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203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導師:許能貴

廣州中醫藥大學203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導師:許能貴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廣州中醫藥大學203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導師:許能貴 正文
[導師姓名]許能貴
[所屬院校]
廣州中醫藥大學
[基本信息]
導師姓名:許能貴
性別:
人氣指數:2651
所屬院校:廣州中醫藥大學
所屬院系:203針灸康復臨床醫學院
職稱:教授
導師類型:碩導/博導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針灸效應規律及其機理研究
[通訊方式]
[個人簡述]
[科研工作]
個人簡介
許能貴男,安徽來安人,1964年8月生,醫學博士,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中醫學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兼任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經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主編,《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雜志編委會副主任委員,《新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等雜志編委。一直從事中醫針灸學科研、教學、臨床等工作20余年,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國家教育部科研基金課題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基金課題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和面上項目各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重點和面上項目各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參與研究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SCI及核心論文200余篇,編寫學術專著10余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6項,其中主持研究的成果獲得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勵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同時培養博士生86名,碩士生42名,其中2006級羅燕博士的學位論文《針刺對腦缺血模型大鼠突觸重建促進作用的研究》(許能貴教授指導),被評為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使我校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上實現零的突破;2人獲“全國中醫藥博士優秀論文”。主要業績:其一,系統開展了針灸治療中風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二,以確有臨床療效的經絡現象為切入點,從腦可塑性的角度對經絡的功能結構基礎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三,初步建立了國際上首個靈長類動物(恒河猴)針灸電生理實驗室;其四,注重產學研結合,以服務社會為己任。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安徽省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和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全國第二屆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廣東省百名南粵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南粵創新獎個人獎等榮譽稱號。1991年7月-2000年12月在安徽中醫學院工作,從事中醫針灸學,擔任研究室主任、常務副所長;
2001年1月至今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工作,從事中醫針灸學,擔任科技處處長、副校長。
個人簡介
許能貴男,安徽來安人,1964年8月生,醫學博士,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中醫學學科帶頭人、省級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兼任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經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副會長,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經絡腧穴學》主編,《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雜志編委會副主任委員,《新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等雜志編委。一直從事中醫針灸學科研、教學、臨床等工作20余年,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國家教育部科研基金課題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基金課題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和面上項目各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重點和面上項目各1項,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參與研究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SCI及核心論文200余篇,編寫學術專著10余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6項,其中主持研究的成果獲得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獎勵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同時培養博士生86名,碩士生42名,其中2006級羅燕博士的學位論文《針刺對腦缺血模型大鼠突觸重建促進作用的研究》(許能貴教授指導),被評為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使我校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上實現零的突破;2人獲“全國中醫藥博士優秀論文”。主要業績:其一,系統開展了針灸治療中風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二,以確有臨床療效的經絡現象為切入點,從腦可塑性的角度對經絡的功能結構基礎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其三,初步建立了國際上首個靈長類動物(恒河猴)針灸電生理實驗室;其四,注重產學研結合,以服務社會為己任。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先后被授予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安徽省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和優秀教育工作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全國第二屆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廣東省百名南粵杰出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南粵創新獎個人獎等榮譽稱號。1991年7月-2000年12月在安徽中醫學院工作,從事中醫針灸學,擔任研究室主任、常務副所長;
2001年1月至今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工作,從事中醫針灸學,擔任科技處處長、副校長。
[教育背景]
1988年7月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學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1年7月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基礎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
2001年7月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獲醫學博士學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
添加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廣州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廣州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廣州中醫藥大學排名、廣州中醫藥大學保研、廣州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廣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廣州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www.sacvlig.cn/guangzhou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2712.html