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4-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培養方案

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連理工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控制工程培養方案 正文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領域面向控制工程領域培養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工程實踐能力強,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學位獲得者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控制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能結合控制工程領域有關的實際問題,具有獨立進行分析與集成、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方面的能力
能夠勝任控制工程規劃、勘測、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專業領域及研究方向簡介本學科點由我國著名控制理論學者王眾托院士為首的學術隊伍創建于 1956 年,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6 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2000 年開始培養博士研究生,2003 年建立博士后流動站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目前是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遼寧省重點學科
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 17
本學科點具有很好的科研環境和高水平的實驗平臺,現擁有國家級、省部級、市級重點實驗室8 個
本學科現有教師 51 人,其中教授 17 人,博士生導師 17 人,副教授 24 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 43 人
在高端人才方面,本學科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科技部中青年領軍人才、國家“863”領域專家、優青基金獲得者、QR及青年千人入選者等各類人才 11 人
本學科的定位是:面向國家智能制造的重大需求,面向控制科學與工程的前沿科學問題,開展智能制造的控制理論與關鍵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培養創新性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事業的發展作貢獻
近年來,本學科在流程工業建模、集成優化控制與優化調度方向,工業以太網現場總線系統及控制技術方向,切換時滯系統理論與應用,變論域自適應控制理論和公理模糊集理論等研究方向,具有明顯的特色和優勢
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空間四級倒立擺控制的實物實驗,成果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5 年來,本學科共發表 SCI 論文 200 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 2 以上的論文 70 余篇
完成或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面上項目、國家 863 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 50 余項
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
本學科注重國際交流合作,承擔多項國家基金委、教育部等國際合作項目,聘請 4 名海外學術大師和 10 余名海天學者
5 年來,本學科教師出境學術交流和開展短期合作科研 70 余次,邀請境外專家學者 50 人次來本學科講學及合作科研
本學科多次成功承辦中國控制會議、IFAC 冶金自動化國際學術會議、全球智能控制與自動化大會、中國過程控制會議等國內外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使本學科在國內外有了很大的影響,其發展速度之快為國內外同類專業的學校所關注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內容:1、流程工業智能優化制造的方法與技術面對流程工業生產過程控制中的建模、控制、調度與優化,復雜工業過程綜合自動化,流程工業 MES,生產計劃與決策支持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嵌入式系統優化2設計等
2、智能控制理論與方法研究智能控制理論及其應用,注重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重點研究智能控制理論應用于切換時滯系統、系統故障檢測系統以及網絡化控制系統等領域
3、計算智能與智能機器人技術本研究方向以生物進化的觀點認識和模擬智能,研究面向服務機器人與特種機器人的智能控制、環境感知與交互領域理論與方法,解決復雜制造系統信息源知識發現和表示,使其具有自學習功能,搜集與理解環境信息的能力,并具有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智能
4、智能制造系統控制技術智能制造系統控制核心關鍵技術包括:智能數據采集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工業大數據技術和控制、監控和管理協同自動化技術
三、培養方式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以課程學習和實踐訓練為主,重點進行工程實踐、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研究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來自學校,另一位導師來自企業中與本領域相關的專家
同時也可實行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負責制
導師(組)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和調整碩士研究生培養計劃、組織安排開題、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等
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既要充分發揮導師(組)的指導作用,又要特別注重碩士生自學、獨立工作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在申請答辯之前須修滿所要求的學分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可以在學校認定的校內外實驗平臺、實踐實訓基地或實習單位完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四、學習年限1、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 2 年
2、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申請學位最長年限為 4 年,即自研究生入學之日起到校學位委員會討論其學位論文的時間為 4 年(含休學時間)
3、在基本學制規定時間內,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完成學位論文答辯和授予學位審查等各項工作
如因學術性的正當理由,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結束前兩個月向所在學部(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提交學位論文進展報告和學位論文延期申請報告,并經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組織審查通過及報送到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后,申請學位最長年限可延長到 4 年
五、課程學分要求與設置課程總學分原則上不低于 32 學分
課程設置見附表
六、論文工作必修環節1、開題、中期檢查1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報告在第 2 學期末或第 3 學期初進行,中期檢查在第 3 學3期末進行2 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和中期檢查由學部(學院)負責按照學科專業集中組織進行
3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填寫《大連理工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和《大連理工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期報告》
4 碩士學位論文的開題和中期檢查專家組不少于 3 人,均由碩導或博導組成
開題和中期檢查的自述時間不少于 10 分鐘
5 專家組對碩士研究生的開題和中期匯報應做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評價,投票表決是否通過,開題和中期成績將與獎助學金掛鉤
6 每個碩士生分別有兩次開題、中期考核機會,兩次開題(中期考核)均沒通過者,則取消碩士生學籍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開題和中期檢查環節的具體要求依據 2014 年 6 月出臺的《大連理工大學關于加強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監督與完善淘汰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和學部 2014 年 11 月修訂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監督與淘汰機制實施細則》為準
2、實踐環節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需在校內外指定的實踐單位或部門進行不少于半年時間的實習、實踐環節訓練,含校內實驗與實習、大型工程軟件應用訓練、企業專業實踐、創業實踐和社會調研等
實習實踐時間由導師安排
實習結束后,實習研究生需撰寫專業實習總結報告(一般不少于 5000 字),并按照要求認真填寫《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學習考核表》(一式 2 份),由實習單位導師和校內導師填寫評語
跟隨導師在校內進行企業項目實習的學生,由校內導師填寫評語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建立由研究生導師組成的考核專家組,從研究生實習的工作態度和任務完成的水平、效益、實習單位評語及書面總結等方面對實習研究生進行考核
考核專家組按照百分制對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習給出考核成績,60 分以上(含)的研究生可獲得 6 學分的實驗實踐學分
低于 60 分為不及格,需重新申請再次實習
七、科學研究及學位論文要求在修完必要的學分后,學生必須開展相對系統深入的科學研究工作,注重培養文獻查閱與綜合能力、理論分析與計算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工程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目標凝練能力等,并應特別注重培養和提高獨立工作能力和開拓創新的能力
參與科研項目并獨立完成和編寫一定分量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后撰寫符合學位論文要求的畢業論文
學位論文階段可以根據導師的課題情況,在校或者在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或學生擬就業的企業中完成
學位論文側重于對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實踐能力、動手和設計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技術背景,可以是研究生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難度的專題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或實際管理課題,也可以是高質量的調查報告、企業診斷報告或高水平的案例分析報告
學位論文要求具有系統的研究思路和計劃,反映系統科學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獨立見解和學術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學上的先進性、實用性、前沿性和實際工程的應用價值
論文應具有較豐富的工作量,有明確而可信的研究結論
4學位論文工作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學位論文撰寫規范按學校有關要求執行
大連理工大學

添加大連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大連理工大學大學考研分數線、大連理工大學報錄比、大連理工大學考研群、大連理工大學學姐微信、大連理工大學考研真題、大連理工大學專業目錄、大連理工大學排名、大連理工大學保研、大連理工大學公眾號、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大連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大連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dalian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308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