGC-1α is sufficient to link β3-adrenergic receptor activation to the transcriptional and physiological components of adaptive thermogenesis J. Biol. Chem. 2012, 287:9100-9111
  [4] Ji Suk Chang,Peter Huypens,Yubin Zhang, and Thomas W. Gettys,etc. Regulation of NT-PGC1α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 by PKA-dependent modulation of CRM1 export.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0,285(23):18039-50.
  [5] Eckhard Bender,Armelle Pindon, Irma van Oers, Yu-Bin Zhang and Walter Luyten,etc. Structure of the human serotonin 5-HT4 receptor gene and cloning of a novel 5-HT4 splice variant.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2000,74: 478-489.
  [6]  張玉彬.《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1.8.
  [7]  張玉彬, 吳梧桐, 等. 新型降鈣素的基因合成與克隆表達. 藥物生物技術,1999,6:129-133
  [8]  張玉彬,金文藻.新蒽環類抗生物變活霉素小組分的分離和結構測定.中國抗生素雜志,1991. 16:157-164
  聯系方式:Tel:025-83271300 (O),Email:
  通信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號,中國藥科大學生物化學教研室,郵編210009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中國藥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藥科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藥科大學報錄比、中國藥科大學考研群、中國藥科大學學姐微信、中國藥科大學考研真題、中國藥科大學專業目錄、中國藥科大學排名、中國藥科大學保研、中國藥科大學公眾號、中國藥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藥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藥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中國藥科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zhongguoyaoke/daoshi_476510.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